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不同材料修复根管口喇叭形残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管口呈喇叭形的残根用传统桩核修复时 ,常由于剪力集中在颈部和根尖 ,使得根管口薄壁不能承受较大的压力 ,在临床上因修复成功率较低 ,只能将牙根拔除。本文旨在对保留此类喇叭形残根提出一种新的修复方法 ,比较了化学固化树脂和传统玻璃离子粘固剂两种材料修复后的抗折能力 ,并与未修复组作对照。结果表明 ,根管口喇叭形残根先用化学固化复合树脂恢复其原有根管的形状和厚度 ,然后再制作桩核 ,对防止牙根的折裂具有明显的效果。用传统玻璃离子粘固剂修复根管口呈喇叭形残根与不作修复的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为临床保留此类喇叭形残根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2.
牙齿由于未及时治疗而不断损伤,牙本质破坏以及某些医源性原因造成了牙体的缺损而成为残冠、残根。有的缺损累及根管口近龈瑞,使根管口的牙本质很薄,形成喇叭形,而其根尖部有足够的牙本质支持,牙周情况也较好。用传统拉核修复此类残根,常由于剪力集中在预部和根尖,使得根管口薄壁不能承受较大的压力,临术上因修复成功率较低,只能将牙根拔除。本文旨对保留此类喇叭形残根提出一种新的修复方法,比较采用化学固化树脂和传统玻璃离子粘固剂两种材料进行修复后的抗析能力,并与未修复组作对照。三组标本构制成能模拟其生理受压状态的模…  相似文献   

3.
背景:研究表明,桩的植入和牙体剩余量的不同会改变残根内牙本质的应力分布模式,并对桩核修复体的折裂模式产生影响。 目的:评价进行纤维桩复合树脂核全冠修复时,在斜向加载条件下牙体剩余量对牙根折裂模式的影响。 方法:获取正畸拔除的人单根前磨牙40颗,行根管预备及填充后随机均分为4组,以通过颊侧和舌侧釉质牙骨质界中点并垂直于牙体长轴的平面为参照平面,使得牙体剩余量分别为0,1,2,3 mm,行纤维桩复合树脂核金属全冠修复。修复后进行速率为1 mm/min的45°斜向加载,记录牙根出现折裂时的折裂模式和加载-位移曲线。 结果与结论:0 mm组多发生牙颈部折裂,其余3组多发生根中部折裂,0 mm组的总折裂模式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1,2,3 mm组间总体折裂模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在斜向加载条件下,当剩余牙体较少时,修复体易发生牙颈部折裂,纤维桩对牙根起到了保护作用,但临床失败概率增加;随着牙体剩余量的增加,折裂模式发生改变,从颈缘向根方转移。表明临床上对残根行纤维桩核冠修复时,应尽量保留冠部较多的牙体组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
背景:磨牙具多根、多根管、多方向、不同几何形态及分布等特点,以单根管牙桩核理论指导磨牙临床修复,磨牙牙根将因桩道制备过度而极易并发侧穿或根折,因此有必要对纤维桩-树脂核的磨牙修复设计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目的:评价不同桩数设计纤维桩-树脂核修复磨牙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例54颗根充完善的人磨牙残根残冠,进行不同桩数的纤维桩-树脂核与全冠修复,其中单根纤维桩核修复17例20颗,双根纤维桩核修复16例18颗,3根纤维桩核修复15例16颗。随访观察24个月,比较修复效果。结果与结论:随访24个月,单根纤维桩组、双根纤维桩组、3根纤维桩组修复成功率分别为85%、94%、94%,3组间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修复失败的5例中,单根纤维桩组发生纤维桩脱落3例,双根纤维桩组纤维桩脱落1例,3根纤维桩组纤维桩折断1例,均未发生根折。3种桩数设计的纤维桩-树脂核修复磨牙残根残冠均能获得较好的短期临床效果,没有因为桩的数目不同而降低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纤维桩因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临床上纤维桩的抗折强度对纤维桩的固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学者们进行了一系列体外实验研究纤维桩的抗折强度。本文主要从纤维桩的长度、不同桩核系统、纤维桩表面处理等方面对影响纤维桩核抗折强度的因素做一综述,以期能为纤维桩核修复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纤维桩核系统可以增强离体牙的抗折强度,折裂模式均为可修复性,利于牙根的保留,能够满足临床的治疗需要。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对于薄弱根管重塑后桩核修复的研究多为复合树脂重塑后金属桩核修复,纤维桩核修复研究较少。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薄弱根管重塑后应用不同材料桩核修复的牙本质内应力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方法:利用螺旋CT扫描正常上颌中切牙,获得BMP位图后,应用Adobe Photoshop Matlab 7.0软件建立正常牙、薄弱根管及薄弱根管重塑模型,将数据输入Ansys 11.0中形成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临床正常咬合对模型进行加载,分析石英纤维桩核冠、玻璃纤维桩核冠、铸造镍铬合金桩核冠修复正常根管、薄弱根管、重塑后薄弱根管3种状态根管的牙本质、桩核及重塑体内的应力分布情况。 结果与结论:薄弱根管重塑后桩核冠修复整个牙根的Von mises应力可下降到正常根管水平,且应力分布情况也与正常根管相似。纤维桩核修复不会明显改变高应力区的分布,与桩修复前牙根的应力分布相同;铸造镍铬合金桩核修复不会明显改变高应力区的分布,但与桩修复前牙根的应力分布不同,使薄弱根管牙根颈部唇侧牙本质的Von mises应力峰值明显升高,重塑根管后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根管。提示用弹性模量和牙本质接近的修复材料重塑薄弱根管,可以降低牙本质及桩内的应力,有利于薄弱根管残根的保存治疗。纤维桩较铸造镍铬合金桩更适于残根的桩核冠修复。  相似文献   

7.
背景:纤维桩具有与天然牙本质接近的弹性模量,在受外力时能够与根管壁保持广泛面接触,与牙本质形成一同质的整体,使应力沿根管壁均匀传导,减少根折的发生。 目的:观察纤维桩3种使用方法在前牙漏斗状残根修复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48例上前牙根管呈漏斗状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单根纤维桩、复合树脂重塑根管后应用纤维桩及纤维桩主桩加辅桩进行桩核冠修复,随访2年,观察桩核松动、折断和牙根折断情况。 结果与结论:单根纤维桩组发生桩核松动4例、桩核折断4例,修复成功率为64%;复合树脂重塑根管后应用纤维桩组发生桩核松动2例、桩核折断1例,修复成功率为90%;纤维桩主桩加辅桩组发生桩核松动2例,修复成功率为93%。单根纤维桩组修复成功率低于复合树脂重塑根管后应用纤维桩组与纤维桩主桩加辅桩组(P < 0.05),复合树脂重塑根管后应用纤维桩组与纤维桩主桩加辅桩组修复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使用单根纤维桩直接修复漏斗状残根临床效果不佳,复合树脂重塑根管和纤维桩主桩加辅桩修复前牙漏斗状根管临床效果较好,且纤维桩主桩加辅桩的修复方法临床操作更简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8.
桩核冠修复是大多数残冠、残根得以保留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其材料、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在国内外牙科应用于临床的桩核材料不下数十种。多年的临床经验表明桩核冠修复仍具有一定的失败率,主要在于牙折和桩冠脱落。从牙体组织、桩核材料及结构等方面探讨影响桩核冠修复的牙齿抗力和应力分布大小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各种各样的粘固剂(cements)已用于密封(luting)全陶瓷冠修复体,用树脂粘结到牙本质上的陶瓷修复体抗折强度明显提高,而使用树脂粘固剂来粘固陶瓷修复体临床操作复杂、技术敏感性高。传统的玻璃离子体密封粘固剂(lutingcements)通过氟化物的释放而具有防龋作用(anticariogenicpotential)、热膨胀系数与牙结构类似,在体内分裂率(disintegrationrate)低,它也能够附着(ad-here)到牙结构上。不过,传统的玻璃离子体粘固刘抗张强度和抗折性能较低,在结固初期对潮湿侵袭敏感。80年代后期推出玻璃离子体和复合物的混合物(hybrids),称为树脂离子体(res…  相似文献   

10.
背景:由于旁路充填后扁根管形态的复杂性与不规则性,以及桩核对牙体应力变化的特殊性,至今尚未找到一种合理的桩核修复系统适用于扁根管旁路充填后牙体的修复。目的:比较扁根管旁路热牙胶充填后分别行钴铬合金铸造桩核、二氧化锆桩核及CAD/CAM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修复后牙体的抗折能力。方法:获取离体人下颌第一前磨牙(单根)90颗,采用ObturaⅡ&System B热牙胶系统进行根管旁路充填后,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采用钴铬合金铸造桩核、二氧化锆桩核及CAD/CAM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进行牙体修复,再均以钴铬金属全冠修复。测试并记录各组样本折裂强度及折裂类型。结果与结论:钴铬合金铸造桩核组、二氧化锆桩核组抗折能力强于玻璃纤维桩核组(P < 0.05),前2组抗折能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钴铬合金铸造桩核组折裂部位为牙根部,为不可修复性折裂;二氧化锆桩核组折裂部位为牙根颈部与牙根部,为可修复性折裂;玻璃纤维桩核组折裂部位为牙颈部,为可修复性折裂。表明采用钴铬合金铸造桩核进行牙体修复能承受较大的咬合力,但牙根折裂的概率较大;CAD/CAM一体化玻璃纤维桩核修复后牙根折裂的概率较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1.
董滢 《医学信息》2007,20(2):292-29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和评价后牙根残冠核全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可保留的残根残冠.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并进行必要的牙体预备后,用螺纹钉.根管桩固位,复合树脂做核,外加全冠修复。结果经过3年的临床观察.所修复的90例112颗患牙均获得良好的效果。结论此法保留了残根残冠,不但能恢复患牙的解剖形态.良好的邻接及颌关系,而且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便于推广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2.
粘固是瓷修复技术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树脂粘固剂达到一定的聚合度之前,机械应力可造成修复体移位,甚至折裂。树脂粘固剂分为三组:化学激活者、光激活者、双重固化者。化学激活的粘固剂工作时间短,但是,它的应用不受瓷厚度限制。光激活的粘固剂有理想的工作特性,不过,为了防止不完全聚合,修复体厚度大于3mm时就不应当使用。双重固化的粘固剂成份中既有光引发剂(樟脑醌)又有化学激活成份(过氧化物/胺),可以获得最好的工作和结固特性。60枚没有修复过的人磨牙和前磨牙包埋在丙烯酸树脂中,聚合后用220号粒度砂纸磨牙齿…  相似文献   

13.
背景:在桩核的设计选择中,石英纤维桩因其良好的理化性能被认为是金属桩的良好替代品。 目的:评价MACRO-LOCK石英纤维桩树脂核全冠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大面积前牙牙体缺损患者随机分为2组:石英纤维桩组患牙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利用MACRO-LOCK石英纤维桩、ULPDENT树脂黏接剂,PULPDENT双固化树脂核材料恢复桩核,以全瓷冠或贵金属烤瓷全冠修复。对照组患牙行传统的铸造金属桩核冠修复。随诊6个月及3年时的修复效果。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石英纤维桩组RTD-MACOK POST石英纤维桩修复后随访3年仅1例发生桩核脱落,1例出现纤维桩折断,未出现根折现象,3年随访的成功率较高(P < 0.05)。结果证实,MACRO-LOCK石英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可获得良好的远期修复效果,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背景:牙体预备过程中高速涡轮机振动可破坏粘固剂与牙根、粘固剂与桩界面内的连续作用力,影响桩核的冠方封闭效果。目的:观察不同种类的粘固剂在不同时机行牙体预备对纤维桩冠方微渗漏的影响。方法:下颌单根管前磨牙随机分成3个实验组,在桩道预备后分别用Rely X luting、Panavia F、Paracore 5 mL粘接纤维桩。3个实验组内随机分成A,B,C3个亚组,分别在粘固剂调和15,45,90min后进行牙体预备后,经染色及透明化处理。在体式显微镜下记录各亚组微渗漏得分。结果与结论:同一牙体预备时机下,Rely X luting对纤维桩造成的冠方微渗漏影响最明显,Panavia F其次,Paracore 5 mL则最少;同一种粘固剂完全固化后,不同牙体预备时机对纤维桩冠方微渗漏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背景:以往的观点认为桩可以增强根管治疗牙的抗折裂强度,但近年来这种观念已引起争议,许多学者认为,根管的预备削弱了牙根,桩进一步增加了折裂的危险。 目的:评价侧向加载条件下,采用不同纤维桩修复方法对重度楔状缺损前磨牙抗折性能的影响。 方法:将50颗正畸拔除的人上颌前磨牙随机分为5组,每组10颗。A组为正常前磨牙;B-E组40颗牙均制备深达颊舌径1/3深度的重度楔状缺损,B组不做任何处理;C组经根管治疗,保留楔状缺损上方颊侧悬突牙体组织,颊、舌根管内采用LuxaPost高强度玻璃纤维桩、LuxaCore双固化冠核复合树脂修复缺损牙体组织;D组经根管治疗,保留楔状缺损上方颊侧悬突牙体组织,颊、舌根管内采用LuxaPost高强度玻璃纤维桩、LuxaCore双固化冠核复合树脂及金属全冠修复缺损牙体组织;E组经根管治疗,去除楔状缺损上方颊侧悬突牙体组织,颊、舌根管内采用 LuxaPost高强度玻璃纤维桩、LuxaCore双固化冠核复合树脂及金属全冠修复缺损牙体组织。检测各组样本折裂强度。 结果与结论:A-E组抗折载荷分别为(1 002.69±147.62),(439.28±66.34),(958.30±101.23),(1 207.09± 143.48),(1 056.44±139.30) N。D组抗折载荷最高(P < 0.01),B组最低(P < 0.01),A、C、E三组间抗折载荷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纤维桩能增强重度楔状缺损牙的抗折能力,并且保留牙体组织有助于提高修复体的抗折性。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6.
背景:玻璃纤维桩的弹性模量非常接近牙齿结构,所以受力后它能与牙齿成为一个整体共同承受应力而不是相对于牙齿产生作用力,这个特点能有效缓解牙本质的应力集中,有利于防止牙体折裂和其他问题的产生。目的:分析玻璃纤维材料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桂林市口腔医院门诊96例171颗患牙,行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玻璃纤维桩制作复合树脂桩核、铸造钴铬合金桩核、预成金属桩修复前牙残根残冠,其后以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并进行6~24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与结论:玻璃纤维桩组与钴铬合金组比较,脱落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根折率有明显差异(P0.05),相较预成金属桩组的脱落率有显著性意义(P0.05)、根折率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玻璃纤维桩修复效果优于金属桩核,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7.
背景:近年来由于玻璃纤维和碳纤维桩核等近牙本质弹性模量材料的使用,临床上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但在纤维桩核与根管内牙本质的黏结问题、大量牙本质丧失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目的:比较3种桩核系统材料修复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抗折性,并分析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下颌第一前磨牙36颗,随机分为3组,A组:MACRO-LOCK石英纤维桩联合使用FIBERCONETM辅桩-复合树脂核;B组:镍铬合金桩核;C组:MACRO-LOCK石英纤维桩-复合树脂核。所有桩核均行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固定于万能材料测试机上加载直至标本发生折裂,记录标本破坏时的瞬间力值及实验牙的折裂类型。 结果与结论:各组样本破坏性力学实验测试结果显示,3组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403.99±15.91),(304.31±16.95),(233.48±22.56) N,P < 0.05]。A组牙体组织折裂后可再次修复的可能性明显高于B组。提示纤维主桩联合辅桩进行桩核修复漏斗状残根,其抗折性高于金属桩,折裂模式均为可复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插销式桩核冠修复多根管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插销式桩核冠修复56颗多根管牙的残根残冠,观察术后治疗效果及修复体状况.结果 56个修复体随访6个月~4年,咀嚼效果良好,边缘密合.结论 插销式桩核冠能很好地解决多根管牙残根残冠的固位和抗力问题,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背景:当冠部牙体组织大面积缺损单纯充填、全冠及嵌体疗效不佳时,桩核系统使残根、残冠的修复成为可能。 目的:分析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106例患者共160颗患牙随机分为2组,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分别采用玻璃纤维桩(n=80)和铸造金属桩(n=80)制作桩核,金瓷冠修复,随访9-33个月,评价两组临床修复效果。 结果与结论:玻璃纤维桩治疗成功78颗,桩松动2颗,治疗成功率98%;铸造金属桩治疗成功71颗,冠折1颗,根折4颗,桩脱落4颗,治疗成功率89%,两组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表明玻璃纤维桩在牙体缺损修复中具有操作方便、色泽好且不易造成根折等优点,治疗效果优于金属铸造桩核修复。  相似文献   

20.
背景:纤维桩在前牙美学修复中应用广泛,然而一些患牙严重缺损无法形成牙本质肩领或者根管粗大,导致纤维桩修复体脱落造成修复失败。目前新型的树脂水门汀多具有自粘结成分,对纤维桩的粘结效果较好,结合新型的树脂水门汀能否使纤维桩修复严重缺损的患牙还有待研究。目的:使用疲劳实验,剩余抗折强度测试,扫描电镜的方法,比较3种树脂水门汀结合玻璃纤维桩修复漏斗状残根的效果。方法:收集18颗离体上中切牙,根充后预备成相同规格的根管口敞开的漏斗状残根。将样本分为3组,分别用Rely X Unicem,Panavia F,Super-bond CB树脂水门汀和相同的玻璃纤维桩进行修复。使用镍铬烤瓷冠修复所有样本,置于TCML咀嚼模拟实验机上,加载120万次循环力,并记录样本发生失败时的循环次数。对加载后仍未损坏的样本进行残余抗折强度测试,并使用扫描电镜观察3组样本的断裂界面。结果与结论:Super-Bond CB组的平均循环载荷次数(120万次)显著高于Rely XUnicem组(64万次)和Panavia F组(55万次)(P0.05),而Rely X Unicem和Panavia F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Super-bond CB组的残余抗折强度为747.99N,扫描电镜观察显示Super-bond CB形成的树脂突更长,并且多于其他两组。提示Super-Bond CB与预成玻璃纤维桩修复严重缺损的漏斗状根管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