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关于宫颈癌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关联研究,文献报导甚少。在研究白种人宫颈癌与HLA的关联方面,1973年TakasujiM等报告,癌组的A1、A9和B12抗原频率虽与对照组有差别,但无统计学差异;1974年Terasaki P I等报告,本癌与任何HLA单倍型无关联;1980年Simons M,J.等报告,癌组的B12、DRW7频率和B12-DRW7  相似文献   

2.
肝癌中HLA抗原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HLA 抗原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与病程、预后等的关系.方法应用5种HLA 及相关分子单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对93例肝细胞肝癌及癌旁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检测.结果 HLA 类抗原在癌旁正常肝细胞中不表达或低表达,在癌细胞中表达明显增强;肝癌中HLA 类抗原表达增强的患者生存率较其他患者高,肝癌中I类抗原表达阳性的患者较表达阴性的患者生存率高.未发现肝癌细胞HLA 类抗原表达的增强与年龄、AFP、HBsAg、肝硬化、瘤体大小及病理分级有关.HLA I类抗原在肝癌及癌旁细胞中均表达较弱或不表达.结论 HLA 类抗原在肝癌中表达较癌旁细胞增强,并有利于患者的预后.肝癌中HLA 类抗原表达增强这种有别于其他肿瘤的分子机制及意义等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胃癌和HLA     
对天津地区31例汉族胃癌病人与147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了HLA抗原的鉴定和分析.本文结果显示,HLA抗原的频率与胃癌无关联.在胃癌病人和对照组之间,47个特异性抗原的频率,无显著差别(P>0.05).胃癌HLA—B_6的频率为25.81%,而对照组为19.73%,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HLA—A_9的频率是19.73%,而胃癌病人则为3.23%,这种差别也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人类白细胞抗原FAT10是类泛素调节子蛋白家族中的一员,被认为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FAT10基因单体型与肝细胞癌的关系。方法:收集254例肝癌病例和268例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标本,提取DNA,通过DNA测序分析方法,检测两组人群FAT10基因外显子和侧翼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应用Haploview统计软件分析研究对象的连锁不平衡和单体型,并应用病例对照分析方法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在肝癌组和对照组FAT10基因外显子和侧翼序列上共检测到10个多态性位点。遗传不平衡发现-143 A/G、-121 A/G、+3446 C/T、+3476 T/C、+3527 T/C、+3607 T/C、+3620 C/G、+3803 C/G、+3809 G/T 9个SNPs在同一个单体型块,其中-121 A/G、+3476 T/C、+3607 T/C、+3620 C/G和+3809 G/T多态位点完全连锁。进一步选择-143 A/G、+3476 T/C和+3527T/C 3个tagSNPs进行关联分析和单体型构建,发现-143 A/G和+3476 T/C基因型与相应的野生型纯合子相比能明显降低肝癌发病的风险(P<0.05)。进一步单体型分析发现ATT、ATC、GCT和ACT 4种单体型,其中肝癌患者的GCT和ACT单体型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ATT单体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1×108的随机置换检验校正后,ATT和GCT单体型与肝癌的发病风险仍然显著相关。结论:FAT10基因单体型可能与肝癌的发病风险相关,ATT单体型可能是肝癌的遗传标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抗原(HLADR抗原)和凋亡相关基因Fas、bcl2及bax在肝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40例肝癌组织中HLADR、Fas、bcl2及bax的表达。结果:40例肝细胞癌中18例HLADR阳性,阳性率45%,癌旁肝细胞阴性。6例癌细胞Fas阳性,阳性率为15%,癌旁细胞20例阳性,阳性率500%。癌细胞bcl2阳性6例,阳性率为15%,8例癌旁细胞阳性,阳性率为20%。癌细胞bax阳性8例,阳性率为20%,癌旁细胞25例阳性,阳性率为625%。结论:提示HLADR异常表达与肝细胞癌变有关;Fas可能不是引起肝癌细胞凋亡的主要途径;bcl2和bax的变化可能影响肝细胞的凋亡状态,在肝癌发生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β-arrestin1和MMP-9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相关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不同临床分期与病理分级的肝细胞癌组织标本35例,其中Ⅱ期23例,Ⅲ期 12例,同时收集这些病人的癌旁组织作为对照,以非肝癌患者的肝组织15例为正常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β-arrestin1 mRNA的表达,并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β-arrestin1蛋白水平变化,ELISA方法检测MMP-9蛋白浓度。结果正常肝、肝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均有β-arrestin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正常和癌旁组相比,不同分期的肝细胞癌组织中的β-arrestin 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其表达水平随临床分期增加而增加;其表达水平与MMP-9的浓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肝细胞癌组织中β-arrestin1和MMP-9呈现明显相关表达,这对肝癌血管生成和转移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各种癌发病率和群体中HLA及ABO抗原频率的地理关系,讨论了上述关系中HLA系统本身的作用或在此关联中其他基因的作用,从而为癌的易感性或抗性可能的遗传背景提供了某些证据。某些癌的发病率在不同国家差异很大,这与地理差异和流行病学因子可能有关联。近来许多研究试图证明其原因。这可能涉及两个因素:环境接触和遗传易感性。对各国群体中HLA抗原的A和B位点进行研究的有:HLA-A 1、A2、A3、A 11、A28;HLA-B 5、B 7、B 12、B 13、Bw 35、B 14、Bw 15、Bw 17、B 18、Bw21、Bw22、Bw 27。对某些国家群体中HLA抗原A和B  相似文献   

8.
肝癌组织中酪氨酸激酶Syk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撂讨酪氨酸激酶Syk在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友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潮Syk mR-NA在32倒肝细胞性肝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化SABC法检潮标本中CD34的表达,通过CD34的表达反映肿瘤的MVD.结果:在24例癌旁正常组织中,Syk mRNA均表达阳性,32例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表达率为46.9%(15/32),低分化组阳性表达率23.1%(3/13)明星低于高分化组阳性表运率63.2%(12/19),P=0.032 9.低分化细MVD(Ⅲ和Ⅳ级分别为49.2±3.6和54.9±4.3)高于高分化组(Ⅰ和Ⅱ级分别为13.6±4.5和32.3±3,2),与正常组织(5.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 45;Syk mRNA的表达与CD34的表达明星负相关,r=-0.87,P=0.002 6.结论:Syk基因的缺失在肝细胞性肝癌的恶性进展及血管生成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广西扶绥县壮族人群中肝癌高发家系ITGβ1基因rs2298141位点多态性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广西扶绥县壮族人群正常对照家系组40名;肝癌高发家系组79例,其中肝癌患者20例,直系亲属59例.采用质谱方法检测ITGβ1基因rs2298141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基因型与HCC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ITGβ1基因rs2298141位点存在AA、AG、GG 3种基因型.ITGβ1基因rs2298141位点基因型分布遵循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ITGβ1基因rs2298141位点A等位基因在正常对照组、肝癌高发家系直系亲属组、肝癌高发家系肝癌患者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3.75%、61.02%、70%,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36.25%、38.98%和30%,与A等位基因型个体比较,正常对照家系人群中携带G等位基因型的个体发生HCC的风险增加0.75倍(95% CI:0.33~1.7,P=0.50),肝癌高发家系直系亲属组人群发生HCC的风险增加0.67倍(95%CI:0.31~1.45,P=0.31).正常对照家系组、肝癌高发家系直系亲属组和肝癌高发家系肝癌患者组人群AA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40%、42.73%和50%,AG基因型分别为47.5%、37.29%和40%,GG基因型分别为12.5%、20.34%和10%.与AA基因型个体相比,正常家系组和肝癌高发家系直系亲属组中AG基因型个体发生HCC的风险分别增加0.67倍(95% CI:0.22~2.1,P=0.50)和0.9倍(95% CI:0.31~2.71,P=0.86);GG基因型个体发生HCC的风险分别增加1.05倍(95% CI:0.17~6.6,P=0.96)和2.2倍(95% CI:0.40~11.96,P=0.3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未发现ITGβ1基因rs2298141位点多态性与广西扶绥县肝癌家族聚集的遗传易感性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及肝癌细胞中MTA3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集临床肝细胞癌样本,应用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TA3的表达,同时在多种人肝癌细胞株中应用定量PCR检测MTA3的表达;使用MTA3的干扰siRNA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uh7,分别采用CCK-8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下调MTA3表达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MTA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肝细胞癌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非癌组织(P<0.01),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uh7中的MTA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肝细胞株L02(P<0.01),构建两个MTA3的si RNA干扰效率均在50%左右,转染siRNA-MTA3后,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uh7的增殖受到显著抑制(P<0.05)。结论 MTA3作为促癌基因参与了肝细胞癌的发生,成功构建了MTA3的干扰siRNA,干扰MTA3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MTA3有望成为肝细胞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CD34抗体标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在人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水平、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HCC患者手术切除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中IGF-Ⅱ、VEGF和CD34的表达,分别对IGF-Ⅱ和VEGF表达进行积分光密度值(IOD)测定,对CD34阳性组织进行MVD计数,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GF-Ⅱ在HCC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IOD值分别为55940.00±44570.41、83688.81±64460.15和0;VEGF的IOD值分别为37315.79±27315.09、38181.70±33391.02和2528.96±1445.21。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与正常肝组织相比,IGF-Ⅱ和VEGF的IO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比较,IGF-Ⅱ的IO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EGF的I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C肝癌组织MVD值为42.10±20.63,癌旁组织MVD值为28.96±8.55,正常肝组织MVD值为17.70±9.67,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F-Ⅱ、VEGF和MVD的表达都与淋巴结或肝内转移、病理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其他因素无关(P>0.05);且IGF-Ⅱ与肿瘤大小有关(P<0.05)。IGF-Ⅱ和VEGF共阳性表达组MVD值为44.24±21.22,高于IGF-Ⅱ和VEGF共阴性表达组MVD值(19.25±1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GF-Ⅱ在HCC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VEGF呈明显正相关(P<0.01),随着IGF-Ⅱ强度的增加,VEGF表达增强。结论 IGF-Ⅱ在HCC中表达显著增加,并可能诱导VEGF和MVD的过表达,且与HCC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在中晚期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LSAB法)检测P53在45例肝癌组织中表达。结果P53在肝癌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4.4%(20/45),癌旁组织无表达;P53在肝癌细胞高中分化组中阳性率为34.3%(12/35),而低分化组中为80%(8/10),两者差异显著(P<0.05);肝癌术后生存期≤1年组中P53阳性率为65%(11/17),而>1年组为32%(9/28),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抑癌基因P53的突变是部分肝细胞癌变原因之一,且P53的检测可为临床评价肝癌细胞分化程度和患者的预后提供客观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培  李莲  郭燕  郑红  宋丰举  刘奔  陈可欣 《中国肿瘤临床》2014,41(22):1426-1431
  目的  miRNA能通过转录后调节靶基因的表达量,并在致癌过程中发挥抑癌或促癌作用。研究发现miR-30家族在人类肿瘤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参与维持干细胞特性的上皮细胞间质化过程,本研究主要识别miR-30家族与肝细胞肝癌的关系。  方法  应用qRT-PCR实验方法检测93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iR-30c,miR-30b和miR-30e表达水平,另对121例肝细胞肝癌患者癌组织进行miR-30家族的表达及CD90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检测,分析miR-30家族与CD90在肝细胞肝癌中的相关性。  结果  本研究发现miR-30c(P < 0.001)、miR-30b(P=0.004)和miR-30e(P < 0.001)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下调。CD90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7)。MiR-30c(P=0.032)和miR-30e(P=0.015)在CD90阴性表达的患者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D90阳性表达的患者。  结论  miR-30家族在肝细胞肝癌中可作为抑癌miRNA,并通过调节CD90蛋白来发挥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GPC3蛋白在肝细胞肝癌、肝内胆管细胞癌及结节性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2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及22例结节性肝硬化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GPC3蛋白表达情况检测,比较分析其在三者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GPC3蛋白特异性表达于肝细胞肝癌,与其在肝内胆管细胞癌及结节样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PC3蛋白的在肝细胞肝癌中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肝功能分级、是否合并肝硬化、肿瘤直径、肿瘤个数、血管侵犯、TNM分期、HBs Ag阳性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GPC3高表达于肝细胞肝癌组织中,可能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G/A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HCC)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利用Pub Med、CNKI和EMbase数据库系统检索:CCND1 G/A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发生风险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以病例组与对照组CCND1 G/A位点各种基因模型的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为效应指标,并用Egger检验和Begg检验进行发表偏倚评价。结果有7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纳入1108例肝癌患者和1477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表明:CCND1 G/A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发生风险无明显相关性,其中(AA vs GG:OR=1.33,95%CI:0.98~1.82,P=0.07;GA vs GG:OR=1.07,95%CI:0.92~1.24,P=0.37;GA+AA vs GG:OR=0.93,95%CI:0.82~1.05,P=0.23;AA vs GG+GA:OR=1.08,95%CI:0.95~1.22,P=0.24)。结论基于目前研究结果,尚不能认为CCND1 G/A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发生风险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广西扶绥县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高发家系人群DDX39基因rs1246175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广西扶绥县20个肝癌高发家系共77例和10个正常对照家系共35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ight-mass, MALDI-TOF-MS)检测DDX39基因rs12461754位点在两组中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正常对照家系组人群DDX39 基因rs12461754 位点携带A等位基因型的个体发生肝癌的风险是G等位基因型个体的0.407倍(95%CI:0.125~1.326,P=0.136);在肝癌高发家系非肝癌组人群中,携带A等位基因型的个体发生肝癌的风险是G等位基因型个体的0.981倍(95%CI:0.298~3.326,P=0.976); DDX39基因rs12461754位点GG、AG、AA基因型在肝癌高发家系肝癌组、肝癌高发家系非肝癌组及正常对照家系组三组间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X39基因rs1246175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广西扶绥县肝癌家系遗传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染色体17pl3.3 位点杂合缺失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 扩增肝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肝组织17pl3.3 位点的3个微卫星标志,即D175643, D175926 和D1751574,并比较和确定杂合子等位基因缺失。结果 3个微卫星标志总的杂合率为89.8 % (79/88) ,杂合缺失率为41.7 % (33/79) ;杂合缺失与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和肝内转移明显相关(P<0.01)。结论 染色体17pl3.3 位点杂合缺失是肝细胞癌最常见的遗传学事件之一,该位点的缺失与肝癌门静脉癌栓和肝内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广西肝癌高发区肝细胞癌(HCC)的组织中检测p53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0例肝细胞癌(HCC)和癌旁组织进行检测.p53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一抗用的是兔抗.连续切片染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核心抗原.结果:30例肝细胞癌组织中有13例(13/30,43.3%)p53蛋白表达阳性;在≤5.0cm的肝细胞癌组织中有25%(1/4)的p53蛋白表达阳性;在>10.0cm的肝细胞癌组织中有71.4%(5/7)的p53蛋白表达阳性.p53蛋白阳性在中、低分化肝细胞癌中的表达高于在高分化肝细胞癌组织中,而且大多数在年轻患者的肝细胞癌组织中.结论:本组资料表明,p53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分级和患者的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30例中有27例(90.0%)证实为HBV感染,表明p53蛋白表达与性别和HBV感染、肝硬化及AFP水平无密切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TEN在肝细胞癌 (HCC)中的表达及其与蛋白激酶B(PKB/AKT)磷酸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染色法 ,Western印迹杂交法检测 35例肝细胞癌 ,15例肝硬变 ,8例正常肝组织中PTEN的表达 ,并分析肝癌组织中PTEN表达与AKT磷酸化水平的关系。结果 肝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 (6 2 .9% ,0 .0 85± 0 .0 2 1)明显低于肝硬变和正常肝组织 (P <0 .0 1) ;同时低分化、有肿瘤转移的肝癌其PTEN表达强度明显低于高分化、无转移的肝癌 (P <0 .0 5 ) ;相关性分析表明 :肝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和AKT磷酸化水平呈明显负相关 (r =- 0 .818,P <0 .0 1)。结论 由于PTEN蛋白表达下调或缺失 ,而导致AKT磷酸化水平的明显增高 ,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胃癌(GC)中S100A9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方法  蛋白质组织学定量鉴定GC和癌旁胃黏膜(GM)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质; Western-blot验证蛋白S100A9的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100A9蛋白在GC、GM和原发性胃癌转移的淋巴结(LN)的表达; 分析S100A9表达与G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结果  蛋白质组织学筛选的78个差异蛋白中, S100A9表达在GC中较正常GM中明显上调(1∶0.09), Western-blot验证S100A9蛋白在GC表达上调(P < 0.0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 70例正常GM中S100A9阳性表达23例(32.86%); 118例GC中S100A9阳性表达72例(61.02%); 35例LN中S100A9阳性表达29例(82.86%), 与正常GM相比, GC和LN中S100A9的表达明显升高(P < 0.01);S100A9在LN的GC中上调(P < 0.05);S100A9表达与GC的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TNM分期相关(P < 0.01或P < 0.05), 而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P < 0.05)。  结论  S100A9高表达与GC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关, 可能是GC的一个促癌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