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日益深入,蛋白质组学就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广义上讲,蛋白质组(proteome)是指“一个细胞或一个组织基因组在一定条件下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是指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细胞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与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2.
探寻特异性强和灵敏度高的肝癌早期诊断标记物,进一步提高肝癌早期诊断水平,是目前肝癌综合防治研究的重点之一.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初步完成以及蛋白质组学技术的成熟发展,肿瘤标志物研究领域的重心从结构基因组学向功能蛋白质组学转移.差异(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在疾病的早期诊断、病程及疗效监测、环境因素影响分析等方面有广泛的研究价值.本文就其应用于寻找肝癌血清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蛋白质组学研究成为后基因组学时代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蛋白质组学从一个新的角度削明肿瘤的发病机制及其在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日益深入,蛋白质组学就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广义上讲,蛋白质组(proteome)是指“一个细胞或一个组织基因组在一定条件下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是指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细胞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与活动规律[1]。肿瘤发生过程中,细胞恶变前后的表达蛋白质组发生了变化。应用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比较肿瘤发生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可以发现肿瘤相关的特异蛋白质,不仅为肿瘤诊断提供分子标志,也可能为肿瘤的治疗和药物开发提供靶标。本文就比较蛋白质组学技…  相似文献   

5.
尽管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已有较大的进展,但总体而言肺癌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个体化治疗能选择最有效的治疗策略使疗效最大化,最大程度降低毒性。对生物因子能否指导治疗决策的预测是个体化治疗的关键,最终将改善患者预后。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针对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分子检测,为每一个患者提供最有效的治疗。尽管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检测技术仍有很大的困难,但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克服这些障碍。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CRC)分子分型的方法与研究进展主要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3个方面展开。依据基因突变 和基因组的细胞遗传学改变进行分型,可以将CRC分为错配修复缺陷导致微卫星不稳定的超突变肿瘤、具有DNA聚合酶epsilon 或Delta 1核酸外切酶结构域突变的超突变肿瘤、具有高频率DNA体细胞拷贝数改变的染色体不稳定性肿瘤等。基于肿瘤的上 皮间质转化、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导致的微卫星不稳定性和细胞增殖相关的高突变频率,可分为MMR缺陷型上皮亚型(A型)、增 殖性上皮亚型(B型)和间充质亚型(C型)。根据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分型,可基于临床和组织病理学参数及基因特征、CRC基因表 达谱、全基因组mRNA表达亚型、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的治疗反应、共识分子等进行CRC亚型分类。基于 生物标志物研究的蛋白质组学分型,可分为亚型A—E等5种不同蛋白质组学亚型。分子分型有助于CRC个体化和精确化的治 疗策略。  相似文献   

7.
介绍代谢组学(metabonomics)的研究状况及其在肿瘤防治研究中的应用。阐明代谢组学的概念、代谢组学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以及蛋白组学的关系,介绍代谢组学的研究状况及其主要研究方法,着重讲述代谢组学在肿瘤防治研究中的应用,归纳代谢组学在肿瘤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多药耐药研究、分子靶向药物以及抗癌药物毒性评价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从一个侧面阐述了肿瘤与生物系统微环境以及基因变化的复杂关系,为人们提供一个认识肿瘤基因表型的独特途径。代谢组学研究必将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组学在乳腺癌研究中应用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细胞内所有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蛋白质组成为研究的热点。2-维凝胶电泳技术(2DE)、质谱的应用,以及生物信息学的引入,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获得了飞速发展;新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如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CM),串联质谱、二维液相分离-质谱鉴定等加速了乳腺癌研究的进展。鉴定出与乳腺癌癌变相关的蛋白质以及病情发展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对揭示乳腺癌变机制及早期诊断非常重要。通过综述文献,介绍蛋白质组学在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的筛选与鉴定、肿瘤生物学行为判断与治疗中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肿瘤涉及DNA、RNA、蛋白质和代谢物水平的多种异常,是一种复杂的全身性疾病。根据中心法则衍生的组学方法分别为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关于肿瘤的单一组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肿瘤发生发展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为了更加系统地揭示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机制,多组学研究应运而生,推动肿瘤研究范式从单参数模型向多参数系统模型的转变。多组学方法的整合有望阐明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发现具有诊断和预后预测功能的生物标志物,探索新的治疗靶点,最终实现肿瘤预测、预防和个体化医疗(PPPM)。本文综述了肿瘤研究中不同组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特别强调了多组学技术在肿瘤研究和临床相关结果中整合的重要性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肿瘤标记物筛选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组学是针对蛋白质组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包括结构蛋白质组学和功能蛋白质组学,主要是在整体水平上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的组成及其活动规律。近年来多种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同时也成功地应用于肺癌、乳腺癌、结肠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和肾癌等常见肿瘤标记物的筛选鉴定。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迅速发展在生命科学领域已取得了许多成果,显示出强大的应用前景,对肿瘤的诊断、治疗、监控及肿瘤相关机制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