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配中心药物配制质量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分析药物配制中配置间环境、配制人员等因素对药物配制质量影响。结果:加强药物配制人员培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等可以提高药物配制质量。结论:完善药物配制质量控制措施,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因静脉用药配制不当所致的药品质量问题。方法:收集、分析静脉药物配制中出现不溶性微粒、药物间相互作用、溶媒的选择不当、放置时间过长等因素对临床用药质量的影响。结果:静脉药物配制中存在操作不规范、配伍不合理等现象,影响了临床用药质量。结论:静脉药物配制应多方面把握过程中的细节,保证静脉用药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因静脉用药配制不当所致的药品质量问题.方法:收集、分析静脉药物配制中出现不溶性微粒、药物间相互作用、溶媒的选择不当、放置时间过长等因素对临床用药质量的影响.结果:静脉药物配制中存在操作不规范、配伍不合理等现象,影响了临床用药质量.结论:静脉药物配制应多方面把握过程中的细节,保证静脉用药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一套科学合理的操作程序来提高静脉药物配制质量,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比较传统法、习惯法和改良法配制时间、质量和细菌污染情况。结果改良法可节约药物配制时间,避免药物浪费,减少细菌污染,减少患者静脉用药的不安全因素。结论改良法在药物配制中具有明显优势,可保证临床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持续质量的改进在临床静脉药物配制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持续质量的改进措施,进行临床静脉药物配制工作的不断改进与优化,撤销该工作流程当中的不合理环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比在持续质量改进前后临床静脉药物配制工作的实际效果。结果:在持续的质量改进后,静脉输液时间及时,药物配制与摆药的失误率及药物损耗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较改进前相比有很大的提高。结论:合理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于临床静脉药物配制,能够使患者享受到及时的静脉输液治疗,在药物的配置与管理工作当中也能提高准确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使得临床静脉药物配制工作的流程更加合理化与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回归性分析静脉药物处方中存在异物、选择药物误差及不恰当的药物处理等对临床用药的影响。分析认为,若静脉药物配制中,不能从多角度考虑细节问题,静脉用药的质量将无法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7.
人工肾血透液配制方法的改进张平浓35倍的人工肾血透液其浓度甚高,溶解药物是配制工作的主要难点。通常配制液体制剂是以配制容器上的刻度线计量容积,待药物完全溶解后,方可将余的溶剂加至刻度线,这样不利于药物溶解。若对液体加热促,易导致溶液发黄,影响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8.
静脉药物集中配制,是目前我国医院保障静脉输液安全的一项新措施.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不可缺少的方法,在输液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热原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长期以来,一旦发生输液反应只是查找大输液和注射药品的生产质量是否有问题,而很少从静脉输液操作程序、配药环境和药物配伍等临床环节查找原因[1].为了保障静脉输液的安全,2002年底我院在制剂楼建立了静脉药物集中配制中心,进行静脉药物集中配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药物配制中减少残留量的有效方法.方法:将304例密封瓶药物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法配制,实验组采用改良配药法配制,分别观察两种配药方法的残留药液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了解结果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药物残留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使用改良方法配制密封瓶可减少药液的残留量,减少药物的浪费.  相似文献   

10.
王祝 《基层医学论坛》2016,(8):1027-1029
目的 了解静脉药物配制中心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状况,分析其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为促进护理人员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工作的50名护理人员采用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0名护理人员多数身体状况一般,睡眠质量差,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其中颈、肩、指、腰关节痛占84%,睡眠障碍占30%,内分泌疾病占30%.结论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护理人员健康状况差,应改善工作环境,促进和谐的药护关系,给予科学的排班以保障护士的休息时间,同时护理人员也应学会自我调节身心状态,预防和减少慢性病,以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雷光霞  屈晓惠 《吉林医学》2012,(5):1067-1068
目的:探讨如何减轻化疗药物在配制过程中对护士造成的职业损伤和环境污染。方法:根据临床工作的特点及需要,应从化疗防护措施的建立,化疗药物配制操作规程,化疗药物污染的处理等方面进行。结果: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经验。结论:做好人员培训,制定工作流程,重视安全操作流程,加强安全管理,对提高护理人员的健康水平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有一个占地1070平方米,目前是国内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的医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在这个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大家庭里,最近来了个新成员—临床药师。配制中心的工作人员要在新成员的指导、监督下,进行静脉输液的配制,为病人提供符合静脉输注质量要求的输液。这里每天要为近40个病房的1800张床位提供输液2500袋左右,静脉营养液20袋。以往,中山医院每年有6 ̄7例输液反应,自实行临床药师指导下的集中配制以来,至今未出现一起输液反应。中山医院以新建成的静脉药物配制中心为依托,探索了一条将临床药学工作与静脉药物配制工…  相似文献   

13.
利福平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临床上应用的利福平滴眼液可用于治疗砂眼、角膜炎、急性结膜炎等多种眼病。我院选用首都医院制剂手册中的处方进行生产,通过实践发现,此处方由于配制方法不同可获得稳定性好,有效期长的制剂,证明工艺不同,直接影响制剂成品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医院静脉化疗药物配制的具体操作,探讨规范的操作要求。方法比较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目前我院静脉化疗药物配制的具体操作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进行静脉化疗药物配制的时候按照规范的操作要求操作是十分必要的,对化疗防护和静脉药物本身的质量有重要的意义。结论制定静脉化疗药物配制操作规范是发展医院静脉注射液配制业务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院药品制剂在实际配制过程中的改进方法。方法: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与结合我院实际临床经验,对传统药品的配制方法进行了改进,包括静脉输液、皮试用药、消毒用药、消肿用药以及外用洗剂等配制。结果:通过配制方法的改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药物的稳定性,增加药物的药效,同时有利于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和污染。以及临床的操作和统一。结论:改进方法切实可行,操作简单,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右旋糖酐是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粘度大,生产过程中过滤速度一直是困扰放大生产的关键。右旋糖酐原料质量是直接影响到过滤速度的主要因素,我们根据这一因素在生产过程中不断的探索,这里我们主要进行配制工艺对滤速影响的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科溶解药物的配制及换算方法。方法制定需溶解药物的统一配制标准,规范护理操作。结果保证了患者实际用药的准确性,保证了疗效,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结论提高了临床护士的换算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减轻患者注射时的疼痛程度,减少药物配制时间。方法将门诊注射真空密封瓶粉剂药物的患者共100人次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药物配制方法配制药物,待药物溶解后抽取药液进行皮下注射;观察组在抽取溶媒注入密封瓶后,不拔出注射器,操作者用左手食指和拇指固定针栓,右手握住针筒逆时针旋转,稍试松解注射器乳头与针栓连接处,使空气进入瓶内,瓶内压力恢复大气压状态,立即接紧注射器衔接处,溶解药物后进行皮下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注射时局部疼痛发生情况及药物配置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注射时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药物配制时间显著减少(P<0.01)。结论改良后的药物配制方法能有效降低患者注射时的疼痛程度,减少药物配制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科室注射用药品管理、配制,确保药品质量安全有效。方法通过对2006~2008年临床科室注射用药品管理配制进行跟踪分析。结果临床科室注射用药品存在管理责任不明确、不规范,配制中造成药液浪费,影响用药效果。结论需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药品质量管理检查制度,规范护理行为,确保用药质量及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为保证TPN配制质量,我院自2001年11月建立TPN混合输液药物集中配制中心,在本市率先采用空气净化台配制肠外营养混合液。该中心一次更衣室达到十万级净化要求;二次更衣室及配制操作间达到万级净化要求;水平层流操作台达到百级净化要求;从而将药物配制从分散在各病房转为具有GMP标准的配制中心集中配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