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情况及人格对POCD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病人158例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其髋关节置换术后POCD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58例老年髋关节置换病人中,有34例病人发生POCD,POCD的发生率为21. 52%; POCD组及非POCD组病人在年龄、受教育年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术前抑郁、术中低血压时间≥10 min、P等级(精神质)、E等级(内外向)及N等级(神经质)人数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术中出血量≥400 m L、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术前抑郁、术中低血压时间≥10 min、E等级56. 7分及N等级56. 7分是老年髋关节置换病人发生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较多,神经质倾向和性格外向是POCD发生的危险因素,应针对这类病人加强心理疏导和干预。  相似文献   

2.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老年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POCD显著增加老年患者致残率和致死率,增加医疗成本并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目前认为与POCD相关的麻醉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手术麻醉时间、麻醉方式、麻醉药物、麻醉深度及术后镇痛等。现对目前与老年患者POCD相关的麻醉因素作一综述,以期为高危患者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减少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患者术后短期内思维、认知、意识、定向、记忆及睡眠等功能可逆性、波动性紊乱的一类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1〕。POCD在老年患者中较常见。骨科手术由于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患者发生POCD的可能性也更大。本研究探讨不同的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手术后患者POCD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老年骨科患者102例均分为全麻组51例,男27例,女24例,年龄6076〔平均(67.28±12.3)〕岁;硬膜外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影响老年患者胸腔镜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一般人口学特征表,对120例开展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资料收集,利用手术前后简易智力量表(MMSE)得分评定是否发生POCD。结果 120例老年患者中,31例发生POCD。与非POCD组比较,POCD组年龄、收缩压均值、饮酒史所占比例、合并糖尿病所占比例明显增高、手术时间≥180 min教育年限明显较低(P<0.05);手术时间、年龄、教育年限、高血压史是POCD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年龄越大、手术时间超过180 min、教育年限越低、有高血压史是POCD发生的危险因素,在临床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应该加强防范和检测。  相似文献   

5.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麻醉与手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并发症,尤以老年患者多见。老年患者出现POCD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多个危险因素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应及时发现并处理,否则会导致终身认知功能损害。本文分析并总结了POCD的相关文献,对POCD的危险因素、手术操作、麻醉药物、麻醉方式对POCD的影响以及POCD的预防策略进行阐述,探讨其在POC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防治老年患者POCD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曾蕾  贺涛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0):2425-2426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指患者手术后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常见于经历大型手术的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有精神错乱、焦虑、人格改变以及记忆受损,这种认知功能、独立能力及技巧的变化称为POCD〔1~3〕。由于手术类型和麻醉方法的不同,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程度各有不同,POCD对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与老年全麻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关系。方法择期全麻手术老年患者100例,ASA I~II级。于术前1 d和术后6 h、1 d、3 d、7 d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S100β蛋白、NGF,记录各时点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术后早期发生POCD 17例。与非POCD者比较,POCD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NGF升高(P均〈0.05),术后各时点MMSE评分明显下降(P均〈0.05)。NGF水平变化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70,P〈0.05。结论血清NGF水平与老年全麻手术患者POCD有关,早期监测血清NGF水平有利于预测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浆皮质醇变化模式及其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关系.方法 选择年龄65岁及以上全麻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评定术前1d及术后4d的认知功能,根据患者术后4d认知功能水平,将患者分成POCD组和非POCD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6h(T2)、术后12h (T3)测定血浆皮质醇(AUCg)水平.比较POCD组和非POCD组手术前后AUCg水平变化.结果 POCD组AUCg水平高于非POCD组.术后皮质醇水平与术后4d简明精神状态检查得分呈负相关.结论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浆皮质醇波动变化模式与POCD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与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关系。方法选择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男性患者57例,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根据术后1d是否发生POCD分为POCD组27例和非POCD组30例,检测术前及术后1、6h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β、IL-6、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术后1d的POCD发生率为47.4%,POCD组患者术后IL-1β及IL-6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非POCD组患者术后仅IL-6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POCD组术后1h的IL-1β及术后6h的IL-6水平显著高于非POCD组(P<0.05)。与非POCD组患者比较,POCD组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升高(P<0.05,P<0.01)。年龄、糖尿病病程、术后IL-6水平、术前HOMA-IR评估是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炎性反应及年龄、糖尿病病程、胰岛素抵抗可能与POC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术后急性精神障碍(POCD)是创伤后精神障碍的一种,包括意识、认知、记忆、定向、感知、精神运动行为等方面的紊乱,在骨科其发病率约在13%~21%,其中70%以上为老年患者[1],尤其多见于老年髋部骨折的患者[2].其发病急、病程短、可自愈、药物治疗效果好,对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而言,其危害在于引起共患疾病的加重,增加死亡率[3],并且影响关节制动,造成内固定松动,假体脱位.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岁以上行髋部手术后出现POCD的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其发病机制及预防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老年患者全麻术后出现术后认知功能紊乱(POCD)较为普遍,在骨科手术后的发生率高达56%,而术后出现POCD与院内患者的神经衰弱发生率、护理时间、医疗费用、住院时间和住院死亡率呈现正相关〔1,2〕。本研究通过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老年人全身麻醉术后认知水平进行测试,分析影响老年手术患者POCD的危险因素。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老年患者大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精神错乱、焦虑、人格的改变及记忆受损,进而影响老年患者的临床康复。POCD发病机制目前并不清楚。研究显示手术创伤、基础疾病、年龄及术后并发症等均可引起。外科手术创伤时,外周血液中产生的炎症因子可以通过多种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认知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老年骨科手术患者89例,术前1 d、术后3 d和5 d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价,且同时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的含量。结果术后2 d共诊断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患者19例(21.3%)。POCD组患者MMSE各项指标评分结果显示,与术前1 d比较,术后2 d除时间定向外,其他指标均有下降(P<0.05);POCD患者TNF-α、IL-1β在术后均有下降,IL-6在术后先升后降。术前POCD组患者TNF-α、IL-1β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5 d差异不显著。POCD患者术后2 d IL-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各因子的变化相对平稳。结论 TNF-α、IL-1β、IL-6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后POCD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正>由于非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故非手术治疗已经放弃~(〔1〕),但是随之而来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比例也逐渐增加。术后POCD原因目前不明,但认为手术刺激是一个因素~(〔2〕),本文旨在探讨老年髋部骨折的早期手术干预对POCD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深静脉血栓(DVT),尤其是肺栓塞(PE),一直是老年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为预防、诊治老年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血栓问题和完善术后护理工作,我们对近年来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血栓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整理,以期为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理论和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全麻药物丙泊酚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POCD)的影响,并探讨载脂蛋白(Apo) E基因与老年POCD发生的关系。方法按照随机抽样法收集年龄>65岁且无认知障碍的全麻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60例,实验组80例给予静脉泵入丙泊酚及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对照组80例给予异氟烷吸入及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手术前及手术后3、6、24、48、72 h分别记录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POCD的发生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静脉血Apo E基因及基因型。结果术后两组MMSE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 0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 POCD组Apo E基因中ε4ε4、ε3ε3频率明显高于非POCD组(P<0. 05)。结论丙泊酚对老年术后认知功能有影响,但较异氟烷能显著降低POCD发生; Apo E基因及不同基因分型检测率在POCD组显著高,可能是老年POCD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术后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可高达40%~50%[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POCD最早发现于老年病人心脏手术后,近年来发现在非心脏手术病人也有较高的发生率.近年有很多学者研究了血清S-100蛋白、血清白介素-6、血清白介素-1β水平与术后POCD的关系,并证明了在某些手术(如腹部手术和血管手术)术后S-100、白介素-6、白介素-1β水平升高与POCD有很好的相关性[2].本研究采用神经心理学测试技术调查骨科大手术中(包括股骨手术、髋关节手术、肱骨手术等)老年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并检测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探讨其与术后早期POCD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干预对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50例在予以相应的围术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POCD的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予以相应的围术期常规护理。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 d、术后7 d简易精神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两组患者POCD发生率及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2 d、7 d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采取针对POCD的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避免或减少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异氟烷和异丙酚两种不同的全身麻醉方法对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80例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异氟烷组(Ⅰ组)和异丙酚组(Ⅱ组),每组40例。分别于术前1 d(T1)、术后1 d(T2)和术后5 d(T3)使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情况。在T1、T2和T3时间点抽取患者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Aβ和Tau蛋白浓度,依据T1时间点有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将患者分为POCD组和非POCD组,分析Aβ和Tau蛋白与老年患者POCD发生的关系。结果与T1相比,T2Ⅰ组MMSE评分显著降低(P<0.05),T3恢复至T1水平;而Ⅱ组T1、T2和T3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相比,T2Ⅰ组A和Tau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T3恢复至T1水平;而II组T1、T2和T3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Ⅰ组有14例发生POCD(35%),Ⅱ组有6例发生POCD(15%);与T1相比,T2 POCD组Aβ和Tau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T3恢复至T1水平;而非POCD组T1、T2和T3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异氟烷全身麻醉相比,异丙酚全身麻醉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的影响较小,可减少老年患者POCD的发生;同时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POCD的发生可能与Aβ和Tau蛋白浓度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DM)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关系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该院择期进行非心脏大手术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59例,根据术后1 d内是否发生POCD分为POCD组(28例)和非POCD组(31例),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和术前、术后1、6 h外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年龄、DM年限、术中出血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CD组术后1、6 h的IL-1β、IL-6水平明显高于术前,非POCD组术后1、6 h仅IL-6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POCD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明显高于非POCD组(均P<0.05);高龄、DM病程、血清IL-6水平、术前胰岛素抵抗是发生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心脏手术老年T2DM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可能与POCD发生有关;应对高龄、DM病程较长、术后炎性因子IL-6水平升高、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加以重视,预防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