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西甲硅油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清洁和祛泡效果。方法将行胶囊内镜检查的278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使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袋口服进行肠道准备,研究组于检查前1 h服用西甲硅油乳剂30 mL。观察两组患者肠道准备清洁度、肠道气泡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胶囊内镜小肠通过时间、全小肠检查成功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肠道气泡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肠道准备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肠道准备清洁度、胶囊内镜检查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胶囊内镜小肠通过时间及全小肠检查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甲硅油能够有效地去除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提高胶囊内镜检查时肠道视野清晰度,且能减少患者肠道准备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赵树莲 《海峡药学》2016,(6):187-188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西甲硅油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胶囊内镜检查的健康体检者160例,将其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观察组采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西甲硅油。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肠道清洁率均为100%,观察组小肠肠道内气泡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行胶囊内镜检查的受试者采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西甲硅油进行肠道准备,清洁肠道及去除肠道内气泡效果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20%甘露醇溶液行肠道护理准备。比较2组服药后的排便次数和性状,肠道清洁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肠道准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2组肠道清洁有效率均达100%,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肠道清洁术前准备时间短,方法简单易于操作,肠腔清洁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程圣莉  黄珍宝  李瑛 《安徽医药》2015,19(10):2039-2040
目的:评价胶囊内镜肠道准备质量的价值与效果。方法对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的51例受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在检查前6 h 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00 g 溶于200 mL 温水)。观察组在检查前1 d 中午和晚饭后各用4~5 g 番泻叶用300 mL 100℃开水泡5 h 晾凉茶饮,检查前6 h 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服用祛泡剂50 mL(含二甲基硅油10 mL),由护理人员对小肠内肠液量、气泡量、清洁度及图片效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对照组在小肠内气泡的形成与观察效果均有明显的改善(P <0.01),但对肠液量和清洁度无明显的影响(P >0.05)。结论不同肠道准备状态下,各因素对胶囊内镜的观察效果不同。通过改善肠道准备方式和积极的个性化护理,对肠道准备起到了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与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用与单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老年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的肠道准备清肠效果比较。方法:将164例拟行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结肠镜检查前服用聚乙二醇2L,B组结肠镜检查前6.5h服用10mg莫沙必利,聚乙二醇服用方法同A组,C组结肠镜检查前6d开始服用莫沙必利5mgtidAc,肠镜检查当天肠道准备同B组。分别记录首次大便时间、大便次数、有无不良反应、清肠效果等情况。结果:C组和B组首次排便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两组间首次排便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排便次数大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排便次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患者各部分肠道及总体肠道清洁效果均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总体肠道清洁度效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联用莫沙必利与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周相比单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加用顿服莫沙必利,可以增加排便次数,并能提高患者肠道准备效果。  相似文献   

6.
胡严 《中国当代医药》2014,(16):45-46,49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甘露醇在肠镜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7月~2013年7月在本院行肠镜检查的患者4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10例,采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210例,采用甘露醇进行肠道准备,观察并比较两组的肠道清理程度、初次排便时间、末次排便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的肠道清理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的初次排便时间为(1.3±0.2)h,末次排便时间为(3.4±0.3)h;对照组的初次排便时间为(2.3±0.5)h,末次排便时间为(6.4±0.7)h;两组的初次排便时间和末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发应发生率为1.4%,低于对照组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应用于肠道准备的排便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肠道准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44例进行肠镜检查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22例)仅使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治疗组(122例)使用莫沙必利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对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耐受率、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肠道清洁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耐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作肠道清洁准备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同时提高患者的耐受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52例,两组患者同时使用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舒肝解郁胶囊,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317,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症状轻微未中断治疗;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莫沙必利可以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对胶囊内镜检查的影响。方法 44例疑似小肠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吞服胶囊内镜前15min口服5mg莫沙必利,对照组未服用任何促胃肠动力药,检查当日两组肠道准备相同。比较两组全小肠检查完成率、胶囊内镜通过胃及小肠的时间、小肠清洁度和病变检出率的差异。结果总体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88.6%,观察组为95.5%,对照组为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胃通过时间为(23.4±20.9)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7.4±33.6)min(P<0.05);观察组平均小肠通过时间为(216.2±101.5)min,对照组为(211.8±91.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胶囊内镜图像平均评分为(2.41±0.40)分,明显好于对照组的(1.72±0.39)分(P<0.05)。观察组小肠病变率为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6%。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前患者口服莫沙必利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前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行肠道清洁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在我科经过专科医生确诊并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患者在胶囊内镜检查前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清洁,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在胶囊内镜检查前口服33%硫酸镁进行肠道清洁,分析每例患者内镜下消化道内的气泡量、消化液清洁度以及整体观察效果。结果胶囊内镜检查前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清洁肠道能明显改善肠腔内的清洁度、减少气泡量,改善胶囊内镜对肠腔的整体观察效果。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前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行肠道清洁,能明显提高胶囊内镜检查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李瑞东 《海峡药学》2009,21(11):122-123
目的观察两种肠道清洁方法对电子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清洁效果。方法将100例便秘患者的结肠镜检查,按检查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结肠镜检查前观察组患者口服恒康正清和莫沙必利,对照组仅口服恒康正清,对比两组肠道清洁效果。结果观察组肠道清洁效果优级28例,良级21例,中级1例,差级0例。对照组优级18例,良级23例,中级5例,差级4例。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17例发生不良反应,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对便秘患者肠道准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与恒康正清联合应用清洁肠道效果优于单纯使用恒康正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邱和生 《江西医药》2014,(10):1042-1043
目的:探讨伊托必利在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46例需行结肠镜检查的慢性便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检查前6h口服标准剂量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洗肠液前30min,口服150mg伊托必利。比较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各部分肠道和总体清洁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8%(P〈0.05)。结论伊托必利用于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维A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原发性苔藓样皮肤淀粉样变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7月收治的130例原发性苔藓样皮肤淀粉样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维A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苷草酸甘治疗。连用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体征评分变化、症状评分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征评分明显降低,观察组体征评分为(0.483±0.637)分,低于对照组的(1.648±0.9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明显降低,观察组体征评分为(0.394±0.549)分,低于对照组的(1.426±1.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维A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原发性苔藓样皮肤淀粉样变的效果显著,且临床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董舒  解俊杰 《中国药业》2014,(14):95-96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她方法将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碳酸钙D3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仙灵骨葆胶囊口服治疗。治疗6个月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fVAS)和骨密度检查、椎体压缩楔形指数评价临床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为98.1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观察组为(1.68±0.91)分,对照组为(1.70±0.81)分;桡骨骨密度T值,观察组为(-2.64±0.63),对照组为(-2.41±0.57)。以上数据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椎体压缩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7.41%,对照组为2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可显著提高胸腰椎骨质疏松症骨折患者的骨密度,缓解其疼痛,安全性良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消化酶片对胶囊内镜小肠清洁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胶囊内镜检查患者按预约顺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使用聚乙二醇4000散、二甲硅油散以相同方法清洁肠道,观察组在检查前1天3餐后服用复方消化酶片,胶囊内镜检查后,对比两组肠道清洁度及气泡量。结果两组小肠内气泡量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小肠清洁度达1级占60.0%,明显高于对照组3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肠清洁度3级占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洁肠道前1天服用复方消化酶片具有减少小肠内容物,提高小肠清洁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盐酸伊托必利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老年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准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门诊或住院需行肠镜检查的老年便秘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治疗组53例,对照组检查前6 h服用标准剂量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前30 min口服伊托必利150 mg。观察两组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清洁度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肠道清洁度总分分别为(7.12±1.15)、(7.87±1.2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伊托必利肠道准备的效果优于单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西甲硅油在电子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24例接受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18例口服复方导泻合剂+西甲硅油,对照组106例直接口服复方导泻合剂,观察两组的结果。结果研究组肠镜内气泡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肠镜操作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不适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电子结肠镜检查术前肠道准备中应用西甲硅油能够有效清除气泡,使视野清晰,便于内镜医生进镜和病灶观察,缩短操作时间,提高患者术中舒适度,减轻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耐受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乳果糖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86例糖尿病合并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莫沙必利组(27例)和乳果糖组(2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乳果糖30ml/次,1次/d,待起效后改为10~20ml/(次·d),以及莫沙必利5mg,3次/d,餐前30min服用;莫沙必利组患者仪给予莫沙必利治疗,乳果糖组患者仅给予乳果糖治疗,给药途径及用药方法同观察组。分别比较3组患者治疗3d及2周时便秘及伴随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结果86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失访或退出者。治疗3d、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73.3%(22/30)、96.7%(29/30),均明显高于莫沙必利组[37.0%(10/27)、63.0%(17/27)]和乳果糖组[48.3%(14/29)、79.3%(23/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有腹胀加重3例、腹泻1例、腹痛2例;莫沙必利组腹痛4例,腹泻1例;乳果糖组腹胀2例,腹痛2例,无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莫沙必利组与乳果糖组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6/30)、18.5%(5/27)、13.8%(4/2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果糖联合莫沙比利治疗糖尿病患者便秘较单用乳果糖或者莫沙必利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对胶囊内镜检查图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桂华  尹淑新  唐立伟  赵侠 《河北医药》2009,31(9):1059-1060
目的观察不同的肠道准备方法对胶囊内镜检查图像清晰度及患者耐受程度的影响。方法将45例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按肠道准备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A组(禁食12h),B组(口服番泻叶组),C组(口服甘露醇组),D组(硫酸镁+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组),根据胶囊内镜检查结果及患者的主观耐受程度进行评分。结果肠道清洁度D组明显优于其他组(P〈0.05);患者耐受程度为A组最好,其次为D、C、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肠道清洁效果和患者主观感受程度,口服硫酸镁+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是比较理想的胶囊内镜检查术前的肠道准备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内镜清除急诊消化道异物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94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的人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下的内镜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急诊内镜下清除上消化道异物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时间为(9.08±1.82)h,短于对照组的(15.72±2.0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内镜下清除上消化道异物的治疗方案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