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孕妇因宫缩乏力出现产后出血的患者应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商丘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因剖宫产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101例,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纱条填塞法等传统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患者为94.12%两组治疗效果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无子宫切除者,对照组患者3例子宫切除(6.00%),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出现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止血效果好,操作简单,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彩萍 《海峡药学》2016,(7):207-209
目的: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取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200例宫缩乏力性的足月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随机分为仅采用缩宫素治疗的对照组(100例患者)和及时采用米索前列醇配合缩宫素治疗的观察组(100例患者),对两组研究对象第三产程平均用时、产后30min、2h、24h的出血量以及出血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第三产程平均用时(6.07±1.57)min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第三产程平均用时(10.36±2.68)min,观察组患者产后2h出血量和产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出血率(5例,5.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出血率(30例,30.00%),统计学上有意义(P <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在宫缩乏力性的产后出血中临床效果明显,产妇出血量和出血率有效降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三联疗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宫腔纱布填塞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和24 h平均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4 h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疗法能明显提高难治性宫缩乏力性患者产后出血的临床有效率,有效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总体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钱亮  张曦 《安徽医药》2015,19(12):2365-2366
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出现产后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行B-Lynch缝合术的患者36例(研究组),宫腔填塞术患者36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产褥病率,术后恶露时间,月经恢复及双侧子宫动脉血流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以及产褥病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的产后恶露持续时间、产后月经量、产后月经周期、双侧子宫动脉血流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宫腔塞纱比较,B-Lynch缝合术更有效地控制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并且对术后恶露时间、月经的恢复、子宫动脉血流的情况等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胎儿娩出后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0.25mg肌内注射。对照组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缩宫素20U静脉滴注。应用称重法计算2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出血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16.0%(4/25)低于对照组的56.0%(14/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较单独使用缩宫素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卡前列甲酯栓联合葡萄糖酸钙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10例足月妊娠产程过程中并发宫缩乏力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20U静推并配合按压子宫,观察组于胎儿娩出后即刻直肠内放置卡前列甲酯栓,同时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ml,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观察组产后2h阴道出血量、24h出血量及第三产程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前、后血压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HB下降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联合葡萄糖酸钙可有效缩短第三产程及减少产后出血量,是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理想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8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缩宫素)和观察组(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各40例.观察两组产妇治疗效果、出血量、宫底高度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1、6、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8.
王小兰 《中国基层医药》2014,(22):3445-3447
目的:比较改良B-lynch缝合术与宫腔填塞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82例剖宫产后宫缩乏力的产后出血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宫腔填塞方法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子宫切除率、产褥病率等。结果观察组术后恶露无异常,无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切口均Ⅱ/甲级愈合,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有3例患者手术后效果不佳行子宫切除手术止血,总有效率为92.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0,P<0.05)。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产褥病率和子宫切除率方面均少于对照组(t=4.924、2.776、3.065,χ^2=5.690、4.780,P<0.05,P<0.01)。观察组在术后7 d子宫三径大于对照组(t=2.169,P<0.05),在30 d和42 d时两组子宫三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4、0.582,均P>0.05)。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对于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宫腔填塞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指出该术式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将62例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对比和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术后阴道流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0.0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0.63%(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772.09±65.89)ml,少于对照组的(2134.23±77.02)ml(P<0.05);止血时间为(10.02±1.73)min,短于对照组的(13.44±2.88)min(P<0.05)。观察组术后Hb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输血率及产褥病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术后均存活,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杨文利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6):115-117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20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在胎盘娩出后给予子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根据病情可以重复使用,间隔必须15 min以上),对照组给予米索前列醇200μg直肠放置,观察两组的宫缩强度和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08,P〈0.05);观察组产后5、10、30、60 min四个时间段宫缩强度均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8、24 h的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能有效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60例产后出血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止血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保守止血治疗,观察组产妇接受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手术指标,治疗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并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进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治疗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在胎儿娩出后注射的药物成分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所有产妇在娩出胎儿后宫体注射20U缩宫素,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20U缩宫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宫体注射250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结果:观察组产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能够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缩短产妇的治疗时间,有效减轻产妇的痛苦,有利于产妇和新生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加钙剂在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 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拟行剖宫产分娩的孕妇6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研究组术前10 min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10 ml,术中实施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对照组术中只使用和研究组同样剂量的缩宫素.结果 研究组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分别为(182.6±47.7)ml和(214.1 ±63.8)ml]、术中子宫收缩所用时间[(3.8±1.3) min]、术后24 h血红蛋白下降程度[(9.2±2.0) min]均少于对照组(=7.26、2.97、2.39、4.01,P<0.05).两组产褥病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加钙剂,能有效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并且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和产褥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行宫腔纱布条填塞术,观察组行改良B-Lynch缝合术,比较两种术式的有效率、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21%,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血钙、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及对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2月解放军202医院收治的9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缩宫素静脉注射,观察组采用缩宫素静脉注射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子宫壁内注射。比较两组止血效果,剖宫产术中及术后2、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血钙、D-二聚体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及术后2、24 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钙均升高、D-二聚体水平均下降(P<0.01),观察组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可促进宫缩,控制出血量,升高血钙水平,降低D-二聚体水平,显著提高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医院数据库的记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5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3例,对照组患者32例。胎儿娩出后,胎盘存在粘连、植入,胎盘剥离面广泛渗血,出血量大于500 mL时,对照组以宫腔填塞碘仿纱条行止血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方法基础上,在填塞碘仿纱条的过程中在子宫壁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 μg,若患者仍有产生出血现象,可在0.5 h时后行1次注射,但是总注射剂量应在2 mg以下。宫纱放置用时为48 h,取纱前的30 min对其静脉滴注缩宫素。综合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的改变情况、子宫切除率和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脉搏跳动以及血氧饱和度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产后2 h、产后24 h的出血量分别为(380.12±12.77)、(461.48±13.33)mL,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的(952.34±111.65)、1160.7±132.8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的切除率为0%,对照组的子宫切除率为9.38%,观察组的子宫切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脉搏次数、血氧饱和度治疗前后提升也不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明显,能够很好地控制患者产后的出血量,治疗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欧晓红 《中国医药科学》2013,(23):155-156,169
目的:分析研究护理措施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则使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成功止血时间、护理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成功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也明显高于对照组(64.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进行有效的止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8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3例,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治疗;对照组42例,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子宫切除率、平均住院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为(51.57±5.24) min,产后出血量为(672.48±26.84)ml,对照组手术时间为(67.84±6.21)min,产后出血量为(1106.24±35.77) 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褥病率和子宫切除率分别为4.65%(2/43)和0,对照组产褥病率和子宫切除率分别为28.57%(12/42)和9.52%(4/4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6.21±1.94) d,低于对照组的(10.33±2.46)d(P<0.05)。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