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腔镜在妇科、外科联合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妇科疾病合并外科疾病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兼患两类疾病者需外科处理的常规方法是分科手术治疗,本文探讨一种利用腹腔镜技术对兼患以上各种疾病患者进行联合微创手术的一次性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全子宫切除术联合胆囊切除术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腹腔镜技术行全子宫切除术联合胆囊切除术。方法:分析我院近5 a行全子宫切除术联合胆囊切除术8例,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加经腹全子宫切除术(LC+TAH)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加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LC+CISH)4例。结果:8例均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39.2 min,术后平均住院7 d,无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全子宫切除术联合胆囊切除术不增加病人痛苦,同时切除多个病变脏器,特别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加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胆囊疾病一直是外科临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患之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胆囊疾患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最主要优点是创伤和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只要术者解剖清楚和操作熟练,麻醉平稳,术后加强护理及减少并发症,此方法还是安全的。大量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实施和基良好的治疗效果,充分说明腹腔镜手术在腹部外科手术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可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和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需进行子宫全切除手术患者,并按照两组患者的病症情况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子宫大小正常或子宫偏小,无盆腔粘连及附件疾病,以阴式子宫全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子宫偏大、有盆腔粘连,以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其在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的子宫病症患者,可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这样既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又可体现两类手术治疗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以来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18例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转开腹手术2例,发生并发症2例,治愈率100%。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良好方式,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妇科、外科联合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6名子宫、附件疾病合并胆囊疾病符合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患者行腹腔镜联合手术。结果16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及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结论腹腔镜下妇科、外科联合手术是安全可行的,体现了微创外科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需行全子宫切除术的162例子宫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两组,各81例。开腹组采用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开腹组,镇痛率较开腹组低(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较开腹全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好,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子宫切除是治疗子宫疾病特别是子宫肿瘤常用的方法,目前最常采用的术式是子宫全切除术和子宫次全切除术,但这两种术式各有利弊。为避免两种术式存在的弊端,笔者探讨保留子宫颈外形的子宫切除术式,经临床35例实践证实,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谭胜华 《中外医疗》2012,31(21):42-42
目的探讨复杂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临床对比分析。方法对该院收治的62例胆囊结石患者分别行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27例:为A组)与逆行胆囊切除术(35例:为B组)。结果腹腔镜次全胆囊切除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手术时间明显少于逆行胆囊切除术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种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胆囊病变的效果相近;胆囊次全切除者更可有效防止了肝及胆管损伤和术中失血,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和子宫次全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性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22例,行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全切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全切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全切患者(P<0.05或<0.01)。结论对于可以保留宫颈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次全切除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朱万里 《当代医学》2014,(33):90-9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9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成2组(n=50)。治疗组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使用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观察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胆囊结石的治疗过程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于传统的外科手术方式,临床各项指标效果都更优秀,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王玉霞 《中外医疗》2014,33(1):146-146,14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该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60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观察。结果60例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腹腔镜下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同时解决治疗两种疾病,减少了患者两次手术的创伤,给患者带来极小的痛苦折磨,并且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照顾,积极护理,患者术后恢复快,痊愈所需时间短,并发症发生几率大大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程娜  吴毅明 《中外医疗》2013,32(3):32+34-32,3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该院妇科收治的48例患者,均为子宫良性疾病。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实施全子宫切除手术,予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或开腹子宫切除手术均可,由患者自愿选择手术方式。48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24例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24例患者实施常规的开腹子宫切除手术治疗,分别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24例患者不仅在手术时间和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而且术后的并发症也少于对照组的常规治疗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通过临床的回访调查情况得知,实验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也好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的子宫切除术中,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对患者临床手术治疗的效果有明显的提高,是值得临床的使用与推广的。  相似文献   

14.
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的常见手术之一,传统的方式有腹式子宫切除术和阴式子宫切除术两种,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各种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院对580例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老年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老年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近3年收治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及胆囊息肉老年病人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9例其中有2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余147例均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1例术后左心衰转至内科治愈外,所有病人均在外科治愈出院。结论老年病人患有良性胆囊疾病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首选最合适的手术方法,但由于他们全身重要脏器机能储备及其代偿能力差常伴有一些慢性疾病,所以完善的术前检查、术中监测、熟练手术技巧及麻醉技巧、周密的术后监护及处理是临床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近年外科领域开展的新技术,国内已有较多报告。我院普外科于1992~1995年共完成Lc 24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老年人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方法 将198例需行手术处理的良性胆囊疾病患者按住院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腹腔镜组)应用LC对99例良性胆囊疾病老年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开腹组)99例良性胆囊疾病老年患者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前者明显小于后者(均P〈0.05)。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老年人良性胆囊疾病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因各种胆囊疾病而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将治疗效果与既往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70例作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能够减少手术损伤,加快患者术后恢复,而且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并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作比较,旨在为临床治疗胆囊疾病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依据。方法:选择我院外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住院的接受胆囊切除术的76例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A组(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B组(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各38例,观察比较两组平均切口长度、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切口出血、胆漏、放射痛、胆管损伤)情况。结果:76例患者中行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38例术后2~6d出院,无死亡病例。其中A组平均切口长度、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5);A组发生并发症如切口感染、切口出血、胆漏、放射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外科疾病手术用时少,术中出血量少,发生切口出血、感染、胆漏等并发症少于传统手术组,且对患者创伤小,患者痛苦少,适合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经过比较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09年11月经腹全子宫切除术100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100例,对两组术中、术后及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后,结果显示两组术式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腹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疗效明显、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