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分娩期心理干预对分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友金  杨昌媚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6):2193-2195
目的:探讨分娩期心理干预对分娩的影响及效果。方法:选取分娩时焦虑、紧张、恐惧程度较严重的临产孕妇11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干预组孕妇根据制定的心理干预模式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护理,评估并比较两组孕妇的心理状态、分娩方式、产程时间。结果:干预组孕妇焦虑、紧张、恐惧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孕妇剖宫产率明显下降,产程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可缓解分娩期孕妇的负性情绪,帮助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分析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期间随机抽取的100例急诊患者,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98%显著高于对照组84%,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紧张等评分上,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龙文娟 《现代养生》2014,(22):272-273
目的:探讨手术室心理护理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普外手术的患者206例,随机进行电脑分组,其中对照组103例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配合,观察组103例在常规手术室护理配合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手术舒适度情况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悲观4例,恐惧6例,焦虑2例,紧张11例;对照组悲观27例,恐惧29例,焦虑31例,紧张62例,观察组各种不良心理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舒适满意度为(89.23±7.21)分,对照组护理舒适满意度为(65.18±5.65)分,观察组护理舒适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28.253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心理发生率,并且提高患者舒适度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对增强初产妇信心、消除不良情绪,促进产妇选择自然分娩.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的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干预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对比两组初产妇分娩前后的情绪与生产结果.结果干预前两组初产妇的出现的心理情况均高于正常,其中包括焦虑、恐惧以及抑郁等状况.干预后干预组的初产妇的心理情绪优于比对照,且初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焦虑、抑郁等症状,对自然分娩有很大帮助.因此,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升初产妇的分娩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室心理护理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普外手术的患者206例,随机进行电脑分组,其中对照组103例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配合,观察组103例在常规手术室护理配合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手术舒适度情况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悲观4例,恐惧6例,焦虑2例,紧张11例;对照组悲观27例,恐惧29例,焦虑31例,紧张62例,观察组各种不良心理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舒适满意度为(89.23±7.21)分,对照组护理舒适满意度为(65.18±5.65)分,观察组护理舒适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28.253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心理发生率,并且提高患者舒适度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薇 《中国卫生产业》2014,(3):64-64,67
目的就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妇科术后患者的临床影响进行探讨。方法本资料选择2012年3月-2013年4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妇科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内给予常规专科护理及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干预。结果①在手术之前和手术过程中对患者予以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将患者在术中恐惧、紧张的不良情绪大幅度降低。②在手术之前、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之后对患者予以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将患者在术后抑郁、恐惧、焦虑的不良情绪大幅度降低。结论在围手术期对妇科术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大幅度降低患者在手术之后出现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与在手术过程中所出现的恐惧、紧张程度,对于患者日后的身体恢复具有极为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初产妇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产检且分娩66例初产妇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焦虑及抑郁状态变化,同时比较其顺产率。结果:干预前,两组产妇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和焦虑状态。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初产妇普遍存在抑郁、焦虑情绪,产前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产妇不良情绪,指导产妇正确认识分娩,提高顺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癌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护理疗效。方法将36例住院老年癌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36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同时分析干预护理前后抑郁、焦虑、恐惧三大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抑郁量表、焦虑量表、症状量表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的评分数值,且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正规护理干预后发现,抑郁、焦虑、恐惧三大心理症状在干预前后评分结果有显著差异,干预后评分数值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是老年癌症患者护理的重要措施之一,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抗病的信心,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对一"助产对高龄初产妇产程进展、不适感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绍兴第二医院分娩的184例高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一对一"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产程、不适感程度、剖宫产率、对助产的满意度及分娩前后心理情绪状态变化。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不适感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前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焦虑评分均较分娩前下降,且分娩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对一"全程助产能够缓解高龄初产妇的紧张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减轻不适感,促进产程进展和自然分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肿瘤手术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应激反应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肿瘤手术患者按其意愿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之上再给予患者手术室护理干预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焦虑、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方面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正常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发生焦虑和不良反应等方面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以及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之后,显著缓解患者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情绪,降低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症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 将1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紧张、抑郁、恐惧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紧张、抑郁、恐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提高治疗效果,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工程》2015,(8):1104-1105
目的探讨产妇的精神因素对分娩方式的和产后出血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200例待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妇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全面的护理干预。记录所有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分娩方式以及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 200例产妇焦虑发生率为53.0%(106/200),抑郁发生率34.0%(68/200)。剖宫产产妇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高于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出血产妇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高于产后无出血产妇(P<0.05)。干预后所有产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产前的全面护理干预,可以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降低产妇对顺产的恐惧心理,同时可以降低产妇产后的出血量,对产妇的身心健康以及后期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段树菊 《现代保健》2011,(1):124-12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方法2009年1月~2010年将100例初产妇随机分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采用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并调查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态和对自然分娩自信心状态。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状态均高于正常,对自然分娩自信心状态低于正常。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及选择剖宫产分娩率均低于对照组,对自然分娩自信心提高。结论通过对初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及分娩教育,可以减轻孕妇焦虑抑郁情绪,增强其对自然分娩的信心,促进孕产妇身心健康,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促进顺产分娩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生理、心理和社会支持系统对无痛人工流产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98例不同孕龄的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观察组在术前、术后心理、生理及家属的支持等方面进行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焦虑程度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在术前经过心理干预后,轻度焦虑31例,占63%,中度焦虑13例,占27%,重度焦虑5例,占10%;对照组轻度焦虑6例,占12%,中度焦虑28例,占57%,重度焦虑15例,占31%,两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轻度焦虑38例,占78%,中度焦虑9例,占18%,重度焦虑2例,占4%;对照组轻度焦虑19例,占39%,中度焦虑20例,占41%,重度焦虑10例,占20%,两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在术前、术后进行生理、心理和家属支持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其术前的恐惧、焦虑,消除其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5.
孕期心理干预对产前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孕期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评估产前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05年3月~2006年2月在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产科登记分娩的孕16~20周的孕妇800名,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386名和对照组414名。从入组至分娩用HAD量表共进行6次评估。结果:孕期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7.3%和8.5%,干预组产前焦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孕晚期干预者孕期抑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产前集体心理干预能显著减少孕期焦虑的发生,孕晚期心理干预能显著减少孕期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剖宫产术后病患的心理影响。方法将72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干预外,给予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并采用相关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及恐惧均分都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术后病患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病患焦虑,抑郁及恐惧等心理,加快患者康复,值得产科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学工程》2015,(8):1071-1073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护理模式对低危临产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低危临产初产妇19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低危临产初产妇17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层级管理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以及分娩结局。结果干预后,两组待产妇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的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时间和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管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低危临产初产妇的心理状态,达到优化分娩结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王莉  张彩峰  张婧  宋健 《中国校医》2014,(11):823+825-823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初产妇200例,100例设为观察组,10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产妇的疼痛程度。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1](HAS)的标准单独进行焦虑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焦虑程度、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对产妇焦虑、分娩疼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分娩情景预演结合系统化心理干预对孕晚期妇女分娩焦虑、恐惧、自我效能、希望水平、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6月100例于本院定期产前检查的孕晚期妇女,随机(乱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产前护理,观察组增加分娩情景预演结合系统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妊娠相关焦虑量表(PAQ)、分娩态度问卷(CAQ)、分娩自我效能量表(CBSEI-32)、Herth希望指数量表(HHI)评分、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AQ(17.78±3.51分)、CAQ(27.62±4.87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9.32±3.78分、30.95±5.14分),CBSEI-32(113.36±6.08分、109.21±5.78分)及HHI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09.12±5.69分、103.86±6.34分),阴道分娩率(74.0%)高于对照组(54.0%),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抑郁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16.0%),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9.5±0.5分)高于对照组(9.1±0.5分)(均P<0.05)。结论:分娩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心理的影响及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00例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心理护理)和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心理状态,提高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