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口服给药是一种最常用、最方便的给药方式,但药物口服后必须经消化、吸收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影响药物消化、吸收的因素很多,其中与进食的先后关系十分密切,有的药物必须在饭前服用,有的则需饭后服。宜饭前空腹服的药物有:肠道抗感染药,因此类药物要求肠道内药物浓度较高,进食会降低药物浓度;胃壁保护药,因服用此类药物后药物会在胃内分散并在胃壁形成一层保护膜,若与食物同时服用或饭后服用则药物会与食物混合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肠溶衣片剂,因该类药物需到达肠道以后才能消化吸收,而进食会影响胃的排空,延迟其消化、吸收;利福平、氨苄青…  相似文献   

2.
服用维生素和用药一样,也有一定的注意事项。服用维生素的时间应该是饭后。因维生素类药口服后主要由小肠吸收,若在饭前服用,因胃肠道没有食物,空腹服时药物被迅速吸收入血,致使维生素  相似文献   

3.
抗酸健胃药:饭后服用抗酸药,对胃酸的缓冲作用只有半小时,空腹服用则可延长为3~4小时,故抗酸药宜空腹服用。稀盐酸、大黄、苏打等健胃药也应空腹服用,这样有利于药物与胃黏膜充分接触达到刺激胃液分泌和胃肠蠕动、增进食欲的目的。解热镇痛药:食物可减轻阿斯匹林、保泰松等药物对胃  相似文献   

4.
<正>专家表示,我国每年大约有250万人吃错药而损害健康,导致死亡的有20万。因而,如何安全用药很是重要。感冒药、退烧药、止痛药别同吃,伤肝。严重时可能造成急性肝损伤,引起肝衰竭甚至死亡。服药时间、方法不对,伤身。"睡前服"指睡前15~30分钟服用,"一天三次"是指每隔8小时服用一次;空腹一般指饭前1小时和饭后2小时。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学刊》2010,(12):2532-2532
一般来讲,上午9时和下午3时左右,是机体吸收药物的“黄金时问”,所以此时服用中药最佳。但是不同药性的中药,讲究不同的服药时机。一般而言,治疗虚症和肠胃病,应在饭前30~60min服用;而治疗心肺病和其他一般疾病,则通常在饭后30min服用为佳,以避免药物对肠胃产生刺激,减少副作用的产生;助消化或对肠胃有刺激的中药,  相似文献   

6.
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大多数药物宜在饭后服用,尤其是补益药(如人参)、健胃药(如补脾益肠丸)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甘露消毒片);而驱虫药(如乌梅丸)和泻下药(如大承气汤),则空腹时服用较好;安神类中药应在睡前服用。但不管是在饭前或饭后服药,都应有  相似文献   

7.
何时服胃药     
气温升高,胃溃疡患者多了起来。胃溃疡的药物有许多,但你知道这些药什么时间服用最好吗? 抗酸类药物:有单方和复方的如胃舒平、氢氧化铝、乐得胃等,这类药物主要中和胃酸及十二指肠酸度,因此服药时间宜在饭前半小时或饭后1至2小时服用。 抗胆碱类药:如颠茄浸膏片、普鲁本新、阿托品等,这类药物主要是减少胃酸分泌,解除平滑  相似文献   

8.
中药方中由于药物配伍及组成不同 ,因此要掌握正确的服药时间。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服药作用较强 ,另一时间服药则药效较弱。药物的毒副作用也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有强弱之分。传统的中医治疗给药时间历来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所用药物的药性而定。一般来说 ,滋补药宜在饭前服 ,驱虫药和泻下药大多在空腹时服 ,健胃药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宜饭后服 ,治疟药宜在发作前 1~ 2小时服 ,安眠药则应在睡前服 ,其它药物一般在饭后服。无论饭前或饭后服都要有间隔 ,应在饭前或饭后 1小时左右 ,以免影响疗效。中药汤剂一日通常服 3次 ,病轻者可服 2次。…  相似文献   

9.
正俗语云"饭前喝汤,胜似药方"。吃饭前,先喝几口汤,等于给消化道加点"润滑剂",使食物能顺利下咽,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从而有益于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若饭前不喝汤,吃饭时也不进汤水,则饭后会因胃液的大量分泌使体液丧失过多而产生口渴,这时才喝水,反而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的吸收和消化。所以,养成饭前和吃饭时进点汤水的习惯,可以减少食管炎、胃  相似文献   

10.
抗酸健胃药:饭后服用抗酸药,对胃酸的缓冲作用只有半小时,空腹服用则可延长为3~4小时,故抗酸药宜空腹服用。稀盐酸、大黄、苏打等健胃药也应空腹服用,这样有利于药物与胃黏膜充分接触达到刺激胃液分泌和胃肠蠕动、增进食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饭后吃下的水果易被食物阻滞于胃中,产生发酵反应,出现胀气、便秘等症状,给消化道带来不良影响。吃水果的最佳时段是饭前1至2小时,这样才能将水果的精华吸收。因为肠胃消化食物并不是同时进行,而是按照食物的种类来分次消化,我们的胃需要约四小时来消化蛋白质,脂肪需要最少6小时,水果则只需要1小时。  相似文献   

12.
汤药是服用中药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一般服法是1天2次,每天早晚各1次;或一天3次,早、午、晚各服1次。但根据治疗需要,具体方法还可分为10种:饭前服:病位在下的,如肝肾虚损,肠道疾病或腰以下的疾病,一般应在饭前服,以便使药性容易下达。因这时胃是空的,药服下后能直接与消化道粘膜接触,可以较快、较多地被吸收而起作用。饭后服:病位在上,如心肺胸隔、胃脘以上的病症,一般应在饭后服;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的药,宜在饭后服用,以便使药性上行;毒性较大的药,也宜在饭后服用,避免因吸收太快而引起中毒。冷服: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宜冷服。冷服…  相似文献   

13.
当大部分群众进入小康社会时,影响健康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摄入热量过多。饭后吃水果往往是在吃饱或吃得过饱的基础上,再添加食物,而这部分的热量几乎全部被储存。相反,饭前进食一定量的水果有很多好处。  相似文献   

14.
王茅 《河南中医》2003,23(7):77-77
《内经》曰 :“五脏应四时 ,各有收受。”古人“四时五脏阴阳”的理论 ,论述了四时八风之邪所致五脏病变的一般规律 ,从而也指导医患按时用药 ,以取得更佳疗效。许多疾病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 ,都有其自身的一定规律 ,或自愈 ,或迁延 ,或进展 ,此时能针对某种疾病在某一阶段的某种情况 ,正确、择时、恰当、科学地掌握服药时间 ,既能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 ,又能减少其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温补类中药不宜饭后服用 ,最好在早晨或晚上睡前服用 ,以利人体迅速吸收和充分利用 ;清热解毒及泻下类的药物应饭后服用 ,可避免药物对胃肠的刺激 ,而作用快的泻…  相似文献   

15.
选择健康成年志愿者9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6岁),于服用六君子汤前与服药1周后令受试者自午饭前1小时至午饭后3小时静卧,测定胃电图。使用胃电仪,从腹壁两个部位诱导,通过滤波器后进行A/D转换,以个人用计算机记录。对数据的频率进行分析,用3D-FFT的曲线图形显示表示时间变化,并进行探讨。结果:饭前基本频率,服用六君子汤前与服用后比较相差3.0左右。服用六君子汤后,饭后频率较饭前增强,振幅也同样增大。服用六君子汤后一度增高的饭后  相似文献   

16.
正关于水果应当什么时候吃的问题,很多人都觉得困惑不已,一些传言弄得很多人看着水果不敢吃,在美味和健康之间无比纠结每次只要一说起吃水果的事情,马上就会有一大堆问题接踵而至:饭前吃水果听说会伤胃?饭后也不能吃水果,听说水果会在胃里发酵?是不是有些水果空腹坚决不能吃,比如樱桃、番茄和橘子?有些水果特别适合饭后吃,说里面的酵素会帮助消化?听说晚上吃水果伤身体,早上是金水果,晚上是  相似文献   

17.
《亚太传统医药》2006,(6):37-37
<正>滋补类药物比如人参蜂皇浆、蜂乳等适于在早晨起来空腹时或者是夜晚临睡前服用。助消化的药物应该在吃饭前十分钟服用,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充分与食物混合。催眠、缓泻、驱虫药一般在夜晚临睡前半小时服用,其中作用快的泻药应该在早晨空腹时服用。  相似文献   

18.
<正>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饭后吃水果可以辅助食物中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而增加人体营养。最近台湾营养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她认为饭后马上吃水果,日久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为食物进入胃里,必须经过1~2小时的消化过程,然后才能被慢慢排出。饭后吃进的水果会被食物阻滞在胃里。水果是单糖类食物,很容易被小肠吸收,不需要在胃里久留;水果又  相似文献   

19.
茶是人类的健康饮料但是,饮茶不当,有害无益、因此,老年人饮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饭后不宜立即饮茶。饭后立即饮茶,茶中的鞣酸可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凝固成颗粒,人的肠胃对这种颗粒不易消化吸收。 二、空腹不宜饮茶。有些老年人起床后,便空腹饮茶,这是一种不良的习惯腹中无物时,茶性直入肺腹,会冷脾胃,犹如“引狼入室”,故自古以来就有“不饮空心  相似文献   

20.
中药的服法与禁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许多患者对中药的服法缺乏足够的认识,由于服用方法不当,影响了药物疗效。因此应根据病情区别对待,讲究服用方法。1远服:即饭后较长时间服药,本法适用于脾胃病或服用泻下作用药物。2空腹服:即晨间未进食前服药,本法适用脾胃虚寒,作用于四肢血脉和服用驱虫作用药物。3睡前服:即在睡眠前服药,本法适用心脏病和服用滋阴健胃的药物。4饭前服:即进食前20min服药,本法适用于下焦病症和服用补肾之品。5饭后服:即进食后20min服药,本法适用于上焦胸膈病症。6发病前服药:如掌握疾病发作规律可在发病前适当时候服药,如疟疾、癫痫等。7热服:即乘热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