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对比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有61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采用沙格列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FBG、2hPG以及HbA1c水平改善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5.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3.4%,两组临床效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相当,但沙格列汀控制血糖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与西格列汀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96例,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与西格列汀联合治疗,采用生化血糖和动态血糖监测,比较2组血糖控制效果及波动范围;治疗前后对肝肾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和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FPG、2hPBG、HbAlc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各指标下降幅度略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胰岛素平均用量为0.55±0.14u·kg·d~(-1),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各时间段C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为27.08%(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与西格列汀联合可减少胰岛素用量,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平稳性,降低其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临床治疗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中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初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优泌乐25联合阿卡波糖定量,观察组同时给予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定量,服药时间12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等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与治疗前比较的FBG、PBG、HbA_1c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MI指数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观察组低血糖和药物漏服错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5例。参照组患者予以预混胰岛素治疗,实验组患者予以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无明显变化,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使患者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将低血糖发生率降低,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西格列汀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以6周为一个治疗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各项血糖水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胰岛素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55例,采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值、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平均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β细胞功能、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组间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经观察,治疗期间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7.9%与观察组的5.3%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显著治疗效果,可对早相胰岛素分泌予以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选取来自我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入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其Hb A1c、FBG和2h PBG均显著降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各项指标之间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例发生低血糖,对照组有2例发生低血糖,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Hb A1c、FBG和2h PBG水平,血糖控制效果显著,且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甘精胰岛素联用西格列汀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根据随机法将2017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接收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8例分为对照组(门冬胰岛素30特充)和观察组(甘精胰岛素联用西格列汀),各44例。将两组的血糖相关指标、体质指数、炎性因子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血糖相关指标及体质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CRP、IL-6以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用西格列汀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9年3月至2019年11月接收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数分为参照组50例以及联合组5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血糖指标,同时分析对比其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联合组各项血糖指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联合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相对于甘精胰岛素治疗更为显著,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药房》2015,(27):3761-3763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入组前所有患者均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0.5 g,口服,3次/日,连用4周;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继续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0.5 g,口服,3次/日,连用24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格列汀片5 mg,口服,1次/日,连用24周。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睡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质量指数(BMI),低血糖、严重低血糖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FPG、Hb A1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严重低血糖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较单用二甲双胍疗效更显著,安全性较好,可显著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沙格列汀联合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大剂量门冬胰岛素30治疗3个月以上,现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加用沙格列汀治疗)和对照组(加用吡咯列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值(FB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用量、体质量指数(BMI)等情况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h PG、Hb A1c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大(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用量并未发现明显减少,但观察组患者胰岛素用量大大减少(P〈0.0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MI指标未明显增加,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5.9%)明显低于对照组(20.6%),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的降糖效果不佳,可配合沙格列汀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用量,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安全性更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卢海德 《黑龙江医药》2021,34(1):108-110
目的:探讨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联用奥利司他与沙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6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研究组(n=30)、对照组(n=30).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联用奥利司他、沙格列汀及二甲双胍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比较治疗前后的FPG(空腹血糖)、2hPG(餐后2h血糖)及HbAlc(糖化血红蛋白)、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在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93.33%VS 73.3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FPG、2hPG以及HbAlc水平在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患者上述血糖指标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在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患者血脂指标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联用奥利司他、沙格列汀及二甲双胍可以取得显著疗效,患者糖脂代谢水平得到显著改善,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联用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7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按照随机、对照、双盲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沙格列汀,连续治疗1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同时对两组的体质量指数(BMI)和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FPG、2h PG、Hb A1c控制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MI及HOMA-β改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用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能明显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β细胞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与胰岛素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首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以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7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以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治疗的83例患者作实验组,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胰岛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FPG、2h PBG、CRP、LPS、低血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FINS、HOMA-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格列汀与胰岛素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改善患者胰岛功能、抑制炎性因子释放,对糖尿病病情控制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肥胖2型糖尿病气虚痰瘀证患者采用参芎荷叶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4例肥胖2型糖尿病气虚痰瘀证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两组患者都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前提下加用参芎荷叶汤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脂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率53.13%(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肥胖2型糖尿病气虚痰瘀证患者采用参芎荷叶汤的治疗效果显著,调节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系数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6月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内二科接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糖、胰岛功能指标、血糖波动情况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4例纳入本组研究,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沙格列汀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卡波糖,3次/d,50mg/次,连续治疗3个月。沙格列汀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格列汀,1次/d,5mg/次,连续治疗3个月。1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指数、肌酐、尿素氮水平以及收缩压、舒张压、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低血糖和低血压病例以及药物不良反应,2组患者治疗后的FBG、2hBG、HbA1c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沙格列汀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24h平均收缩压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沙格列汀组患者血压下降与FBG、2hBG、HbA1c的降低无明显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沙格列汀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血压水平,在控制血糖和血压的同时能防止血糖和血压过度降低,对患者体质量和肾脏功能无明显影响,安全性较高,但远期效果和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T2DM患者110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均为55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采用沙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作统计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治疗T2DM的临床疗效优于二甲双胍,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内分泌科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5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78例。对照组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的用药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28%低于对照组的11.5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的患者,在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西格列汀治疗,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十分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