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偏头痛患者脑血流速度的TCD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7年1月~1999年1月经颅多普勒仪(TCD)检测211例偏头痛患者,发现其脑血流速度改变各有特点,现总结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11例患者中男性53例,女性158例,年龄17~68岁,平均34.5岁。病程:15d~21a。普通型偏头痛178例,典型偏头痛33例;头痛发作时检测154例,头痛间隙期检测57例,其中86例作颅脑CT检查,结果均未见异常。1.2检查方法应用Rimed公司生产的INTRA-VIEW型TCD仪,按Aaslid法,探头频率为2MHz,经颞窗和枕窗分别探…  相似文献   

2.
我院近几年应用西比灵治疗偏头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1997年以来经治疗的132例患者临床疗效及脑电地形图(BEAM)检查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两组病例源于神经内科门诊 ,治疗组72例 ,男33例 ,女39例。年龄20~60岁 ,平均37.3岁。对照组60例 ,男37例 ,女23例。年龄21~59岁 ,平均35.9岁。两组病例病史1.5~24年。1.2诊断标准两组临床均符合国际诊断标准[1]。有先兆偏头痛62例 ,无先兆偏头痛70例。临床表现有(1)发作性搏动性偏侧头痛或全头痛 ;(2)发作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3.
1997年开始,应用穴们注射联合氟桂嗪治疗小儿偏头痛并与索米痛治小儿偏头痛进行对比分析。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61例,男34例,女27,年龄4~12岁,平均(8±1.6)岁,其中无先兆型偏头痛11例,有先兆型偏头痛50例,痛程2~28周,平均(7±2.1)周,头痛持续时间:30min~6h;发作频率:每月发作1~7次,平均2.8次/周。依据Prensky所提出的标准诊断犤1犦。(1)反复发作性头痛,间歇期完全正常;(2)具备以下6条中的3条:①头痛发作时伴恶心、呕吐、腹痛;②偏侧头痛;③搏动性或跳动性…  相似文献   

4.
偏头痛是儿童复发性头痛最常见的病因,由于年龄因素及发作特点有别于成人,因此诊断有一定难度,现将我院1994年1月至1995年5月诊治的18例小儿偏头痛报告如下:患儿18例,男性10例(55.6%),女性8例(44.4%),年龄5-13岁,平均8.2±3.3岁。全部病例符合Prensky诊断标准。18例患儿均进行详细询问病史、查体、脑电图、脑CT、TCD检查,并观察病程半年以上。均已排除其他疾患。分型 普通型偏头痛9例(50.0%),典型偏头痛5例(27.8%),基底动脉型偏头痛3例(16.7%)…  相似文献   

5.
我们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对250例典型和普通型偏头痛患者头痛间歇期的超声表现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示:典型和普通型偏头痛的TCD改变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两种类型偏头痛于头痛间歇期血管机能的改变相同;偏头痛患者的颅内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MFV)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反映出头痛间歇期患者的颅内动脉处于广泛的收缩状态。  相似文献   

6.
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与单用氟桂利嗪进行对比,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将2000年2月~2001年8月就诊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男11例,女27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42.8±8.17)岁;对照组38例,男12例,女26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44.1±9.02)岁。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诊断依据犤1犦:⑴病史、一般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不提示气质性疾病;⑵头痛反复发作至少5次,每次持续4~72h,发作前有感觉、运动或视觉方面…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端托法治疗颈椎病136例TCD检查疗效观察,其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136例,男82例,女54例,年龄45~59岁,平均52岁,病程1~20年,平均1.5年,其中病程<3年70例,3~5年45例,>5年21例。1.2方法(1)本组使用珠海宝莱特公司产BLD-20000B型TCD仪,利用2MHz脉冲探头,患者侧卧位经枕骨大孔窗检出基底动脉(BA),双侧椎动脉(VA),枕骨大孔窗穿透率为100%。(2)本组检测TCD各项参数与正常成人TCD正常值相对照:即:BAVs=56.4±9.6,Vm=…  相似文献   

8.
我们检测了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浆、脑脊液(CSF)D二聚体(Ddimer,DD)水平,以探讨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的价值。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1.1 病例:48例AL患者均为住院病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12~65岁,平均年龄31.2岁。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8例,其中临床确诊的CNSL29例(ALL19例,ANLL10例),28例缓解,1例未缓解。上述病例的诊断均符合文献[1]标准。1.2 CS…  相似文献   

9.
通天口服液是一种主要治疗头痛的中药制剂,其安全性较止痛西药好。关于通天口服液对偏头痛的临床疗效,目前报道较少。现将作者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2001年7月1日~10月1日在神经内科门诊就诊且符合1988年国际头痛协会诊断标准的偏头痛患者50例。通天液组35例,男11例,女24例,平均年龄34.9(19~63)岁,病程为半月~10年,平均1.8年,每月发作2~30次,平均14.5次,每次发作持续0.5~72h,平均7.4h。养血清脑组患者给予太极集团四川太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通天口服液(通…  相似文献   

10.
郑艳  何煜 《新医学》2001,32(12):743-743
随机把170例偏头痛患者分成高压氧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85例,治疗组男19例,女66例,年龄21岁至43岁,平均年龄31.2岁;对照组男26例,女59例,年龄23岁至44岁,平均年龄33.1岁。两组一般对症治疗相同。除此以外,治疗组每日行高压氧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加压以20分钟从0~0.15MPa(表压),稳压后面罩吸氧30分钟,中间休息5分钟,再吸氧30分钟,然后减压25分钟出舱。疗程完毕后每隔6个月巩固1疗程。疗效评定分3级,治愈:头痛发作控制,短期内无发作;好转:头痛发…  相似文献   

11.
应用ROC曲线评价中暑患者血清中酶活性对病情的判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暑高热可有血清酶活性增高现象[1],但其与中暑病情关系较少报道。我们用ROC曲线分析中暑患者血清酶活性的变化对病情的判断价值。1材料和方法1.1检测对象24例住院中暑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0.6岁(19岁~25岁)。按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ll508-89》[2]将其分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组。每组各12例。对照组为一般住院病人,排除心血管、内分泌、肝胆。骨髂肌疾病及其它原因引起的高热患者,随机选取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38.9岁(16~58岁)。1.2方法1.2.1血清…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26例全身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血沉进行了测定,并加以分析。一、材料和方法1.检测对象(1)SLE组26例,均女性,7~46岁,诊断符合1982年ARA诊断标准。(2)对照组经健康体检者20例均女性,25~31岁。2.检测方法静脉采血,柠檬...  相似文献   

13.
颈性头痛容易被误诊误治,由于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往往使部分病例迁延不愈,延误了手法治疗最佳时机。随着人们对脊椎相关疾病的认识,颈性头痛越来越受到重视。1对象与方法本组颈性头痛68例,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20~62岁,平均42.2岁;病程1d~5年。临床表现:(1)全部病例均以头痛表现为主。头痛部位:后枕、颞部痛39例,全头痛12例,偏头痛15例,前头痛2例。(2)伴发症状:眼胀、眼眶周围痛19例;头晕24例,恶心11例。(3)体征:全部病例于C1~3棘突或两侧或风驰穴压痛或有头痛激发点。颈…  相似文献   

14.
偏头痛为临床常见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不详,认为可能与脑血管、脑内神经递质变化及脑电活动改变有关,目前主要以各种药物治疗为主,临床治疗有限,且无预防作用。康复科从2000年3月~2001年7月采用小脑顶核电刺激(fastingialnu-cleusstimulation,FNS)治疗25例偏头痛患者,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25例偏头痛患者其中:男6例,女19例,年龄19~54岁,平均年龄(35.27±13.5)岁,头痛病史3d~20年。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固定一侧头痛伴恶心、畏光,神经系统检查无任何阳性体征。小脑顶核电刺激方法…  相似文献   

15.
偏头痛的脑电图与经颅多普勒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血管性头痛,是神经内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见青壮年,尤以青春期发病者为多,往往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本文对87例临床确诊为偏头痛的患者同时作脑电图(EEG)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的意义。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自1999年5月~2000年6月在我院的门诊病人,男28例,女59例,年龄10~56岁,平均30.5岁。病程1d~28年。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下列标准〔1〕:反复发作的血管搏动性剧烈头痛、或伴恶心、呕吐、或伴闪光暗点等视觉先兆:或伴头…  相似文献   

16.
现将1996年1月~2000年7月应用培磊能或赛庚啶治疗52例小儿偏头痛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52例小儿偏头痛患儿来自本院儿科门诊和病房,随机分为培磊能组和赛庚啶组。诊断均符合小儿偏头痛诊断标准犤1犦。培磊能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6.5~14岁,病程3个月~4年。赛庚啶组27例,男14例,女13例,年龄7~13岁,病程2个月~4年。两组性别、年龄和病程均无明显差别。1.2方法培磊能组于每天口服培磊能(杭州赛诺菲民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5mg/粒)2次,6.5~10岁…  相似文献   

17.
于1996年5月~1999年1月,运用耳穴脉冲法治疗偏头痛270例,收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所有病例均为四六三医院中医科门诊患者,共270例,男92例,女178例;年龄14~75岁,平均44.5岁。发病年龄多见于25~55岁。所有病例均为头痛发作期。1.2诊断标准根据病史、体征结合医技检查,符合198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制定的偏头痛诊断标准犤1犦。发作性头痛,以搏动、胀痛为主,表现一侧、双侧或全头部,一般不超过24h,个别长达数日。多由劳累、情绪因素和月经来潮等原因诱发…  相似文献   

18.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性头痛,剧烈头痛影响病人正常工作生活,1993年开始用对脑血管舒张功能有影响的药物西比灵治疗偏头痛,有相当疗效。但本病发病机制不甚清楚,焦虑、紧张、失眠等心理因素可诱发,因此消除或减少心理因素是偏头痛患者康复的重要内容。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本组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3例,男15例,女38例,年龄18~66岁,典型偏头痛18例,普通偏头痛35例。对照组53例,男17例,女36例,年龄20~67岁,典型偏头痛20例,普通偏头痛33例。两组年龄、性别、伴随症状、头痛…  相似文献   

19.
调查发现大约17.6%的妇女、5.7%男性平均每年有1次以上的偏头痛发作。目前,虽然有许多药物用于偏头痛发作的治疗和预防,但没有一种药物能够根治,仅仅是对症治疗,而且,这些对症治疗并不是对所有偏头痛病人都有效。我们采用尼莫地平加用偏振红外光电脑疼痛治疗仪治疗偏头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我们选择2000年1月~2001年1月,根据1988年IHS的诊断标准犤2犦而确诊的61例偏头痛病人,其中男42例,女19例;年龄25~49岁,平均(34±2.1)岁;先兆型13例,不伴先兆…  相似文献   

20.
应用弥可保(甲基维生素B12)配合超短波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997年3月~2001年5月住院及门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60例,均无糖尿病史,并在发病5d内开始治疗。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6.2±22.5)岁,病变位于左侧12例,右侧18例,发病至开始治疗时间(2.56±2.02)d;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8.4±19.1)岁,病变位于左侧10例,右侧20例,发病至开始治疗时间(2.7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