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黏附分子-1(ICAM-1)测定值的变化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2005年3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6例,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两组于术前及术后1、3、7、14d清晨空腹静脉采血,测定血清TNF-α、ICAM-1的含量。结果血栓组和非血栓组TNF-α、ICA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检验证明,TNF-α在不同时间点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ICA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NF-α、ICAM-1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6,(11):1547-1548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肢体表温度、患肢周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可以显著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杨昭昕  袁鹏 《临床医学工程》2017,(11):1565-1566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防治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期间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常规采用药物预防性抗凝治疗,观察组采用围术期综合性预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和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7.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39%(P<0.05)。观察组术后第1 d、3 d、5 d、7 d、14 d的血浆D-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采取深静脉血栓综合性预防治疗,可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与临床应用特点.[方法]对某院2008年5月~2009年7月共9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回顾分析.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预防措施加用阿司匹林;观察组46例采用常规预防措施加用低分子肝素.术后3~10 d行下肢血管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以了解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8例,观察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两组比较x2=5.1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时应给予积极的专科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89例,分为呼吸衰竭组51例和非呼吸衰竭组138例,收集同期COPD缓解期患者39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IL-6、IL-8、C反应蛋白、TNF-α水平;使用肺功能检测仪和动脉血气分析仪测定1秒率(FEV1%)、第1秒钟用力呼吸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水平。结果呼吸衰竭组和非呼吸衰竭组患者血清IL-6、IL-8、C反应蛋白、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衰竭组明显高于非呼吸衰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呼吸衰竭组和非呼吸衰竭组患者FEV1%、FEV1/FVC、P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C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呼吸衰竭组患者FEV1%、FEV1/FVC、PO2水平明显低于非呼吸衰竭组,PCO2水平明显高于非呼吸衰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6、IL-8、C反应蛋白、TNF-α水平与FEV1%、FEV1/FVC、PO2呈负相关(均P<0.05),与PCO2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L-6、IL-8、C反应蛋白、TNF-α水平变化能够评估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衰竭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与产妇产褥期感染的关系,为产妇产褥期感染预防和治疗对策提供参考。方法纳入杭州市富阳区妇幼保健院2019—2020年分娩的109例产褥期感染产妇设为观察组,按照1∶1的比例及产后时间天数相同的同期产妇109例设为对照组,采集两组产妇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并行组间比较。将观察组患者按照感染部位分为子宫内膜炎组40例、盆腹腔感染组33例及外阴感染组36例,分组统计不同产褥期感染部位患者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按照确诊后治疗时间将观察组产妇分为治疗后24 h、治疗后48 h、治疗后72 h,采集血液检测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并行不同时间段比较,综合分析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与产妇产褥期感染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产妇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感染部位患者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子宫内膜炎组高于盆腹腔感染组和外阴组,盆腹腔感染组高于外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褥感染患者治疗后72 h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低于治疗后48 h及治疗后24 h,治疗后48 h低于治疗后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6、TNF-α、IFN-γ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褥感染的部位及治疗时间,可在一定程度反应产褥感染发生发展变化,可作为产褥感染辅助诊断、病情发展及治疗效果监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情况以及与溃疡性结肠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活动期、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不同时期中外周血中IL-8、TNF-α及ICAM-1的分子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TNF-α、IL-8及ICAM-1的表达较对照组和缓解期组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缓解组患者TNF-α、IL-8及ICAM-1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NF-α、IL-8及ICAM-1的水平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且重度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8、TNF-α、ICAM-1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的阳性表达率随疾病活动性增高而增高,提示炎症免疫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60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两组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优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治疗股骨颈骨折,不仅有利于快速恢复髋关节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安全性高,可作为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一线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IL-8、TNF-α、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评价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临床意义。方法12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42例)、中度组(41例)、重度组(43例),另选4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空腹抽血测定血清IL-8、TNF-α、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活动期UC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8、TNF-α、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UC轻度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UC中度组和UC重度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UC轻、中、重度组3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检测UC患者血清中IL-8、TNF-α、CRP,有助于UC的早期临床分级诊断,对判断UC的严重程度及UC形成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γ-干扰素(IFN-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5年10月在校大学生中原发性痛经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干预组(68例)与对照组(6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心理疏导及镇痛药物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另设健康组51例。采用总痛经评分(TDS)评价药物疗效,同时测定患者血清IL-10、TNF-α、IFN-γ水平。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6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TD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不同程度减少(P0.05);组间比较,干预组TDS评分更低(P0.05)。治疗前,干预组、对照组血清IL-10、TNF-α、IFN-γ水平与健康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与对照组血清IL-10、TNF-α、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前后血清IL-10、TNF-α、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L-10、TNF-α、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葵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可能与调节外周血清IL-10、TNF-α、IFN-γ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夏枯草颗粒治疗更年期妇女干眼症的疗效及对结膜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6年3月在该院收治确诊为干眼症的356例更年期女性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175例,对照组181例。对照组给予环孢霉素滴眼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夏枯草颗粒。收集治疗前后的干眼症诊断相关指标、结膜上皮细胞中TNF-α、IL-1β和ICAM-1的表达和疗效,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的泪液分泌量(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膜地形图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角膜表面不规则指数(SAI)、IL-1β、TNF-α和ICAM-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1.14、0.65、3.77、1.42、1.05、1.08,均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SⅠt和BUT增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22、8.871,均P0.05),SRI和SAI,IL-1β、TNF-α和ICAM-1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8、8.32、7.83、18.44、11.39,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P0.05),无效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P0.05)。结论夏枯草颗粒治疗更年期妇女干眼症具有确切疗效,可能与降低结膜上皮细胞的IL-1β、TNF-α和ICAM-1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利伐沙班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80例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利伐沙班组(A组,n=40例)给予利伐沙班口服;低分子肝素组(B组,n=40例)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2组疗程均为14d,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0.0%)明显低于B组(22.5%)(P<0.05);2组患者术后伤口引流血量、输血量、失血指数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利伐沙班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栓塞,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 ICAM-1)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阴道分泌物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分娩的150例早产产妇设为观察组,同期150例足月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血清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ain,CRP)、s ICAM-1、TNF-α、阴道分泌物及胎盘病检结果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WBC、CRP、s ICAM-1、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阴道分泌物致病菌检测阳性率和绒毛膜羊膜炎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宫颈/阴道撕裂、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产褥期感染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泌物病原菌检查阳性者血清WBC、CRP、s ICAM-1、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阴道分泌物病原菌检查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绒毛膜羊膜炎者血清WBC、CRP、s ICAM-1、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胎盘病检结果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 ICAM-1、TNF-α和阴道分泌物异常均为引发早产和导致产妇不良预后事件的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感染性早产和绒毛膜羊膜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作用。方法将21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13例和对照组105例,研究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下肢进行物理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只采用常规护理,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及血栓栓塞程度,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8.58%,而对照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35.24%,两组比较,2值为7.7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研究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程度轻度发生率为85.71%,中重度发生率为14.29%,而对照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程度轻度发生率为48.65%,中重度发生率为51.35%,两组比较,2值为7.82,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操作简便易掌握,为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及减轻血栓栓塞程度开拓了一条新的预防途径,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尘肺患者不同阶段、不同类型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对70例尘肺患者,其中矽肺42例、煤工尘肺28例,壹期病例46例、贰期病例17例,叁期病例7例,以及40例同期健康检查者,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进行血清TNF-α和IL-6检测。结果尘肺组血清TNF-α水平(22.31±5.35)ng/L低于对照组(45.63±8.3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水平(18.78±2.46)ng/L高于对照组(10.74±3.7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矽肺组和煤工尘肺组中随着期别的升高,血清TNF-α水平反而降低(P<0.05);而其血清IL-6水平升高(P<0.05)。结论 TNF-α和IL-6表达水平对于尘肺病的病情进展以及疗效观察分析有重要的意义,为尘肺病的预警和健康监护提供有意义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曹勇 《中国卫生产业》2013,(27):162-163
目的分析和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86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术中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患者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效果比较明显,能够快速恢复老年患者伤前的活动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元活血汤对全髋置换术后血清IL-1、IL-6、TNF-α表达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0例全髋置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予以复方血栓通片1:7服,治疗组常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服用复元活血汤,2组患者于术前1d及术后1、7d清晨空腹抽血,用酶联免疫法测定IL一1、IL-6和TNF-α水平,同时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2组患者术前1d与术后1d之间血清IL-1、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7d血清IL-6、IL-1、TNF-α、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复元活血汤能降低全髋置换患者的IL-1、IL石及TNF-α的血清表达水平,影响血液流变学,且疗效明显优于血栓通片。  相似文献   

18.
贾丽鑫 《医疗装备》2023,(9):149-151
目的 探析抗血栓压力泵联合细节护理预防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将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抗血栓压力泵联合细节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细节护理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7 d,观察并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7 d后的生化指标[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下肢深静脉的血流速度,并统计干预7 d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干预7 d后,观察组FIB、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股深静脉和股总静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血栓压力泵联合细节护理可降低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FIB、D-二聚体水平,加快血液流动速度,达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检测哮喘患儿血清白介素-33(IL-3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研究其与哮喘进展性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115例哮喘患儿及体检正常的115例健康儿童。根据实测最大呼气流量(PEF)值与预计值之间比值将患儿哮喘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个等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受试者血清炎症因子IL-33和TNF-α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哮喘患儿分为轻度组39例,中度组42例,重度组34例。对照组与哮喘组患儿血清IL-33和TNF-α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哮喘组患儿血清IL-33和TNF-α水平均有所升高(P<0.05)。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哮喘患儿血清IL-33和TNF-α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与轻度组相比较,中度组与重度组患儿血清IL-33和TNF-α水平均有所升高(P<0.05),且中度组患儿血清IL-33和TNF-α水平低于重度组。以IL-33和TNF-α水平为因变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IL-33和TNF-α水平与哮...  相似文献   

20.
王倩倩  刘颖 《中国妇幼保健》2023,(17):3188-3191
目的 分析盐酸利托君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对早产胎膜早破患者细胞黏附因子-1(ICAM-1)、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台州市立医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00例早产胎膜早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通过地塞米松促进胎肺成熟,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利托君。检测两组ICAM-1、TREM-1、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观察记录两组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孕龄延长时间、新生儿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宫缩抑制时间、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ICAM-1、TREM-1、SAA、IL-6、TNF-α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00%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