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与酰胺类氨基酸对胱硫醚-β-合成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0%酪蛋白(10C)对照组, 10C+0.75%L-蛋氨酸+0.15%L-苏氨酸(10CMT)组,10CMT+12%支链氨基酸(10CMT+BCAA)组,10CMT+12%酰胺类氨基酸(10CMT+AmideAA)组,10CMT+12%支链氨基酸+12%酰胺类氨基酸(10CMT+BCAA+AmideAA)组。实验饲料喂养10d后处死动物,采集血液、肝脏样品,用于测定血液同型半胱氨酸以及肝脏中蛋氨酸代谢物和相应的酶学以及mRNA指标。结果蛋氨酸的添加使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显著升高,而支链氨基酸与酰胺类氨基酸的添加明显抑制了由蛋氨酸的摄入导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P0.05),10CMT+BCAA+AmideAA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接近10C组的水平。10CMT+BCAA+AmideAA组明显的降低了血中葡萄糖的水平(P0.05),10CMT+BCAA组显著增加了血中胰岛素的浓度(P0.05)。与10C组比较,各氨基酸添加组均显著增加了肝脏S-腺苷甲硫氨酸(SAM)浓度(P0.05)。10CMT、10CMT+BCAA、10CMT+AmideAA、10CMT+BCAA+AmideAA组的肝脏胱硫醚-β-合成酶(CBS)活性均明显升高(P 0.05), 10CMT+BCAA组效果强于10CMT+AmideAA组,10CMT+BCAA+AmideAA组升高幅度最大。结论高膳食蛋白引起的胱硫醚-β-合成酶活性增强可能与膳食蛋白中支链氨基酸与酰胺类氨基酸有关。[营养学报,2019,41(2):145-149]  相似文献   

2.
枫糖尿症是少见的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病,本症系支链酮酸脱羧酶的先天性缺陷,以致支链氨基酸及其酮酸衍生物在组织和体液中大量蓄积、致血,尿中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明显升高,出现新生儿喂奶困难、呕吐、惊厥等中枢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支链氨基酸对心肌相对缺血/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为研究抗心肌损伤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N)、相对缺血损伤组(IRI)和相对缺血损伤 支链氨基酸组(BCAA)。用高频阈上电刺激3组大鼠离体心脏,模拟离体心肌相对缺血/再灌注损伤,采用Pc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测定相对缺血损伤后的心率脉压乘积(PRP)、左心室收缩压变化速率( Dp/dt max)和舒张压变化速率(-Dp/dt max)的恢复率;改良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冠脉流出液和心肌组织匀浆液中丙二醛(MDA)含量;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BCAA组PRP为(70.33±7.03)%,高于IRI组PRP〔(42.89±5.10)%〕(P<0.01);BCAA组的 DP/dt max-、Dp/dt max恢复率,优于IRI组(P<0.05);BCAA组的冠脉流出液和心肌组织中的MDA含量、CK和LDH活性,低于IRI组(P<0.05),而BCAA组的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为(43.13±7.10)U/mL,高于IRI组〔(34.66±3.68)U/mL〕(P<0.05)。结论BCAA对心肌相对缺血/再灌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支链氨基酸(BCAA)对模拟失重条件下大鼠肌萎缩的干预效果。方法 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地面对照组(GC组)、尾吊对照组(TC组)及尾吊支链氨基酸干预组(TBI组),GC组和TBI组经人工灌胃的方式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纯净水和支链氨基酸溶液,饲养4周后取血和比目鱼肌(SOL),测定其相关各项指标。结果 与GC组比较,TC组大鼠比目鱼肌湿重和湿重体质量比均显著减少(P0.01),血清BUN、Ub水平显著升高(P0.05),IGF-1、TESTO、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P0.05),Atrogin-1蛋白表达水平增加32%。与TC组比较,TBI组大鼠SOL的湿重和湿重体质量比均显著增加(P0.01);血清IGF-1、TESTO、Ub均增加,其中TESTO水平增加显著(P0.05),BUN水平减小,血清SOD、GSH-Px活力均显著增加(P0.05);Atrogin-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小(P0.05)。结论 BCAA可能通过刺激体内的合成代谢激素的分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以及抑制Atrogin-1蛋白表达等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骨骼肌蛋白的合成,抑制骨骼肌蛋白的分解,从而减轻尾吊条件导致的肌萎缩。  相似文献   

5.
营养     
021316支链氨基酸提高大鼠游泳耐力作用探讨/金宏…//营养学报.一2001,23(1).一48~51 探讨支链氨基酸(BCAA)对提高大鼠运动耐力的作用。取雄性Wistar大鼠21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游泳对照组及游泳补充5?AA饲料组。两个游泳组每天游泳训练1h,10d后,游泳6h,观察游泳大鼠的存  相似文献   

6.
血浆氨基酸浓度,在不同的病理和营养状况下是不同的。慢性肝衰竭血浆支链氨基酸 (BCAA)减少,芳香氨基酸(AAA)和蛋氨酸增加,其原因尚不清楚。AAA和蛋氨酸主要在肝脏分解代谢,因此有人认为肝功能障碍时,血浆AAA和蛋氨酸升高。而BCAA主要在骨胳肌分解代谢,其降低的原因不清楚。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时,BCAA减少,而慢性肝病患者也常有营养不良的临床体征,其与血浆氨基酸失调有关。为证明肝硬化患者营养  相似文献   

7.
营养     
0314 17 支链氨基酸对运动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金 宏…∥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 0 0 1,2 0 ( 4) 4 32~ 4 34为探讨支链氨基酸 (BCAA)对提高大鼠运动能力的作用 ,本实验取雄性Wistar大鼠 2 1只 ,随机分为正常组、游泳对照组和游泳补充 5%支链氨基酸饲料组。两个游泳组每天游泳训练 1h。 10d后 ,游泳 6h,测定血和骨骼肌乳酸水平 ,测定骨骼肌糖原含量、骨骼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物 (LPO)水平和线粒体膜的流动性以及线粒体矿物元素钙 (Ca)、镁 (Mg)、钾 (K)含量。结果显示 :BCAA可抑制游泳运动后大鼠的血和骨骼肌乳酸的升高幅…  相似文献   

8.
支链氨基酸对大鼠TPH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补充支链氨基酸 (branched -chainaminoacids,BCAA)对睡眠剥夺 (sleepdeprivation ,SD)大鼠脑干色氨酸羟化酶 (Tryptophanhydroxylase ,TPH)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站台水环境 (flower- pot)睡眠剥夺模型对大鼠进行睡眠剥夺。将 5 6只雄性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C(对照组 ,自由睡眠 )、2 4hSD(剥夺睡眠 2 4h)、2 4hSDB(睡眠剥夺 2 4h ,进食添加 3%BCAA的饲料 )、4 8hSD、4 8hSDB、72hSD和 72hSDB组 ,每组 8只。睡眠剥夺结束后 ,断头取脑 ,冰上分离出脑干 ,半定量RT -PCR法检测TPH mBNA的表达。结果  2 4和 4 8h睡眠剥夺未明显改变大鼠脑干TPH mRNA的表达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而 72h睡眠剥夺后TPHmRNA表达量大幅度增加 ,与其它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1)。补充BCAA与未补充BCAA组比较 ,大鼠脑干TPHmRNA的表达水平末见明显变化。结论 一定时间的睡眠剥夺可以引起大鼠脑干TPH mRNA的表达上调 ,但补充一定剂量的支链氨基酸并不能改变睡眠剥夺大鼠脑干TPH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BCAA)强化的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对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功能及血浆氨基酸谱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雄性SD肝硬化大鼠按编号法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肠内营养+BCAA组和肠外营养+BCAA组3组,3组大鼠行肝部分切除术后1d分别进行等热量等氮量营养支持,共5d。术后6d测定大鼠体重、肝功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肝组织白蛋白mRNA的表达、Ki67蛋白表达指数及进行血浆氨基酸谱分析。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肠内营养、肠内营养+BCAA、肠外营养+BCAA组大鼠体重均减轻(P〈0.05)。术后肠外营养+BCAA组较肠内营养组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P〈0.05);肠外营养+BCAA组较肠内营养+BCAA组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P〈0.05)。术后肠外营养+BCAA组较肠内营养、肠内营养+BCAA组血清前白蛋白水平降低(P〈0.05),转铁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营养+BCAA、肠内营养+BCAA组较肠内营养组血浆中亮氨酸、异亮氨酸明显升高,酪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色氨酸明显降低(P〈0.05);肠外营养+BCAA组与肠内营养+BCAA组比较,各氨基酸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营养+BCAA、肠内营养+BCAA组较肠内营养组总氨基酸及芳香族氨基酸均降低,BCAA及BCAA/芳香族氨基酸比值升高(P〈0.05)。肠外营养+BCAA组较肠内营养、肠内营养+BCAA组肝组织白蛋白mRNA表达水平及Ki67蛋白表达指数均降低(P〈0.05)。结论BCAA强化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能改善肝硬化大鼠血浆氨基酸失衡,恢复血浆中BCAA/芳香族氨基酸比值;肠内营养在改善肝功能、促进肝脏蛋白质合成和肝硬化大鼠肝切除术后残肝肝再生方面优于肠外营养,但仍不能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0.
实验性急性肝衰竭时的氨基酸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  赵桂兰 《营养学报》1989,11(4):337-343
本实验以大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半乳糖胺制成急性肝衰竭的动物模型,观察了血清、肝脏、肾脏、肌肉和脑组织的氨基酸代谢变化。急性肝衰竭时,血清除精氨酸外,其它氨基酸包括支链氨基酸(BCAA)均升高,这与Fischer等的结果不同,其原因可能与他们使用了葡萄糖有关。血清支/芳比值下降,且与半乳糖胺的剂量呈负相关(r=-0.789)。各组织氨基酸谱有明显的改变,其特点说明组织蛋白质分解加强是造成血清氨基酸增加的重要原因。脑内芳香族氨基酸(AAA)升高可能与肝昏迷有关。脑内难以通过血脑屏障的一些氨基酸增高提示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可能有所改变。血清γ-氨基丁酸在肝昏迷中的作用尚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营养     
022333支链氨基酸对运动大鼠和小鼠蛋白质代澍的影响/许志勤…//营养学报.一2001,23(2).一102~105 探讨在运动状态下,支链氨基酸(BCAA)对大鼠和小鼠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利用”N一甘氨酸稳定同位素作为示踪剂,观察动物在游泳运动条件下的氮平衡、氨基氮流率、蛋白质合成率和分解  相似文献   

12.
支链氨基酸提高大鼠游泳耐力作用探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 探讨支链氨基酸 (BCAA)对提高大鼠运动耐力的作用。方法 : 取雄性Wistar大鼠 2 1只 ,随机分为三组 :正常组、游泳对照组及游泳补充 5% BCAA饲料组。两个游泳组每天游泳训练 1 h,1 0 d后 ,游泳 6h,观察游泳大鼠的存活率 ,测定血乳酸和尿素氮水平 ,血清和骨骼肌乳酸脱氢酶 (LDH)活力 ,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物 (LPO)水平和线粒体膜的粘度系数。另取昆明种小鼠 ,随机分为三组 ,用实验一相同的饲料喂养 ,两周后 ,于每只小鼠尾静脉注射 15N-甘氨酸 (15N-Gly) 1 .0 mg,注射后 和 组立即游泳 ,分别于注射后的 1、2、3及 4h,测定各组骨骼肌蛋白质中15N-甘氨酸 (15N- Gly)的丰度。结果 : BCAA可明显提高大鼠游泳存活率 ,抑制游泳运动后大鼠的血乳酸浓度、LDH活力、骨骼肌 LPO的升高幅度 ,抑制骨骼肌 LDH活力和膜流动性下降的趋势。并且 BCAA还可增加 15N- Gly在骨骼肌蛋白质中的滞留时间。结论 : BCAA可改善运动后骨骼肌线粒体功能 ,改善运动性疲劳 ,提高大鼠的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强化支链氨基酸(BCAA)和谷氨酰胺(Gln)的肠内营养(EN)支持对肝硬化病人营养状况、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肝硬化病人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治疗组(n=43).治疗组病人给予口服BCAA粉50 g/d和Gln 15g/d;对照组给予等热量等氮的复方氨基酸颗粒.分别测定两组病人在营养治疗前、营养治疗第4周末和第9周末的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前清蛋白、清蛋白和转铁蛋白)、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和凝血酶原活动度).分析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病人的营养指标和肝功能指标在治疗第4周末和第9周末较治疗前和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凝血指标的改善仅在治疗第9周末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强化BCAA和Gln的EN支持可增加肝硬化病人的蛋白质合成,改善其营养状况,有益于肝功能的恢复,进而防止肝性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晕船及适应过程中大鼠血浆及脑氨基酸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模拟晕船及适应后大鼠血浆及脑内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为进一步研究防治晕船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Crampton模型模拟晕船刺激,以异嗜高岭土行为作为判定大鼠晕船及晕船适应的指标,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晕船及晕船适应过程中大鼠血浆及脑内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结果:模拟晕船刺激1d后,血浆胱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显著升高,Gly、Pro含量显著下降,BCAA/AAA的比值升高;脑内Ala、Cys+Met、Tyr、His以及总氨基酸含量显著下降;模拟晕船刺激21d后血浆及脑内游离氨基酸无明显变化,脑内Glu/GABA显著升高。晕船耐受与晕船易感大鼠血浆及脑内游离氨基酸含量、血浆BCAA/AAA比值及脑内Glu/GABA比值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晕船刺激使实验大鼠血浆和脑内氨基酸含量发生明显改变,其中有些与神经递质合成有关的氨基酸改变较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细胞核中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DC)在高糖引起的β细胞胰岛素分泌障碍中的作用及机制,为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胰岛素瘤胰岛β细胞(β-TC6),设立对照组、低糖组和高糖组,分别用不同浓度葡萄糖(0、5.5、33.3 mmol/L)干预细胞72 h后,用丙酮酸脱氢酶(E1)活性试剂盒检测各组β-TC6细胞中E1的活力。采用不同siRNA转染细胞,利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β-TC6细胞核内乙酰辅酶A的生成水平;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IP)富集乙酰化H3结合的DNA片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PCR)比较各组胰岛素增强结合因子-1(Islet1)、胰岛素(Ins)和胰岛素启动子因子-1(Pdx1)3种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相应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21.0软件进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法检验。结果高糖培养下,高糖组β-TC6细胞E1活力低于对照组和低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丙酮酸脱氢酶小干扰RNA(E1-siRNA)转染细胞后,β-TC6细胞核内乙酰辅酶A的生成量(E1-siRNA组)明显低于未转染细胞(空白组)和无关小干扰RNA转染细胞(Scrambled siRN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1-siRNA组胰岛素分泌相关基因Islet1、Ins和Pdx1启动子区DNA的量和ISLET1、INS和PDX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也低于空白组和Scrambled siRN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糖会引起E1活力下降,PDC功能损伤,进而造成细胞核内乙酰辅酶A生成减少,胰岛素分泌相关基因启动子区域DNA量下降,乙酰化水平受抑制,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导致胰岛素分泌障碍。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胃癌病人血浆各种氨基酸的变化。采用 RP-HPL C技术检测 12例胃癌病人 2 0种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 :胃癌病人血浆游离总氨基酸 (TAA)、支链氨基酸(BCAA)及谷氨酰胺、蛋氨酸、精氨酸、脯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赖氨酸、天冬酰胺、丝氨酸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 .0 5 ) ,而丙氨酸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0 .0 5 )。结论 :胃癌病人呈现明显的氨基酸谱的异常 ,在其肿瘤生长过程中 ,消耗大量的氨基酸 ,但却较少需求丙氨酸。胃癌病人血浆氨基酸变化及临床意义@王亮$包头市中心医院 @佟秀琴$包头市中心医院 …  相似文献   

17.
肝病患者由于肝细胞受损常有氨基酸代谢紊乱,在病程的不同时期,表现为血清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相对数量变化以及BCAA/AAA克分子比值的降低等[1~3]。许多关于肝炎患者血清游离氨基酸变化的研究,可能由于病例数较少,结果不尽一致,相应的临床解释也有不同。近几年我院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1342例肝炎患者的18种氨基酸值,现将有关血清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对象1342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其中男688人,女654人.年龄最大85岁.最’J’2个月.95%的患者年龄在20—70岁之间.肝炎病例的…  相似文献   

18.
胃大部切除术后不同浓度支链氨基酸液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胃大部切除术后和其它手术、创伤病人一样,术后短期内体内能源物质(如糖、脂肪酸等)被动用,肌肉蛋白分解代谢加速,使机体处于负氮平衡。同时,血浆氨基酸(AA)谱也发生改变。近年来的研究证明,支链氨基酸(BCAA)不仅可提供肌肉能量代谢的底物,而且还有氮保存作用。本文对胃大部切除术后病人使用不同浓度BCAA的AA液治疗,观察了对氮平衡和血浆AA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维生素E (vitamin E,Vit E)对1,2-二氯乙烷(1,2-dichloroethane,1,2-DCE)中毒性脑水肿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Vit E对照组、1,2-DCE单纯染毒组及Vit E低、中和高剂量干预组。连续给予药物灌胃4 d后,采取静式吸入方式染毒3. 5 h/d,持续3 d。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单纯染毒组小鼠脑组织呈现明显脑水肿病理改变,脑含水量、脑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细胞色素P450 2E1 (cytochrome P450 2E1,CYP2E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脑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 assay kit,CAT)活性、Occludin蛋白和mRNA及Claudin 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单纯染毒组相比,各干预组小鼠的脑含水量、脑组织MDA含量、CYP2E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GSH含量、Occludin蛋白及mRNA水平显著升高;中和高剂量干预组的小鼠脑组织中SOD和CAT活性及Claudin 5蛋白表达水平亦显著升高(P0. 05)。结论单纯1,2-DCE染毒可引起小鼠脑水肿,诱导脑组织中CYP2E1的表达,诱发脑组织氧化损伤,破坏紧密连接蛋白,并抑制Occludin和Claudin 5的表达;而Vit E干预可显著抑制CYP2E1的表达,缓解CYP2E1介导的氧化损伤,有效预防1,2-DCE引起的中毒性脑水肿。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65年国外学者发现急、慢性肝病血浆氨基酸浓度有明显变化以后,1976年Fischer 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应用特殊的氨基酸溶液(FO_(80))治疗8例慢性肝硬变急性加重的脑病及3例暴发性肝炎脑病,取得良好效果。此后国外许多作者报告用各种特殊配制的氨基酸溶液(含有较多的支链氨基酸)治疗肝性脑病,也取得满意的效果。但也有一些研究持否定或不肯定的观点,对支链氨基酸(BCAA)治疗肝性脑病问题提出一些分歧的看法。现就几个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