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下斜肌前移位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原在位垂直性斜视的疗效。方法:对39例单侧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原在位垂直性斜视≥15^Δ的患者行下斜肌前位术。手术前后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定斜视度。根据原在位垂直性斜视程度将下斜肌断端移位至下直肌颞侧止端水平后1mm(15^Δ-19^Δ),止端水平(20^Δ-24^Δ),止端水平前1mm(≥25^Δ)处。结果:原在位垂直斜视度术前平均为21.0^Δ,术后平均为5.4^Δ,平均矫正15.6^Δ。结论:下斜肌前移位术是治疗>15^Δ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原在位垂直性斜视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V型斜视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直肌附着点垂直移位及与斜肌部分切除两种方法治疗V型斜视,结果:V型外斜视12例采用直肌垂直移位术,术后原在位平均-5度,向上平均-15,向下平均-8,采用下斜肌部分肌除术8例,术后原在位平均-5度,向上平均-10,向下平均-5,V型内斜视8例采用下斜肌部分切除术,术后原在位平均+5度,向上平均+8,向下平均+16,采用直肌垂直移位术,术后原在位平均+10度,向上平均+8度,向下平均+10,结论:V型斜视采用下斜肌部分切除术和直肌附着点移位术均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疗效。方法8例(8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均存在代偿头位,三棱镜检查垂直斜视度平均为28.58^△。患者均于全麻下行下斜肌前转位术,术后随访观察其代偿头位和垂直斜视度的变化。结果 术后3月代偿头位改善和消失各4例;术后1周、6月和3年随访检查显示,垂直斜视度均较术前减小,平均为6.25^△;无1例出现手术过矫和并发症。结论采用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疗效.方法 8例(8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均存在代偿头位,三棱镜检查垂直斜视度平均为28.58△.患者均于全麻下行下斜肌前转位术,术后随访观察其代偿头位和垂直斜视度的变化.结果术后3月代偿头位改善和消失各4例;术后1周、6月和3年随访检查显示,垂直斜视度均较术前减小,平均为6.25△;无1例出现手术过矫和并发症.结论采用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9例单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根据下斜肌亢进程度和垂直斜视度数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垂直斜视度在7^△~15^△,行下斜肌断腱或部分切除术;垂直斜视度大于15^△,行下斜肌部分切除加对侧眼下直肌后徙术;若麻痹眼下转功能明显不足,则行下斜肌转位术,必要时健眼同时行下直肌后徙术。结果23例(33.3%)治愈,45例(65.3%)好转,1例(1.4%)无效。结论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以减弱直接拮抗肌和配偶肌为主要手术方式,根据下斜肌亢进程度和垂直斜视度数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下斜肌前转位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垂直分离性斜视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DVD9例12眼。将下斜肌从距离止端4mm处离断,然后转位固定于下直肌止端顳侧1mm处。术后随访2周~6个月。结果:术前DVD平均19.7PD,术后平均3.6PD。术前下斜肌功能亢进3+和2+各6只眼。术后仍有2只眼(16.7%,2/12)下斜肌功能亢进,但为1+。没有任何病人主诉原在位时有复视或垂直斜视,术后1只眼(8.3%,1/12)有轻度上转受限。结论:下斜肌前转位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垂直分离性斜视有效。  相似文献   

7.
上斜肌麻痹,特别是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占麻痹性斜视的首位,也是垂直性斜视的最常见病因,其手术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术后效果也不尽相同,为了寻找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术方法,我科于1999~2003年利用下斜肌部分切除术和下斜肌后徙转位术治疗上斜肌麻痹病人5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是先天性眼外肌麻痹中最常见的类型,单侧发病多见。主要是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突出的临场表现为代偿性头位所致的斜颈,有的合并水平斜视。我院于2003年7月~2006年8月,共收治先天性上斜肌麻痹者,现将手术治疗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中男17例,女19例,年龄4~32岁,平均9.5岁,右眼20例,左眼13例,双眼2例,合并外斜视3例,内斜视4例。1.2术前检查除眼科常规检查外,主要采用角膜映光法及三棱镜遮盖试验测定远近斜视角,并使用同视机检查,眼球运动的检查根据Parls三步法进行[1],术前垂直偏斜度以10△~35△34例患者有代偿性头位,B ielschowsky试验阳性36例。1.3术式选择根据患眼下斜肌亢进程度和垂直斜视程度选择术式和手术量,采用下斜肌后徙、下斜肌后徙配合同侧上直肌后徙术、下斜肌后徙联合健侧下直肌后徙、合并内外斜肌可联合内外直肌手术。1.4疗效评价根据中华眼科学会儿童斜弱视的临床评价标准,分治愈、好转、无效进行评估[2]。治愈:原在位垂直斜亢<5△,代偿头位消失,毕氏征(-)。好转:原在位垂直斜亢>5△,代偿头位明显好转,毕氏征(-)。无效:原在位垂直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垂直斜度在15~28△的47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行下斜肌前转位术,术后观察其代偿头位和垂直斜视度的变化.结果 47例患者治愈26例(55.32%),好转18例(38.30%),无效3例(6.38%),总有效率93.62%,平均矫正20.76△.术前18例无代偿头位者术后仍无代偿头位;术前29例有代偿头位,术后代偿头位消失20例(68.96%),好转7例(24.14%),无效2例(6.90%),总有效率93.10%.术后未出现手术过矫和术后眼球运动障碍.结论 对于垂直斜视角在15~25△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采用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Harada-Ito术式治疗上斜肌麻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arada-Ito术式的手术效果和优点。方法:11例单侧上斜肌麻痹患者术前原在位无明显垂直斜视,有明显的旋转斜视,对其行Harada-Ito术式。结果:所有患者做Harada-Ito术式后代偿头位均明显改善,歪头在10°之内。术后双眼向下注视位的内斜均明显好转。1例上斜肌止端异常的患儿术后出现下斜肌功能轻度减弱(-1),其余均未出现医源性Brown腱鞘综合征。结论:Harada-Ito术式手术效果显著,明显矫正旋转斜视和内斜视,不出现医源性Brown腱鞘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下斜肌转位术在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以下斜肌亢进为主要表现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眼科斜颈,下斜肌作用不同程度亢进。使用三棱镜交替遮盖法测量视近时第一眼位及两侧歪头时的垂直斜视度。行下斜肌转位术观察术后第1周和术后2个月的眼球运动状况和垂直斜视度变化。[结果]术后第1周有4例存在下斜肌功能Ⅰ度亢进,术后2个月未再出现变化,术前与术后第1周及术后2个月均有显著性差异。术后第1周第一眼位垂直斜视度数平均为4.6^△,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术后2个月第一眼位垂直斜视度数平均为4.8^△,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术后第1周与术后2个月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1周患侧倾斜垂直斜视度数平均为7.1^△,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歪头试验有23例仍为阳性,阳性率76.7%。术后2个月患侧倾斜垂直斜视度数平均为8.2^△,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歪头试验有24例仍为阳性,阳性率80.0%。术后第1周患侧倾斜垂直斜视度与术后2个月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下斜肌转位术在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中的治疗显示了良好的效果。第一眼位垂直斜视度显著性减小或消失,下斜肌功能基本正常,代偿头位消失或明显改善。患侧倾斜垂直斜视度也有明显改善,但歪头试验的阳性率仍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疗效好、易掌握、适宜治疗下斜肌功能过强(IOOA)病便的简便术式并全面评价其疗效。方法:依次将IOOA1 ̄≥4162有下斜肌附着点胶缘移位于巩膜表面Fink点,直肌中间点、Elliott点及Elliott前点。119例、162只眼随访均≥1年,平均为4年10个月。结果:治愈和好转各55例,总有 效率为92.4%。21.1%的单侧手术眼发生假性Brown综合征并呈相关表现,且与上斜视过矫关  相似文献   

14.
不同磁共振扫描方法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磁共振扫描方法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显示价值。方法:对43例正常膝关节在常规横轴位、冠状、斜矢状扫描及在斜矢状图像基础上行平行于前交叉韧带的斜冠状薄层无间隔扫描、斜矢状薄层无间隔扫描。分析斜冠状、斜矢状及斜矢状薄扫对正常前交叉韧带的显示情况。结果:斜冠状与斜矢状位薄扫可于一幅图片上清楚显示正常膝关节ACL全程,显示率均为100%(43/43).斜矢状位在一幅图片的显示率为83.7%(36/43)。结论:斜冠状位与斜矢状薄扫可在一幅图像上完整显示前交叉韧带起止附着区及中间纤维束,有利于对前交叉韧带显示及损伤后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阴道斜膈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2000年3月至2006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10例阴道斜膈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13~30岁,Ⅰ型2例,Ⅱ型7例,Ⅲ型1例;临床表现为下腹痛和痛经7例,阴道流脓3例,不孕症3例;10例例均合并双子宫,单角子宫2例,内膜囊肿3例;8例合并同侧肾脏缺如,2例合并马蹄肾;误诊2例;治疗以斜膈切开术为主,部分病例同时行内膜囊肿剥除和单角子宫切除.结论 阴道斜膈综合征临床表现较多样,常合并泌尿系畸形,结合临床表现、超声检查和阴道探查可以早期诊断,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可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复发腹股沟疝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29例老年复发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41~108min,随访6个月~4年,无一例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满意及复发率低的疝修补术,宜作为治疗老年复发腹股沟疝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Twenty-six patients with moderate-to-severe hallux valgus deformities were evalua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ll of the patients had incongruent great toe joints. The patients underwent modified proximal crescentic osteotomy, which was termed proximal oblique crescentic osteotomy. The results were evaluated at an average follow-up time of 55 weeks. Objective criteria were hallux valgus angle, intermetatarsal angle, shortening of the first metatarsal, and angulation at the osteotomy site. Clinical evaluation was made according to the rating system of the 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The mean correction of the hallux valgus and intermetatarsal angles was 22.1 degrees and 9.9 degrees, respectively. Short-term results indicate that proximal oblique crescentic osteotomy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hallux valgus; its advantages over other procedures include its technical ease and low rate of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观察标准下斜肌前转位术和下斜肌前转位联合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患者44例(6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标准下斜肌前转位术和下斜肌前转位联合部分切除术,观察对比术后第1周和术后2个月的眼球运动状况和垂直斜视度变化。[结果]标准下斜肌前转位术组术后第1周有2只眼下斜肌功能为+2级,4只眼下斜肌功能为+1级;术后2个月有2只眼下斜肌功能为+2级,5只眼下斜肌功能为+1级。下斜肌前转位联合部分切除术组术后第1周有1只眼下斜肌功能为+2级,5只眼下斜肌功能为+1级;术后2个月有2只眼下斜肌功能为+2级,5只眼下斜肌功能为+1级。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标准下斜肌前转位术组术后第1周第一眼位垂直斜视度平均为3.8±2.4^△;术后2个月平均为4.4±3.9^△。下斜肌前转位联合部分切除术组术后第1周第一眼位垂直斜视度平均为3.5±3.1^△;术后2个月平均为4.1±3.3^△。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下斜肌前转位联合部分切除术较标准下斜肌前转位术并没有显著增加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阴道斜隔综合征的病理解剖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 对我院1991~2008年间诊断的10例阴道斜隔综合征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阴道斜隔综合征10例双子宫、双宫颈,伴斜隔侧肾脏缺如.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经期延长、阴道流液或流脓及盆腔或阴道壁囊性肿块.10例均经阴道行斜隔切除术治愈,随访9例.结论 阴道斜隔综合征临床上并非罕见,病史、临床表现及B超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一经诊断应及时行阴道斜隔完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