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降低ICU患者约束缺陷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活动主题,回顾性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ICU品管圈活动开展前2013年1—5月患者身体约束缺陷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的原因,设立目标及制定整改措施,与2013年6—12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ICU患者约束缺陷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品管圈后,约束缺陷事件从活动前的24.7%降低至活动后的1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ICU约束缺陷的发生率,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皮瓣移植患者体位摆放错误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2月未开展品管圈活动行皮瓣移植术患者30例为对照组,随机抽取2014年3~4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皮瓣移植术患者28例为观察组.成立品管圈小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品管圈活动制定的对策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体位摆放错误发生率为1.25%,目标值达标率120.67%,目标值改善率58.75%。观察组患者体位摆放错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作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工具,解决了护士在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能够降低皮瓣移植患者体位摆放错误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重症监护室(ICU)病人失禁性皮炎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以降低ICU病人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为活动主题,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开展活动,分析导致失禁性皮炎发生的护理原因及护理中存在的缺陷,针对原因拟定改进对策并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失禁性皮炎发生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失禁性皮炎发生率由56.3%降至20.5%,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失禁性皮炎发生率,提高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意识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ICU电子护理记录单记录缺陷的效果。方法建立品管圈小组,分析导致护理记录单记录缺陷的要因,实施针对性干预。结果2017年10月21日—31日运行病历中的100张电子护理记录单共存在44条记录缺陷,较活动前(2017年6月1日—10日)的128条缺陷明显减少。品管圈活动开展后,圈员专业知识、沟通技巧、责任荣誉、工作热情、团队精神、品管圈手法运用均明显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可降低在ICU电子护理记录单记录缺陷,实现护理文书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建立医护院感品管圈对降低ICU患者VAP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综合ICU患者345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4年1~12月综合ICU患者356例为观察A组,选择2015年1~12月综合ICU患者381例为观察B组,自2014年起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运用品质管理手法对患者实行管理,以降低VAP发生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VAP的发生率逐年降低(P0.05)。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可降低ICU患者VAP的发生率,并且能提高圈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重症医学科(ICU)护士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集束化护理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开展以"提高ICU护士预防VAP集束化护理依从性"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按照品管圈活动的步骤及方法进行前期现状调查和数据收集、设定目标、分析造成ICU护士预防VAP集束化护理依从性低的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选择2018年4月~6月活动前的58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9月~11月活动后的60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士执行预防VAP集束化护理依从性。结果:活动前为64. 02%,活动后为91. 06%,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提高ICU护士执行预防VAP集束化护理的依从性和正确性,规范质控流程,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ICU护理人员维护留置尿管操作正确性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12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前患者347例为对照组,2013年1~9月实施品管圈后的患者251例为实验组,实验组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导尿管护理及污物处理规范率、导尿管污染情况。结果:实验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导尿护理及污物处理规范率、导尿管污染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降低ICU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预防老年患者跌倒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老年住院患者110例,将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行品管圈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的合作意识、工作效率及专业技能等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提升了护理人员整体的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确保患者的身体安全,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品管圈管理在降低ICU患者气管导管脱管率发生中的应用。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7月我院ICU留置气管导管患者232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6例,前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后者运用品管圈护理管理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脱管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脱管7例,发生率6.03%;观察组脱管1例,发生率0.8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沟通协调能力、活动信心、责任荣誉均优于对照组,效果显著。结论:开展品管圈管理能有效降低ICU患者气管导管脱管发生率,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还能激发护理人员的思维,发现新方法,还能增加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合作性,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在临床护理中具有实质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对降低手术中特殊体位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12月本院手术中需采取特殊体位的手术患者,在品管圈活动控制下对其进行护理,统计、分析术中压伤率。结果针对压伤高频发生部位,手术护士熟练地运用防压措施主动研究和解决存在的护理问题。通过自制个性化体位工具,采取个性化措施,特殊手术体位压伤率由11.54%下降至3.53%。结论品管圈活动能降低特殊手术体位患者术中压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湖南省霍乱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监测人群中霍乱病例和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体及食物,以便尽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 全省范围开展腹泻患者及外环境、食品监测,选择重点地区开展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专项监测.结果 2006年湖南省共登记腹泻患者111 526例,检测霍乱弧菌89 661例,检测率为80.39%,检出阳性4例,均为0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检测环境和食品样44 533份,其中水体35 113份,全部为阴性,水产品5377份,阳性16份,阳性率为0.30%,阳性标本为甲鱼和牛蛙,其他食品4043份,均为阴性;甲鱼专项监测2323份,检出阳性33份,阳性率为1.42%;霍乱毒素基因检测34株菌,20株为产毒株,占58.80%;药敏试验28株菌,均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100%敏感,对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92.86%.结论 甲鱼、牛蛙等水产品是湖南省发生霍乱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水产品的监测和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抚触技术在产科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在我科住院正常分娩和剖宫产的健康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抚触组100例,观察新生几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和产妇满意度。结果抚触组新生儿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及产妇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抚触既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又能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简单易行效果好的新型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15.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