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60例流行热血患者,以随机方式将其分成两个组,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则给予病毒唑进行治疗。结果在经过治疗,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应用病毒唑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部队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与控制策略。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某部队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患者126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并根据流行病学特点研究预防和控制部队流行性出血热的策略。结果 126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野鼠型9例,占7.14%(9/126),家鼠型115例,占91.27%(115/126),2例不确定,占1.59%(2/126),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比例高于野鼠型、不确定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6月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高于7~10月和11~2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队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类型以家鼠型为主,多发于3~6月,对其采取高度警惕和跟踪监测,做到"三个掌握",并以"一个原则,五个结合"为指导,可取得良好的预防和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与血液透析(HD)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72例开展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4例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38例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22.3±5.2)d,对照组为(25.8±6.7)d,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P0.05)。治疗组有1例心衰,对照组有7例,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P0.05);两组患者都没有生命危险的消化道出血症状。两组出现了12例头晕,8例口干,1例瘙痒,4例乏力病例,穿刺部位没有感染情况,没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出院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治方法及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52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综合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和记录其检查方法和对症治疗方法。结果所有患者中,治愈47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9.62%。死亡5例中,院外误诊1例,因过量使用退烧药而致严重休克死亡,因大量补液致使心力衰竭而死1例,因严重败血症并发而致器官衰竭死亡3例。结论对于流行性出血热,要做到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地隔离治疗,治疗方法以对症疗法和支持疗法相结合的方法,从而降低病死率,保证人类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40例临床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无并发症发生,均能配合治疗及护理,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结论做好一般护理、注意病情观察,配合治疗与护理,使患者体温降至正常,能够保持良好的组织灌注,表现为血压正常,脉搏有力,尿量正常。患者能讲述减轻焦虑程度的方法,情绪稳定,积极配合各种治疗。不发生出血或出血症状得到及时控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程缩短,尿毒症症状减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并分析在重症肾综合症出血热的治疗中使用改良血液透析法的临床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阶梯超滤组和匀速超滤组。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肾功能恢复状况及出院时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值比较,阶梯超滤组都要优于匀速超滤组(P0.05)。结论两组比较阶梯超滤组的临床价值更大,值得在实践中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治疗肾病综合征出血热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肾病综合征出血热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6例开展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cr水平明显上升,Scr、BUN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病综合征出血热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治疗过程中,运用血液透析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症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11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抗病毒治疗加清洁处理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糖皮质激素应用于流行性角结膜炎的治疗过程中具有极强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对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及护理,治愈并出院58例,死亡2例,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57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5%。结论对流行性乙型脑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高热护理、病情观察、呼吸道护理、惊厥护理等,有助于提高该病的临床治愈率,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有效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正>0引言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virus,EHFV)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性疾病,发病地区较为广泛,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既往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影像学研究多集中在肾脏改变方面,对于肾综合征出血热引起肺水肿的CT研究较少,本研  相似文献   

11.
<正>0引言肾综合征出血热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virus,EHFV)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性疾病,发病地区较为广泛,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既往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影像学研究多集中在肾脏改变方面,对于肾综合征出血热引起胸部改变的CT研究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9-01/2013-12的142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的胸部CT检查资料,旨在探讨多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应用血液净化治疗危重型出血热的效果,探讨其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例危重型出血热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应用血液净化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的总胆红素、肌酐、ACT等指标有明显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NF-a、IL-6、IL-10等细胞因子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治疗危重型出血热效果良好,能有效清除细胞因子和有害物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肾病综合征出血热(HFRS)早期血清酶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接收的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全自动生化仪对患者血清酶水平进行检测,观察血清酶变化情况,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LDH水平均超出正常参考值;37例患者AST水平超出正常参考值,检测结果 48~612 U/L,平均检测结果(286.39±58.30)U/L,1例死亡;29例患者ALT水平超出正常参考值,检测结果65~657 U/L,平均检测结果(245.69±83.71)U/L;21例患者CK水平超出正常参考值;13例患者AKP水平超出正常参考值;15例患者γ-GT水平超出正常参考值。结论 HFRS早期血清酶的变化显著,在早期诊断HFRS中具有重要作用,临床上应做好血清酶指标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和脑脊液中IL-1β、IL-6、IFN-α检测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56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到本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5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研究组的血清和脑脊液标本,采集对照组的血清标本,分别检测IL-1β、IL-6、IFN-α水平,比较研究组血清和脑脊液中的细胞因子含量,同时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结果研究组血清中IL-1β、IL-6、IFN-α含量低于脑脊液中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中IL-1β、IFN-α、IL-6含量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脑脊液中IL-1β、IL-6、IFN-α水平具有较高表达,在患者炎性反应损伤中发挥参与作用,可对患者疾病及炎性反应预测提供较好理论依据,可指导患者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炔诺酮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8.33%)显著优于对照组(71.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封包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封包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3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偏瘫患者采用中医封包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探究缬沙坦氨氯地平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衰竭病患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所收治的72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缬沙坦)和治疗组(缬沙坦氨氯地平),每组各3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衰竭具有理想的治疗效,其不仅能够快速有效缓解患者痛感,而且还能消除水肿、增加排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智能型无创正压呼吸机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进行研究、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应用智能型无创正压呼吸机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客观指标以及主观感受的改善情况,结果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结论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采用智能型无创正压呼吸机进行治疗后,患者的呼吸暂停情况基本消失,睡眠结构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有效地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多发伤治疗过程采取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接收的180例多发伤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急诊手术治疗组、择期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三组,对这几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部107例患者,共有30例创伤严重度评分超过30的患者,骨折急诊手术组患者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脂肪栓塞综合征发生几率以及平均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时间均要由于择期手术和保守治疗两组患者(P0.05);共对101例患者进行了随访,远期并发症情况为骨折急诊手术组患者较为优秀(P0.05)。结论临床中治疗骨折的方法非常多,我们需要积极的探讨研究,寻找最佳的治疗方式,降低多发伤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几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房颤患者采用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该段时间内,入本院接受治疗的房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组患者30例,参照组采用单纯的阿司匹林药物实施治疗,而研究组则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结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6.67%与不良反应率3.33%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3.33%、20.00%,P<0.05。结论针对房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选择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且不易引发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