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贫血的防治效果.方法药物: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选择42例住院治疗早产儿,胎龄<36w、体重<2500g,均无贫血,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0例,对照组22例,两组体重、孕周及原发病无差异,给rHu-EPO前两组患儿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无差别.两组综合治疗相同,观察组于入院后即在其他综合治疗同时给予国产rHu-EPO,250IU/kg/次,3次/w,静脉注射、疗程4w,两组均给铁剂,元素铁8mg/kg,6~8w对患儿进行随访,两组发生贫血情况及贫血程度、检验血红蛋白情况.结果观察组20例,3例,对照组22例,发生贫血17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说明观察组用rHu-EPO后贫血的发生率、贫血的程度均较对照组低;两组血红蛋白均值比较,观察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值<0.01.结论 rHu-EPO不仅可治疗早产儿贫血而且可用于预防早产儿贫血,且效果明显,建议对早产儿生后即常规给予rHu-EPO、铁剂,以利早产儿贫血的早期干预,减轻或避免早产儿贫血的发生,rHu-EPO治疗期铁消耗增加,而铁储存空虚或用于合成血红蛋白的铁利用均会影响rHu-EPO的疗效,建议用治疗的同时补充铁剂,临床疗效会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α-地中海贫血患者脾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3年1 月~2003年12 月期间对α-地中海贫血患者脾切除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α-地中海贫血接受脾切除治疗共32例,全部临床治疗好转出院,手术前与术后1、2、4w的血色素比较为(48.9±5.1 vs 79.7±6.2 、 82.5±5.2 、77.2±8.2 )g/L;获得1a以上随访的为62.5%(20/32),手术后1a内血红蛋白均稳定在80g以上,术后 3、6、12月患者血红蛋白显著高于手术前( 87.8±18.2 、89.1±10.2、81.1±20.3 vs 48.9±5.1)g/L;方差分析,手术前与手术后各组间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脾切除术对α-地中海贫血32病患者可减少红细胞破坏、升高患者血红蛋白,免除或减少临床输血次数;并且对巨脾压迫症状具有重要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和比较海南省汉族和黎族成人贫血的患病现况。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于2014年调查海南省城乡海口市、儋州市、昌江县、乐东县和白沙县年龄≥20岁成人血红蛋白。结果 5个地区共调查4 590人,贫血总患病率为9.28%,男、女分别为4.61%和12.06%,汉族:男性3.09%、女性7.98%,黎族:男性7.14%、女性17.13%。依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标化率。同性别汉族年龄标化患病率均显著低于黎族(男性:汉族2.67%,黎族6.24%,女性:汉族7.96%,黎族17.39%)。汉族城市女性患病率低于汉族农村女性(P0.05),其余各组年龄标化患病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海南省黎族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除考虑营养因素外,还应该进一步分析海南成人地中海贫血的基因携带率,是否还存在遗传效应,以达到早期预防和干预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浙江省湖州地区孕妇β-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及基因类型分布,为遗传咨询提供参考,提高人群优生质量。方法对2015年9月到2016年8月来我院早孕检查孕妇进行地中海贫血筛查,应用红细胞参数分析与血红蛋白成分分析联合筛查;筛查阳性孕妇采用"多色荧光PCR熔解曲线(MMCA)"技术进行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浙江省湖州地区孕妇β-地中海贫血表型阳性率1.26%(186/14 411),基因携带率为0.85%;154例β-地中海贫血表型阳性进行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101例携带β-地中海贫血基因,阳性检出率为65.6%(101/154);共检测出突变基因9种,其中β0突变(IVS-Ⅱ-654、CD17、CD41-42、-28、CD71-72)5种,β+突变(CD26、CD27-28、-73、-90)4种;101例携带β-地中海贫血基因孕妇均为杂合突变,所占比例较高的基因型为:βIVS-Ⅱ-654/βN(30.7%)、βCD17/βN(24.8%)、βCD41-42/βN(19.8%)和β-28/βN(13.9%);β0和β+两组地中海贫血孕妇血液学参数比较,血红蛋白(Hb)、平均血红蛋白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有显著性差异,血红蛋白A2(HbA2)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湖州市孕妇人群β-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因型突变类型多样,突变谱有地区差异;联合筛查对β-地中海贫血产前筛查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本研究对β-地中海贫血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验己酮可可碱可能改进肾衰竭患者对重组人促红素的反应。方法13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合并对重组人促红素抵抗性贫血入选。入选标准为治疗前每周注射促红素剂量≥12000IU/w满6个月而血红蛋白<10.7g/dl。患者服用己酮可可碱400mg,1次/d,连续使用12w。结果13例患者治疗前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为(8.6±1.2)g/dl,12w后己酮可可碱治疗后,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上升至(10.7±1.3)g/dl(=0.000)。结论己酮可可碱能显著地提高肾功能衰竭合并对重组人促红素抵抗性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  相似文献   

6.
三种主要的血红蛋白病是镰形细胞贫血,主要影响非洲人;β地中海贫血,影响地中海和亚洲人;α地中海贫血,严重流行于东南亚。逆转录酶和人类珠蛋白基因克隆的成功,使得探查异常基因成为可能。纯合α地中海贫血引起的胎儿水肿是研究α珠蛋白基因的理想标本,因为这  相似文献   

7.
梅红霞 《医学信息》2019,(15):145-146
目的 探讨琥珀酸亚铁联合多维元素片治疗妊娠期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建卡及产检的妊娠期贫血孕妇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110)和对照组(n=90)。对照组仅予以饮食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琥珀酸亚铁联合多维元素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对照组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低于治疗前[(78.22±9.89)g/L vs(88.47±9.49)g/L]、[(27.34±3.46)% vs(29.14±2.68)%],研究组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高于对照组[(96.57±11.26)g/L vs(78.22±9.89)g/L]、[(30.28±3.76)% vs(27.74±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反生率为12.73%,低于对照组的1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琥珀酸亚铁联合多维元素片治疗妊娠期贫血可有效提高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和血细胞比容,纠正贫血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贫血与超敏CRP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12月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6例,根据血透前超敏CRP水平分为正常组54例及增高组32例,比较两组血红蛋白水平,并分析其与超敏CRP相关关系。结果 正常组血红蛋白为(122.22±22.32)g/L,高于增高组的(106.16±23.9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结果显示,血红蛋白浓度和超敏CRP呈负相关(r=-0.358,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贫血与超敏CRP具有相关性,微炎症状态可能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较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促红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6例早产儿贫血患儿随机分为预防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2例,预防组及治疗组分别予以不同剂量的EPO治疗6~8w。结果8w后预防组、治疗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外周血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EPO防治早产儿贫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α地中海贫血是指血红蛋白的α链合成受到部分或完全抑制的遗传性血红蛋白病,本病多见于东南亚和我国南方,有贫血、肝脾肿大、黄疸等较严重的临床症状,本病是由于α珠蛋白的基因缺失所致,α珠蛋白基因缺失数目愈多,临床症状愈严重。α地中海贫血的分子遗传学Wasi等提出α珠蛋白链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其中一种称为α地中海贫血1(αthal.1)基因,完全抑制α链的合成;另一种称为α地中海贫血2(αthal.2)基因,部分抑制α链的合成,由于这两种基因和正常α基因的各种不同组合,可构成各种不同类型的α地中海贫血症:静止型地中海贫血(α~(tha 1·2) /α~A);标准型地中海贫血(α~(tha1·1/α~A);血红蛋白H(HbH)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作用。方法分别选取我院诊治地中海性贫血46例作为A组和缺铁性贫血46例作为B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46例作为C组,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测,观察三组患者RDW(红细胞分布宽度)、RBC(红细胞)、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Hb(血红蛋白)以及MCV/RBC比值,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组中的MCV/RBC、RBC两项指标均高于B组及C组,而B组的Hb、RBC两项指标均低于A组和C组,但RDW则高于A组和C组,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常规检测中的各项指标对贫血鉴别和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结合临床症状,可有效提高临床上对各型贫血的诊断率及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芬  黄丹 《医学信息》2019,(23):129-131
目的 了解本地区不同孕期孕妇贫血患病率及血清铁蛋白水平,为孕妇贫血治疗及优生优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1月~12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产科门诊常规产检孕妇4533例,采用Sysmex XN-9000全自动模块式血液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Architect 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4533名孕妇总体贫血率为21.62%,孕早期贫血率6.43%,孕中期、晚期贫血率分别为28.49%,23.07%;孕早期铁蛋白水平为73.93(5.94,382.7)ng/ml,孕中、晚期铁蛋白水平分别为32.97(3.25,456.98)ng/ml、21.98(3.03,216.26)ng/ml,不同孕期铁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地区孕妇贫血较为严重,不同孕期血清铁蛋白水平差异明显,因此重视孕期贫血及血清铁蛋白水平监测,及时纠正贫血,对保障母婴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昆明地区新生儿血红蛋白筛查与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为昆明地区地中海贫血防控体系的构建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昆明地区新生儿1368例行毛细管血红蛋白(Hb)电泳分析,随机抽取所采集的滤纸干血斑标本658例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新生儿异常血红蛋白筛查阳性率为7.02%;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为7.75%,以αα/-α3.7型最为常见,CD26M/N次之。结论昆明地区新生儿异常血红蛋白发生率较本省发生率高,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谱与我国南方其他地区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宁德市地中海贫血高风险儿童的基因检出率及基因类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为防治地中海贫血提供资料,为降低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提供参考。方法对2016年10月至2018年11月在宁德市医院初步筛查,疑是地中海贫血的0~14岁儿童,进行地中海贫血检查,共238名儿童接受检查。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反向斑点杂交(reversedotblot,RDB)技术同时进行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果 238例样本,共检出α、β地中海贫血142例,占比为59.66%。α地中海贫血共检出63,占比26.47%,其中最常见基因型为--SEA/αα,共51例,占比21.43%;-α3.7/αα共检出6例,占比2.52%;-α4.2/αα与--SEA/ααCS各检出2例;ααQS/αα与ααWS/αα各检出1例。β地中海贫血共检出72例,占比30.25%,共检出6种基因类型,其中IVS-Ⅱ-654/N为36例,占比15.13%;CD41-42/N为23例,占比9.66%;CD17/N为8例,占比3.36%,CD27-28/N与βE/N各检出2例,CD41-42/CD27-28检出1例;αβ复合地中海贫血共检出5种基因类型,分别为--SEA/αα,CD41-42/N、-α3.7/αα,CD17/N、ααCS,IVS-Ⅱ-654/N、--SEA/αα,IVS-Ⅱ-654/N与-α3.7/αα,IVS-Ⅱ-654/N,前三者各检出1例,后两者各检出2例。结论宁德地区可疑地中海贫血儿童中,检出地中海贫血患病率高,远超全国其它地区检出率。其中α地中海贫血以--SEA/αα基因型最为常见,β地中海贫血以IVS-Ⅱ-654/N基因型最为常见。因此,宁德地区应加强对儿童人群进行筛查并进行基因诊断以检出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及时采取各种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应该重视婚育年龄妇女的地中海贫血的产前筛查和诊断,预防地中海贫血患儿出生,避免地中海贫血基因的蔓延,提高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15.
本室采用血红蛋白 (Hbb)理化性质检查 ,查出 8例HbE-复合β地中海贫血 ,其中 4例作了β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8例HbE -复合 β地中海贫血(先证者 ) ,男 5例 ,女 3例。儿童 6例 ,年龄为 2~ 9岁 ,成人 2例 ,年龄为 19~ 2 6岁。 8例HbE -复合 β地中海贫血均为汉汉族 ,湖北籍。二、临床表现8例HbE -复合β地中海贫血均有贫血貌 ,巩膜黄染 ,肝脾肿大 ,其中 6例伴有发育障碍 ,消瘦、乏力 ,易得感染 ,还时常有发热发作。 8例HbE -复合 β地中海贫血的血红蛋白 <9g/L ,红细胞属小细胞 ,低色素型。网织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右旋糖酐铁静脉点滴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5年5月~2010年5月住院治疗的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67例)及B组(69例),A组静脉点滴右旋糖酐铁50mg/天,B组静脉点滴右旋糖酐铁100mg/天,同时与门诊口服右旋糖酐铁150mg/天患者(C组57例)比较,观察治疗10天后各组患者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及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 %)变化.结果 治疗后各组Hb、MCV、Ret均明显升高,静脉点滴右旋糖酐铁两组Hb上升幅度远高于口服组(p<0.05),其中静脉点滴右旋糖酐铁100mg/天比50mg/天Hb上升速度快(p<0.05).结论 静脉点滴右旋糖酐铁治疗缺铁性贫血可尽快改善贫血,增加剂量可以进一步快速提升血红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7.
学龄前儿童处在生长发育较快阶段,对铁的需要增加,膳食中供给不足及吸收利用不良即易发生贫血。1979年我国对16省、市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贫血的调查,发现营养性贫血比较普遍存在。亚非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儿童营养性贫血发病率也比较高,经研究证实为缺铁性贫血。我们于1980年对北京市宣武区的一些托幼机构的儿童进行了贫血调查,化验血红蛋白采用氰化高铁法,用小型光电比色计(Miniphotometer Compur M1000)进行比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轻型地中海贫血孕妇妊娠晚期贫血的其他相关因素,揭示妊娠期铁(Fe)、维生素B12(Vit B12)、叶酸(Fol)的代谢状况,旨在为临床提高轻型地中海贫血孕妇血红蛋白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定期产检的孕28~40周孕妇84例,α地贫23例(A组)、β地贫21例(B组)、100g/L<血红蛋白(HGB)<110g/L 19例(C组)、HGB≥110g/L 21例(D组)。所有病例检测血红蛋白(HGB)、血清铁蛋白(SF)、血清维生素B12(Vit B12)、血清叶酸(Fol),同时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A组HGB较B组高(P<0.05),A组发生贫血风险是B组的0.285倍。②SF比较:除A组低于D组(P<0.05)、B组高于C组(P<0.05)、C组低于D组(P<0.05)外,其余各组间比较P>0.05。Fol、Vit B12在四组间比较P>0.05。③储铁缺乏率:A组高于D组(P=0.0048);C组高于D组(P=0.0016);储铁减少率四组间比较P>0.05。④储铁缺乏风险:A组是D组的3.196倍(P<0.05);C组是D组的3.592倍(P<0.05)。储铁减少风险:B组是C组的0.704倍(P<0.05);C组是D组的1.530倍(P<0.05)。结论①轻型地贫并不增加晚期妊娠孕妇铁负荷,与正常孕妇一样可出现铁缺乏;②β地贫低HGB水平较α地贫多,提示β地贫孕妇更应该密切动态关注HGB水平,分析贫血的其他相关因素;③α地贫孕妇缺铁风险较非贫血的正常孕妇高,应高度重视合理的铁补充;④地贫孕妇出现HGB降低,且存在SF低时,在实验室的监测下补铁是安全的;⑤HGB 100~110 g/L时,即是缺铁的高危界限,此时及时补铁,可防止HGB进行性降低致妊娠期贫血;⑥Vit B12、Fol与晚期妊娠轻型地贫贫血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胎龄与新生儿贫血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胎龄因素对生儿贫血的影响,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把研究对象分3组:A组:胎龄<32周;B组:32周≤胎龄<37周;C组:台龄≥37周;比较各组中贫血的比例及出现时间的早晚,以及分析外周血血红蛋白水平以比较各组贫血的严重程度。结果:3组贫血的比例A组>B组>C组,生后出现贫血的时间的长短以及血红蛋白水平高低均为A组<B组<C组。结论:胎龄越小,新生儿贫血的比例越高,贫程度越生,出现时间越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贫血的实验室及临床特征与病因的关系。方法 对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本院进行网织红细胞及全血细胞分析检测且贫血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筛选出院诊断为单一病因肝硬化失代偿且无现症上消化道出血及输血史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肝硬化病因分析其贫血的实验室及临床特征与病因的关系。结果 (1)共纳入138例患者,其中男性72例(52.2%),平均年龄56.4±11.4岁,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46例(33.3%)、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42例(30.4%)、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BC)50例(36.2%);血红蛋白(Hb)94(39~123)g/L,轻度贫血30例(21.7%)、中度贫血70例(50.7%)、重度贫血38例(27.5%);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Ret-He)≤29pg 24例(17.4%),>29pg 114例(82.6%);平均红细胞计数(RBC)(2.87±0.70)×10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