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rray—CGH)在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产前诊断发现4例常规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不能明确的胎儿染色体异常,按照标准的array—CGH操作分析对这些病例进行全基因组检测。结果通过array—CGH技术分析,明确了4例胎儿可疑染色体异常的诊断并且进行精确定位,1例染色体部分缺失,1例正常,1例染色体部分重复,1例不平衡易位。结论array—CGH技术对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具有高分辨率,能够精确定位异常片段,明确胎儿预后,对产前诊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产前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出染色体易位的胎儿应查父母双方染色体,并用基于芯片的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 CGH)技术检测,以明确其易位染色体的来源及胎儿染色体有无微重复或微缺失,探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 CGH)技术在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胎儿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诊断出胎儿染色体异常,核型为46,X,t(X;13;9)(q13;q14;p22),t(3;6)(p13;q23)。对此例标本进行a CGH分析,通过多位点高分辨率扫描确定胎儿染色体有无微重复或微缺失。结果a CGH扫描检测出胎儿染色体在Xq13.1-q13.2(71,699,190-71,820,393)区带存在121kb的缺失,在13q14.2-q21.1(48,706,590-57,520,639)区带存在8.8Mb的缺失。结论利用a CGH技术可以方便快速地鉴定和分析染色体的微重复或微缺失,结合传统的核型分析技术,可以为判断重复或缺失染色体片段的遗传学效应和产前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1例心脏缺陷胎儿进行细胞遗传学诊断,明确其病因,为再生育复发风险评估及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单核苷酸多态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based arrays,SNP—array)对胎儿及其父母行全基因组DNA扫描分析,结合G显带核型分析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验证胎儿染色体1p36.3微缺失的来源。结果高密度SNP—array芯片检测显示胎儿在1p36.33p36.23存在6.9Mb的微缺失,G显带核型分析和FISH检测提示其父亲核型为46,XY,t(1;14)(p36.3;p12),胎儿携带一条由父亲1P末端和14p末端平衡易位形成的1号衍生染色体,核型为46,XY,der(1)t(1;14)(p36.3;p12)pat。结论SNP—array结合G显带和FISH技术有助于发现染色体末端隐匿性易位、微缺失或微重复,提高诊断准确率,对复发风险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5例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胎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BoBs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染色体G显带、BoBs技术和FISH技术从多个水平对5例胎儿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目标位点进行识别和确认。结果 羊水细胞染色体结果均未见异常;BoBs结果显示2例DiGeorge综合征,1例Smith-Magenis综合征,2例22q11.2微重复综合征;FISH进行验证,结果与BoBs一致。结论 BoBs技术应用于产前诊断有利于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的发现,大大提高了产前诊断的效率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反复孕育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儿、胎儿父亲患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家系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化,确定其发病的遗传学原因。方法对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异常的法洛氏四联症胎儿及其整个家系中的7人采用微阵列基因组杂交(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rray—CGH)技术进行基因组拷贝数变化的检测分析(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结果经过array—CGH分析,在胎儿及其父亲的22q11.21均发现存在2.52Mb的致病性缺失片段,位于18,919,942—21,440,514区段。家系中其他成员未发现同样的片段异常。结论22q11.21微缺失是导致其父亲患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遗传学原因,也是该家系多次孕育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原因,同时表明22q11.21微缺失表型多样,临床症状差异大。array—CGH是一种高通量、高分辨率及高准确性的遗传学分析技术,能够发现染色体片段上的亚微结构异常,是临床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菌人工染色体标记-微球鉴别/分离法(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s-on-beads,BoBs)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39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羊水细胞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BoBs检测,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239例羊水中共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30例,检出率为2.42%,其中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25例,BoBs检出25例。30例异常核型中,染色体非整倍体17例,BoBs检测结果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吻合;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8例,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3例;染色体结构异常5例,BoBs检测未见异常。结论BoBs技术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可快速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及常见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大大提高了产前诊断的效率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告一例7q11.23重复综合征胎儿,探讨多种产前诊断技术的联合应用价值,为患者提供可靠的遗传咨询。方法采集1例孕中期胎儿的羊水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提取羊水DNA,进行BoBs检测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检测。结果胎儿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未见异常;BoBs检测结果提示胎儿7q11.23区域可见重复;SNP array检测结果显示胎儿7q11.23区段存在1.4Mb片段的重复,提示arr[hg19]7q11.23(72,701,098-74,162,823)×3。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BoBs检测,并用SNP array验证,明确诊断一例7q11.23重复综合征胎儿,在产前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1例胎儿产前诊断为7q11.2重复综合征的回顾性分析,评价产前BACs-on-Beads(Bo Bs)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显带分析羊水细胞染色体,并用Bo Bs分析胎儿常见非整倍体染色体病及了解是否有目标区域微小缺失和重复。结果羊水细胞染色体结果为未见明显异常,Bo Bs结果显示胎儿7q11.2发生微重复。结论 BACson-Beads技术与传统细胞学技术相结合,大大提升产前诊断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传统细胞遗传学技术联合SNP - array (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array, SNP - array)在识别胎儿微小额外标记染色体( supernumerary marker chromosome, sSMC)致病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常规G显带技术分析胎儿染色体核型,针对发现的sSMC,应用C显带技术分析ssMC,如果sSMC非异染色质,进一步进行SNP—array辨别其来源并分析相应的表型。结果通过对8575例产前诊断标本G显带核型分析发现4例新发标记染色体,其中C显带示2例为异染色质结构,2例为非异染色质结构。这2例非异染色质结构病例进一步行SNP—array检测,结果示一例未见致病性改变,另一例为4号染色体部分重复。结论SNP—array能够在基因组水平上识别胎儿sSMC的成分,结合传统的细胞遗传学技术应用于产前诊断中,为确定sSMC的致病性提供了可靠的产前诊断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产前诊断染色体病患儿生育史及平衡易位核型携带者孕妇胎儿染色体结构是否正常。方法收集孕妇及患儿的表型。孕妇外周血核型分析,联合应用胎儿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拷贝数变异检测分析对后两次怀孕胎儿进行产前诊断。结果孕妇外周血核型结果46,XX,t(5;6)(p15:p23);一孩外周血核型结果46,XX,?der(5)t(5;6)(p15.32;p22.3);二胎羊水染色体核型结果46,XN,t(5;6)(p15:p23),拷贝数变异结果正常;三胎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胎儿为46,XN,?der(5)t(5;6)(p15.32;p22.3),拷贝数变异结果为5p15.33p15.32(20000-6060000)缺失6.04 Mb和6p25.3p22.3(160000-18660000)重复18.50 Mb。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与高通量测序检测拷贝数变异技术联合使用可为平衡易位携带者孕妇提供精确的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一例多发畸形患儿染色体拷贝数变异的性质,分析其染色体变异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首先应用常规G显带分析该例患儿外周血染色体改变,然后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arra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array CGH )对该例常规核型分析的结果进行精确定位。结果该患儿常规核型分析为46,XY,inv(9)(p12q13),Yqh+。arrayCGH结果为dup(5)(p14.1p15.33)区段(151,737—28,789,424)存在28.64Mb重复;del(18)(q22.1q23)区段(63,993,067—77,982,126)存在13.99Mb缺失。临床表现为面容特殊、眼裂小、牙齿反颌、隐形脊柱裂及脚趾畸形等。结论5号和18号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可导致患儿出现多发畸形;与传统的细胞遗传学分析方法相比,arrayCGH在染色体异常分析中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羊水细胞DNA高通量测序(即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sequencing,NGS)诊断Williams综合征,探讨NGS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例超声发现胎儿生长发育异常的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术,提取羊水细胞DNA,进行测序分析。结果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胎儿染色体7q11.23区域存在2.42Mb的缺失,家系调查该缺失来自孕妇本人。结论对超声发现胎儿生长发育异常时,建议进行羊水细胞DNA高通量测序,产前诊断排除Williams综合征等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1例X性连锁遗传鱼鳞病的胎儿作出产前诊断,探讨Bo Bs技术作用。方法应用G显带分析羊水细胞染色体,用BACs-on-Beads(Bo Bs)技术分析胎儿常见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及目标区域的微缺失,并应用微阵列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erphisms array,SNP Array)芯片验证。结果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未见明显异常,产前Bo Bs结果显示胎儿Xp22.31存在微缺失,SNP Array检测结果显示arr Xp22.31(6,455,151-8,134,649)×0,该片段包含STS、VCX3A、PNPTLA4及HDHD1等4个OMIM基因。结论 Bo Bs技术能快速、准确提示微缺失,通过SNP Array验证,与传统细胞学技术相结合,可显著提升产前诊断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Bo Bs检测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产前诊断的孕妇884例,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产前Bo Bs检测,Bo Bs检测阳性病例送SNP array检测,并对检测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884例羊水样本中共检出57例染色体非整倍体,55例核型分析与Bo Bs检测结果一致,2例羊水细胞培养失败经Bo Bs检测提示为47,XYY和21-三体。与核型分析结果相比,Bo Bs检测到8例微缺失/重复样本;核型分析到的6例嵌合体、5例臂间倒位、1例平衡易位和22例染色体多态性变化Bo Bs未检出。结论核型分析和Bo Bs检测在产前诊断中的联合应用,能全面快速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和九种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多种技术对3例22q11.2微重复综合征进行产前诊断,探讨22q11.2微重复综合征胎儿的遗传学特征。方法应用染色体G带、BAC on Beads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SNP array技术从多个水平对3例22q11.2微重复综合征胎儿断裂位点进行识别与定位。结果 3例经由BAC on Beads技术发现的22q11.2微重复综合征胎儿均经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SNP array技术证实存在2.8Mb-3.1Mb不等微重复,其中一例经芯片验证为遗传自父亲。结论 BAC on Beads技术应用于产前诊断有利于发现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染色体G显带核型异常患者基因拷贝数变异(CNVs)情况,探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 CGH)技术在染色体异常细胞遗传学分析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受试者外周血标本,array CGH技术分析染色体易位、标记染色体以及性染色体异常患者CNVs情况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array CGH分析发现染色体核型为45,XY,t(18;21)(18p11;21p11),15ps+的易位患者染色体18p11.3存在缺失,17q21.31存在扩增,18号染色体与21号染色体为非平衡易位,未检测到染色体15ps+相关CNVs;核型为47,XX,15ps-,+mar患者存在Y染色体相关CNVs,其标记染色体可能来源于Y染色体;核型为45,X/46,XY的性染色体异常患者染色体15q11.2存在缺失、15q13.3和22q11.23存在扩增,未检测到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相关CNVs。结论 array CGH技术在临床细胞遗传学分析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该技术应用于CNVs分析有利于筛查病理性CNVs,明确染色体易位类型,辅助了解标记染色体的来源,但可能不适用于嵌合体以及染色体随体异常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细菌人工染色体微珠(BACs-on-Beads,Bo Bs)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79例接受侵入性产前诊断的孕妇羊水样本行产前Bo Bs检测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379例样本共检出24例异常样本,异常率为6.3%(24/379),其中15例染色体数目异常样本为两种技术共同检出,5例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样本为Bo Bs技术单独检出,另4例染色体结构异常样本为核型分析单独检出。结论 Bo Bs技术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目标染色体非整倍体以及微缺失/微重复,Bo Bs检测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有利于提高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a CGH分析1例发育落后合并自闭症患儿,分析其染色体异常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与结果首先应用外周血培养G显带分析患儿及父母染色体核型,然后应用荧光PCR技术对FMR1基因和a CGH技术对患儿进行基因组拷贝数变化的检测分析(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患儿与其父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一致,均为46,XX/Y,t(1;13)(p36.1;p11.2),其母染色体正常,患儿FMR1基因的CGG重复的基因型为30/30次,array-CGH分析发现患儿22q13.31-q13.33存在2.95Mb的致病性缺失片段。结论 22q13.31-q13.33微缺失区域是患儿发育落后、语言障碍、自闭症发生的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技术对1例超声结构异常胎儿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检测,探讨CMA在超声结构异常胎儿产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常规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胎儿及其父母的染色体核型,应用CMA技术分析胎儿及其父母的CNVs。结果G显带核型分析显示胎儿核型与母亲一致,为46,XN,t(8;11)(q21.2;q13)mat,父亲核型正常;父母CMA检测结果均未见异常;胎儿的检测结果为arr[GRCh37]8q13.3(71314082-73322915)×1,提示一条8号染色体的8q13.3区域发生2.00 Mb缺失。结论超声结构异常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的平衡易位,需借助CMA等技术进一步确定是否存在微缺失微重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1例无创产前检测提示22号染色体长臂q11.21位置存在1.62 Mb缺失的胎儿进行产前诊断,为其家系提供遗传咨询。方法行羊水穿刺术后,通过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全基因组芯片技术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应用全基因组芯片技术对胎儿父母进行比对分析,以明确胎儿基因组变异的来源。结果羊水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胎儿染色体核型为46,XX,胎儿全基因组芯片结果为arr[hg19]22q11.21(20,723,685-21,800,471)x1,即胎儿22q11.21区段存在1.08 Mb的缺失,该区域覆盖CRKL基因,TBX1、COMT、HIRA及MAPK1基因并不包含在内。经基因组定位分析发现,该缺失属于22q11.2微缺失综合征中间缺失型。父母外周血全基因组芯片比对结果显示,胎儿父亲染色体为正常男性核型:arr(1-22)×2,(X,Y)×1,胎儿母亲为女性核型,含有2处染色体异常:arr[hg19]22q11.21(20,716,876-21,800,471)x1,即22q11.21区段存在约1.08 Mb缺失;arr[hg19]22q13.31(45,071,900-45,305,325)x1,即22q13.31区段存在约233 kb缺失。结论胎儿22号染色体长臂上存在的微缺失遗传自母亲,为罕见的母源性22q11.2微缺失中间缺失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