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本报告3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这3例均为18-22岁男青年.均无器质性心脏病.2例在上呼吸道感染时发作.1例在长跑后发作。心电图均示室性心动过速(室率分别为200、167和188/min)-ORS呈右束支传导阻滞伴电轴右偏。第1例口服胺碘酮0.2g.并按上感治疗3天后体温正常,心电图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量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186例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93例患者,2周后再次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75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80.65%;而常规对照组55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59.14%,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20,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较少,差异在2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控制心力衰竭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内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量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4年12月至2010年5月在吉林省舒兰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心内科治疗的108例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胺碘酮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54例患者,2周后再次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对2组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后发现,胺碘酮治疗组43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79.63%;而常规对照组30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59.26%,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5.280,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较少,差异在2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控制心力衰竭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内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6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两组,胺碘酮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病情稳定后,给予口服胺碘酮治疗,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评价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心功能变化、心率、QT间期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有效率为51.2%,对照组有效率为9.3%;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组显效率为53.5%,对照组为9.3%。结论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彭成勇 《北方药学》2016,13(6):11-12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入选我院收治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共86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常规治疗的同时,实验组加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加用普罗帕酮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压、心率及QTc间期变化。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4.44%及69.77%,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497,P=0.03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治疗后QTc间期较治疗前明显延长(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QTc间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63%及9.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4,P=0.747)。结论:胺碘酮在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中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A)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30例出院后随访1年的CHF合并VA病人的资料。结果CHF合并VA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可降低心源性猝死,但总死亡率不降低。结论 CHF合并非致命性VA不需处理,有使用抗心律失常药指征时,应选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7.
胺碘酮是广谱、安全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使用广泛,引起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极其少见,现就1例胺碘酮引起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86例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86例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胺碘酮治疗后密切观察,并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治疗组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38例治疗有效,对照组则30例治疗有效,两组患者治疗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能有效控制心力衰竭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再加上严密细致的临床护理,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住我科的共6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胺碘酮,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将两组的总有效率行统计学比较,即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6%,结果显示P<0.05,表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胺碘酮在改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上效果显著,疗效肯定,且给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组为30例,治疗组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不良反应性小,适合基础医院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从1例高血压伴房颤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药学服务中的切入点.方法 系统分析临床药师参与1例老年高血压病房颤患者的抗凝强度、心率、血压、血糖等个体化的药学监护.结果 通过对患者抗凝强度、心率、血压、血糖等指标的监测及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健康教育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结论 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用药监护是临床药师开展以患者为中心药学服务工作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法分析2011年2月至2015年3月入住我院确诊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6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广谱强效抗生素及伴随糖尿病是导致耐多药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病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低是真菌感染的基础,长期反复使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是真菌感染的条件。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极易感染肺部真菌,因此,提高对耐多药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认识,有助于控制继发真菌感染,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毕月华 《抗感染药学》2019,16(12):2138-2142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在新生儿血小板减少伴有真菌感染的治疗中开展药学监护的切入点,探究其药学监护过程。方法:根据新生儿的病理生理特点及目前国内外最新相关诊疗指南,临床药师参与1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伴真菌感染临床治疗的全过程,协助临床医师为患儿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并对患儿的病情变化提出药学建议以及对患儿开展全面的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对新生儿血小板减少伴真菌感染,结合新生儿的特殊病理生理特点,实施全面的药学监护,以抗菌药物的用药安全与合理使用、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等方面作为药学监护的切入点,提供患者个体化的药学服务。结论:在日常工作中,临床药师能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通过开展药学监护参与临床诊疗工作,极大地促进了临床药物的安全、合理和有效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房颤伴高出血风险患者的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 跟踪随访1例房颤伴消化道出血又新发脑梗死患者5年,从房颤并消化道出血的抗凝方案、新发脑梗死的原因、左心耳封堵术后抗凝3个方面提出药学方案,并实施全程药学监护.结果 治疗期间,患者发生房颤伴消化道出血及腹泻,降低了华法林的抗凝强度,停用低分子肝素,诱发了脑梗死;病情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心房颤动患者规范化抗凝治疗现状,分析影响规范化抗凝治疗的因素,同时为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打下基础。方法:查阅2010年1~12月份南京鼓楼医院心内科明确诊断患有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患者病历,采用CHADS2风险评分法对这些患者进行出血风险评估,根据ACC/AHA/ESC心房颤动治疗指南评价其规范化抗凝情况。结果:共入选患者200名,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的仅39人(19.5%),其中仅有18人(46%)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目标抗凝范围(INR:2.0~3.0);按照CHADS2评分将入组患者分组,其中高危患者143人中,进行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仅31人。结论:心房颤动患者进行规范抗凝治疗的比例很低(40%),其中高危患者中使用华法林进行规范治疗的比例尤甚(22%)。由此,应针对房颤患者规范化抗凝治疗率低的现状,进一步调查与了解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房颤患者规范化抗凝治疗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择的对象为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服用胺碘酮,观察组在服用胺碘酮的基础上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的变化以及治疗前后收缩压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的左心房内径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6个月与治疗12个月后的左心房内径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收缩压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6个月与治疗12个月后收缩压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胺碘酮联合依那普利与单纯采用胺碘酮相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缩小心房内径,提高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值得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药房》2015,(17):2414-2416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小细胞肺癌并发真菌感染患者救治中实施药学服务的切入点。方法:分析临床药师在1例小细胞肺癌并发真菌感染患者救治中的作用。结果:临床药师从抗感染方面切入,选择氟康唑400 mg,qd(首剂加倍),使近平滑念珠菌感染得以控制;从抗肿瘤药物切入,为患者确定依托泊苷0.1 g,d1~d5单药治疗方案,减慢滴速预防渗出,减少患者的药品不良反应;从辅助药物切入,甘露醇宜在化疗前(2~3 h)滴注,提高甘露醇的温度(35~36Ⅴ),提升输液袋高度,增加抗肿瘤药物进入血脑屏障,降低其血管刺激性;从加强营养切入,纠正患者错误的饮食结构,将三大营养素的供能比例调整为碳水化合物(30%~45%)、脂肪(25%~40%)、蛋白质(25%~30%)。结论:临床药师可从抗感染药物剂量及疗程、化疗方案确定、辅助药物用法及营养支持方面展开药学监护,为医护人员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建议,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轻药品不良反应,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蒋啸  徐丙发 《中国药师》2016,(11):2096-2098
摘 要 目的:探讨1例由肺炎引起的急性脓胸患者抗菌药物使用、镇痛药选择以及胸腔内纤溶治疗的合理性。 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肺炎并发急性脓胸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分析与调整,充分考虑患者感染症状、体征的变化、疼痛耐受程度以及胸腔积液的性质,提出自己的观点,建议医师选用或停用相关药物,推荐合理化的治疗方案。 结果: 临床药师协助医师制订最佳用药方案,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结论:临床药师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帮助医生解决实际问题,做到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房颤伴地高辛中毒患者治疗方案中的作用及药学监护的切入点。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房颤伴地高辛中毒患者的治疗,结合患者个体特点,对地高辛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根据患者基础疾病、肾功能、联合用药等方面分析地高辛中毒的原因,并对患者进行有益的药学监护。结果: 临床药师的建议被医生采纳,及时停用地高辛,纠正了药物中毒。结论: 临床药师从药学学科的特点出发,找到临床监护的切入点,协助医生制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病因治疗能否使重症监护病房中阵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转复窦律;比较静脉注射毛花苷丙-胺碘酮序贯治疗与单独注射胺碘酮转复无心脏病基础的房颤效果。方法:42例发作阵发性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危重症患者进行病因治疗,对未纠律者随机分配至毛花苷丙-胺碘酮序贯治疗与单独胺碘酮治疗组。结果:病因治疗后23例患者转复窦律。余19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2组胺碘酮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6),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4),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结论:病因治疗可转复危重症患者房颤心律。对病因治疗不能纠律者,直接静脉注射胺碘酮效果与毛花苷丙-胺碘酮序贯治疗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