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药物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加用综合心理干预及中医物理干预。干预前后应用焦虑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评定。结果干预后的3个月,干预组的SAS及SDS评分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明显减低( P <0?.05),而干预组的PSQI总分及分项中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睡眠障碍评分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显著减低( P <0.05)。干预组的NIHSS评分、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 <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非药物综合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负性情绪,显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庭中心式护理对癫痫儿童家长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2例癫痫患儿家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普通护理干预,实验组予以家庭中心式护理干预。采用中文版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干预前、干预2个月评定两组家长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干预前,两组的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庭中心式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儿家长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配偶焦虑郁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宫颈癌患者配偶有焦虑郁抑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健康宣教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措施,观察1周。于心理护理前及心理护理后1周,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 SAS ), Zung 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2组的干预效果。结果2组干预前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焦虑郁抑,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对鼻咽癌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共入选鼻咽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实验组采用临床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相比于对照组,临床护理后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 SAS 分值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分值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8.15,P <0.001;t =12.51,P <0.001),且生活质量评分在各个领域分数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可以改善鼻咽癌癌症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子宫肌瘤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CHF)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CHF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CHF的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结果两组干预前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老CHF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与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实施早期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2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200例患者在入院之后均行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10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10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探究护理干预之后的效果;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护理干预之前与护理干预之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测评。护理干预后3 d及7 d对患者进行睡眠质量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之后SDS评分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综合的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术前心理影响因素并分析相应的对策。方法将我科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60例老年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在实施常规外科手术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术前3天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每次30rain,每天两次,术前l天结束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外科手术护理。在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应用抑郁自评测量表(SDS)和焦虑自评测量表(SAS)对组内患者进行抑郁及焦虑的评分。结果实施干预后,对照组和实验组SDS及SAS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有效的改善,从而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王雪  洪利  陈建明 《河北医药》2016,(9):1437-1440
目的:探讨延续心理护理对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17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及家属各分为对照组82例和观察组88例。对照组对患者及家属实施电话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心理护理,于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4 d、出院后2个月、出院后6个月分别使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2组患者及家属的负性情绪进行测评,并对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出院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及家属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l.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在出院14 d、出院2个月、出院6个月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的SAS、SDS评分( P <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出院6个月时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出院时( P <0.05),对照组患者及家属出院6个月时的SAS、SDS评分与出院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延续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及家属的焦虑与抑郁状态,并能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精神科2010年5月至2012年1月收治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措施;护理干预组60例,采用焦虑抑郁情绪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焦虑状态评定量表(STAl)评分等.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改善效果确切,能够显著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1.
李潇 《安徽医药》2014,18(3):579-58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反复发作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睡眠,情绪进行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焦虑、抑郁评分及心力衰竭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PSQI,SAS,SD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6个月随访期间观察组治疗完全遵从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衰复发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焦虑、抑郁评分,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复发.  相似文献   

12.
佘克蓉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4):136-13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ICU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ICU危重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干预前后的情绪、睡眠质量变化、ICU综合征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均比干预前低(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和SD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且两组干预后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催眠药物、睡眠障碍、日间的功能障碍和总分,均比干预前低,研究组睡眠相关指标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同时研究组发生ICU综合征为2例(6.45%),比对照组的10例(32.26%)少(P<0.05);研究组护理的满意度为96.77%,比对照组的80.6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重症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情绪和睡眠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2月-2012年4月来本院登记的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并精神科基础护理;干预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除药物治疗和精神科基础护理之外,还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生活技能干预。护理干预4周后,采用SAS、SDS评分评价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主观感受和抑郁程度。护理干预8周后,根据QOL-100评分标准,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过医护人员4周的治疗和护理之后,干预组SAS、SDS评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8周之后,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积极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改善临床疗效,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6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入院时及干预后1个月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两组在入院时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干预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能改善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对心脏介入患者围手术期焦虑的影响.方法 选取104例接受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52例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52例接受常规护理联合舒适护理的患者作为试验组.于患者入院前及出院时发放SAS与SDS量表,比较入院前后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的差异.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2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改善,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试验组SAS及SDS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舒适护理应用于心脏介入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视网膜脱离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1牟1-12月在该科住院手术的视网膜脱离患者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特定的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患者在心理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调查,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SAS与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千预组SAS、SDS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视网膜脱离患者可伴有多种心理障碍,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心理应对能力,使患者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17.
何芳 《中国当代医药》2013,(11):128-12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1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对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降低,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前列腺电切术围术期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蓝雪花  李静  罗秀芬 《中国医药科学》2014,(22):117-118,12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经急诊科收治入院并密切随访的7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床时间、满意度、住院时间、睡眠质量、焦虑评分(SAS)和抑郁评分(SDS)。结果两组患者下床时间、满意度、住院时间、睡眠质量、SAS和SDS评分比较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愿综合护理干预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食欲不振、情绪低落、睡眠障碍、拒绝治疗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能够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