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是静脉溶栓后又一血管再通疗法,一线治疗技术为支架取栓, 抽吸取栓是相对支架取栓的另一种技术。文章对抽吸取栓与支架取栓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 内治疗中的疗效进行综述。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目前仍以支架取栓作为一线技术,作为补充 技术的抽吸取栓从股动脉穿刺到再灌注的时间较短,未来研究可能更着重于按特定部位或病因采 取不同的取栓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抽吸取栓和支架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普宁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血管内介入取栓术治疗的97例急性缺血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采取的取栓技术将患者分为抽吸组和支架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开通效果及预后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出院时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本组纳入的97例急性缺血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中,抽吸组39例,支架组58例,2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19例(48.7%)抽吸组患者恢复良好,15例(25.9%)支架组患者恢复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ASPECT评分和抽吸技术是出院时良好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出院后90 d随访,结果显示抽吸组和支架组的预后良好率分别是60.0%和4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ASPECT评分和抽吸技术是良好临床结果的独立预测因素。相比支架取栓,抽吸取栓能获得更好的影像学和远期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3.
杨中华 《中国卒中杂志》2018,13(11):1182-1183
正2018年Journal of Neurosurgery杂志报道了1例血管内取栓联合外科手术治疗颈动脉闭塞和大脑中动脉栓塞的病例。患者71岁,男性。既往高脂血症、高血压和阿司匹林过敏史。患者在医院餐厅中突然跌倒,出现左侧偏瘫和忽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脑卒中经支架取栓与抽吸取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03—2022-10临汾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脑卒中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组(25例)采用支架取栓予以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抽吸取栓治疗。比较2组基线资料、有效再灌注率、脑血管再通情况、并发症情况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短期内2组有效灌注率、脑血管再通结局均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血管再通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P<0.05)。2组术后90 d内预后良好、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架取栓与抽吸取栓均可有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两种治疗方案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直接抽吸取栓术(a direct aspiration first-pass technique,ADAPT)与机械支架取栓术治 疗急性颅内血管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3-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连续收治的急性颅内血管闭塞患者,根据采 用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ADAPT组和支架组。血管成功再通定义为血流mTICI≥2b级,治疗技术相关 指标为穿刺-血管再通时间、一次完全再通比例、一次完全再通手术时间、全部闭塞血管再通比例;主 要疗效评价指标为90 d预后良好(mRS≤2分)比例;主要安全性评价指标为术中血栓逃逸与术后症 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 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106例患者,年龄24~90岁,平均69.6±13.5岁,男性51例(48.1%);其中 ADAPT组46例,支架组60例。ADAPT组中43例(93.5%)患者实现全部闭塞血管再通;支架组中52例 (86.7%)患者实现全部闭塞血管再通。ADAPT组穿刺-血管再通时间短于支架组[52.5(31.5~87.7)min vs 64.0(51.0~98.7)min,P =0.036];一次完全再通时间短于支架组(37.2±12.4 min vs 59.5±21.4 mi n, P<0.001);两组一次完全再通、全部闭塞血管再通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APT组90 d预后良好患 者比例高于支架组(63.0% vs 36.7%,P =0.007);两组术中血栓逃逸及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支架组比较,采用ADAPT技术较支架取栓治疗急性颅内血管闭塞患者,手术时间更短,患 者临床预后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机械取栓治疗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根据有无并发症,将115例行Solitaire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的脑血管急性闭塞患者分为并发症组及无并发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并发症组既往有TIA病史的比率显著低于无并发症组(P0.05)。两组间治疗时间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并发症组比较,并发症组血管取栓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IA病史、治疗时间窗是机械取栓并发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机械取栓是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的重要方法,通过血管内操作把血管内血栓取出体外,恢复大脑血运重建,减少致残率,甚至挽救更多生命。大量随机对照试验证明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治疗效果是显著的,根据影像学证实脑组织存在缺血半暗带而超时间窗的患者进行机械取栓仍然合理的[1]。在本文中,我们将对AIS机械取栓的循证学证据、机械取栓手术形式的选择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便于神经科医生了解取栓研究进展,选择最佳的血管内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8F导引导管抽吸联合其他取栓技术在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收治的52例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病因分型均为心源性脑栓塞。根据是否联合8F导引导管抽吸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ASPECT、NIHSS评分等基线资料及桥接治疗、发病至穿刺时间(OTP)、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PTR)、取栓技术、取栓次数、血管再通情况、无症状性脑出血(aSICH)、症状性脑出血(SICH)、术后90 d mRS评分等临床资料。结果 (1)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2)两组患者桥接治疗、OTP、PTR、取栓技术、sICH、aSICH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取栓次数分别为2.1、3.0次,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观察组手术再通成功23例,术后90 d mRS预后良好17例,对照组手术再通成功11例,术后90 d mRS预后良好7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8F导引导管抽吸联合其他取栓技术能够提高心源性脑栓塞所致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取栓效果,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研究背景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机械取栓前是否进行rt-PA静脉溶栓,其所获得的风险和收益目前尚未知。本研究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是直接血管内机械取栓还是rt-PA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机械取栓。方法纳入中国41所脑卒中中心发病4.5小时内的适宜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直接机械取栓组(直接取栓组)和rt-PA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组(桥接取栓组),后者rt-PA剂量0.9 mg/kg。主要研究终点是术后90天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整体分布情况,采用非劣效性检验(95%CI下限是否≥0.8);次要结局包括梗死区域再灌注和术后90天病死率等。结果共筛选158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656例患者符合入组标准(直接取栓组327例,桥接取栓组329例)。结果显示:直接取栓组术后90天临床预后(m RS评分)并不劣于桥接取栓组(校正后OR=1.07,95%CI:0.81~1.40;非劣效性P=0.040),但直接取栓组术前成功再灌注比例[2.45%(8/326)对7.01%(23/328);校正后OR=0.33,95%CI:0.14~0.74]和总体成功再灌注比例[79.41%(243/306)对84.49%(267/316);校正后OR=0.70,95%CI:0.47~1.06]低于桥接取栓组,而直接取栓组与桥接取栓组术后90天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79%(58/326)对18.90%(62/328),P=0.710]。结论对于发病4.5小时内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基于20%可信界值,直接血管内机械取栓的功能结局并不劣于rt-PA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机械取栓。(该项研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和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资助;DIRECT-MT试验在Clinical Trials.gov注册号为NCT03469206。)。  相似文献   

10.
张和 《中国卒中杂志》2017,12(7):626-627
正在中文里,Stent一词大概翻译为支架。介入放射科(interventional radiology)或血管外科常用的词是Stenting,即放入支架。目前,对卒中患者使用脑血管支架已经越来越多了。支架一词源于英国牙科医生Charles Thomas Stent(1807-1885)。Stent在伦敦执业,他的主要贡献是推动牙齿材料的研究。1856年,Stent在当时使用的牙齿材料杜仲胶(gutta percha)中加入一种新原料——硬脂酸(stearine),增加了材料的可塑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