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7 毫秒
1.
口腔粘膜的通透性涉及其基本性质之一,即屏障功能。口腔粘膜主要依靠复层鳞状上皮阻挡可能的危险因素。它类似于皮肤,而不相似于消化道的单层柱状上皮。同时,口腔与肠道粘膜均有维持表面湿润的能力,这是任何粘膜的特点之一。湿化能力既加强,又削弱其通透性,因为涎液成份虽可加强屏障功能,而水化又可增加通透性。口腔粘膜不是高度通透性的组织,其通透性类似皮肤胜过肠道。但作为常规给药途径,其优点超  相似文献   

2.
口腔粘膜鳞状上皮可形成一主要的结构屏障,防止微生物和毒素的入侵及组织液的丢失。舌背粘膜有其特殊的结构,沟纹舌患者其舌粘膜的保护作用可能有所下降。本文目的是研究这种患者的舌炎症性变化,是否引起具有诊断意义的唾液成分的改变;同时研究唾液中某些抗微生物因于,以检查患者口腔防御功能的下降程度。研究对象为25名沟纹舌患者(10名男性,15名女性),年龄20~30岁,平均25岁;对照组为25名年龄、性别、口腔卫生均相匹配的健康者。病人组与对照组中,无1人有系统性疾患或药物治疗史,均系非吸烟者。  相似文献   

3.
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黏膜分泌液中的因子,具有抑制蛋白酶、抗微生物、促进组织修复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是黏膜表面防御屏障的重要组成成分。本文对近期有关其结构、功能的研究进行综述,并重点探讨它对口腔黏膜屏障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黏膜分泌液中的因子,具有抑制蛋白酶、抗微生物、促进组织修复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是黏膜表面防御屏障的重要组成成分。本文对近期有关其结构、功能的研究进行综述,并重点探讨它对口腔黏膜屏障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者于1973年—1974年研究了氦氖激光对口腔粘膜的作用,发现激光照射能使粘膜再生过程活跃,炎性反应下降,细胞增殖活性升高,局部口腔粘膜防御因素提高。没有发现氦氖激光在粘膜上的有害作用。作者选择馒性复发性阿弗它口腔炎、急性疱疹性口腔炎、口腔多形性渗出性红斑、口腔红色扁平苔癣(渗出充血型、糜烂溃疡型)、脱屑性舌炎作为研究对象。在选择病人时,考虑了理疗和光疗的绝对和相对禁忌症。此外,对口腔粘膜各种增生病变,以及各种  相似文献   

6.
材料和方法 观察在胃肠科住院的7~14岁小儿85例,男28例,女57例。分两组,第1组52例,慢性胃十二指肠炎伴有泌酸功能过高。第2组33例,慢性胃、十二指肠炎,泌酸功能正常。在入院时和出院时进行口腔检查,计算龋患率、龋牙指数、口腔卫生指数、牙周指数;测定早晨空腹混合唾液pH值;用电测温计测定口腔粘膜温度;同时测体温。评定口腔粘膜抗坏血酸饱和度(舌试验)和防御功能(试验);利用  相似文献   

7.
免疫与龈炎牙周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廿年来,免疫学发展十分迅速,扩展到临床各学科。口腔工作者也不断地应用其新概念新技术来探讨口腔局部的免疫、口腔疾病与免疫的关系。本文就免疫与龈炎、牙周病作一简述。一、口腔免疫口腔局部免疫包括有口腔粘膜的屏障作用,口腔淋巴组织,唾液及龈沟液等四个方  相似文献   

8.
机体上皮和中胚层组织之间被一层基膜分隔。口腔粘膜上皮和牙板均起源于外胚层,有一层基膜将其与中胚层分隔。有些学者认为造釉器的内釉上皮和牙乳头之间有一层基膜,直到颈圈即内釉上皮与外釉上皮相毗邻的部分,也能看到基膜。基膜的功能有二;支持相邻的组织,起选择性可透性屏障作用。用PAS法或银染法观察基膜均很清楚,若用苏木素一伊红染色时不易看到。本文目的是研究胎儿颌部基膜与口腔粘膜上皮、牙板和正发育的牙之间的关系,并观察近外釉上皮处缺乏基膜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口腔上皮不仅作为外界环境与宿主之间的一道物理屏障,还具有分泌多种抗菌肽参与天然免疫的作用。其中β-防御素家族具有广谱抗菌的作用,对口腔内的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从而保护宿主的健康。本文就β-防御素在牙龈组织的表达及其与牙周可疑致病菌的相互作用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最近,在口腔医学方面有少量关于锌在治疗口腔溃疡、促进拔牙创口愈合的报道,并且发现缺锌与口腔粘膜上皮的不全角化有密切关系。在基础医学中,近年来也不断发表有关锌与感染时宿主防御机能、锌与酶系统、以及锌与免疫反应的资料,这对进一步从理论基础出发研究锌与口腔疾病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复发性口腔溃疡动物模型改进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实验应用动物的口腔粘膜、心脏、肝脏组织及提取口腔粘膜蛋白质分别作为抗原,通过免疫学技术,诱导兔产生口腔粘膜病损。其体征、组织学变化、血清中抗口腔粘膜抗体检测及免疫荧光抗体检测等观察结果,说明口腔粘膜的组织匀浆和粘膜蛋白质作为抗原,均可引起口腔粘膜溃疡病损,进一步证实这种方法可作为人类RAU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念珠菌病是最常见的真菌感染,常引起口腔粘膜病变。本文采用直接涂片PAS染色法检查口腔粘膜念珠菌感染。材料和方法 1986年初至1987年底,把本院临床上按Lehner的口腔粘膜念珠菌病分类法,确定为口腔粘膜念球菌病者50例,以及在其他口腔粘膜损害(寻常型天疱疮、口腔扁平苔癣、口腔粘膜白斑)的基础上疑继发口腔粘膜念珠菌感染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这些病例经短期局部抗霉菌治疗均有好转。共71例,其中男37,女34,年龄11天~72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引起口腔粘膜扁平苔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口腔粘膜扁平苔藓危险因素作出相关性的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口腔粘膜扁平苔藓与发病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果 :年龄、性别、胃炎、焦虑是口腔粘膜扁平苔藓发病的危险因素。口腔粘膜扁平苔藓的发病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结果的总判别率为95 %。结论 :年龄、性别、胃炎、焦虑是导致口腔扁平苔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唾液SIgA的结构及功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唾液SIgA是唾液中一类重要的抗感染物质,其在口腔粘膜的局部免疫中起主要的防御作用,是口腔抗感染的一道重要的免疫屏障,本文综述唾液SIgA的结构及功能研究概况,旨在加深了解其在口腔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常女性口腔粘膜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正常女性口腔粘膜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的检测 ,阐明雌孕激素受体在口腔粘膜组织中存在的意义 ,为探讨与其相关的口腔粘膜病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 应用 ABC法对 10例健康女性黄体期口腔粘膜作 ER与 PR的检测。结果  10例口腔粘膜均表现为正常的组织象。其中 ,7例雌激素受体阳性 ,8例孕激素受体阳性。结论 口腔粘膜亦是性激素的靶组织之一。  相似文献   

16.
S—IgA作为口腔防御系统的第一道屏障,在龋病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抗体可较好地解决S—IgA大规模的生产和应用问题。本文就转基因植物表达系统的特点,抗体生产中所涉及的问题及S—IgA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口腔上皮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作为屏障阻止下方的结缔组织中的间质液流失。以往的动物实验证实基底膜不能阻止辣根过氧化物酶或镧之类大小的分子穿入口腔上皮。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提供了血浆蛋白质位于牙龈上皮细胞间和细胞内的直接证据。关于口腔粘膜其它部位血浆蛋白质的分布只有大概的了解,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人口腔部位正常和炎性粘膜上皮内血浆蛋白质的分布。同时将免疫组织化学所见与上皮常规组织学象  相似文献   

18.
口腔粘膜扁平苔癣92例临床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和闽 《口腔医学》1994,14(2):90-91
口腔粘膜扁平苔癣92例临床诊断分析福州铁路中心医院口腔科高和闽扁平苔癣是一种慢性浅在的炎症性粘膜、皮肤病,口腔粘膜的损害常先于皮肤损害。口腔粘膜扁平苔癣(OLP)是口腔粘膜较常见病之一,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我科近年共收治OLP患者92例,现就...  相似文献   

19.
为推动与提高我国口腔粘膜的学术水平,广泛交流临床与科研成果,经中华医学会口腔科学会批准成立口腔粘膜病学组,现正积极筹备召开第一届全国口腔粘膜病学术交流会。希望各地医疗、教学、科研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端粒酶催化蛋白基因hTRT在口腔粘膜恶性转化不同阶段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口腔粘膜细胞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82例标本,其中正常口腔粘膜7例、上皮单纯性增生7例、上皮异常增生30例、原位癌8例、口腔粘膜鳞癌30例。结果: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单纯性增生组织中hTRT的mRNA表达较弱,阳性信号仅局限于上皮基底层及副基底层间,阳性率21.4%(3/14);上皮异常增生中hTRTmRNA阳性表达见于多层上皮细胞,并随细胞异形性增高而表达增强,阳性率46.7%(14/30);口腔粘膜鳞癌组织中hTRT的mRNA有较强阳性表达,阳性率81.6%(31/38)。结论:端粒酶hTRT基因的表达与口腔粘膜细胞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端粒酶的重新激活在口腔鳞癌的形成过程中起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