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前路单间隙前方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根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单间隙前方减压术,采用Cage、钛网或自体髂骨椎体间植入后,使用颈前路钉板系统固定。结果52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术后复发者。随访8~36个月,影像学资料证实神经根减压充分,椎体间骨融合良好,内固定钛板位置准确。结论颈前路单间隙前方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针刺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椎动脉性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椎动脉性颈椎病患者分为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针刺组使用针刺颈部夹脊穴的方法,对照组使用药物疗法进行治疗,一疗程结束后评定治疗效果。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52%。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针刺疗法可治愈和改善椎动脉性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脑供血,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药实践》2014,(11):878-879
目的:探讨中老年颈椎病的心血管症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3年收治的36例颈椎病引起的类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和转归情况。结果:36例颈椎病患者,经对症治疗,33例患者症状基本缓解。另3例患者症状亦明显减轻,但因年龄较大,且有高血压病及高脂血症等基础性疾病,故予以收住院进一步诊治。结论:临床医师对颈心综合征应有充分认识,注意与其他心脏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刀治疗颈椎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50例颈椎病患者实施针刀治疗护理技术,配合牵引、微波、功能锻炼、药物应用等方法,使患者获得满意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 35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5例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总有效率为95%,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针刀治疗颈椎病,结合全方位的治疗与护理,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80例颈椎病的X线特征,探讨X线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0年9月本院确诊的颈椎病患者80例,总结颈椎病患者的X线特征并进行分析。结果:颈椎病发病的原因有颈椎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颈椎生理弯曲异常、椎间孔变形变窄、颈椎失稳、韧带钙化和椎管狭窄,80例颈椎病患者的X线特征明显。结论:结合颈椎病的X线特征和具体的临床症状可以正确地诊断颈椎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颈前路减压切除后纵韧带并植骨融合内固定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和奉化市人民医院共收治的5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保守治疗)与B组(颈前路减压切除后纵韧带并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每组均26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改变情况、疼痛与麻木缓解时间、复发率及疗效。结果 B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A组,疼痛等相关症状与体征评分也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的疼痛与麻木缓解时间、复发率等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前路减压切除后纵韧带并植骨融合内固定法治疗,有利于缓解疼痛与麻木症状,降低复发率,其原因可能与采用内固定法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颈椎病患者康复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8例患者经康复治病及护理工作治愈、显效率达80%以上。结论缓解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和预防复发,使患者熟悉预防颈椎病的相关知识,康复护理是防止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颈椎病是针灸临床常见病,笔者运用弥可保、骨宁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10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颈椎病患者,男48例,女52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80例;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35年。  相似文献   

9.
颈心综合征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洪英  刘道矩  高翔 《河北医药》2006,28(4):288-289
目的探讨对颈椎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4例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X线和(或)颈部核磁检查,病变部位累及C2~7椎体或椎间隙,已经确诊为颈椎病的患者用低频脉冲电流治疗仪治疗颈椎病的同时,采用ECGLAB HOLTER 12 PLUS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北京美高仪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进行观察.结果动态心电图发现,本组观察34例患者中,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27例,室性早搏17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1例,心电图正常4例,ST-T改变9例(ST-T改变轻度压低6例,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移大于0.1 mV,即有明显心肌缺血表现者3例),转心内科进一步治疗.治疗为颈心综合征的31例患者,经单纯颈椎病治疗3~6个月后心脏症状均缓解或消失.结论颈心综合征或颈椎病合并冠心病,而心脏症状主要因颈椎病引起者,单纯治疗颈椎病,可缓解症状.表明HOLTER检查可以作为颈源性与心源性心脏症状进行鉴别的方法,尤其是对颈椎病合并冠心病的高龄患者更为重要,且方法简便、无创伤、数据准确,图形清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颈椎病的负性情绪分析及其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石坚 《淮海医药》2008,26(5):379-381
目的分析颈椎病患者的负性情绪(焦虑/抑郁),探讨颈椎病与负性情绪的关系。方法将108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其中A组39例,给予手法及物理等非手术方法治疗;B组35例给予心理治疗;C组34例给予非手术方法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治疗。在初诊和治疗后4周对患者的躯体化和心理症状采用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颈椎病治疗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的躯体化和心理评定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4周后各组患者的躯体化和心理症状均有改善,但C疗效优于A、B组(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治疗颈椎可改善负性情绪,辅助心理治疗可提高颈椎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观察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应用天麻钩藤饮配合推拿牵引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73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对照组28例。于两组治疗后,根据临床症状评价标准作出评定。结果45例实验组患者中治愈36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有效率97.8%。28例对照组患者中治愈14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5例,有效率82.1%症状改善,结果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天麻钩藤饮配合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明显优于服用西药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颈椎病引起心前区疼痛的机制.方法 对22例颈心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2例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8例冠脉造影正常,全部均经X线或CT证实有颈椎病典型表现.结论 颈椎病压迫神经、血管可出现类似心绞痛或心绞痛症状.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1992年1月至1995年12月,采用自制中药制剂“药泳1号”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较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2例门诊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颈、肩、背、胸、臂疼痛,手指麻木及不同程度功能障碍,符合1984年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的分型标准。52例患者中男33例,女19例;年龄38~62岁;病程3个月~2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研究颈椎病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可行性,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入住某院的76例颈椎病患者(2013年12月~2015年12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76例颈椎病患者实施计算机随机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颈椎病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38例颈椎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分析比较两组颈椎病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颈椎病患者的护理有效率(76.32%)显著低于实验组(94.74%),且实验组和对照组颈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颈椎病患者应用中医护理,能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正>颈椎病常见于中、老年人,是年龄增长的常见疾病,然而近年来颈椎病逐渐向年轻化、低龄化发展。本人收集了我院最近几年经临床诊断为颈椎病的患者120例,现就其颈椎X线表现征象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有临床症状,且经X线片诊断为青年颈椎病的患者120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64例,年龄1435岁,平均25.32岁,病程8d至4年。全部病例兼有血管及神经压迫症状,主要临床症状为颈背部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疼痛及酸胀感,限制了一定的运动功能;部分患者伴上肢感觉及视觉障碍。临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颈椎病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颈椎病患者9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9例予常规护理,研究组49例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症状疗效、SDS、S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症状有效率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77.55%,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颈椎病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并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智明 《淮海医药》2013,31(2):147-148
目的研究运用美式整脊手法整复寰椎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X线摄片和手法触诊,观察临床24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手法治疗前后其眩晕症状的变化。结果寰椎手法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结论美式整脊手法整复寰椎有即刻缓解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研究椎动脉型颈椎病(CSA)针刺推拿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医院收治的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均分为两组,甲组45例采用穴位注射加针刺、推拿结合治疗,乙组45例采用单纯穴位注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中医症状积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推拿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椎动脉形态,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拔伸旋转整脊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本科收治的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例患者均给予拔伸旋转整脊手法治疗。结果:2例患者均经过数次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颈项部活动自如,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与工作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拔伸旋转整脊手法对于该病有很好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诊疗方法。方法采用常规口服药物、牵引、推拿及针灸方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25例,采用常规方法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16例。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了6个月以上随访。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者,治疗结束后按照上述标准评定,治愈13例,好转7例,未愈5例。采用常规方法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者,2例患者治疗出现注射部位局部皮肤发红、瘙痒,未作特殊处理,均自行缓解;按照上述标准评定,治愈10例,好转4例,未愈2例。本组41例患者中,12例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内出现不同程度症状复发。结论由于临床体征较少,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比较困难,诊断时除了参考现有的诊断依据必须排除与本病有相似症状的其他器官的病变,在治疗方面应以非手术治疗方法为主,并力争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