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9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优劣。方法 2005年4月至2011年3月,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例急性腹股沟嵌顿性斜疝43例(腹腔镜组),及同期行传统开放手术的腹股沟嵌顿斜疝52例患儿(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能在手术中检查对侧隐性斜疝,一并行疝囊颈高位结扎治疗。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疝具有明显微创优势,可作为一般情况较好的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治疗的优先考虑术式。  相似文献   

2.
小儿腹股沟斜疝传统治疗多以开腹手术为主,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也越来越普遍.腹腔镜创伤小,手术切口微小,术后恢复快,疗效和传统开腹术式相同[1].  相似文献   

3.
小儿腹股沟斜疝为普外科常见病,传统手术采用平行腹股沟韧带斜切口,切口较长,创伤相对较大,破坏了腹股沟管正常解剖结构,术后并发症多。本院普外科自2002年开展经下腹皮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腹股沟斜疝治疗是经腹股沟修补。我院自1987年以来,采用经腹腔修补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72例,并随访无一例复发,且手术时间短,无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段九龄  李忠烈 《临床医学》1999,19(10):22-23
小儿腹股沟斜疝地一种常见病,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更是基层医院常见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传统术式是经腹股沟斜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而Lakague术采用经腹环处横切口,该方法有损伤少,操作方便,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此术式虽有30余年历史,但因国内大中专教材尚无介绍,故在很多基层医院还未普及推广。我院自1987年3月至1999年3月采用该式治疗小儿疝307例,效  相似文献   

6.
<正>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临床儿童多见的外科疾病,常需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为经腹股沟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但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若患儿疝囊情况比较复杂,则手术操作变得相对困难[1-2]。本研究探讨经腹腔腹股沟管内口修补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中的临床应用,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10年6月—2013年10月接收诊治的112例行择期手术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  相似文献   

7.
腹股沟斜疝是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在基层医院,因条件限制,大多仍采用传统疝修补术。笔者从98年至今共收住手术治疗96例,术后18例出现阴囊血肿,现回顾性分析,对腹股沟斜疝术后阴囊血肿的讨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方法以及疗效。对收治的12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使用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0例患儿经过手术治疗均治愈,单侧初发疝患儿平均手术时间为16min,复发疝患儿平均手术时间为26min,没有出现出血症状,5例患儿出现轻度阴囊水肿,3~5d后自动愈合。正确的手术治疗方法能够提高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青年患者经腹腹股沟斜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开始采用经腹入路对青年患者进行腹股沟斜疝的治疗,并从手术时间、术后卧床休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恢复正常运动时间、复发率等方面与传统术式进行比较。结果经腹入路修补腹股沟斜疝与传统的腹股沟前壁(Fergu—son’s)法、后壁(Bassini’s)法比较,复发率并无差别,但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疼痛不适感轻微,卧床时间短,更宜于患者恢复。结论经腹入路修补腹股沟斜疝对青年患者是一种很好的手术模式,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腹股沟斜疝是外科常见疾病,外科手术治疗腹股沟斜疝已有100余年历史了。然而术后疝复发仍困扰着我们每一位医生和患者,这说明传统的手术方法存在较多的弊端。自1992年以来我院在手术方法上作了一些改进,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腹股沟斜疝术后阴囊血肿原因及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腹股沟斜疝是最为常见的腹外疝,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基层医院因条件限制,仍以传统疝修补术为主。术后阴囊血肿也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我院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80例患者,出现术后阴囊血肿5例,根据血肿大小采用不同处理方式,均预后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 将257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按住院号随机分为2组:腹腔镜手术组(n=162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传统手术组(n=95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对2组之间的手术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除住院费用略高于传统手术组外,在手术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方面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04-305
观察并分析外科微创手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选取8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传统腹股沟斜切口术,观察组行外科微创手术,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2组手术所需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和总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中,外科微创手术能够有效地缩短治疗时间,缓解患者的疼痛,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可行性。方法总结采用微型腹腔镜治疗6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该手术方法的切口和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无需缝线,术后无瘢痕、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安全、简易、有效。  相似文献   

15.
孙雪峰 《临床医学》2009,29(6):14-15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成年人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28例成年人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8例全部完成手术,手术效果满意,术后随访1~4年,均未见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成年人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病,治疗上主要是手术治疗,本次研究回顾分析采用下腹横纹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312例小儿易复性腹股沟斜疝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两层补片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37例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贤绸 《浙江临床医学》2005,7(11):1143-1143,1145
腹股沟斜疝的治疗常采用平片式或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本科自2002年2月至2004年8月采用改进的小补片内环口再以平片加强腹股沟区的手术方法治疗腹股沟斜疝3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此病经诊断明确后,目前最可靠的治疗方法是采用手术治疗,该技术已经逐渐完善、成熟,值得患儿及其家属信赖,同时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的护理工作应引起临床重视[1].笔者通过本研究观察心理护理在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将相关资料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成人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治疗方法中,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因术后无疼痛、下床早、恢复快且复发率低等优点,已逐渐取代其他术式而成为成人腹股沟斜疝的主要治疗方法.我院2003年8月~2009年10月采用疝囊代补片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115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ZT胶注射治疗腹股沟斜疝139例分析陈锡厚周承涛腹股沟斜疝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老人和儿童。以往以手术治疗为主。我科自1995年6月~1996年6月采用ZT胶腹股沟管内注射治疗腹股沟斜疝13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