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路俊波 《现代肿瘤医学》2018,(23):3756-3759
目的:比较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LGR5)及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Cath-D)的表达差异,分析它们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LGR5和Cath-D在6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卡方检验分析它们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阳性、局部包膜侵犯、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LGR5和Cath-D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和局部包膜侵犯组织中,LGR5、Cath-D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和无局部侵犯者(P<0.05);不同肿瘤大小、不同TNM分期的患者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LGR5及Cath-D的阳性表达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不同性别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LGR5阳性表达率也有显著差异,而不同年龄LGR5及Cath-D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却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LGR5及Cath-D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LGR5和Cath-D的高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通过检测它们的表达,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判断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赵娟  闫舒  张文伟 《肿瘤学杂志》2019,25(8):758-762
摘 要:[目的] 探讨 MK 和 VEGF 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 MK蛋白和 VEGF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40 例)、配对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40例)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40 例)中的表达,并探讨两者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MK 和 VEGF 在甲癌组(75.0%、 67.5%)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10.0%、2.5%)和结甲组(25.0%、 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 MK 和 VEGF 的表达与肿瘤分期(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和 Ⅲ、Ⅳ 期肿瘤组两者表达较高。(3)MK和 VEGF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 (r=0.339,P<0.05)。[结论] MK 和 VEGF 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癌变、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联合检测可能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疗和预后评估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hPF4 mRNA表达、血浆PF4水平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0例PTC癌组织和10例癌旁正常组织hPF4mRNA的表达,并用酶标记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40例PTC患者、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浆PF4水平。 结果 (1)PTC癌组织hPF4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5%,明显低于正常组织(80%)(P<0.01),而且hPF4mRNA阳性表达 PTC组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均明显低于hPF4阴性表达PTC组(36.84% vs. 90.48%,P<0.01)。(2)正常对照组、无淋巴结转移的PTC组和伴淋 巴结转移的PTC组间的PF4血浆浓度呈线性递减趋势,其中无淋巴结转移组的PF4血浆浓度[(2.96±0.21)ng/ml]高于转移组[(0.98±0.17)ng/ml] (P<0.05)。(3)hPF4mRNA阳性表达PTC组的血浆PF4水平明显高于hPF4阴性表达组[(2.49±0.83)ng/ml vs. 0.94±0.13)ng/ml] (P<0.01)。 结论 PTC患者血浆及局部癌灶PF4水平的下调可能是导致或助推PTC发生颈部淋巴结癌转移的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iR-451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及其与临床诊断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7月-2007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甲状腺外科收治的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对应的石蜡组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R-451,比较其在甲状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MiR-451的表达水平甲状腺癌组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38.79±27.26) vs (12.62±13.44), P=0.000]。此外,miR-451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均无显著相关性。但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miR-45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P=0.006)。结论:MiR-451能区分甲状腺乳头状癌癌旁组织与癌组织,以及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可能作为辅助的临床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 探讨NCOA5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NCOA5蛋白在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NCOA5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5%)高于癌旁组织(20%)(χ2=24.261,P<0.01)。NCOA5表达与肿瘤分期(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4.126,P<0.05;χ2=4.043,P<0.05);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预后指数呈正相关(r=5.647,P<0.05)。[结论] NCOA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高表达,对甲状腺癌的诊疗和预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TAT3、VEGF-C在甲状腺癌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STAT3及VEGF-C在90例甲状腺癌、30例甲状腺腺瘤和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表达,分析其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在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腺瘤组织及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STAT3、VEGF-C表达阳性率逐渐增加,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者存在正相关(r=0.704,P<0.01)。STAT3在甲状腺癌中表达在不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肿瘤多灶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C在甲状腺癌中表达在不同甲状腺癌大小、肿瘤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多灶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甲状腺癌进行STAT3和VEGF-C检测,有助于判断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7.
李晓文  金海敏  黄海 《肿瘤学杂志》2019,25(12):1049-1053
摘 要:[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noncoding RNA,LncRNA)CRNDE及微小RNA(microRNA,miR)-181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89例结直肠癌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RNDE及miR-181a的表达,分析组间CRNDE及miR-181a表达差异及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不同水平CRNDE、miR-181a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OS)的差异。[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结直肠癌组织中CRNDE表达水平明显升高,miR-181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结直肠癌癌组织中CRNDE、miR-181a表达与肿瘤分期、肿瘤分化有关(P均<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癌组织中CRNDE与miR-181a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558,P=0.008)。Kaplan-Meier分析表明癌组织中CRNDE高表达患者3年OS明显低于CRNDE低表达者(P<0.05),而高表达miR-181a与低表达miR-181a患者3年OS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中CRNDE表达升高,而miR-181a表达降低,两者均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可能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病理类型。分析侵袭性伪足关键蛋白cortactin、N-WAS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保存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标本及对应癌旁组织89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cortactin、N-WASP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癌组织中cortactin和N-WAS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30%和59.55%,高于癌旁组织的5.62%和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rtactin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N-WASP与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cortactin、N-WASP的阳性表达率均较高(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与侵袭性伪足形成相关的cortactin、N-WASP呈高表达,且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和淋巴结转移相关。Cortactin与N-WASP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检测Fascin蛋白在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良性病变及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水平,探讨该蛋白对甲状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其中23例伴有淋巴结转移)、4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以及20例取自甲状腺良性病变旁的正常甲状腺组织中Fascin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分析Fascin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Fascin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率(71.67%)明显高于良性甲状腺病变组及正常甲状腺组织组,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的甲状腺组织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较,Fasci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均为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组中,Fasc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91.30%,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9.46%),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ascin蛋白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以为甲状腺病变的良、恶性诊断,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其预后提供理论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膜突蛋白(Moesin)和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oesin和E-cadherin的表达,并将检测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局部侵犯、颈淋巴转移、TNM分期)等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Moesin和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年龄≥45岁、肿瘤侵犯甲状腺被膜外、有颈淋巴结转移、Ⅲ~Ⅳ期甲状腺乳头状癌, Moesin的阳性表达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状腺乳头状癌中Moesin与E-cadherin的阳性表达具有相关性(r=-0.494,P<0.01)。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Moesin的高表达和E-cadherin的低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关,两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