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动态变化对病情判断的价值以及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336例AP患者分为轻症AP(MAP)组26例和重症AP(SAP)组10例,评定APACHEⅡ评分;对照组10例,均为健康志愿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结果]①入院第1天2患者组血清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随后MAP组逐渐下降,第7天降至正常;SAP组则持续升高,第3天达峰值;第3、7、14天明显高于MAP组(P〈0.05)。②SAP组的TNF-α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MAP组,血清TNF-α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837,P〈0.01)。[结论]AP患者血清TNF-α水平变化与APACHEⅡ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TNF-α水平变化与AP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入院第3天的TNF-α水平可作为AP病情程度判断的参考指标,测定TNF-α水平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早期肠内营养和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的炎症介质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SAP患者106例,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予以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予以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尿淀粉酶、APACHEⅡ、Ranson评分、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排便排气恢复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和血象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腹腔感染、胆道感染、败血症、院内感染和消化道出血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淀粉酶、尿淀粉酶、APACHEⅡ、Ranson评分、IL-8、IL-6、TNF-α、hs-CRP、MDA、GSH-Px、AOPP和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APACHEⅡ、Ranson评分、IL-8、IL-6、TNF-α、hs-CRP、MDA和AOP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GSH-Px和SO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的降低或升高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超早期肠内营养较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SAP的疗效更加显著,恢复快、并发症少、对机体的炎症和氧化应激具有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与急性胰腺炎(AP)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及对AP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AP患者64例,将其分为轻症AP组41例(MAP组)、重症AP组23例(SAP);另选取健康体检者7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第1、3和7天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HCY、TNF-α和IL-6水平,同时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标准Ⅱ(APACHEⅡ)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入院第1天MAP组和SAP组血清HCY、TNF-α和IL-6水平均升高(P<0.01),其中SAP组升高更加明显(P<0.01);入院第3天时MAP组和SAP组血清HCY、TNF-α和IL-α水平均明显升高达到峰值;经常规治疗后(入院第7天),两组HCY、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下降.HCY、TNF-α和IL-6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清HCY、TNF-α和IL-6水平与AP的发生、发展相关,早期密切观察血清HCY、TNF-α和IL-6水平变化对评估AP的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变化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化学发光法检测66例AP患者外周血IL-6、IL-8、TNF-α的变化及按APACHEⅡ评分,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结果 AP患者中IL-6、IL-8、TNF-α的含量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 < 0.01),细胞因子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相一致,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IL-6、IL-8、TNF-α和APACHEⅡ评分能够作为评价AP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舒血宁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HL-SAP)的作用。方法将50例HL-SAP患者随机分为A组(25例)和B组(25例),同时以健康志愿者2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采用常规治疗,B组采用常规治疗+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以全自动血液黏度计测定全血高切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测定A、B两组胰腺Balthazar CT分级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结果 B组治疗第15天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清甘油三酯、胰腺Balthazar CT分级评分及APACHEⅡ评分与入院时比较,降低程度均高于A组(P<0.01)。结论舒血宁对HL-SAP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肝脏》2020,(9)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脓毒血症伴发肝损伤患者的肝功能保护作用。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7月我院治疗的脓毒血症伴发肝损伤患者88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使用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比较两组治疗前、3 d后TBil、AST、ALT肝功能指标、TNF-α、IL-6炎性因子、MDA、SOD氧化应激指标和SOFA、APACHE II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TBil、AST、ALT、TNF-α、IL-6、MDA、SOD表达水平和SOFA、APACHE I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Bil[(27.46±3.14)μmol/L对(34.52±4.47)μmol/L]、AST[(64.59±10.13)U/L对(90.15±12.52)U/L]、ALT[(74.28±10.62)U/L对(97.22±12.81)U/L]、TNF-α[(27.32±4.02)μg/L对(38.54±5.13)μg/L]、IL-6[(23.56±3.12)μg/L对(32.35±4.17)μg/L]、MDA[(18.42±2.37)μg/L对(24.18±3.06)μg/L]表达水平和SOFA[(3.13±0.44)分对(4.27±0.64)分]和APACHEⅡ评分[(8.25±1.32)分对(12.32±2.5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OD[(25.68±3.52)U/L对(18.74±3.13)U/L]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可以快速清除炎症氧化应激因子,保护脓毒血症患者肝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ECP和IL-5的影响。方法:将80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用舒血宁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CP和IL-5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常规治疗组与舒血宁组患者治疗前血清ECP和IL-5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联用舒血宁治疗组患者血清ECP和IL-5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联用舒血宁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联用舒血宁注射液可以降低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ECP和IL-5水平,从而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细胞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治疗14 d总有效率;治疗前与治疗14 d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和IL-8]、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氧化应激[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美国国立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14 d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640,P<0.05)。观察组治疗14 d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7.459、9.320、13.993,P<0.05)。观察组治疗14 d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10.637、29.253,P<0.05)。观察组治疗14 d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GSH-Px和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10.127、9.575、22.761,P<0.05)。观察组治疗14 d 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3.540,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明显,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盐酸氨溴索对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ARDS患者15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9例与观察组79例。两组入院后给予脱水、营养、抗炎、吸痰、机械通气等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乌司他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Murray肺损伤评分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估量表(APACHE)Ⅱ评分,血清PCT、sTM和TNF-α水平,氧化应激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 2)和氧合指数(PaO 2/FiO 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t=29.113、39.114,对照组:t=12.216、28.269,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 2和PaO 2/FiO 2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t=13.313、14.849,均P<0.05)。两组治疗后Murray肺损伤评分和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t=26.643、17.232,对照组:t=19.838、9.027,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Murray肺损伤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t=15.089、11.326,均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PCT、sTM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t=35.402、38.662、37.339,对照组:t=22.761、23.199、15.190,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PCT、sTM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t=19.312、20.298、15.005,均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t=34.342、32.574,对照组:t=15.708、19.228,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GSH-PX和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t=19.823、8.265,均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盐酸氨溴索对老年ARDS患者效果明显,可降低血清PCT、sTM和TNF-α水平,改善患者机体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吸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内血清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茂名城区40~79岁男性居民行肺功能检查,根据肺功能及吸烟情况分四组:COPD吸烟组、COPD非吸烟组、非COPD吸烟组以及非COPD非吸烟组,每组各40例,检测四组人群血清中的氧化应激指标(MDA、SOD)及炎症因子(IL-8、TNF-α)情况,对比其氧化应激失调及炎症因子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其差异及相关性。结果与轻度COPD非吸烟组相比较,轻度COPD吸烟组患者的MDA、IL-8、TNF-α水平偏高、SOD水平偏低,除TNF-α差异显著(P0.05)外,MDA、IL-8和SOD差异不显著(P0.05);与非COPD吸烟组比较,轻度COPD吸烟组的IL-8、TNF-α水平偏高(P0.05),SOD水平偏低(P0.05),MDA偏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SOD水平偏低(P0.05),IL-8、TNF-α水平偏高(P0.05);轻度COPD吸烟组的MDA、IL-8、TNF-α水平显著高于非COPD非吸烟组(P0.05),而SOD偏低(P0.05)。IL-8、TNF-α与MDA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87、0.468,P值均0.01);IL-8、TNF-α与SOD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63、-0.457,P值均0.01);IL-8、TNF-α与FEV1%pred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P值分别为-0.492、P0.01,-0.697、P0.01)。结论在非COPD患者中,与非吸烟人群相比,吸烟人群MDA、IL-8、TNF-α偏高,SOD偏低,而COPD人群上述差异更明显。在轻度COPD患者中,IL-8、TNF-α与MDA呈正相关,而与SOD、FEV1%pred呈负相关。提示吸烟所致氧化应激失调可能是由抗氧化剂减少引起,氧化应激失调会导致炎症因子升高,而炎症因子升高会加速肺功能下降,从而导致COP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IL-1β水平,并分析其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评分联合检测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重症监护室(ICU)治疗的11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治疗起随访1个月,记录患者在此期间生存情况,根据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n=68)与死亡组(n=44),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手术情况、APACHE评分、TNF-α、IL-10、IL-1β水平;记录入住ICU后第1、4、8天APACHE评分、TNF-α、IL-10、IL-1β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APACHE评分、TNF-α、IL-10、IL-1β与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症状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短期死亡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APACHE评分、TNF-α、IL-10、IL-1β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结果死亡组APACHEⅡ评分、TNF-α、IL-10、IL-1β、住ICU时间、机械通气、体内留置导管次数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两组年龄、性别、病程、体重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冠心病病史、呼吸频率(RR)、氧合指数(OI)、血尿素氮(BUN)、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体温(T)、收缩压、舒张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死亡组各时间段APACHEⅡ评分、TNF-α、IL-10、IL-1β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随着住院时间延长,存活组APACHEⅡ评分、TNF-α、IL-10、IL-1β逐渐下降,死亡组APACHEⅡ评分、TNF-α、IL-10、IL-1β逐渐上升;APACHEⅡ评分、TNF-α、IL-10、IL-1β水平增高与老年重症肺炎临床特征呈显著相关关系(均P<0.05),且为患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P<0.05);APACHE评分、TNF-α、IL-10、IL-1β联合检测对预测重症肺炎患者死亡敏感性高于单独检测(均P<0.05)。结论APACHE评分、TNF-α、IL-10、IL-1β与老年重症肺炎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估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敏感指标,且三者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短期预后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预后价值。方法选择MODS患者34例,常规治疗后行CRRT。根据随访患者28 d结局分为存活组19例、死亡组15例。分别在CRRT治疗前,治疗后6、12、18、24、48、72 h检测两组IL-1β、IL-1Rα、IL-6、TNF-α、IL-10、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同时各时点进行动态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存活组CRRT治疗后不同时间血清IL-1β、IL-6、TNF-α、sTNFR1、IL-10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0.01),血清sTNFR1/TNF-α明显升高(P〈0.01);死亡组IL-1Rα在12 h明显升高(P〈0.01),TNF-α在6 h明显下降(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TNF-α水平在7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存活组中APACHEⅡ评分在48、72 h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或〈0.01)。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能明显降低APACHEⅡ评分,在48、72 h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③血清IL-6、TNF-α、IL-10水平以及sTNFR1/TNF-α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893、0.747、0.864、0.752,P〈0.05或〈0.01)。结论 MODS患者应用CRRT后血清IL-1β、IL-6、TNF-α、sTNFR1、IL-10水平降低,血清sTNFR1/TNF-α升高,这些细胞因子可预测MOD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牛清去蛋白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的氧化应激水平及其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扣针蛋白-5(Fibulin-5)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南石医院2014年8月—2016年4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4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予以小牛清去蛋白注射液辅助治疗,比较两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氧化应激水平及IL-8、Fibulin-5和TNF-α水平,同时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56%)明显高于对照组(6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DA水平下降,SOD水平上升,且观察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TNF-α、Fibulin-5、IL-8均较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牛清去蛋白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的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血清IL-8、Fibulin-5和TNF-α水平,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武汉市武昌医院收治的老年ARDS患者7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器官功能障碍(SOFA)评分、血气分析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SOF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SOF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_2、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参附注射液可有效缓解老年ARDS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血气分析指标并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及其对病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ARDS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病人均采取相同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1β、SOD、GSH-Px水平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7 d后,2组血清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清SOD、GSH-Px水平均显著升高;氧和指数均显著上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改善更显著(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结论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可减轻ARDS病人体内的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损伤,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辅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5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14 d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时间与方法在血清SOD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血清SOD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血清SOD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14 d血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时间与方法在NIHSS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NIHSS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NIHSS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14 d 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辅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7.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评价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的保护和抗自由基作用.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用抛币法随机分为舒血宁治疗组和维脑路通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的变化.结果舒血宁组在治疗14 d后NO、ET、MDA的含量降低,SOD含量升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和ADL评分下降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能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清除自由基,改善脑血液循环,减轻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病人独立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脓毒症急性肝损伤患者炎症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以及对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的96例脓毒症并发肝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IL-6、TBil、AST、ALT、MDA和SO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NF-α、IL-6、TBil、AST、ALT和MD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S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OFA和APACHEⅡ评分分别为(3.37±0.63)分和(8.14±1.7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4±0.72)分和(12.07±3.58)分(P0.01)。结论:吡格列酮可以抑制脓毒症肝损伤患者炎症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肝功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脓毒症休克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连续血液净化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白介素6(IL-6)水平、超敏反应蛋白(CRP)水平、SOFA评分以及APACHE I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NF-α、IL-6、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6、CRP水平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OFA评分、APACHE I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的SOFA评分、APACHE II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血液净化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能更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肠道水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54例SAP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肠道水疗组,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间的APACHEⅡ评分、CT严重指数(CTSI)、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血浆内毒素和二胺氧化酶(DAO)、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α(TNF-α)。[结果]治疗后第7天,肠道水疗组APACHEⅡ评分、尿L/M比值、血浆内毒素和DAO、血清CRP和TNF-α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周内,2组患者CT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水疗组患者胰腺感染和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肠道水疗能明显减轻SAP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保护肠道黏膜屏障,从而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