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与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5例根管治疗术失败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5例患者的42颗患牙中,6例患者17颗患牙因欠充导致治疗失败,占40.48%;4例患者12颗患牙因超充导致治疗失败,占28.57%;3例患者8颗患牙因遗漏根管导致治疗失败,占19.08%;2例患者5颗患牙因根管充填不密合导致治疗失败,占11.90%。结论根管治疗效果与根管充填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预防及治疗根管治疗术失败的关键为规范操作、清除根管感染物、阻断感染源、避免再感染、提高充填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根管显微镜下应用超声器械对因上颌第1磨牙MB2遗漏导致根充失败患牙的治疗效果。方法 2年来收集69例根充失败的上颌第1磨牙病变患者应用显微镜结合超声寻找MB2,并重新充填。结果 69例患者成功发现42例,成功预备40例,2例根侧穿。未发现27例总有效率58%。结论根管显微镜结合超声的应用,提高了上颌第1磨牙MB2根管的发现率与治疗率,提高了患牙治愈率,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磨牙根管治疗失败的因素。方法对76例患者共82颗磨牙根管治疗失败前后的x线牙片进行观察,从根管的长度、形态、数目、钙化、弯曲度方面分析治疗失败的原因并总结经验。结果76例患者的82颗磨牙中,牙龈有瘘道、不适或咬颌痛的患牙56颗(683%),因修复治疗需要重新诊治的16颗(19.5%),因牙体缺损或继发龋等就诊的患牙10颗(12.2%)。在根管治疗失败的82颗磨牙中,62颗(75.6%)欠充填,11颗(13.4%)超充填,5颗(6.1%)根尖渗漏,4颗(4.9%)根管遗漏。结论磨牙根管治疗难度较大,必须提高术者的技术操作水平和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4.
根管再治疗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根管再治疗的原因及临床治疗的注意事项.方法 对2005-2007年于我院牙体科就诊的84位患者中曾经做过根管治疗并确定为需要再治疗的92例患牙进行治疗后的总结和分析.结果 根管再治疗牙原治疗失败原因分别为欠填(42颗)、超填(4颗)、遗漏根管(11颗)、冠渗漏(5颗)、根管侧穿(4颗)、根管充填侧压不足(26颗).92颗患牙中89颗去除原充填物重新进行根管充填,2颗不能完全去除原充填物,1颗根管侧穿合并牙周问题拔除.结论 经临床初步观察根管再治疗是有效的.去除弯曲根管原根管充填物时应格外仔细,以防止根管侧穿.应注意上颌磨牙近中第二根管、下颌第一磨牙远中第二根管、下颌前牙第二根管的发现与治疗.  相似文献   

5.
李莉  付深利 《江西医药》2015,50(2):156-158
目的探讨临床根管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方法选取95例患者分析根管治疗失败患牙119颗,根据初次治疗情况、临床检查、X线片表现以及术中对患牙根管系统的探查等判断原治疗失败的原因。结果 119颗患牙中,根管欠充59颗,根管遗漏25颗,冠渗漏19颗,超充11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2颗,牙折2颗,根管内器械折断1颗。结论医源性因素(欠充、根管遗漏、超充等)为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冠渗漏也是导致根管再治疗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牙髓塑化治疗失败需再治疗的患牙进行分析,探讨其失败原因.方法 选取178颗塑化治疗失败牙,根据初次治疗情况、临床、术前X线根尖片等检查资料及术中对患牙根管系统的探查等判断治疗失败原因.结果 患牙牙位分布情况:上下颌磨牙共139颗(78.1%),上颌磨牙发生率最高(51.7%);牙折发生率最高,共97颗(54.5%),根尖周炎、残髓炎的患牙共69颗(38.8%);失败牙中多存在塑化不全或根管遗漏.结论 塑化治疗失败牙多发于磨牙,特别是上颌磨牙,失败最主要原因为牙折,其次为残髓炎及根尖周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临床治疗。方法在进行根管治疗的42颗上颌第一磨牙上采用小号K锉和15%EDTA液探查MB2根管,然后预备和根充根管。结果在32颗上颌第一磨牙上发现MB2根管,发现率为76.19%,根充24颗,占57.14%。结论上颌第一磨牙MB2根管发生率高,根充MB2根管是对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治疗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从而消除已进行不完全根管治疗的上颌第一磨牙的不适感。方法在42颗有不适感的上颌第一磨牙上,寻找并根充MB2根管。结果有32颗上颌第一磨牙根充了MB2根管,不适感消失了,有效率为76.19%。结论根充MB2根管是对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赖丛红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9):113-114
目的:分析探讨根管治疗失败原因可进一步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方法:按纳入标准选取126颗根管治疗失败的患牙.根据病例资料.记录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总结分析治疗失败和根管充填程度,牙冠修复,151腔宣教等的关系。结果:126颗患牙中,根尖有病变的患牙最多,106颗,占84.13%;其次,是根管充填不严密102颗,占80.95%,其中,欠充占多数,为75颗患牙,超充为少数27颗患牙;第三,是冠渗漏52颗患牙,占41.27%,其中修复体缺损29颗,继发龋15颗,修复体脱落8颗;第四,为未及时复诊病例23颗,占18.25%;第五,为牙折的病例10颗,占7.94%;第六,为遗漏根管8颗,占6.35%。有些患牙会同时出现上述1-4种情况。结论: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根尖有病变,根管充填欠佳,冠渗漏,遗漏根管,未及时复诊,口腔宣教不到位等。  相似文献   

10.
在磨牙根管治疗中或术后,牙折时有发生,而且类型各异,一般包括冠折、根折、冠根折和根纵裂。临床表现为咬不适甚至持续性疼痛、牙周损害等症状,尤以牙根纵裂累及髓底危害较大。由于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 ,患者常需拔除患牙,临床危害极大。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选取120颗需进行根管治疗的第一磨牙,其中上颌第一磨牙62颗,下颌第一磨牙58颗。随机  相似文献   

11.
上颌第一、二磨牙近颊根扁弯,根管系统解剖复杂,常有两个根管,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细弯,根管口隐蔽,临床治疗容易遗漏,多项临床研究表明,上颌磨牙近颊根的治疗难度相对较大,MB2遗漏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多项离体牙研究表明似MB2高比例存在,但临床发现率和治疗率相对较低,本文就上颌磨牙近颊根在髓腔的解剖定位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根管治疗失败的相关原因,指导临床根管治疗,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方法选择我科根管治疗失败病例113例,患牙113颗,根据初诊根管治疗情况,临床检查及再次根管治疗术中对患牙根管系统的探查,分析探讨失败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结果113颗治疗失败的患牙中欠填55颗,遗漏根管18颗,牙折17颗,冠渗漏10颗,超填8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5颗。结论根管预备不彻底或充填不严密是造成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彻底清除根管内感染物质,严密充填根管是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上颌第一磨牙近颊第二根管(MB2)的临床定位及治疗.方法 选择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患者86例(上颌第一磨牙86颗),术中应用超声器械去除髓石和牙本质悬突,暴露MB2根管口,以C型先锋锉配合EDTA凝胶润滑疏通根管,记录下根管数目、形态及类型;采用Pro-Taper锉、冠根向深入法预备根管,以侧向加压方式充填根管.结果 86颗上颌第一磨牙中,66颗患牙有MB2根管(76.7%);可扩通至工作长度共计51颗(59.3%).多数MB2根管细小弯曲,采用ProTaper锉预备根管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上颌第一磨牙MB2的发生率高,临床上以超声方法定位根管口,C型先锋锉配合EDTA疏通根管,采用ProTaper锉预备根管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上颌第一磨牙是主要的咀嚼牙齿,是临床上常易患牙髓病,根尖周病的牙齿之一,因其解剖结构、尤其是根管结构较为特殊及复杂,为临床上治疗带来了许多不便,我院从1997年初至今采取塑化根充联合治疗上颌第一磨牙的牙髓病、根尖周病186颗患牙;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上颌第一磨牙根管解剖特点 上颌第一磨牙通常情况下由三个牙根组成。两根在颠侧,一根在舌侧,舌侧牙根即腭侧牙根最大,远中颊根一般较近中颊根短小。一般为三根三管,也有三根四管等。腭侧根管较直,较粗大,近远中须根管较细小,弯曲,有时…  相似文献   

15.
蔡丰  武丽丽 《天津医药》2003,31(2):119-120
1996年3月—2001年5月笔者对本院门诊100例 ,129颗多根管后牙慢性瘘管型尖周炎采用空管药物疗法治疗 ,经1年观察 ,3年随访取得满意疗效。现分析讨论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100例129颗牙 ,男67例 ,80颗牙 ,女33例 ,49颗牙。129颗牙术前X光片示根尖区有阴影者80颗 ,根周膜间隙增宽者43颗。年龄18~75岁。均系恒牙 ,患牙分布见表1。1.2治疗方法开髓 ,对粗大根管 (上颌磨牙腭侧根管 ,下颌磨牙远中根管 ,上下颌前磨牙主根管 )拔髓 ,扩大针逐号扩大根管 ,对于细小弯曲根管内感染坏…  相似文献   

16.
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 77颗离体牙根管数目的检查 ,对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口 (MB2 )与近中颊根管口(MB)腭侧根管口 (P)的相对位置分布的规律进行观察分析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 77颗上颌离体牙 ,其中上颌第一磨牙 35颗 ,上颌第二磨牙 4 2颗 ,截冠后寻找近中颊根及其第二根管 ,并取得上颌恒磨牙根管口间距及根管口连线夹角等数据。结果 上颌第一、二恒磨牙近中颊根存在第二根管的有 36颗 ,占总数的 4 6 .75 % ,其中有1 5颗牙近中颊第二根管钙化不通 ,2 3颗牙近中颊根的第二根管口位于腭侧与近中颊第一根管口连线的近中处 ,近中颊根管口至近中颊第二根管口的距离为 1 .2 8± 0 .35 mm ,腭侧根管口至近中颊根管口的距离为 2 .98± 0 .4 7mm ,近中颊第二根管口至 P- MB线的垂直距离为 0 .6 3± 0 .1 2 mm,P- MB线与 MB- MB2 线的夹角为 2 5 .1 4°± 8.0 3°。结论 在上颌恒磨牙根管治疗时应注意根管系统的变异 ,改进开髓洞形 ,掌握查找近中颊根第二根管方法 ,以免遗漏根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根管治疗失败原因进行总结探讨。方法选取126例根管治疗失败患者,总计130颗患牙,根据患牙的临床检查、临床表现、诊断,从根管预备、充填等方面对失败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结果失败原因有:根管欠充填68例,所占比率52.3%;超充填17例,所占比率13.1%:遗漏根管6例,所占比率4.6%;根管内并发症19例,所占比率14.6%;牙折20例,所占比率15.4%;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预备和充填不当,欠充填或者是超充填、根管遗漏、侧充填不够严密等等原因引起根管内再感染,导致根管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18.
随着各种治疗手段不断发展,许多后牙残根、残冠经过核冠修复得以保存。本文就5年来我科施行核冠修复的32例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15~58岁。共有患牙36颗,其中下颌第一磨牙16颗,上颌第一磨牙10颗,上颌第一双尖牙8颗,上颌第二双尖牙2颗。患牙选择标准:磨牙冠缺损1/2~2/3,双尖牙缺损2/3或完全缺失,髓室底保存完整,无隐裂至龈下,牙齿松动Ⅱ度以内,无牙周,尖周软硬组织病变,且已行根管治疗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倒敞法在磨牙弯曲根管探查清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在该院口腔科因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就诊,需做根管治疗的60颗下颌第一磨牙患者为研究对象.患牙近中根弯曲度按Schineider法计算为30°~60°.其中观察组30颗患牙采用倒敞法探查清理根管,对照组30颗患牙采用常规小号扩锉针探查根管.比较两组患牙根管预备达到工作长度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牙初尖锉达到根管工作长度率[86.7%(26/30)]显著高于对照组[56.7%(17/30)];观察组患牙主尖试充达到根管工作长度率[86.7%(26/30)]显著高于对照组[4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3,P〈0.05;χ2=9.075,P〈0.05).结论 在磨牙的弯曲根管预备中,倒敞法具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弯曲细小钙化根管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细小弯曲或钙化根管进行治疗,根管治疗的过程包括开髓、拔髓,确定工作长度、根管预备,冲洗,根管用药及根管充填,完成牙体修复,术后回访等步骤,观察疗效。结果:70颗患牙经过反复疏通根管,治疗成功65颗,成功率92%,其中有3颗上颌磨牙中的近中弯曲根管有台阶形成。2颗钙化根管未完全扩通,评定为治疗失败。结论:根管细小、钙化不通是根管治疗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弯曲根管的治疗,成功的根管制备是前提和基础;理想、致密、完满的根管充填是完善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