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胸痹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位在心,证属本虚标实,本为阴阳气血的亏损,标为痰浊、瘀血、阴寒。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为"生痰之源",痰浊为胸痹的主要致病因素,也为脾胃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从脾胃论治胸痹,实为胸痹治疗的重要途径之一。经临床验证归纳总结为:健脾益气,补益中气;健脾养胃,滋补营血;芳香化浊,理气和胃;温中健脾,宣通胸阳;益气健脾,滋补心血;健脾益中,温化痰饮;温通心阳,健脾益胃;开脾通阳,健脾化痰八种从脾胃论治的方法。验之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调理脾胃法在胸痹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余通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认识到不少购痹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从调理脾胃入手,常能获得较好疗效。1脾胃功能失调形成胸痹的机理胸痹病虽有虚实寒热之分、在气在血之异。然胸中阳气虚衰、邪气乘虚入侵阳位、痹阻气机则是共同的发病机理。正如喻嘉言所说:“胸中阳气,如离照当空,旷然无外,设地气一上,则窒塞有加,故知胸痹者,阳气不用、阴气上逆之候也”;叶天上亦指出:“若夫胸痹者,但因胸中阳虚不运,久而成痹”(们陆证指南医案·脉痹》)。胸中阳气,又名宗气,是心、肺二脏功sgto总概括。宗气的强弱,与脾胃的健运…  相似文献   

3.
从脾胃论治胸痹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痹之病最早在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正式提出,且把病因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认为乃本虚标实之证。在治疗上根据不同的症候制订了栝楼薤白白酒汤等9张方剂,以取温通散寒宣痹化湿之效,其中“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人参汤即理中汤也)开辟了从脾胃论治胸痹之先河。脾虚不运,健脾益气,则宗气自旺;血虚失荣,调理脾胃,以助运化,脾运得健则营血充足;痰浊壅盛,健脾化痰,痰消则血脉自通;心肾阳虚,扶助脾胃阳气以资元阳,胸阳得布则痹阻自通。  相似文献   

4.
路志正教授提出"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调理脾胃的学术思想。针刺治疗颈椎病眩晕时遵路老"持中央、调升降"学说思想,以脾胃为中心,通调周身气血津液,或健脾和胃、补益气血,或祛风化痰,或补土平肝熄风,或活血化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属"胸痹"范畴,病位虽在心,但与脾胃密切相关。本质是脾胃运化失常,痰浊血瘀是疾病之标。心与脾胃在经脉、气血、五行、功能上均具有紧密联系,为从脾胃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胸痹病机为阳微阴弦,"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积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开创了胸痹心痛从脾胃治疗的先河;诸多医家运用健脾、活血、护心、祛瘀、化痰等可有效减少诱发和加重冠心病的因素,从而缓解和改善冠心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临床辨证分型见解不一,尚未形成统一标准;治疗有益气健脾、活血化瘀,益气健脾、痰瘀同治,益气健脾、化痰通脉,和胃降浊、健脾助运等。未来期待强化相关治疗方法的基础研究,如动物实验、相关药物药理学研究及循证医学研究等。  相似文献   

6.
路志正治疗胸痹多从脾论治,主要为调脾胃而养营血、补中气而鼓宗气、化瘀湿而宣痹阻、醒中州而化湿浊、温中阳而却阴寒。指出:胸痹本虚标实,通络化瘀为治标,健脾和胃为治本。  相似文献   

7.
陈慈煦认为辨治糖尿病除肺、胃、肾"三消"之外,从补益脾胃入手,也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针对糖尿病病变部位在中焦脾胃,以心脾两虚,纳运失常为其病机特征,故应用健脾助运,养心安神之法,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8.
全国著名中医学家路志正教授精通中医典籍 ,对脾胃学说的研究造诣尤深 ,行医 6 0余年 ,形成一套独特的临床经验 ,善用调理脾胃治疗多种疑难杂症 ,其中运用调理脾胃法辨治胸痹是路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组成部分。现就笔者学习心得简介如下。1 路老调理脾胃治胸痹的理论依据路老认为 ,胸痹病虽有虚、实、寒、热之分 ,在气在血之异 ,然胸中阳气虚衰 ,邪气乘虚入侵阳位 ,痹阻气机则是共同的发病机理 ,气虚、血少、湿蕴、痰阻、血瘀、寒凝是胸痹的主要病因。胸中阳气 ,又名宗气 ,是心肺二脏功能的总概括。宗气的强弱 ,与脾胃的健运与否有直接…  相似文献   

9.
王长洪教授认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生的病机关键,治疗以"通降"立论,通补结合。临证以疏肝、健脾、降胃为基本法则,灵活变通,以调畅气机,恢复脾胃纳运与升降之功。  相似文献   

10.
介绍王常松教授从脾胃论治胸痹的经验。王教授认为胸痹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常有着密切的关系。治疗上血不养心者,治宜健脾和胃,养血复脉,方用八珍汤加减;痰浊痹阻者,治宜化痰泄浊,通阳行气,方用二陈汤合平胃散加减;心血痰阳者,治宜祛瘀通脉、行气止痛,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气机郁结者,治宜疏导气机,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