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小儿鼾症对儿童的智力和生长发育均有一定的影响 ,但此病尚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 1996年 3月~ 1999年 3月我院收治小儿鼾症 48例 ,经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 :48例中 ,男 31例 ,女 17例 ;年龄 2~ 13a,平均 4.5a ,病程 5个月~ 8a。表现为睡眠时鼾声过响、张口呼吸 48例 ,伴有憋气症状 2 8例 ,伴有夜惊、遗尿 2 1例 ,伴有肥胖者 12例 ,腺样体面容 8例。 48例中扁桃体Ⅲ度肥大者30例 ,Ⅱ度肥大者 18例 ,并腺样体肥大 32例。二、治疗方法 :均采用手术治疗 ,其中 32例行局麻下扁桃体挤切术加局麻下腺样体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及多导睡眠监测(PSG)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4月以打鼾或/伴张口呼吸症状就诊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及PSG监测资料。根据PSG结果分为OSAHS组、单纯打鼾(PS)组及鼾症伴氧减组,分析各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及PSG结果。结果共入组408例患儿,中位年龄5岁(4~7岁),男260例、女148例。OSAHS患儿99例,PS患儿201例,鼾症伴氧减患儿42例。OSAHS组扁桃体肿大、腺样体肥大比例高于PS组,鼻炎/鼻窦炎比例低于PS组,OSAHS组的夜间打鼾、呼吸费力、呼吸暂停、夜尿比例均高于PS组,OSAHS组的日间思睡比例高于PS组和鼾症伴氧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的PSG监测NREM1期睡眠时间、鼾声指数均高于PS组,NREM3期比例低于PS组。OSAHS组及鼾症伴氧减组的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均低于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高,呼吸暂停最长时间最长,其次为鼾症伴氧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腺样体肥大、肥胖、存在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是儿童OSAH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OSAHS患儿存在睡眠结构紊乱,主要为NREM1期睡眠时间延长,NREM3期时间缩短。肥胖、腺样体肥大、鼻炎或鼻窦炎是OSAHS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扁桃体挤切术治疗儿童鼾症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儿童鼾症的主要致病因素是腭扁桃体肥大或腺样体肥大。其不仅影响儿童正常发育,而且由于长期阻塞呼吸道导致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还可影响其神经肌肉发育,出现面部发育畸形、生长发育迟缓、高血压、头痛、性格行为异常、易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表现。我院2000年1月~2002年12月采用扁桃体挤切术治疗儿童鼾症4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增多症是指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明显增多,按病因可分两类,一类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属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另一类是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于感染、肿瘤、激素治疗后等。临床上小儿血小板增多症比较常见,但是,血小板增多症病因分析报道很少,现将近5年我科收治的小儿血小板增多症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2000年4月~2005年4月我科住院的血小板增多症患儿158例,男98例、女60例,年龄最小1个月1例,~1岁49例、~3岁35例、~6岁37例、~13岁36例,中位年龄3·3岁。二、方法所有患儿均进行血尿便常规、血小板黏附聚集试验、凝血常规、CR…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纳布啡给药时机对小儿鼾症手术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2020年1月至9月收治的84例全身麻醉下行小儿鼾症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给药时机分为超前镇痛组和术后镇痛组,每组42例。超前镇痛组患者于手术开始前5 min给予纳布啡(0.1 mg/kg),术后镇痛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5 min给予纳布啡(0.1 mg/kg)。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时间点生命体征、躁动情况和疼痛程度。结果术后镇痛组患者在手术开始时,HR和MAP均明显上升(P0.05)。术后镇痛组患者镇静躁动评分(sedation agitation scale, SAS)和东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Childrens'Hospital Eastern Ontario Pain Scale, CHEOPS)在大部分时间点均明显高于超前镇痛组(P0.05)。超前镇痛组不良反应1例,术后镇痛组不良反应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布啡超前镇痛能安全用于小儿鼾症手术的围术期镇痛管理,可更有效缓解苏醒期躁动和术后疼痛,缩短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小儿长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的复发原因及手术治疗进行分析总结,对防止术后复发的措施进行探讨。临床资料:收治小儿长骨纤维异样增殖症44例,均经病理证实。该病术后复发率颇高,12例因复发而再次或多次手术,复发率达36%。其中胫骨为最常见的复发部位,占67%。结果:35例行刮降病灶植骨术,术后11例复发。其中胫骨13全,复发7例。对9例胫骨以前方破坏为主的病变,手术方法由刮除病灶植骨术改进为蝶形切除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畏食症患儿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1-10岁畏食症患儿54例进行血清瘦素水平测定,随机选择正常同龄儿童4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畏食症患儿血清瘦素水平男(1.42±1.26)μg/L,女(2.19±1.52)μg/L,明显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小儿(P<0.001)。畏食症患儿血清瘦素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无明显相关性(r男=0.12,r女=0.26P均>0.05);正常小儿血清瘦水平与BMI呈显著正相关(r男=0.73,r女:0.81P均<0.01)。结论畏食症患儿血清瘦素水平与体脂含量无明显线性关系,可能在禁食和饥饿状态下,存在独立于体脂之外的调节瘦素分泌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体重正常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体脂肪含量的影响因素,为OSAHS患儿肥胖的早期筛查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门诊就诊的鼾症患儿和社区招募的健康儿童且行PSG监测者中选取:体重正常、行人体成分检测、年龄3~7岁儿童。分为病例组(OSAHS轻度亚组、中重度亚组)和对照组(原发性鼾症亚组、健康儿童亚组),分析睡眠参数与人体成分的差异,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人体成分与睡眠结构和觉醒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纳入58例,其中OSAHS中重度亚组30例,OSAHS轻度亚组28例;对照组63例,其中原发性鼾症亚组33例,健康儿童亚组30例。4个亚组间年龄、性别和BMI Z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①4个亚组在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AI)、最低氧饱和度及呼吸相关脑电觉醒反应指数(RAI)、自发脑电觉醒反应指数(SAI)、睡眠压力指数(SPS)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间两两比较显示,AHI、OAI、最低氧饱和度、RAI和SPS OSAHS轻度、OSAHS中重度亚组高于原发性鼾症亚组和健康儿童亚组(P<0.05)。②4个亚组间去脂体重、蛋白质、骨骼肌、静息代谢率、内脏脂肪面积、上臂围和腰臀比差异总体上无统计学意义,体脂肪含量和体脂肪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OSAHS中重度亚组最高。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脂肪含量与SPS呈正相关(r=0.641),与AHI、OAI、最低氧饱和度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OSAHS可能与正常体重儿童的体脂肪含量增加相关,引起体脂肪含量增加的主要相关因素可能是睡眠片段化而非间歇性缺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及鼾症患儿多导睡眠图(PSG)的特点及PSG对儿童睡眠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4例OSAHS及62例同年龄组原发性鼾症儿童进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并进行比较,观察呼吸紊乱指数(AHI)、觉醒次数、周期性腿动指数、睡眠最低血氧饱和度等16项指标。结果与鼾症组相比,OSAHS患儿周期性腿动指数、AHI、平均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发生在非快速动眼期(NREM)的AHI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PSG是鉴别诊断OSAHS与鼾症的重要方法,与鼾症组相比OSAHS患儿睡眠结构无明显改变.OSAHS在患儿中主要发生在NREM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儿童及鼾症儿童多导睡眠图的特点及多导睡眠图对儿童睡眠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04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74例OSAHS儿童及62例同年龄组原发性鼾症儿童进行整夜多导睡眠(PSG)监测,并进行比较,观察呼吸紊乱指数、觉醒次数、周期性腿动指数、睡眠最低血氧饱和度等16项指标。结果与鼾症组相比,OSAHS儿童周期性腿动指数、呼吸紊乱指数、平均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发生在非快速眼动期的呼吸紊乱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SG是鉴别诊断儿童OSAHS与鼾症的重要方法,通过对PSG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强调PSG是诊断儿童睡眠有关疾患,特别是OSAHS的分型、病情评价的有用和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小儿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小儿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症状与体征进行总结,以提高其诊断治疗。方法对1990-1997年收治的14例小儿腰椎间盘突出症资料进行总结,男9例,女5例,年龄6-14岁,10岁以上13例。该病以外伤或重复性创伤为其原因。  相似文献   

12.
我们两院自1981年1月~2001年3月共对216例小儿肠套叠施行手术治疗,其中坏死性肠套叠73例,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男46例,女27例。年龄2~12个月54  相似文献   

13.
脑电图是诊断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46例小儿病脑化脑中的脑电图改变进行了分析。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病脑39例,男27例,女12例,  相似文献   

14.
小儿血小板增多症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增多症是指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明显增多,按病因可分两类,一类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属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另一类是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于感染、肿瘤、激素治疗后等.临床上小儿血小板增多症比较常见,但是,血小板增多症病因分析报道很少,现将近5年我科收治的小儿血小板增多症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46例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临床X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对46例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X线表现及分型进行讨论如下。 临床资料 46例中1990~1993年内发病32例,1990年前确诊的随访病儿14例。最长随访时间9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采用纵向缩缝加血管包裹法治疗小儿颈内静脉扩张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 ̄2006年5月我院收治的14例小儿颈内静脉扩张症的临床资料。右侧9例,左侧2例,双侧3例。均于病变血管阻断后,纵向缩缝使其缩至正常血管口径,再用涤纶布片或人工血管补片进行血管包裹加固。结果14例患儿均痊愈出院,平均随访3个月 ̄6年,未见复发。结论纵向缩缝加血管包裹法治疗小儿颈内静脉扩张症,血流动力学不受影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小儿肝前型门高压症治疗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对小儿肝前型门脉高压症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评价,寻找比较合理的治疗方案,对本院20年来收治的27例小儿肝前型门脉高压症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其中行断流术者14例,分流术8例,单纯切脾和大网膜包肝包肾术5例。  相似文献   

18.
手足多汗症临床上并不少见,然而在小儿出汗严重手足多汗不多见,此症虽然对小儿健康没有直接影响,且大多无须治疗就可自然康复,然而严重者给患儿带来诸多不便。现就我科收治的1例小儿重症手足多汗症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巨输尿管症是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其病因复杂,以输尿管迂曲、扩张为共同病理改变,常采用病变输尿管切除、输尿管裁剪整形及抗返流性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2002年6月 ̄2005年6月我院采用改良膀胱外输尿管隧道延长术治疗小儿巨输尿管症10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  相似文献   

20.
小儿椎管肿瘤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小儿椎管肿瘤较颅内肿瘤少见,且常误诊。现将我院1980年7月至1991年2月收治的24例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10例,女14例。年龄10月~13岁。病程1月~1年,平均5.3月。首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