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5年10月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本地进行科学研究而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作为历史上第46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屠呦呦凭借从青蒿中分离出应用于疟疾治疗的青蒿素而名声大震。人们在研究屠呦呦时,常会提到她的名字来自《诗经》中的"呦呦鹿鸣,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时间10月5日,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t)揭晓。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因创制青蒿素对治疗疟疾做出了卓越贡献而荣膺该奖。这标志着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诞生。屠呦呦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她与她领导的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屠呦呦教授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领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教授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科学研究而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科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正如屠教授所曰:"青蒿素的发现,是传统中医给世界的礼物!"有感于斯,遂作"永遇乐"一首,  相似文献   

4.
新年寄语     
正告别2015,迎来2016。辞旧迎新之际,编辑部全体同仁谨向广大读者、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感谢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本刊的关注与支持!过去的一年,中医药界喜讯频传。特别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因发现治疟新药青蒿素而荣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12月9日,国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10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医学奖评委会宣布,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荣膺该奖,奖励她为"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的贡献。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上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中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意义在于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打开了通道,使我国中医药学为人类健康和防治疾病将作出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时间2015年10月5日17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荣膺该奖。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半数都颁给了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肯定其在抗疟药物青蒿素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屠呦呦创造性地从一味治疗发热的传统中药青蒿中提取了抗疟药青蒿素。这无疑极大地鼓励了中医药研究者们。正如屠呦呦在其获奖感言中所讲的,青蒿素是中医药贡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屠呦呦的获奖无疑会引起人们对中医药及欧洲、非洲、印度、美洲等在内的其他传统医学更大的研究兴趣。尽管诺贝尔奖评委会不承认这一奖项是颁发给中医药的,而是颁发给从中药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药物的,但这一奖项也足以让中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时间10月5日17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分享该奖项。今年的奖金一半授予爱尔兰和日本科学家,表彰其在治疗蛔虫引起的感染方面作出的贡献;另一半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对疟疾治疗所作的贡献。屠呦呦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颁奖词中如是评价屠呦  相似文献   

9.
<正>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为人类带来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新药,为人类抗击疟疾提供了有效的"武器",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是中医药学对世界医药学的重要贡献。屠呦呦也因此获得了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的本土研究成果首次获诺贝尔科学  相似文献   

10.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为人类带来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新药,为人类抗击疟疾提供了有效的"武器",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是中医药学对世界医药学的重要贡献。屠呦呦也因此获得了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的本土研究成果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全球华人为之欢欣鼓舞。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综合消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10月5日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4月20日,中非复方青蒿素清除疟疾研讨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交流复方青蒿素清除疟疾方案及其在非洲国家的实施情况,提出了在非洲国家逐步清除疟疾的意见和建议。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青蒿素是中国中医药献给人类的礼物。在中国政府主持开展的国家抗疟研究项目中,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根据中医药文献,研究发现了青蒿素。2015年,屠呦呦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发现是20世纪中国在生物医学领域对人类社会做出的最大贡献,在全世界疟疾感染地区挽救了无数疟疾患者的生命。近半个世纪以来,以青蒿素为基础的抗疟药物及  相似文献   

13.
<正>屠呦呦研究员,1955年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现任我所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青蒿素的研究工作。2011年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4.
<正>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点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屠呦呦系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另外一半由两名获奖科学家共得,为爱尔兰的William C.Campbell和日本的Satoshiōmura。二人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感染的新疗法而共同获得该奖。  相似文献   

15.
<正>屠呦呦研究员,1955年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现任我所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青蒿素的研究工作。2011年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6.
<正>屠呦呦研究员,1955年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现任我所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青蒿素的研究工作。2011年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7.
<正>屠呦呦研究员,1955年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现任我所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青蒿素的研究工作。2011年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8.
<正>屠呦呦研究员,1955年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现任我所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青蒿素的研究工作。2011年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9.
正86岁的屠呦呦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过证书,成为首位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女性科学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屠呦呦并不陌生。2015年,她以"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青蒿素,开创疟疾治疗新方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经过报道,人们不仅"解密"了屠呦呦其人,还重温了《诗经·小雅》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认为这预言了屠呦呦与青蒿的渊源。而对屠呦呦身边的人来说,这首诗另有寓意。诗中言"德音孔昭"是指她品德高尚",示  相似文献   

20.
<正>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Satoshi Omura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共同荣获了该奖项。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多年来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了新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