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理专业是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传统和热门专业,迄今已有55年的教育历史,是株洲地区护理人才的培养基地,为全省及全国各地输送了大量的优秀护士。自2004年建系以来,在继承多年办学优良传统的同时,为体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按照"加强人文,突出护理,重视社区,注重整体"的原则优化课程设置,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反复多次修订。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校护理学(蒙授)专业蒙医护理相关课程的设置情况,优化蒙医护理相关课程设置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护理学(蒙授)专业的课程设置资料,采用比较分析法,分析比较蒙医护理相关课程开设情况、学时数、占总学时比例等方面。结果:我校护理学(蒙授)专业蒙医护理相关课程82.35%以选修课形式开设;蒙医护理相关课程约占总学时比例的23.993%。结论:蒙医护理相关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蒙医护理的特色与优势,但其在课程开设形式、课程比重设置、蒙医护理技能实践学时设置等方面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我国高等中医院校本科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为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专业认证标准与规范的制定及其后续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全国20所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护理专业培养方案,通过比较研究和统计学分析,获取课程设置现状并分析不足之处。结果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护理专业设置课程名称不规范,中西医课程比例相差较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现象普遍存在,选修与必修课程设置随意性大。结论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护理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亟需制订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专业认证标准与规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优化后的中医护理特色课程对护理本科生培养的效果。方法:通过对临床护理管理者和护理本科生对中医护理特色课程设置进行调查评分,优化课程设置模块,将优化后的课程设置模块应用于教学,通过两组前后比较,观察培养效果。结果:临床护理管理者和护理本科生对中医护理特色课程设置评分最高的三门课程分别是中医基础概论、中医护理学基础和中医临床护理学;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医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用人单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后的中医护理特色课程设置模块提高了本科生的中医护理知识水平,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加强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我国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提出改革课程设置结构,改变教学观念及方法,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及校园文化熏陶等途径促进人文素质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6.
结合国际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如何进行我国涉外护理专业的课程改革,以实现与国际接轨,充分体现涉外护理的特色,培养具有较强适应国际、国内竞争力的社会需要的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我国护理专业国际化课程设置的现状,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思路,突出中医特色与国际化的课程设置、加强国际人文课程设置、开设英语网络平台课程、注重与国际接轨的整体护理,以及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综合素质课程组成的模块教学课程体系,使得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学院的国际化护理人才培养能够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以适应国际化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柴颖 《亚太传统医药》2011,7(1):156-157
分析老年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探讨如何在高职高专的老年护理教学中进行实践课程的改革,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手段选择等方面,提出相关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闫力 《中医教育》2004,23(5):41-42
中医院校的护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中比较注重突出中医特色,我院本科中医护理专业所设置的课程中,包括16门中医护理课程,其中中医内科护理学既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临床护理专业课,又是中医护理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在中医护理专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课程是实施教育,达到培养目标的载体和手段,也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具体体现,课程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护理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课程设置上体现现代教育观和护理观,如何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如何满足社会健康需求改变对护理人才的新需求。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我院专科护理学院所进行的课程设置模式改革现状。结果:课程是实施教育,达到培养目标的载体和手段,也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具体体现。结论:课程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研究和探索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护理专业专科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模式改革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