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1 毫秒
1.
改进的光镜检查尿红细胞形态在血尿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普通光镜检查尿红细胞形态在血尿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用双盲法研究92例血尿病人,其中52例经肾活检证实为肾小球疾病,非肾小球疾病40例。应用普通光镜,降低其聚光镜强度,在暗视野中观察尿畸型红细胞形态,使能获得与位相显微镜检查相似的清晰效果。结果用这种方法统计尿红细胞中畸型红细胞百分率,当尿畸型红细胞≥70%时,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敏感性达92%,特异性100%。结论经改良后的光镜检查操作简便,准确性高,有较大的临床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的尿红细胞分类计算法鉴别血尿来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提高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准确性,用一种新的尿红细胞形态学分类方法,将尿红细胞分为5种肾小球性红细胞(G_1~G_5)、5种非肾小球性红细胞(N_1~N_5)和未能分类红细胞,对74例确诊的肾小球性血尿和58例非肾小球性血尿病人进行诊断分析。结果显示:肾小球性血尿组中,5种G类细胞的出现率均明显高于非肾小球性血尿组,其中G_1类细胞(带有1个以上芽孢的炸面包圈样红细胞)特别重要,以总的G细胞(ΣG)>20%为界对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95.9%,以G_1>1%为界的诊断敏感性为75.7%特异性为96.5%;非肾小球性血尿组中以N_1类细胞(正常大小的双凹盘圆形红细胞)多见,占84.4%,该组94.8%(55/58)的病例N_1细胞>50%98.3%(57/58)的病例总的N类细胞(ΣN)>60%.与以往报道比较,本分类方法对肾小球性血尿诊断的正确性更好,而且细胞分类客观明确,易于掌握,适于临床采用。  相似文献   

3.
我省每年健康查体中无症状性镜下血尿 (尿沉渣 >3个RBC/高倍视野 )的检出率约为 4 %~ 9%。从肾脏、肾盂到尿道病变及部分全身性疾患均可引起血尿 ,而血尿的定位检查是成功诊断的关键 ,除紧密结合临床病史、体征和 X线、B超等辅助诊断手段外 ,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由肾小球来源的红细胞因受肾小球滤过膜的机械损伤或 (和 )肾小管内渗透压梯度变化等影响 ,形态常发生畸变 ,而非肾小球性血尿的尿红细胞形态一般无上述变化 ,表现出均一的正形性 ,籍此可以帮助区分肾小球型血尿及非肾小球型血尿。目前临床在这方面…  相似文献   

4.
相差显微镜检查尿红细胞形态,已广泛用于临床鉴别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血尿。然而,由于对异型红细胞没有明确定义,故文献报道的肾小球血尿的异型红细胞百分率从10%~80%不等。作者检查351例血尿(红细胞>8个/μl)病人,其中活检证实肾小球肾炎143例、急性间质性肾炎12例、临床诊断肾小球肾炎21例、肾硬  相似文献   

5.
尿红细胞形态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尿红细胞增加 (血尿 )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可能是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唯一临床表现。因此 ,对血尿患者必须及早诊断其基础疾病。而血尿的诊断首先要鉴别其是肾小球性血尿 ,还是非肾小球性血尿。肾小球性血尿常见于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非肾小球性血尿则常见于肾结石、肾肿瘤等。如果是肾小球性血尿 ,我们需要做有关检查排除继发性肾炎后 ,才能诊断为原发性肾炎。最好做肾脏病理检查。如果是非肾小球性血尿 ,我们需要进行B超、IVP检查 ,必要时做CT、核磁共振检查以尽早明确其病因。1 尿红细胞形态学和尿畸形红细胞产生的机制1…  相似文献   

6.
尿细胞学检查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青 《临床内科杂志》1998,15(5):240-241
尿红细胞检查的进展尿红细胞检查技术的进展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相差显微镜检查;70年代末,Birch首先提出应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中红细胞形态可以区分肾小球及非肾小球性血尿。将血尿分为三类:(1)均一红细胞血尿:红细胞形态和大小与周围血红细胞相似,血红蛋白含量一致,细胞膜正常.(2)变形红细胞血尿:红细胞大小不等,外形呈多样化,常见形态有花环状、伪足状、面包圈状、芽胞状、葫芦状甚至扭曲变形,血红蛋白含量不一。(3)混合性血尿:同一份尿标本中既见到均一红细胞又见到变形红细胞,根据哪一种红细胞为主又将其分为均一红…  相似文献   

7.
应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F-800)对108例已知原因血尿患者进行了尿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EVDC)及尿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测定,并与相差显微镜(PCM)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的EVDC敏感性分别为97.30%和94.12/,MCV值分别为57.77±20.59fl和110.71±18.97fl,作者也对EVDC及PCM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认为尿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对血尿来源判断提供了一种客观、简便、快速、无创伤性的方法,与PCM一样,当出血部位虽来自肾脏,但其量较多或肉眼血尿时,EVDC及PCM可靠性降低,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8.
血尿不论程度轻重 ,都应重视。在老年人出现血尿 ,应视为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信号 ,应及时就医 ,查明血尿原因 ,除非证明不是肿瘤引起的。正常人尿内有一定量的红细胞排出 ,每毫升尿内排出红细胞平均10 0 0个 (上限界可达 50 0 0~ 80 0 0个 )属于正常 ;只有红细胞超过 3/HPF(高倍视野 )才认为异常。出现血尿时必须查清下面几个问题 ,以便做出有效的判断。1 老年人血尿的判断1.1 真血尿还是红色尿 所谓红色尿是指颜色呈红色 ,但显微镜检查无红细胞。引起尿色变红的原因有 :①血色素尿 :血红蛋白尿 (溶血、脓毒血症、血透 )、肌…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长期糖尿病(DM)患者可出现蛋白尿,而表现为血尿则少见,除非有肾乳头坏死。本文旨在观察DM出现的肾小球或非肾小球性血尿,并对DM肾小球性血尿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进行评价。320例DM患者均作中段尿沉渣的显微镜检查,并测定尿蛋白及尿糖。血尿标本为红细胞(RBC)>5/HP,当发现尿中RBC大小及形态不规则、有RBC碎片和RBC管型存在时,即可认为肾小球性血尿。反之RBC大小及形态一致者为非肾小球性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寻找一种新的、简便易行的、非侵入性及无创伤的鉴别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的方法。方法 对已知不同原因的镜下血尿及肉眼血尿标本予以离心处理,以排除血红蛋白对尿蛋白测定的影响后,分别以尿微量蛋白测定法测定肾小球性镜下血尿及肉眼血尿的蛋白量下限值,并以此值对已知原因的血尿标本做敏感性、特异性检验。结果 肾小球性镜下血尿蛋白量的下限值为200mg/L,其对诊断肾小球性镜下血尿的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91%;肾小球性肉眼血尿蛋白量的下限值为360mg/L,其对诊断肾小球性肉眼血尿的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90%。结论 尿微量蛋白测定法可作为鉴别肾小球性血尿及非肾小球性血尿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