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将2000年至2013年应用大黄的论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结果根据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发现,大黄在致泻、抗菌、抗病毒、调节免疫、止血、抗炎、利尿、保护肝脏以及治疗肠梗阻、胰腺炎、肾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结论大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广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经方五苓散在临床多学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7个验案的应用分析,寻求五苓散在临床中的扩大应用。结果:应用五苓散共治7个病案,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发掘应用。结论:通过对五苓散临床应用新的范围的扩大探索,将会拓展其应用于呼吸、消化、泌尿、眼科等多系统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6,(8):1777-1780
柴胡桂枝干姜汤源于《伤寒论》小柴胡汤,在临床应用中涉及呼吸、消化、内分泌、妇科等多种疾病,应用较为广泛。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柴胡桂枝干姜汤涉及胃肠型感冒、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胆囊疾病、肝脏疾病等多个方面。结合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应用及应用机理发掘其在临床的应用规律,以便在临床应用中达到一矢中的的效果,并为后来者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提供临床依据,为进一步明确药方的药理作用机制提供临床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艾条悬起灸在临床的普遍应用,其临床效果已得到广泛认可。在具体的临床应用中,根据艾条悬起灸不同的操作手法特点,可将其分为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通过分别阐述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的不同操作手法、施灸特点、温热效应及其近年来临床应用的常见病证,以求客观地阐述悬起灸在临床中的应用重点,为临床选择和应用合适灸法提供更加明确的指导,最终提高临床疗效,并推动悬起灸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络学大家李鼎教授应用奇经八脉于临床的经验。方法:从奇经八脉的意义及主治入手,配合典型案例说明阴维脉、阳维脉、督脉、冲脉的临床应用原则、方法及疗效。结果:奇经八脉在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结论:中医奇经八脉中蕴含有深意,临床应用范围广泛,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田红艳 《陕西中医》2012,33(6):738-739
目的:总结丹参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从丹参饮片在古方中的应用、含丹参复方的中成药在临床中的应用、丹参提取物在临床中的应用方面进行归纳。结论:丹参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7.
笔者从事多年的临床工作,对麻黄类方的应用比较熟练。本文例举了葛根汤、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麻黄细辛附子汤、桂枝麻黄各半汤的临床应用验案,并对每案的应用加以分析,明确临床应用指征,对临床选方用药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穴位贴敷临床应用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对该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选穴、方药应用、治疗时机、刺激疗强度方面进行总结概括,提炼其临床应用规律,以便更好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焦虑症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以下简称"焦虑症指南")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符合情况,为指南修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调查分析方法,前瞻性观察临床274例焦虑症住院或门诊病例,采集病历号、性别、年龄、病程,描述分析中西医疾病诊断、辨证论治等焦虑症指南应用是否符合的信息,统计焦虑症指南临床应用符合度,并交叉分析它们对临床应用效果的作用。结果中医疾病诊断符合度为96.71%、西医疾病诊断符合度97.81%、证候分类符合度87.59%、治疗法则符合度88.32%、方剂名称和药物组成符合度86.50%。临床效果评价中的总疗效好转、显效和痊愈率累计达到99.26%,安全性和经济性较好的比例累计达到96.35%和91.61%。焦虑症指南应用于临床病例后,当证候分类、治疗法则、方剂名称和药物组成都符合的情况下,其临床应用效果都好的患者比例为75.18%。应用效果分析表明不同临床应用符合情况对应用效果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影响。结论焦虑症指南比较符合临床辨证论治的实际情况;指南整体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焦虑症中医诊疗指南临床应用符合情况对其临床应用效果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影响。对存在部分应用不符合的病例,可结合焦虑症诊断、辨证论治等具体不符合原因对指南作进一步修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珍珠粉作为单方和复方在临床的应用。方法:查阅有关珍珠粉在临床应用的有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珍珠粉已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疗效显著。结论:珍珠粉医用前景广阔,但其活性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标准等有待于深入研究,以进一步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十四味温胆汤为朱进忠教授在温胆汤基础上加味而成,具有益气养阴、化痰清热之效,主要治疗气阴两虚,痰热阻滞,郁而化火之证。十四味温胆汤是在温胆汤清胆和胃的基础功效上,加黄芪、当归、生地、麦冬、五味子、远志、石菖蒲、生地共同组成。此方既弥补温胆汤单纯治疗中焦病证局限,又加强清热益气的疗效。因此临床上常运用此方化裁治疗气阴两虚,痰热阻滞之心系、肾系、肝系、气血津液及肢体经络病证,且均已取得较好的疗效。在临床使用十四味温胆汤可以为临床治疗上述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2.
温胆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胆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12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均服用温胆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煎剂。[结果]治愈90例,好转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87%。[结论]温胆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合并温胆汤治疗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本组100例心动过速患者均给予炙甘草汤合并温胆汤的治疗。结果:服用1个疗程,症状消失者60例(占60%),2个疗程症状消失者37例(占37%)。服用1个疗程,心电图检查正常者48例(占48%);服用两个疗程,心电图检查正常者49例(占49%)。总有效率达到97%。结论:两方合用可针对性地益气、补血、化痰、祛痰,达到复脉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温胆汤治疗不寐疗效.方法:将36例患者采用温胆汤进行随证加减治疗,每日一荆,6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及睡眠改善情况评价.结果:36例患者中治愈者13例,显效者11例,有效者6例,无效者6例,总有效者30例,有效率为83.33%.结论:温胆汤治疗不寐疗效确切,适合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温胆汤加减汤治疗神经系统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对32例神经系统精神障碍患者在应用温胆汤加减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32例痊愈20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8%。结论:温胆汤加减治疗神经系统精神障碍失眠,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临床应用温胆汤化裁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病、病毒性心肌炎、心脏神经官能症、高脂血症等心系疾病的概况.凡符合胆胃不和、痰热内扰的病机,不论病种,皆可在临床各科使用温胆汤.本文同时还提出了目前温胆汤治疗心系疾病的临床研究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临床研究设计不完善、综合疗效判定标准不统一、随症加减方案不统一、治疗机理不明确、剂型单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刘建吉 《光明中医》2021,36(2):246-247
目的探讨加味温胆汤治疗痰瘀阻络型中风恢复期的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划分的方法将86例于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接受治疗的痰瘀阻络型中风恢复期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加味温胆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确加味温胆汤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0%和74.42%,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痰瘀阻络型中风恢复期患者采用加味温胆汤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高血压眩晕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加味黄连温胆汤,记录两组高血压眩晕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6.67%)显著优于对照组(66.67%)(P0.05);两组高血压眩晕患者治疗过程中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分别为11.11%、8.89%。结论对高血压眩晕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黄连温胆汤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温胆汤加味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5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美洛昔康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胆汤加味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皆为14 d。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关节红肿评分与血尿酸、甘油三酯水平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胆汤加味可以显著的提高痛风性关节患者的临床疗效,更有利于关节功能与血生化指标的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52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口服加味温胆汤,治疗12周后观察比较体重、体重指数、腰围、TC、TG、HDL、LDL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体重、体重指数、腰围、TC、TG、LDL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DL升高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加味温胆汤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