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吴晓东 《中国药师》2011,14(9):1265-1267
目的:优化蒸制陈皮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橙皮苷、挥发油含量为评价指标,选择加水量、闷润时间、蒸制温度、蒸制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设计L9(3^4),优选蒸制陈皮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确立了蒸制陈皮的最佳炮制工艺为:每100kg陈皮加200kg水,室温闷润2h,在70—80℃下蒸制30min。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
炮制对中药材成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益华 《中国药事》2002,16(4):249-252
本文就近几年来炮制对中药材成分影响的研究情况的报道 ,分炮制的温度与时间、辅料和炮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中药材经炮制后 ,可使其所含成分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 ,研究炮制对中药材成分的影响 ,不仅对探讨中药炮制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也为中药材炮制对临床疗效影响及制定合理的炮制工艺提供了科学依据。1 炮制温度与时间的影响中药材炮制的温度、时间自古至今没有作具体的规定。但研究发现 ,炮制温度及时间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某些中药材的成分。瓦楞子、蛤壳、石决明、牡蛎在 80 0℃以下 (含 80 0℃ ,15min)煅制 ,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3.
王中华  陈涛  王远志  张岩 《中国药师》2020,(11):2269-2273
摘要:目的:在陈皮及砂仁制熟地黄炮制过程中,建立还原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的检测方法,并以其为指示性目标,验证炮制及检测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方法:分别采用陈皮和砂仁炮制熟地黄,采用HPLC法对炮制过程中还原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进行阶段检测,并据此对炮制程度和性状变化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按药典方法检测毛蕊花糖苷含量,并与还原糖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还原糖含量线性范围为2~18 mg·ml-1(r=0.999 1),其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准确度均较好(RSD<3%)。陈皮制熟地黄最佳炮制终点:连续炖制48 h后再闷4 h;砂仁制熟地黄最佳炮制终点:蒸至36 h后拌入砂仁再蒸制12h。且此时其毛蕊花糖苷与其还原糖含量同步相对增高。结论:通过还原糖检测可准确指示陈皮及砂仁制熟地黄炮制终点,其炮制和检测方法科学准确,具有实践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皮的炮制方法改进与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崔新群 《中国药师》2003,6(5):321-322
陈皮是最常用的中药 ,古今炮制方法繁多 ,现将山东省济宁地区常用的民间炮制方法加以整理归纳 ,并对用不同方法所炮制的陈皮临床功能 ,疗效相异之处特点进行分析如下 :1 土炒取陈皮丝用土炒至挂土时取出 ,筛去土粉即成。土炒取其健脾温中 ,化痰止呕。《仁斋直指方》治反胃吐 ,食则用土炒陈皮入药。取其温中理气 ,化痰止呕之效。2 去白取陈皮略浸 ,捞出润透 ,刮去内部白色部分 ,切丝 ,晒干 ,在中医方剂中 ,陈皮去白的应用较广。如“平胃散”、“二陈汤”、“止嗽散”等所用陈皮 ,均须去白入药。经验认为 ,其白有其之意 ,恐甘缓甘辛 ,故去白…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历代本草炮制考证,探索全蝎现代炮制工艺及其存在的质量问题,对优化炮制工艺研究进行总结,为其质量评价、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万方、知网、PubMed、Scopus为检索工具,以“中药”、“全蝎”、“全虫”、“炮制”、“研究”等为关键词,检索近20年关于中药全蝎炮制的相关文献。结果及结论检索筛选有效文献共77篇,仔细分析总结发现,全蝎古法炮制多样,但对于辅料用量、炮制时间及各种炮制工艺的具体作用均没有严格的规定及说明,容易造成全蝎炮制品质量不合格,临床疗效不理想。在历代本草炮制工艺的基础上对古法炮制优化创新,规范炮制工艺,可为全蝎的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提供安全可靠的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6.
徐新 《中国药业》2006,15(19):44-44
目的 探讨防风饮片的炮制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干燥温度、干燥时间两个因素,以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挥发油、水分含量为指标优选最佳炮制工艺。结果 最佳炮制工艺为50%温度烘干1h。结论 重复最佳工艺,可知最佳工艺选择合理。  相似文献   

7.
微波炮制中药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卫星  常惠礼  李晓燕 《中国药房》2008,19(18):1433-1435
对传统中药炮制工艺的改革,是实现中药炮制的自动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前提。微波技术的发展无疑为中药的炮制提供了一项新技术。近年来,微波技术在中药炮制方面的应用亦有报道,并以其具有效率高、干燥温度低、炮制速度快、饮片质量高、成品率高、重现性好、节省能源、对细胞有破壁作用、利于有效成分提取等特点,为中药的研究及生产开拓了广泛的前景。现将近年来的有关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总结白芍炮制工艺方法和研究现状,综述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影响。研究证明,白芍经不同方法炮制后多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均有变化,药理作用显著增强,充分体现了白芍炮制的必要性。但研究发现,各炮制品的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不尽统一,炮制原理尚不明确,不利于白芍炮制品的质量控制。因此,有必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用药目的,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制定统一的炮制品质量标准,以探索实现白芍炮制工艺规范化,饮片质量可控化。  相似文献   

9.
中药炮制是一门科学,应用科学的方法、手段研究制定合理的炮制工艺,严格控制中药炮制质量,应在中药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及调配等技术要求。对中药进行各种炮制处理,减少有效物质损失,达到增效目的,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优化补骨脂酒焙法炮制工艺,制定合理的炮制工艺参数.方法 以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补骨脂酚为测定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酒药比例、烘制时间和烘制温度对补骨脂炮制工艺的影响.结果 补骨脂酒焙法最佳炮制工艺是补骨脂药材100 g,加15%黄酒,烘制时间120 min,烘制温度140℃.结论 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合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优化补骨脂酒焙法炮制工艺,制定合理的炮制工艺参数。方法 以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补骨脂酚为测定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酒药比例、烘制时间和烘制温度对补骨脂炮制工艺的影响。结果 补骨脂酒焙法最佳炮制工艺是补骨脂药材100 g,加15%黄酒,烘制时间120 min,烘制温度140℃。结论 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合理可靠、稳定性好,为补骨脂质量标准控制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超 《齐鲁药事》2012,31(3):164-167
对中药大戟科狼毒、甘遂、京大戟、巴豆、千金子5味毒性中药的炮制减毒原理研究情况作一概述,结果发现大戟科有毒中药炮制机理及其科学内涵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是缺乏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应在其药理、毒理研究及相应的化学成分研究基础之上,进行全面研究,揭示炮制解毒、减毒机理。  相似文献   

13.
冬季是吃橘子的大好季节,很多人都知道吃剩的橘子皮有妙用。于是有人将剥出来的橘子皮收集起来,并泡水喝。在此,特别提醒新鲜的橘子皮千万别用来泡水喝。鲜橘皮经过晾干炮制后才是陈皮,陈皮一般应放置隔年后再用。陈皮作为一味理气、健胃、化痰的常用中药,用其泡茶饮,确实能清热化痰。  相似文献   

14.
米制法是传统中药炮制方法,历史悠久,但尚无统一炮制工艺标准。为理清米制法的一般炮制作用,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现有米制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及药理作用变化进行整理分析,发现米制法具有降低生品饮片的毒性、增强疗效、矫正气味、易于粉碎、缓和药性等独特炮制作用。目前米制法的相关研究还存在研究对象较单一、炮制参数不明确的问题,应进一步利用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及动物实验,对不同米制品进行考察验证,传承创新,挖掘其潜在效用,拓宽其临床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15.
陈皮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赵小艳  吕武清 《中国药业》2006,15(15):68-70
目的 综述常用中药陈皮近年来的研究概况。方法 查阅陈皮近10年来的研究资料,主要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方面进行综述。结果 陈皮主含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等化学成分,具有抗休克、抗动脉硬化、疏肝利胆、抗过敏、抗肿瘤、避孕、抗血栓形成及抗菌等药理作用。结论 陈皮所含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开发和综合利用,其品质标准还需进一步考察确定。  相似文献   

16.
韩紫岩  牛艳阳 《中国药业》2007,16(15):64-66
目的 对河南传统四大怀药之一怀牛膝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方法 通过对近年来有关牛膝的炮制、化学成分、药理及指纹图谱等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结果与结论 牛膝的历史悠久,作用广泛,其研究对合理开发利用有效中医药资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杜仲炮制最佳的温度,从而为杜仲炮制温度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药典》中要求的"断丝"作为试验标准,充分利用电热干燥箱烘烤法对杜仲炮制最佳的温度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在140℃的时候2个小时没有断丝,在160℃断丝后继续烘烤半小时未炭化。通过实验数据发现,杜仲胶的最低破坏温度为160℃,断丝时间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统计学处理P〈0.05;另一方面,当温度升高的时候,炭化和断丝之间的时间也不断缩短,当温度达到210℃的时候几乎在断丝的同时药材也发生炭化。由试验结果表明,杜仲炮制最佳的温度为180℃。结论本组试验为杜仲最佳炮制温度的控制提供了更多更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传统中药之一的陈皮,在许多的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桔皮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的一种成分川陈皮素,具有抗癌、抗血栓、抗癫痫、抗血凝、抗真菌、抗过敏、抗炎、抗胆碱酯酶等作用。川陈皮素抗肿瘤研究的人越来越多,但其机制仍在研究中,据报道,川陈皮素抗肿瘤机制可能是:首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第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第三,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四是调节癌细胞周期和蛋白表达以及与化疗药物的联合增强抗肿瘤作用有关。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近10几年来发表的川陈皮素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其对多种肿瘤细胞都有抑制作用,将来可能发展为全能型抗肿瘤药物,为川陈皮素在临床抗肿瘤应用中提供参考依据,现就川陈皮素抗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中药的基本理论,按照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对中药进行各种处理的传统制药技术,炮制技术的优劣,对中药的性能及疗效有很大的影响。前人有“完花本利水,非醋不能通.陈皮专理气,留白补胃中,附子救阴证,生用走皮风,草果消膨效,连壳反胀胸。”并有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难而病症不验也……。”这些都说明了中药炮制方法是我们祖先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总结。仅李时珍《本草纲目》和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先后收载的药物共2652种,其中大多数药材都需经过不同形式的炮制才能发挥药效,而且炮炙方法不同,药性…  相似文献   

20.
龙顺伯 《中国药业》2008,17(10):63-64
介绍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理化性质及毒副作用等方面的影响,以使中药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做到对症治疗,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