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及意义。 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10月至 2014年 10月期间收治的 90 例脑梗死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和实验组均 实施常规的护理治疗措施,此外,对实验组实施早期的康复护理措施。 疗程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情况。结果:试验1个月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19.929,P <0.001)。实验组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1] 、韦氏成人记忆量表( Weehsler Memory Scale ,WMS)[2]和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 ADL)[3]评分明显增高,两组MMSE(t=3.226,p=0.002)、WMS(t=3.394,p=0.001)、ADL(t=7.221,p<0.001)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4]。  相似文献   

2.
林丽 《哈尔滨医药》2016,(2):194-196
目的 研究综合认知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神经内科110例脑梗死后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5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综合认知康复训练,经12周后通过简易智能状态检测量表(MMSE)、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ADL)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康复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MMSE评分提高,SSS和ADL评分降低.且康复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认知康复训练对改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MMSE量表评分、ADL 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的MMSE量表评分、ADL 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有助于改善此类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施玉莲 《淮海医药》2013,(6):566-567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对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2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MMSE及WMS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康复护理干预后MMSE及WMS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加快神经功能的恢复,延缓认知功能障碍的进展,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脑梗死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措施,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及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给予营养脑细胞类药物;给予活血化瘀中药类制剂;给予依达拉奉等清除抗氧化自由基类药物;合并有肺部感染的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合并有消化道症状的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康复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上述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和对照组治疗后的MMSE量表评分、ADL 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MSE量表评分、ADL 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的MMSE量表评分、ADL 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给予神经节苷脂治,有助于改善此类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康复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干预前,实验组患者的MMSE评分为(16.51±3.11)分,对照组患者的MMSE评分为(16.12±3.82)分;实验组患者的ADL评分为(53.76±4.51)分,对照组患者的ADL评分为(54.17±3.84)分;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0、0.44,P=0.62、0.66>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MMSE评分为(25.81±1.19)分,对照组患者的MMSE评分为(18.23±4.32)分;实验组患者的ADL评分为(68.34±3.16)分,对照组患者的ADL评分为(55.48±4.27)分;实验组患者的MMSE评分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0.70、15.31,P=0.00、0.00<0.05)。结论康复干预方式是一种对老年痴呆患者极有裨益的护理方法,在接受治疗后,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能够明显的得到提升,也能因此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认知护理干预对脑梗死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轻度认知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护理干预。通过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MMSE与ADL评分,比较两组的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的区别。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前两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前两组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认知护理干预对脑梗死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有明显的改善,对于缓解脑梗死患者的认知障碍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值得在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慧慧 《淮海医药》2016,(4):488-489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6例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认知功能训练,治疗12周后对比2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量表)、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治疗12周后,2组MMSE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结合认知功能训练,可促进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别选择奥拉西坦以及吡拉西坦药物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并且对药物药理作用加以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药物对比分组通过随机数表法展开;对照组:吡拉西坦;观察组:奥拉西坦;对两组患者的Mo C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以及MMSE(简易智能量表)评分结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o CA评分、ADL评分以及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临床治疗药物选择奥拉西坦,同选择吡拉西坦药物治疗效果比较,可以成功改善患者的Mo CA评分、ADL评分以及MMSE评分结果,最终获得显著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疾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对于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所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78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和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在ADL评分和MMSE评分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和MMSE评分均远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痴呆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6例A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运用脑复康、多奈哌齐等进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内容包括认知干预、记忆干预、行为干预、心理干预、安全干预、用药指导、社区-家庭护理干预等。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AD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神经精神科问卷(NPI)、总体衰退量表(GDS)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2组患者在干预前及干预1年后认知能力、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全程康复护理干预1年后,研究组患者MMSE、ADAS-cog、ADL、NPI、GDS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AD患者的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行为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石杉碱甲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其中研究组加以石杉碱甲治疗,对照组加以尼莫地平片,两组患者均持续服用12周.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状态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MMSE、ADL评分均有所改善,对比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比,研究组MMSE、ADL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石杉碱甲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安全有效,无严重不良反应,可明显改善患者精神状态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诺迪康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平顶山煤业集团总医院收治的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静脉滴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30 m L+生理盐水250 m 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迪诺康胶囊,2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调查表(ADL)评分、躯体生活自理量表(PSMS)评分、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ADL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ADL评分、PSMS评分、IDAL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迪康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智力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药实践》2016,(2):91-92
目的:观察丁苯酞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0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测定和评价认知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MMSE,ADL分数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丁苯酞能改善轻、中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评估及康复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56例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78例)和对照组(n=78例),观察组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两组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及康复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研究对象的MMSE量表评分、MOCA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有P <0.05。结论在帕金森患者中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并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个体化的3R护理法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工作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的3R护理。根据简易智能状态评估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社会功能活动调查表(FAQ)的评分结果,比较护理前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MMSE、HDS、ADL、FAQ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3R护理法有利于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工作记忆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本院诊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每组40例,根据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韦氏记忆量表(WMS)、临床痴呆(CDR)评定标准,比较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WMS评分、CDR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MMSE评分、WMS评分均明显升高,而CDR评分明显降低,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周玲 《淮海医药》2015,(2):197-19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3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表(ADL),以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的评分结果。结果 2组患者的MMSE、ADL、SF-36量表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各项评价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老年痴呆患者的康复,能有效改善病人的智力、记忆、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89例,按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n=45)及对照组(n=44),分别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及常规干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ADL(生活能力量表)、FMA(肢体功能量表)评分情况。结果经过组间对比显示研究组ADL、FMA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具显著效果,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故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认知康复对老年脑卒中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为早期认知康复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住院脑卒中患者37例,随机分为认知康复组(研究组19例)和对照组(18例)。研究组:益智治疗(双益平)+认知康复治疗;对照组:益智治疗(双益平)。所有患者均接受脑血管病常规治疗+运动康复治疗,疗程8周。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定认知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fe,ADL)。分析认知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ADL的影响。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分值比较差异显著,P<0.001;研究组治疗后定向、记忆、注意力、计算力、回忆和语言能力各认知项目均有提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在定向、注意力、计算力和回忆能力提高明显,P均<0.05,而记忆、语言能力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显著,P<0.001,研究组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结论:认知康复能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早期介入认知康复对患者功能状态的良好转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