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双胎妊娠的发育及异常儿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我院近四年79942例胎儿进行检查。结果双胎妊娠345例,单卵单绒毛膜双胎32例,其中双胎输血综合征6例,胎儿畸形14例(双胎均畸形4例),死胎17例(双死胎7例,其中双胎输血综合征胎死宫内4例),早产儿103例。结论超声诊断双胎妊娠直观、诊断率高,对临床诊断和及时处理异常胎儿有较大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产前超声在诊断双胎妊娠绒毛膜性和羊膜囊数并胎儿畸形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在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388例双胎妊娠的系统产前超声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与产后随访结果对照。结果 388例双胎妊娠中,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胎儿畸形11例,发生率6.17%;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胎儿畸形27例,发生率19.14%;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胎儿畸形6例,发生率8.69%。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胎儿畸形发生率最高。结论系统产前超声诊断双胎妊娠绒毛膜性和羊膜囊数与胎儿畸形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对临床及时干预与优生优育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妊娠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晚期妊娠2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晚期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3年来孕28w以上住院分娩病例,以妊娠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58例作观察组,随机抽取正常妊娠孕妇480例作对照组,对比分析胎盘早剥、早产、胎儿窘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死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和对孕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胎盘早剥、早产、胎儿窘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死胎、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剖宫产率等母婴并发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晚期妊娠的母婴结局有许多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双胎妊娠一胎死宫内原因及期待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中1胎死于宫内的死因及对母亲和存活胎儿的影响.方法 对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双胎之一为宫内死胎的23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双胎之一为宫内死胎的发生率占双胎的4.72%,其中单绒毛膜双胎14例,占60.87%,双绒毛膜双胎9例,占39.13%(519).胎儿死因脐带因素占34.79%,胎盘因素8例占34.8%,妊娠并发症5例占21.7%,双胎输血综合征2例占8.7%,胎儿畸形1例占4.35%(219),不明原因6例占26.09%.期待治疗最长达72天,双胎之一胎死官内后对母体的凝血功能影响不大.结论 脐带异常、胎盘异常是胎死宫内的重要原因;双胎之一胎死宫内对母体及存活儿有一定影响.但孕周小,胎儿尚不成熟,行期待治疗可延长孕龄至足月,以提高围生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蔡一铃 《医学信息》2010,23(3):645-646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7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妊娠孕妇340例作为对照,分析两组孕妇分娩方式、并发症的发生及其对围生儿的影响。结果170例妊高症产妇中.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痈前期(包括轻度和重度)分别占70.6%、29.4%。子痫前期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围生几死亡、早产儿、剖宫产及低出生体重(体重〈2500g)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同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高症对母婴危害严重,应通过科学有效管理和预防,降低妊高症的发生,尤其是子痫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3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并发症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3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比较分析,探讨新的诊断标准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1日~2009年8月1日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按新诊断标准分类分组:妊娠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对比分析三组间母儿发生早产、产后出血、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FGR)、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妊娠高血压组胎儿窘迫、早产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轻度组;轻度组孕产妇FGR、并发症、围产儿死亡率显著低于重度组(P〈0.01);妊娠期高血压组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轻度组,轻度组产后出血、早产、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显著低于重度组(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影响妊娠结局,加强孕期保健以改善母儿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临床处理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对2001年至2008年在本院分娩的128例双胎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34-37周的新生儿相比,小于34周的新生儿窒息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高(P〈0.01);与大于37周的新生儿相比,虽34-37周的新生儿的窒息率无明显差别,但并发症的发生率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产组与剖宫产组新生儿结局无显著性差别(P〉0.05);与性别相同的双胎相比,性别不同的双胎围产期结局较差(P〈0.05);分娩间隔时间大于20min组与小于20min组的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在保证孕妇及胎儿安全的前提下,双胎的分娩时间尽量延迟至足月;双胎妊娠不是剖宫产的手术指征,应根据孕妇情况、胎儿大小、胎位等因素综合判断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对于两胎儿性别不同的双胎,应结合胎儿体重等因素进行围产期综合评估,加强围产期监护;从本资料来看,顺产组内分娩间隔时间与新生儿结局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8.
一次妊娠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胎儿妊娠称为多胎妊娠.因为多胎妊娠孕妇并发症围产期死亡率高,故临床作为异常妊娠对待.目前,所知多胎妊娠胎儿数目可达2~8个.以双胎妊娠最常见发生率11%左右.双胎妊娠分类:单卵双胎、双卵双胎两类.单卵双胎占20%~25%,双卵双胎占25%~80%.多胎妊娠孕产妇并发症多,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升高.主要表现为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畸形,双胎输血综合征,脐带脱垂,胎头交锁,胎头碰撞等.本文介绍我院近10年来在多胎妊娠中,双羊膜囊,单绒毛膜、单卵双胎并发双胎输血综合征两例报道.  相似文献   

9.
双胎妊娠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我院1990~1995年间44例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进行了分析。指出双胎妊娠由于胎位异常、产力异常及妊娠并发症多等因素,难产及手术产率均较单胎明显增高。在25例经阴道分娩的双胎中,阴道手术产率为64%,本组双胎剖宫产率为43.22%。本文认为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应掌握以下原则:当第一胎儿为臀泣、第二胎位为头位,尤其是胎儿较大、羊水较少时,应考虑剖宫产。而单纯的第二胎儿臀位可以经阴道分娩,不必常规剖宫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在本地区正常妊娠孕妇血清中的变化以及对高危妊娠的早期诊断和监测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定量检测法,对2189例孕妇血清中PAPP-A进行了检测,其中正常妊娠组2115例,流产及先兆流产组23例,妊高症组39例,胎儿畸形组12例.结果:正常妊娠孕妇血清中PAPP-A含量随孕龄的进展稳定增加,直至妊娠晚期.难免流产患者85.70%的血清PAPP-A接近或低于正常值的下限;胎儿畸形组有41.67%的血清PAPP-A接近或低于正常值的下限;而轻、中度妊高征患者有73.50%,量度妊高征患者有60.00%的血清PAAP-A在正常均值以上.结论:孕妇血清PAPP-A的检测在预报难免流产方面有较高的准确性,在筛查胎儿畸形及妊高征等高危妊娠的监测方面也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3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前、产后及脐血清瘦素水平,30例正常妊娠妇女产前、产后及脐血清瘦素水平。结果1.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前血清瘦素水平(16.01±4.01μg/L),高于正常妊娠妇女产前血清瘦素水平(12.27±5.17μg/L)。2.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组,妊娠高血压组与轻度子痫前期无差异;重度子痫前期产前血清瘦素水平高于妊娠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3.妊娠高血压疾病组重度患者产前与产后血清瘦素水平有差异,4.妊娠高血压组及轻度与正常妊娠组无差异,重度患者产后血清瘦素水平仍高于正常妊娠组。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增高,瘦素参与了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甲减)患者血清促进甲状腺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定期围产保健且住院分娩的亚甲减患者300例,根据有无接受治疗分为亚甲减治疗组(n=189)和亚甲减未治疗组(n=111);根据血清TSH中位数水平分为高TSH水平组(n=95)和低TSH水平组(n=205);并根据血清TPOAb检测是否为阳性分为TPOAb阳性组(n=182)与TPOAb阴性组(n=118)。另选取同期30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对各组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亚甲减未治疗组流产、早产、GD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亚甲减治疗组及对照组(P<0.05)。亚甲减孕妇中,高TSH水平组流产、早产、GD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低TSH水平组(P<0.05);TPOAb阳性组流产、早产、GD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TPOAb阴性组(P<0.05)。结论妊娠合并亚甲减可增加流产、早产、GD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且血清TSH水平越高及TPOAb阳性,不良妊娠结局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常规产检并分娩的双胎妊娠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38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时期的双胎无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母体特征、特性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双胎妊娠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的高危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35周岁(OR=5.025,95%CI:1.277-19.766)、初产(OR=17.0,95%CI:3.6-81.212)、人工辅助生育助孕(OR=4.68,95%CI:1.366-16.033)、孕前高BMI(OR=4,95%CI:1.468-10.898)、高血压疾病家族史(OR=17.0,95%CI:3.6-81.212)均为双胎妊娠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初产、人工辅助生育、孕前高BMI、高血压家族史均为双胎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孕期应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双胎孕妇加强健康教育和妊娠监督,改善母儿预后,减少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96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甲状腺功能筛查情况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组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记录三组孕妇早产、引产、自然分娩等妊娠结局及Apgar评分;比较三组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宫内窘迫、低出生体质量儿、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甲减组孕妇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和甲亢组,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和甲亢组(P0.05);甲亢组孕妇FT_4与FT_3水平明显高于甲减组和正常组,TSH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甲减组和甲亢组,早产率、自然流产率、引产率明显低于甲减组和甲亢组(P0.05);正常组发生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宫内窘迫、低出生体质量儿、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甲减组和甲亢组(P0.05),但甲减组与甲亢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均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临床上需引起重视,早期诊断积极控制病情,有利于保障母婴安全以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73例双胎妊娠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双胎妊娠的高危因素,以正确防治并发症,提高婴儿生存率。方法分析73例双胎妊娠资料中双胎所达孕周、分娩方式与围生儿窒息及死亡的关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剖宫产50例,阴道分娩23例。阴道分娩窒息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窒息率。并发症中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最多,其次为早产、胎膜早破、贫血和胆汁瘀积症。结论对于双胎妊娠,应加强孕期保健,以达到早期诊断并及时防治并发症,并应放宽剖宫产指征。双胎妊娠属高危妊娠范畴,其早产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较单胎妊娠高,正确选择分娩方式尤其重要。本文就我院近5年来73例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妊娠36周后双胎妊娠自然临产与引产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分娩的非复杂性双胎共256例,回顾性分析母胎资料,其中自然临产组8例,引产组29例,择期剖宫产组219例.结果 自然临产组与引产组相比,第一产程时限、总产程时间、双胎娩出间隔时间及中转剖宫产比...  相似文献   

17.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下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晚期表现为高血压和蛋白尿的一种特殊的疾病[1].它是导致早产、IUGR、新生儿窒息,甚至母婴死亡的原因之一.虽然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但目前根据临床和基础实验研究结果,一般认为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和功能丧失是妊高症发病的中心环节,而妊娠早期滋养层细胞不完全侵入是某些妊高症发病中的关键特征,另外,免疫失调或免疫不匹配可能与妊高症的发生有着重要联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双胎妊娠与自然受孕双胎妊娠围生期的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88例双胎妊娠孕妇,其中121例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双胎妊娠孕妇为研究组,同期自然受孕双胎孕妇167例为对照组,记录、比较两组并发症、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结局等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平均年龄高于对照组[(30.31±3.329)岁vs(28.93±4.641)岁],分娩孕周早于对照组[(35.2±4.37)周vs(36.2±3.02)周],顺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48%vs11.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贫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晚期流产、妊娠期糖尿病、羊水过多等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平均体重、双胎之一胎死宫内及胎儿畸形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双胎与自然受孕双胎相比,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贫血发生率低,而晚期流产、妊娠期糖尿病及羊水过多发生率相对偏高,且分娩孕周早。故应加强其孕中期宫颈长度检测及早产预测,必要时行宫颈环扎术,降低晚期流产及早产率,并加强妊娠期血糖监测及膳食管理,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我院双胎妊娠围产儿的分娩结局以及其与分娩方式的关系。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1~12月的孕产妇共2673例以及双胎妊娠围产儿5346例进行研究,对婴儿的分娩结果、婴儿转归以及呼吸状况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观察不同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的关系。结果所有胎儿均为活产,无死亡病例。胎儿1呼吸正常率高达98.13%,窒息率仅为1.87%,而胎儿2呼吸正常率则为96.03%,窒息率为3.97%。其中,剖宫产手术产胎儿的窒息率为6.80%,显著高于顺产分娩的4.43%,数据分析发现其差异具有显著性(<0.01)。结论我院2013年双胎妊娠围产儿的分娩结局良好,同时合理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对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妊娠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水平测定,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在妊娠高血压疾病中的发病机制.方法 我们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技术检测66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和20例对照组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结果 显示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随病情加重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降低,提示肝细胞生长因子参与了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