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液保护与血液麻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血液保护是当今外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其目的是减少出血、少输血、不输血和输自体血,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开展等容血液稀释可以增加病人血容量。制定较保守的输血指征可使输血工作由粗放型转化为安全-集约型。“血液麻醉”是体外循环下血液保护的特殊手段,它拓宽了我们的研究领域,为无输血心脏手术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血液保护与血液麻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血液保护是当今外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其目的是减少出血、少输血、不输血和输自体血,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开展等容血液稀释可以增加病人血容量。制定较保守的输血指征可使输血工作由粗放型转化为安全-集约型。“血液麻醉”是体外循环血液保护的特殊手段,它拓宽了我们的研究领域,为无输血心脏手术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血液替代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血红蛋白生理学展望聚合血红蛋白作为血液替代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血液成分制品和血液成分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论一、输血治疗的临床意义人类尝试用输注血液的方法救治伤病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7世纪,自美国医师W illiam H arey于1628年发表的著名《心动论》初步阐明人体血液循环为静脉输注药物奠定了理论基础之后,随之就有人开始了静脉输注血液的尝试,最初的尝试是以动物的血输注给人,而后又以人血作同种异体的输注,事实上这些早期的输血探索绝大多数都因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而以失败告终。直到1900年,奥地利生理学家KarlLandstaeiner发现了A、B、O血型系统,随后Landstaeiner又与其他合作者一起发现了Rh血型,克服了人类同种异体间输血的最大免…  相似文献   

5.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血液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53,自引:6,他引:47  
目的探讨不同速率输注6%羟乙基淀粉(HES)进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对血液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20例ASAⅠ级的吸入全麻患者分为2组,每组10例.输注速率Ⅰ组10ml@kg@h-1,Ⅱ组20ml@kg-1@h-1.监测Ⅱ导联ECG、HR、SP、MAP、DP、CO、CI、CVP、PAP、PCWP、SpO2、PETCO2以及N2O和异氟醚呼末浓度,并行动脉血气分析和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输注HES30和60min时,Ⅱ组HR降幅与Ⅰ组降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和Ⅱ组CI增幅基本相同(P>0.05).60min时Ⅰ组动脉血压稍有升高,而Ⅱ组呈下降趋势(P<0.05).输注期间2组CVP、PAP和PCWP均明显升高,60min时的升幅比30min时更大(P<0.05);Hct、血沉方程K值和Hb浓度均明显下降,60min时降幅比30min时更大(P<0.05).结论增加HES输注量,提高输注速率能有效加快血液扩容、稀释,但血液动力学受影响程度将加重.手术期间有血容量下降的情况下,以20ml@kg-1@h-1速率输注HES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血液稀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常血液为可变形的红细胞悬浮在一个复杂的介质(血浆)之中,血细胞比容为45%。决定血液粘度的主要因素是红细胞团和血浆蛋白质,其中以纤维蛋白元和α_2球蛋白对细胞间相互影响的程度(红细胞凝聚)起有决定性作用。但在一定的切变速率和血细胞比容下,全血粘度还受到红细胞的可变性所左右,例如细胞浓度,血浆粘度,以及细胞膜塑性和细胞内  相似文献   

7.
全世界每年进行心脏直视手术60余万例,还有其他外科手术及急症抢救都需进行体外循环,因此体外循环数量不断增加,在医学领域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体外循环本身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并发症目前尚不能完全避免,其中主要原因是体外循环人工材料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这是需要深入研究和急待解决的课题。体外循环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体外循环结构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不激活血液成份,即使是与机体相容性极好的人工材料,因此体外循环中不可避免地有一系列反应。首先与血液接触后,所  相似文献   

8.
自从推广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以来,在透析技术和透析液的设计方面已有很多改进,但其原理即“废物”通过半透膜扩散的原理并无改变。设计的改进缩短了透析时间,从每周两次每次14小时缩短为每周两次每次4小时,相当于一周多提供了两个工作日。但有两个问题仍然使临床医生感到为难。首先是怎样才能保证透析疗法不伴有使一些病人烦恼的症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推广和临床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血液灌流(HP)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配合血液滤过(HF)效果更佳.我院近3年来共收治73例中、重度中毒患者接受了血液灌流治疗,总有效率达90%.特别是对于百草枯中毒的救治,目前尚无特效药,在我科收治的12例百草枯中毒病人中有5例经过血液灌流(HP)加血液滤过(HF)及生命支持治疗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血液净化用水传输管两端的反渗水,透析器出入口透析液,浓缩透析液,穿刺针头浸泡液、动静脉管道内血标本,进行了细菌培养,分类计数,统计对照,发现反渗水传输至末稍后,又被细菌污染并与反渗水相差明显,末稍反渗水与浓缩透析液混合后,进入透析器前,污染情况明显加重。这就提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净化水输入管道及透析液出口处的消毒,以减少血透患者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11.
血液净化法     
血液净化法一般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用特定方式(如透析,滤过,吸附及分离等)清除某些体内代谢产物及内、外源性毒素,以人工手段辅助机体完成某些脏器的机能,然后再将净化的血液重新输回体内,达到治疗目的。目  相似文献   

12.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血液保护的Meta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血液保护的Meta分析。方法 以ANH为关键词检索Medline、EMBase、Cocarane图书馆对照试验注册资料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医学会议论文数据库,结合检索论文中的参考文献查询相关文献,文献检索至2005年12月。选择成人择期手术中应用ANH的随机对照试验,收集试验组及对照组病人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 检索到符合条件的文献31篇,包含病例数1582例(试验组/对照组783/799),共纳入32项研究,Jadad’s评分为1分。对纳入研究进行整体分析显示,ANH能减少输血量、输血率,对出血量无影响,输血量、出血量的加权均数差分别为-1.41U[95%可信区间(95%CI)为-1.82~-1.01U]、-75.43ml(95%CI为-219.46~68.60ml)(P〈0.05),输血率比数比(OR)为0.14(95%CI为0.07—0.29),各研究间均存在异质性(P〈0.1)。按手术种类、血液稀释程度及有无明确输血指征进行亚组分析结果与整体分析时基本一致。有6项研究报告了并发症情况,不良事件总发生率的OR为0.68(95%CI为0.34—1.36)。结论 ANH能减少输血量和输血率,但不减少出血量。  相似文献   

13.
术中超容量血液稀释对血液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翠平 《护理学杂志》2003,18(3):195-196
观察超容量血液稀释在手术中的血液保护效果。选择全麻择期手术病人 36例 ,随机分成Ⅰ组 (超容量血液稀释组 )和Ⅱ组 (对照组 ) ,每组 18例。麻醉平稳后 ,Ⅰ组在 30min内输入海脉素或血定安 8~ 12ml/kg、林格液15~ 2 0ml/kg。Ⅱ组按常规输入林格液 8~ 15ml/ (kg·h) ;两组术中液体丢失用林格液补充 ,术中Hb <85 g/L开始输异体血。术中持续检测MAP、HR、CVP。手术前、中、后测RBC、Hb、Hct、PLT等。记录术中失血量 ,输血、输液量 ,尿量。结果两组术中RBC、Hb、Hct、PLT及CVP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5 ) ,但均在正常范围内 ;术中失血量和输血量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提示采用超容量血液稀释 ,能维持血流动力学和血液系统的稳定 ,明显减少异体血的输入 ,是一种有效的血液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高脂血症胰腺炎(HLP)的临床过程不同于其他病因引起的胰腺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发生率以及出院后复发率均较非HLP高,且主要脏器并发症与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呈正相关.其治疗关键在于迅速降低TG水平和阻断全身炎症反应.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可以有效清除血TG和炎症因子,已成为治疗HLP的重要手段.笔...  相似文献   

15.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血液流变特性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 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后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变化。为临床合理应用血浆代用品提供研究依据。方法 6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按20ml/kg的扩容量分别输注6%羟乙基淀粉,复方氯化钠和4%琥珀酰明胶,达到高容量血液稀释,检测稀释前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Hct,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 (1)AHH后循环功能稳定,围术期异体血输入量胶体液组明显少于晶体液组。(2)AHH后全血粘度,Hct明显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6%羟乙基淀粉组升高。结论 术前AHH可以有效地维持术中循环功能稳定,优化血液流变状态,利于微循环灌注,提高患者对失血的耐受性。减少异体血输入量,胶体溶液优于晶体溶液。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血液高凝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血液高凝综合征(Primary hypercoagulable states)于1985年首先由Schafer提出。有些学者称为“遗传性血栓综合征”。这是一种先天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表现为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普及血液灌流知识,提高灌流技术,使没有透析机的基层医院,特别是急诊科开展此项工作,我厂和天津二五四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联合举办“爱尔血液灌流学习班”.每年预计 3期,每期 7天,每期学员 15~20名。请有意者及时与我们联系! 廊坊市爱尔血液净化器材厂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新华路37号(065000)电话:0316-202442 2097865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800-803—6098 联系人:徐飞血液灌流学习班通知  相似文献   

18.
血液滤过(HF)用于临床已十五年了。1976年在西德Braunlage举行的首次专题会议上,认为HF对改善病人症状,控制高血压,纠正心功能不全、酸硷紊乱、糖与脂质代谢异常,钙磷代谢紊乱与肾性骨病以及神经病变等方面均优于血液透析(HD),笔者曾介绍了这方面的资料。近年来HF又取得了很  相似文献   

19.
20.
血液净化治疗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我国的发展也十分迅速,但各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临时性、永久性血液通路建立上存在较大差距,需要上级医院的指导,不能满足第一时间救治患者的目的,大大限制了医院透析技术的提高和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