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砷化氢中毒6例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唐小玲陈家铎陈纪平,汕头515031砷化氢为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被人体吸入后可发生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急性溶血及急性肾功能衰竭。若救治不及时,可引起死亡。本文报告我院所收治的6例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的...  相似文献   

2.
急性砷化氢中毒的心脏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砷化氢中毒的心脏损害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2例急性砷化氢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脏超声表现。结果:12例急性砷化氢中毒病人有心脏损害表现5例,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结论:急性砷化氢中毒可导致心脏损害。  相似文献   

3.
急性砷化氢中毒是临床常见职业病,急性血管内溶血和肾脏损害是其主要表现,同时可有心脏和肝肺等多个重要脏器的受累和损害[1]。有学者报道急性砷化氢中毒并发中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比率为48.08%,对其进行及早准确的诊断和评估,对于患者急救方案的制定和预后意义重大。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06年1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40例急性砷化氢中毒合并中毒性心肌炎患者,男32  相似文献   

4.
砷化氢(AsH3)为无色稍有大蒜样臭味的气体,是一种剧烈溶血性毒物,主要经呼吸道侵入人体。急性砷化氢中毒是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砷化氢气体所致的以急性血管内溶血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现回顾分析本院于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63例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急性重度砷化氢中毒的血浆置换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砷化氢(amine,AsH3)是一无色、略带大蒜味的剧毒性气体,可致急性溶血及肾脏等多脏器损伤,死亡率高。血浆置换(PE)治疗AsH,中毒国内外罕见报道,我院近期采用PE治疗重度AsH,中毒病人,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砷化氢是一种无色、稍带大蒜样臭味的剧毒性气体,其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呼吸道吸收而进入体内,潜伏期为半小时到数小时,是一种强烈的溶血性毒性气体,临床以急性血管内溶血及肾脏损害为主,同时还可累及心、肝、脑、肺、胰等多种重要脏器。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的心电图及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并与年龄相仿的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探讨检测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心电图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孟晓燕 《内科》2009,4(5):723-725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对急性砷化氢中毒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方法对急性砷化氢中毒并发MODS的6例患者应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各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同时也减轻溶血,降低患者血清酶、胆红素等指标。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是急性砷化氢中毒并发MODS的患者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砷化氢是冶炼工业生产过程中由含砷的金属矿石遇酸或是受水浇熄时产生的一种无色、稍带大蒜样臭味废气,具有强烈的毒性,临床以急性血管内溶血和对肾脏损害为主,还可累及心、肝、脑、肺、胰等多种重要脏器[1]。笔者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法成功救治27例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共计31例患者,所有患者均  相似文献   

9.
正砷化氢是一种无色、略带大蒜气味的剧毒性气体,导致急性中毒的原因是由于意外接触或作业时安全防护不当而造成的,中毒后患者出现严重的溶血,并发肝脏、心脏、肾脏、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等多器官损伤,是急诊科较为常见的急性职业性中毒之一~([1])。本研究通过对55例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行B超检查,发现患者声像图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砷化氢中毒对心电图及心肌酶影响,以便早期进行临床诊治,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62例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按《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分成轻度、中度、重度组,用心电图仪和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患者心电图和心肌酶。结果心电图异常48例,发生率为77.42%,其中ST-T改变发生率95.83%,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77.08%,室性早搏发生率60.42%,以上3种异常心电图和其他异常指标相比差异显著(P0.05);心肌酶含量与急性砷化氢中毒程度呈正相关;心电图异常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磷酸肌酶(CK)、乳酸脱氢酶(LD)、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明显高于心电图正常组(P0.05)。结论心电图和心肌酶可作为急性砷化氢中毒心脏损害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早期血浆置换治疗急性砷化氢中毒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血浆置换(PE)对于治疗急性砷化氢中毒、预防急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2005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中心,对11例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进行PE,动态观察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11例患者PE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9例肾功能正常,2例有肾功能损害。结论及时进行PE是预防砷化氢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黄坚芳  翁培兰 《内科》2012,7(2):166-169
砷化氢(Arsine,AsH3)又名砷化三氢,是一种无色、具有轻微大蒜样臭味的气体,是一种强烈的溶血性毒物,短期内吸入高浓度AsH3可发生急性中毒。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急性血管内溶血,造成心、肝、肾等多器官损害,特别是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尤为常见,如救治措施不当,  相似文献   

13.
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发生TTP-HU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职业性急性砷化氢(AsH3)中毒发生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TTP-HU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明确相互关系和探讨诊断依据。方法:对16例急性AsH3中毒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6例急性AsH3中毒患者均出现急性血管内溶血,血小板减少,14例并发急性肾功能损害(87%),其中1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68.7%),11例出现发热(68.7%),经过积极治疗13例患者治愈出院(81%),死亡3例(18.8%)。结论:急性AsH3中毒是导致TTP-HUS综合征发生的重要病因之一,尽早选用选择性血液成分分离加血液透析的血液净化疗法是成功救治的关键,为制定新的急性AsH3中毒和TTP-HUS综合征的诊治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9例急性溶血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急性溶血继发于毒革中毒4例,青鱼胆中毒2例,有机磷农药、蝮蛇抗栓酶不良反应及败血症各1例。2例继发于青鱼胆中毒者在溶血前1天先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余7例在急性溶血后2-10天相继发生MOF。急性溶血伴3个或3个以上器官衰竭者4例均死亡,余存活。溶血持续对间为5~7天,痊愈者器官功能恢复时间为20.6&#177;5.3天。本文还对继发于中毒的MOF的抢救体会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5.
药物、化学物质或生物毒素均可引起肾脏的结构或(和)功能损害,并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过程。此类肾脏疾患一般统称为“中毒性肾病”.临床中毒性肾病大多数均系药物所引起,可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灌注不足、急慢性间质性肾炎及肾小球肾炎等。药物性中毒性肾病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并可因肾损害的类型不同而各有不同。大致说来,这一机理可涉及到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毒性损伤、免疫介导的各种损害、肾血流灌  相似文献   

16.
急性溶血时的酸碱平衡紊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溶血时的酸碱平衡紊乱曾红兵,唐锦治酸碱平衡紊乱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病理生理改变。许多疾病如严重糖尿病、重型肝病等都可并发酸碱失衡(ABD)。对于溶血时的酸碱平衡改变尚未见报道。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些急性溶血病人出现ABD,现将连续观察的13例(1...  相似文献   

17.
砷化氢(AsH3)为无色稍有大蒜样臭味的气体。它是一种剧烈溶血性毒物,主要经呼吸道侵入人体,其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及时有效的抢救是成败的关键所在。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取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43例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50例非中毒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2组人员的临床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欧式鹅膏毒蕈中毒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的临床病理信息。方法:收集的一家3例毒蕈中毒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毒蕈样本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结合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以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食用自行采摘并烹制的蘑菇,用量不等,潜伏期8~12h,恶心、呕吐胃肠道症状后出现急性肾损伤和轻度肝损伤,经毒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为欧式鹅膏。给予血液净化和激素等对症支持治疗后,肝肾功能逐渐恢复。肾活检病理提示急性肾小管坏死伴急性间质性肾炎。结论:欧式鹅膏毒蕈中毒可引起严重急性肾损伤和轻度肝损伤表现,肾脏病理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和急性间质性肾炎,经积极救治临床结局较好。  相似文献   

19.
溶血是指红细胞生存期缩短,可由红细胞内、外因素所致。在短期内发生的急性溶血可引起严重贫血及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加之大量红细胞破坏形成碎片,可导致心、肝、肾等脏器的损害,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急性溶血是一种内科急症。病因血型不合引起的急性溶血溶血多发生在血型不合输血后,少数表现为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多属ABO血型或Rh。(O)血型不合。误输血型不合血常可引起即刻溶血反应,若发生在昏迷或麻醉中的病人则常发现较晚,致使较多异型红细胞进入患者体内引起严重溶血,常伴发急性肾功能不全,死亡率高。另外,输入ABO血型不合的  相似文献   

20.
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对心脏的毒性作用可表现为各种心律失常,高危性心律失常是导致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1995年7月至1998年5月,我科收治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518例,其中并发心律失常15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4例,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