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窦狭窄和十二指肠球部挛缩变形在上消化道造影时经常遇到 ,由于不能充分显示病灶 ,鉴别诊断也有一定难度。近年来 ,笔者用针刺穴位配合 X线观察胃部机能变化 ,收到一定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经病理证实的 1 6例中 ,胃窦炎 5例 ,胃窦部溃疡 3例 ,胃窦癌 2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6例。2 针刺方法取穴 :足三里。手法 :提插捻转。患者取俯卧位以充分显示胃窦部。根据 X线表现调整针刺的强度 ,并在针刺前后各摄 1~ 2张 X线片进行比较。3 观察结果3 .1  X线片有明显变化的疾病3 .1 .1 胃窦炎 针刺前 ,胃窦部处于半收缩状态 ,不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运用针刺穴位鉴别胃窦部狭窄50例,经X线观察,提高了胃窦部X部诊断符合率。提示针刺对胃功能有双重良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象为诊断为变形性膝关节病(膝OA)初期及中期的患者48例,共分三组。A组18例(针刺加SSP疗法),B组20例(针刺、SSP疗法与运动疗法),C组10例(运动疗法)。另将膝OA患者25例通过X线检查进行分期,其中初期10例,中期7例,晚期8例。对其采用与B组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针刺治疗为于股四头肌上选9  相似文献   

4.
针刺改变胃及十二指肠变形的诊断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波  侯守智 《中国针灸》2006,26(9):633-634
目的:探讨在影像学诊断中针刺改变胃窦及十二指肠球变形时的作用,为确定病变性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需做影像学检查的患者30例,其中球变形18例,胃窦变形12例。取足三里用平补平泻法,中强刺激,留针2分钟,点按中脘穴后观察影像学变化。结果:针刺后变形缓解26例,有效率86.7%。结论:本法简单、方便、直观、无毒副作用,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们曾以针刺阑尾穴观察了30名正常健康者和60例慢性阑尾炎患者针刺前后的阑尾动态表现,从而提出诊断慢性阑尾炎的 X 线征象。现将我们自1959年以来采用针刺结合X 线检查,病历记录较完整,内中有经外科手术切除的阑尾标本和病理组织检查以及术后远期随诊、随访等三方面结果的60例,作一报道,以资进一步探讨慢性阑尾炎的 X 线征象和研究其在诊断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胃窦部狭窄是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中较为常见的种X线征象。典型病例诊断不难,但由于非典型病例放射科医生检查时疏忽大意、简单从事而导致误诊的属常见。本文收集资料较完整的并有手术记录的胃窦狭窄病例28例,并通过X线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术后发现与X线诊断不符者6例,为了更好的为患者务,总结经验,提高医疗诊治水平,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针灸学术用途不断在扩大,在X线检查中的应用就是其中一个方面。早在1944年日本的间中喜雄和德国的H.Schmiat就曾以X线检查方法观察了针刺不同穴位对胃蠕动的双向影响。针刺术被引入放射线科领域,借以观察脏器的动态变化,进而用于诊断,并不断深入,发展颇为迅速,将其发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34例IVP检查患者X线全程录相,连续观察针刺对输尿管的作用。结果表明针刺能促进输尿管的蠕动频率,而蠕动频率的增加主要是输尿管蠕动周期中舒张时间的缩短,针刺的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针刺操作时,且补法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运用针刺阑尾穴位配合X线钡餐造影检查,动态观察阑尾功能的变化,对65例非典型慢性阑尾炎进行观察,经手术病理检查对照,诊断准确率达100%。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对冠心病的疗效已见报道,对风湿性心瓣膜病经长期随访亦具有一定临床疗效。我们对21例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在针刺内关前后作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收缩时间间期等检查,并作血浆cAMP、cGMP、皮质醇及嗜酸性细胞计数,从针刺对心功能及生化改变方面探讨其疗效机理。对象及方法一、对象本组21例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变患者虽  相似文献   

11.
笔者应用结核抗体ELISA法检查了70名临床怀疑肺结核的病人,30名健康查体者,并与X线及痰涂片检查相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疾病组为门诊拟似肺结核者70例,对照组为30名健康查体者。1.2检查方法:所有受检者均取2ml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其血清中结核抗体的滴度,同时做X线及涂片检查。结核抗体酶联药盒由珠海亚利公司提供,操作按说明书进行。2结果共检出肺结核病人20名并经临床确诊。其结果如下:①疾病组结核抗体X线及痰涂片检查共检测70人其结核抗体、X线、痰涂片的阳性率分别为48.5%(34/70)、2…  相似文献   

12.
<正> 作者对32例根据病史(患溃疡病已1~19年,平均5年)、临床症状、X线检查、部分作过胃酸分泌检查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作了针刺治疗。32例中,初次发病者5例,占15.6%,反复发作1~5次者8例,占25.6%,6~10次者12例,占37.5%;10次以上者7例,占21.8%。针刺前除5例初发者未接受过任何治疗外,其余27例服过硷性药、抑制分泌药、抗胆硷类药、碳酸酐酶抑制剂和H_2受体药物。针刺取穴:胆俞,脾俞、胃俞和膀胱俞;下脘、建里、上脘和章门;公孙与内关;足三里;太冲与阳辅。针刺共8~24次。临床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和X线改变经8次针刺后明显消失,随访6个月无复发;有效:X线检查溃疡壁龛  相似文献   

13.
<正> 患者,男,22岁。多年来每于进高脂肪饮食后,即感上腹部明显胀痛;进清淡饮食或空腹时可缓解。六年前曾在我院门诊就诊,行纤维胃镜检查示:胃体、胃窦粘膜轻度充血,十二指肠球部轻度变形,前壁充血明显。按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常规治疗,但腹胀仍反复发作。近两个月来,因从事饮食行业工作,症状加剧,再次求医。追问病史,患者自少年期就有高脂肪餐后明显腹胀史,虽求医多次,但从未做过X线检查。经X线钡餐造影示;空腹见左膈下两个气液平面,一大一小呈梯状排列,吞钡餐后见食管粘膜纹与胃粘膜纹交叉,胃高位,外形呈虾状,大弯位于膈下,胃窦高于十二指肠球部,胃蠕动及排空较慢.诊断;器官轴型胃扭转。 讨论;胃扭转在新生儿中较常见,成人中属少见疾  相似文献   

14.
自1985年以来,运用“乳腺 X 线摄影机”检查病人共503名,其中乳腺小叶增生219名,临床及 X 线片检查资料较完整,服用“乳核散结片”加煎瓜萎治疗5~12个月,并随访观察的153例,兹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53例,均经过临床医生触诊检查发现乳房区内有各种形状肿块,并行“乳腺 X线”常规照片(必要时加照轴位与斜位)而明  相似文献   

15.
任永红 《四川中医》2013,(11):125-126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慢性期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评价安全性。方法:采用针刺风府、人迎、康泉、百劳治疗,随机设立康复对照组。结果:根据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VFSS)评分评价:针刺组治愈率53.33%。有效率40%,总有效率93.33%,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治疗中风慢性吞咽障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针刺足三里对胃蠕动影响的x线观察(25例47人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足三里属于足阳明胃经,乃针灸治疗中常用的穴位,尤多应用于胃肠道疾患.过去我们应用胃计波摄影术进行了针刺足三里对胃蠕动影响的X线观察工作,计13例,并已作了初步小结.由于观察的例子尚不够多,我们以同样方法又继续观察了12例,两次共25例47人次,经综合分析,再予报导.一、观察方法上午空腹口服钡餐250毫升后,取俯卧位检查,因俯卧位观察胃蠕动比较满意.先初步透视观察胃的形态,张力及蠕动情况,然后作胃针波摄影.每一例分二次进行X线观察,第一次在  相似文献   

17.
针刺加颈椎矫正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加颈椎矫正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X线颈椎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78%,治疗前后X线摄片对照观察,治疗组颈椎结构改善的总积分值均数(3.85)明显高于针刺组(1.96),针刺加颈椎矫正术对改善症状及颈椎结构有显著疗效,在效果及颈椎结构的改善上分别优于单纯针刺(P〈0.05,P〈0.01)。结论针刺加颈椎矫正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针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刺足三里穴得气与不得气对胃窦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健康受试者,按照1∶1随机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在超声引导下针刺受试者右侧足三里穴,观察组针刺深度到达小腿骨间膜处,施以提插捻转手法使之得气,对照组针刺深度到达浅筋膜处,不运针,不要求得气,应用受试者针感临床评价量表、胃脘部热红外成像与胃窦运动超声数据进行评估,比较两组针刺前后胃窦收缩频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完成35例,脱落1例;对照组完成34例,脱落2例。两组间比较,受试者针感临床评价量表评分、胃窦收缩频率、胃窦运动幅度与胃窦运动指数在针刺得气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针刺前后胃窦收缩频率、胃窦运动幅度与胃窦运动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以胃窦收缩频率增加、运动幅度增大及运动指数增加为主要表现;对照组针刺前后胃窦收缩频率、胃窦运动幅度与胃窦运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刺前后胃脘部皮肤温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针刺足三里穴得气可一定程度改变胃窦运动功能,超声成像技术能有效引导针刺操作并实时观察记录胃窦运动变化,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脊柱X线摄影技术在网瘾青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5年4月社区198名网瘾青年到我院行全脊柱X线摄影检查技术的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检查拼接完成的全脊柱摄影检查,图像完整、清晰和连续,198名网瘾青年中,186例合计出现颈椎曲度变直及反弓,48例出现腰椎曲度异常,99例有颈椎曲度异常合并肩颈部症状。结论:采用全脊柱X线摄影检查技术能清晰显示网瘾青年全脊柱影像,能及早发现不健康问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总结股骨缺血坏死的早期影像学征象、材料和方法:9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和CT检查,其中3例行ECT检查。结果:9例13病骨中,有10个股骨头X片线有早期异常改变,主要表现为骨小梁形态异常,其中1例关节面下有约2mm新月形密度带。11个股骨头有早期CT表现,主为“星状征”变形。3例ECT检查得有一个股骨头表现为局限性“冷区”,而X线平片和CT均见异常;4个股骨头表现为局限性“冷区”,伴局限性“热区”。结论:CT和ECT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优于X线,但其早期X线征象仍需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