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泌蛋白Dickkopf-1(DKK1)在人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DKK1在人胃黏膜细胞(GES-1)和胃癌细胞(MKN-45和SGC-7901)中的表达水平;以RNA干扰法沉默DKK1,沉默效果以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及ELISA法验证;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以丝裂霉素C抑制细胞增殖;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及β-连环蛋白(β-catenin)水平。结果:DKK1在MKN-45和SGC-7901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GES-1细胞,表明DKK1在胃癌细胞中表达显著升高;DKK1在MKN-45和SGC-7901细胞中被成功沉默后,细胞侵袭能力显著下降,并具有时间依赖性,同时伴随E-cadherin表达增高及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下降,表明DKK1沉默能够显著抑制胃癌细胞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经外源性重组DKK1(r DKK1)转染肿瘤细胞后,进一步证实DKK1具有促胃癌细胞侵袭的作用,并可促进EMT进程;DKK1沉默通过下调β-catenin水平来实现其对胃癌细胞侵袭及EMT的抑制作用。结论:DKK1在人胃癌细胞中表达显著增高,且DKK1沉默能够通过下调β-catenin水平抑制胃癌细胞侵袭及EMT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吞噬和细胞运动蛋白1(ELMO1)的表达在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中的作用和功能。方法: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5种胃癌细胞和1种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ELMO1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并筛选出ELMO1表达量高的胃癌细胞株;用细胞转染实验沉默胃癌细胞株的ELMO1;用细胞划痕实验以及Trenswell小室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抑制该基因的表达对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胃癌细胞中ELMO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P0.01),其中SGC7901细胞的ELMO1表达量最高;在SGC7901细胞中ELMO1-siRNA可显著沉默ELMO1的表达(P0.05);沉默ELMO1可显著降低胃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能力(P0.01)。结论:ELMO1在胃癌细胞中高表达,并可促进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B淋巴瘤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插入区1( Bmi-1 )过表达对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转染方法将携带原癌基因 Bmi-1 的质粒或空质粒稳定转染GES-1细胞,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在mRNA及蛋白水平鉴定转染效果。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 Bmi-1 对GES-1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试剂盒检测稳定转染 Bmi-1 对GES-1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均表明成功建立稳定转染 Bmi-1 基因的GES-1细胞株。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过表达 Bmi-1 基因使GES-1细胞G0/G1期减少,G2/M期和S期细胞增多。生长曲线显示,过表达 Bmi-1 基因使GES-1细胞增殖速度明显提高。结论: 过表达 Bmi-1 基因能调控GES-1细胞的细胞周期,促进GES-1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环状RNA circATP2B1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2018年7月至2021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胃肠肝胆外科行手术切除并病理学诊断的44例胃癌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选取4株胃癌细胞系(SGC7901、HS-746T、MGC803、BGC823)和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RT-qPCR检测胃癌组织和细胞系中circATP2B1表达。将circATP2B1表达最低的胃癌细胞分为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质粒)和实验组(转染circATP2B1过表达质粒)。分别采用MTT法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各组胃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和侵袭能力。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circATP2B1可能的作用机制,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ircATP2B1下游基因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circATP2B1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0.92±0.08 vs 3.62±0.23,P<0.01)。胃癌细胞系circATP2B1表达量均显著低于GES-1细胞(P<0.01),其中以HS-746T细胞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microRNA-542-3p(miR-542-3p)在人胃腺癌细胞系及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对胃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通过RT-PCR检测miR-542-3p在人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GES-1及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和BGC-823中的表达水平;同时应用RT-PCR检测miR-542-3p在50组患者胃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体外实验通过外源转染miR-542-3p的模拟物和抑制剂,分别于24,36,48h检测SGC-7901的转染效率,选取最佳转染时间。应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评估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胃腺癌细胞系SGC-7901和BGC-823中miR-542-3p的表达水平低于其在GSE-1中的表达水平(P0.05);miR-542-3p在癌组织中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5)。24 h后,miR-542-3p模拟物组侵袭转移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miR-542-3p抑制剂组侵袭转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iR-542-3p在多种人胃癌细胞和胃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miR-542-3p抑制胃腺癌SGC7901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VacA N端片段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GES-1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研究初步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空泡毒素单一毒力决定簇对GES-1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H.pylori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将本课题组已构建的pDsRed-Monomer-C1/VacA N端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至GES-1细胞中,Western blot鉴定VacA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电子显微镜和中性红摄取试验检测GES-1细胞的空泡样变;Hoechst33342染色、Annexin V-FITC凋亡检测试剂盒以及电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同时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Caspase-9、Caspase-3的活化程度,Rho123检测细胞跨膜电位的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色素C的释放。结果:重组质粒pDsRed-Monomer-C1/VacA转染GES-1细胞24小时后,电镜下可明显观察到空泡样变及核固缩、染色质边聚等凋亡特征,重组质粒组部分细胞发生空泡样变;Hoechst 33342染色后镜下可见明显的核染色质浓缩,Annexin V-FITC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发现重组质粒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aspase-9和Caspase-3活化程度呈时间依赖性增加,分别在12小时和24小时达到峰值;Rho123染色发现线粒体跨膜电位明显降低;重组质粒转染组释放细胞色素C的浓度呈时间依赖性正相关,与空质粒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VacA N端片段可诱导GES-1细胞凋亡及空泡样变,VacA蛋白可激活Caspase-9和Caspase-3,且可能主要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GES-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细胞特异的Moloney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mi-1)基因沉默对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mi-1的表达差异;采用LipofectamineRNAi MAX转染试剂将靶向Bmi-1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MCF-7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Bmi-1沉默后细胞周期和凋亡的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P21、Bax、Bcl-2的表达变化。TranswellTM侵袭实验检测MCF-7细胞侵袭力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上皮钙黏素(E-cadherin),神经钙黏素(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组织Bmi-1 mRNA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沉默Bmi-1基因可使MCF-7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凋亡细胞增多;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siRNA转染组相比,Bmi-1-siRNA组中P21与Bax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Bcl-2明显下调。沉默Bmi-1基因表达可抑制MCF-7细胞的侵袭力,与对照组相比,下调Bmi-1可增强E-cadherin的表达,减少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结论下调Bmi-1的表达可引起MCF-7细胞G1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与P21表达上调,Bax/Bcl-2比率升高有关;下调Bmi-1水平可抑制MCF-7细胞侵袭性,与抑制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感染对胃癌患者miR-32表达的影响以及对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调控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校附属医院外科行根治性切除术的66例胃癌患者,采用体外细菌培养实验检测胃癌组织H.pylori感染情况;通过qRT-PCR法检测胃癌组织中CagA mRNA和miR-32表达情况,并分析miR-32表达与胃癌患者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同时监测H.pylori体外刺激对SGC-7901细胞和GES-1细胞miR-32表达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H.pylori感染对miR-32 inhibitor转染SGC-790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经H.pylori菌株分离培养,47例胃癌患者癌组织H.pylori呈阳性表达,19例患者癌组织H.pylori呈阴性表达,阳性感染组miR-32表达量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miR-32高表达组患者H.pylori感染阳性率、TNM分期Ⅲ/Ⅳ期患者比例明显高于低表达组患者(P0.05)。不同H.pylori干扰量(20:1,100:1)分别与SGC-7901细胞和GES-1细胞共培养48h后,SGC-7901细胞miR-32表达量均高于GES-1细胞(P0.05),且具有H.pylori干扰量依赖性。si-miR-32组细胞的增殖率明显低于si-NC组(P0.05);si-miR-32组细胞与H.pylori共培养后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si-NC组细胞与H.pylori共培养(P0.05)。同时si-miR-32组细胞与H.pylori共培养后细胞增殖率也高于单独培养的si-miR-32组细胞。结论 miR-32在H.pylori相关胃癌中呈异常高表达,并且与H.pylori感染诱发癌变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长链非编码RNA锌指蛋白反义链1(ZFAS1)作为ceRNA吸附miR-541-3p对胃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qRT-PCR对癌旁组织、胃癌组织以及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胃癌细胞株中ZFAS1和miR-541-3p的表达进行检测。验证ZFAS1和miR-541-3p的之间的靶向关系。取ZFAS1表达最高的细胞用于后续试验并转染miR-541-3p inhibitor、ZFAS1-shRNA等。MTT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侵袭转移相关因子的表达,Transwell测定细胞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癌组织中ZFAS1表达增多而miR-541-3p表达减少,ZFAS1能够靶向抑制miR-541的表达(均P<0.05)。抑制ZFAS1表达能够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侵袭以及侵袭转移相关因子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而敲除miR-541-3p后效果则相反(均P<0.05)。ZFAS1-shRNA对胃癌细胞的作用能够被miR-541-3p inhibitor挽救。结论:ZFAS1能够作为ceRNA吸附miR-541-3p,从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IFN-γ对人胃癌细胞侵袭力及转移力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贵勇  庞政 《现代免疫学》2001,21(2):113-113
用IFN γ处理胃癌细胞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胃癌细胞表面抗原分子的表达水平 ,用附壁试验检测胃癌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亲和力 ,用细胞聚集试验检测胃癌细胞的聚集能力以研究IFN γ对胃癌细胞侵袭力及转移力相关因素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 ,经高浓度和低浓度IFN γ处理后 ,胃癌细胞表面ICAM 1及HLAI表达均显著增加 ,CD44表达显著减少 ,胃癌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亲和力及胃癌细胞聚集程度均降低。提示IFN γ可增加胃癌细胞ICAM 1及HLAI的表达 ,抑制CD44表达 ,抑制胃癌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亲和力及胃癌细胞的聚集作用 ,因此可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力和转移力。  相似文献   

11.
研究抑瘤素M(oncostatin M,OSM)对人胃癌细胞株MKN-28体外侵袭能力和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胃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运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OSM对胃癌细胞迁移的影响;将靶向COX-2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瞬时转染胃癌细胞,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和MTT法分析转染后胃癌细胞COX-2蛋白表达情况和细胞生长情况;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25 ng/ml的OSM对胃癌细胞COX-2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发现,25 ng/ml OSM能促进胃癌细胞的迁移(P0.05)。用针对COX-2的siRNA转染胃癌细胞后,COX-2蛋白表达降低,细胞生长变慢。经25 ng/ml OSM作用的胃癌细胞COX-2 mRNA及蛋白的表达升高(P0.05)。结果提示,一定剂量的OSM可能通过诱导COX-2的表达,促进胃癌细胞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在胃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与MMP-9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脂质体介导将pcDNA3.1-KISS-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胃癌BGC-823细胞,经G418筛选,建立稳定高表达KISS-1蛋白的细胞系,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证实转染成功,并检测细胞中MMP-9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探讨KISS-1对胃癌细胞株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ting和RT-PCR结果显示:转基因组BGC-823细胞中KISS-1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转空质粒组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加(P均<0.05);转基因组BGC-823细胞中MMP-9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转空质粒组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均<0.05);Transwell检测结果显示:转基因组BGC-823细胞的穿膜数与转空质粒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侵袭力抑制率达到25%。结论 pcDNA3.1-KISS-1的有效转染可降低MMP-9的表达并对胃癌细胞BGC-823的侵袭能力具有抑制作用。KISS-1基因对胃癌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MMP-9的功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lncRNA CCAT1通过调控瘤细胞病毒癌基因(MYC)蛋白的表达激活MAPK信号通路影响胃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及机制。方法:qPCR检测lncRNA CCAT1在胃癌组织和不同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qPCR检测MY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lncRNA CCAT1的关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lncRNA CCAT1和MYC之间的相互作用;流式细胞术实验检测lncRNA CCAT1对胃癌细胞的凋亡行为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划痕愈合试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lncRNA CCAT1对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行为的变化情况;Western blot实验检测lncRNA CCAT1对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与正常胃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lncRNA CCAT1的表达水平相对上调,与其他细胞株相比,HCG-27细胞中lncRNA CCAT1表达最高;MYC表达与相对lncRNA CCAT1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lncRNA CCAT1能与MYC的3′UTR特异性结合,可以调控MYC的表达与活性;抑制lncRNA CCAT1的表达可以诱导G0/G1期的细胞周期停滞并促进细胞凋亡;抑制lncRNA CCAT1的表达后可以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抑制lncRNA CCAT1后下游MAPK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相应下调。结论:LncRNA CCAT1通过调控MYC蛋白表达激活MAPK信号通路影响胃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克隆胃粘膜上皮细胞GES-1细胞中S100钙结合蛋白A2 c DNA,构建p SMPUW-NeoS100A2重组表达载体,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后,研究S100A2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迁徙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重组技术构建p SMPUW-Neo-S100A2融合蛋白表达载体,质粒经测序正确后,western-blot检测S100A2蛋白表达水平变化,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徙能力的改变。结果构建的p SMPUW-Neo-S100A2表达质粒,转染SGC-7901细胞后,发现S100A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胃癌细胞出现增殖能力下降、凋亡升高和迁徙能力下降的现象。在细胞增殖能力检测中,表达质粒转染细胞后第1天和第2天的细胞增长率分别为18%和32%,而对照组对应为27%和56%,差距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S100 A2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后使该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细胞凋亡程度升高和迁徙能力下降,可以作为一个生物标记物对其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iR-195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和机制。方法以人胃黏膜正常细胞GES-1作为对照,RT-PCR检测人胃癌MNK-28、SGC-7901、BGC-823细胞中mi R-195基因的表达;将mi R-195 mimics转染BGC-823细胞,48 h后RT-PCR检测mi R-195的mR NA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Notch1、Hes1蛋白表达。结果 mi R-195在MNK-28、SGC-7901、BGC-823细胞中的mR NA表达均显著低于GES-1(P0.01),miR-195在BGC-823细胞中的表达最低,选择作为后续研究对象;过表达组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Notch1、Hes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空转染组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Notch1、Hes1蛋白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 R-195在胃癌细胞的过表达可促进癌细胞的凋亡,其机制与下调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及Notch1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mi R-134-3p靶向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培养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及胃癌细胞株MGC-803、SGC-7901、BGC-823,检测mi R-134-3p、CCND1的表达水平;BGC-823细胞分组并转染阴性对照(NC)模拟物或mi R-134-3p模拟物、感染NC腺病毒或CCND1腺病毒,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周期比例、mi R-134-3p及CCND1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 R-134-3p与CCND1的靶向结合;饲养BALB/c裸鼠,皮下注射感染NC腺病毒或mi R-134-3p腺病毒的BGC-823,成瘤后测定移植瘤质量、体积及CCND1表达水平。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mi R-134-3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CCND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mi R-134-3p与CCND1呈负相关;与GES-1细胞相比,BGC-823、MGC-803、SGC-7901细胞中mi R-134-3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CCND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相似文献   

17.
Tiam1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关系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检测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在正常胃黏膜组织、胃癌组织以及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1)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0例胃癌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iam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2)应用逆转录PCR和SABC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Tiam1mRNA与蛋白在胃癌MKN45细胞(MO)及其高(MH)、低(ML)侵袭转移亚株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关系。结果(1)Tiam1蛋白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阴性表达显著低于癌组织(0vs78.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胃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浸润深度的增加、TNM分期的升高及伴有淋巴结转移,Tiam1蛋白染色阳性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iam1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部位及癌肿大小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Tiam1mRNA和蛋白在胃癌MKN45细胞高侵袭转移亚株中的表达均较其在MKN45细胞及低侵袭转移亚株中的表达为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am1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能力呈正相关,且其有可能成为反映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一种新型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瓣状核酸内切酶1(FEN1)小干扰RNA(FEN1 siRNA)对胃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培养胃癌细胞SGC7901,转染FEN1 siRNA和阴性对照序列(siRNA control)分别命名为干扰组和NC组,同时以不做处理的胃癌细胞SGC7901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FEN1 siRNA的转染效果,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胃癌细胞SGC7901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干扰组细胞中FEN1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及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NC组细胞中FEN1 mRNA和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扰组细胞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及MMP-2、MMP-9、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NC组细胞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及MMP-2、MMP-9、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转染FEN1 siRNA能够抑制胃癌细胞中FEN1的表达,可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MP-2、MMP-9、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胃癌组织芯片探讨Bmi-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为胃癌的诊断及预后判定提供新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90例胃癌和8例正常胃组织中Bmi-1蛋白的表达。结果 Bmi-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5.6%,而在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率为0,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Bmi-1蛋白的阳性率与病理学分级呈正相关。进展期胃癌组织中Bmi-1蛋白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早期胃癌(P<0.01),并与浸润深度呈正相关。有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及远处转移的胃癌组织中Bmi-1蛋白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及远处转移者(P<0.01,P<0.05)。结论 Bmi-1蛋白的高表达在胃癌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胃癌的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血管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因沉默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对胰腺癌细胞(Panc-1)细胞增殖、凋亡与侵袭的影响。方法培养胰腺癌Panc-1细胞,构建ILK-specific shRNA慢病毒载体后对Panc-1细胞进行转染,qPCR与Western Blot方法验证干扰基因片段的有效性,MTT实验检测转染后胰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胰腺癌细胞周期的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后胰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成功构建siRNA-ILK慢病毒载体,转染组细胞的ILK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空病毒组及阴性对照组。基因沉默ILK的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停滞在G0/G1的细胞数显著增多,G2/M期细胞数明显减少,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1)。结论基因沉默ILK能抑制胰腺癌细胞Panc-增殖与侵袭能力,并促进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