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把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治疗时长为1个月,对照组采用藿香正气口服液作为治疗药物,观察组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相对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加减资生丸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n=35),治疗组口服加减资生丸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对照组单纯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优于对照组(85.7%),P<0.05。结论加减资生丸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热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进行治疗,1疗程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疗效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13.33%)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中有2例(6.67%)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匹维溴胺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155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8例,口服匹维溴胺50 mg,每日3次,疗程为15 d;对照组67例,采用口服安慰剂。结果:匹维溴胺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各临床症状减轻程度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匹维溴胺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能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匹维溴胺对肠易激综合征患的临床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155例肠易激综合征患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8例,口服匹维溴胺50mg,每日3次,疗程为15d;对照组67例,采用口服安慰剂。结果:匹维溴胺对肠易激综合征患各临床症状减轻程度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性差异。结论:匹维溴胺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能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肖记平 《中国药业》2012,21(13):78-78
目的观察匹维溴铵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96例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匹维溴铵与微生态制剂组34例,给予匹维溴铵50 mg,每日3次及微生态制剂3片,每日3次;单用匹维溴铵组32例,口服匹维溴铵50 mg,每日3次;单用微生态制剂组30例,口服微生态制剂3片,每日3次。治疗4周后3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联合匹维溴铵与微生态制剂组总有效率为91.18%,单用匹维溴铵组总有效率为75.00%,微生态制剂组总有效率为66.67%,联合用药组与单用匹维溴铵组及单用微生态制剂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药物耐受性及安全性良好,整个疗程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匹维溴铵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美沙拉嗪联合曲美布汀治疗,对照组应用匹维溴胺联合谷维素,比较两组肠易激综合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肠易激综合征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但是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患者显效22例、有效14例和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9例和无效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曲美布汀可以快速改善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高,是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邵光辉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6):62+67-62,67
目的:探讨匹维溴铵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匹维溴铵50mg口服,每天3次,同时服用谷维素30mg,每大3次,治疗时间为4周。对照组患者单用匹维溴铵50mg,每天3次,治疗时间为4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维溴铵联合谷维素能够湿著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就诊的11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口服气滞胃痛颗粒以及匹维溴铵两种药物,对照组只服用匹维溴铵.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效率以及腹痛、腹胀、腹泻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他各项指标同样优于对照组.结论: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优于单纯使用气滞胃痛颗粒.  相似文献   

10.
盛锦义  吴军民 《江西医药》2006,41(10):769-770
目的观察匹维溴铵联合谷参肠安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匹维溴铵50mg。每天3次。谷参肠安600mg,每天3次;对照组(50例):单用匹维溴铵50mg,每天3次。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04%与72.9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个月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匹维溴铵联合谷参肠安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更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曲美布汀联合奥替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通城县人民医院治疗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口服奥替溴铵片,8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餐前30 min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200 m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P物质(SP)、生长抑素(SS)和神经肽Y(NPY)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9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腹部不适、大便性状与次数改善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P、SS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NPY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SP、SS和NPY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布汀联合奥替溴铵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一  李少昊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2):2405-2408
目的探讨乳酸菌素片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混合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2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混合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的差别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0.1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乳酸菌素片,2.4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和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50%、9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腹胀、腹痛、腹泻、便秘评分和总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TL)水平均显著降低,P物质(SP)水平均显著增加,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菌素片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混合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血清胃肠激素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肠炎宁糖浆联合奥替溴铵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8月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口服奥替溴铵片,40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肠炎宁糖浆,10 m L/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腹痛、腹胀、腹泻消失时间,肠易激综合征的特征指数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神经肽Y(NRY)、血管活性肠肽(VIP)、胆囊收缩素(CCK)、胃动素(MTL)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26%,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腹痛、腹胀、腹泻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BS-QOL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IBS-QOL评分升高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IL-6、IL-18水平明显降低,NRY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IL-6、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NR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CCK水平明显升高,VIP、MTL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CCK水平比对照组高,VIP、MT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炎宁糖浆联合奥替溴铵片可提高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胃肠激素,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固本益肠片联合复方谷氨酰胺和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上海市同仁医院接受治疗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口服复方谷氨酰胺颗粒,1袋/次,3次/d,同时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0.1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固本益肠片,4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肠道症状尺度表(BSS)评分、血浆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及胃动素(MTL)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14%和95.3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BS总积分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降低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SS、VIP和MTL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比对照组降低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本益肠片联合复方谷氨酰胺和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芪倍合剂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6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96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 g/次,4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芪倍合剂,50 mL/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可溶性血清基质裂解素(sST2)水平和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9.17%、93.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便消失平均时间、腹泻次数至少降低50%所需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L-33、sST2水平同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2、4、8周后,治疗组患者血清IL-33、sST2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30.56%、9.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倍合剂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较好,能迅速改善患者血便、腹泻症状,降低机体的炎症因子水平,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杨玉萍 《中国药业》2011,20(22):64-65
目的 对匹维溴铵片、双歧三联活菌胶囊、盐酸氟西汀片3种药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提供合理用药依据.方法 选取12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40例口服匹维溴铵片50 mg,3次/日;B组40例口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420 mg,3次/日;C组40例口服盐酸氟西汀片20mg,1次/日、连续服用4周.每周均记录患者腹痛、腹胀、排便异常等情况,治疗结束进行成本-效果分析(CEA)评估.结果 A组、B组、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87.50%,77.50%,A组、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10.00%;成本-效果为1.96,1.92,1.77.以腹痛为主的患者,匹维溴铵片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最佳;以腹胀或排便紊乱为主的患者,双歧三联活菌胶囊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最佳.结论 积极开展药物成本一效果分析研究,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根据病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既可提高药物疗效,又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痛泻宁颗粒联合奥替溴铵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5月秦皇岛市北戴河医院收治8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奥替溴铵片,1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痛泻宁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腹泻症状、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腹痛、腹泻、腹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排便频率评分、大便性状评分均比治疗前小(P<0.05);治疗组患者排便频率评分、大便性状评分比对照组小(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16(CCL-16)、白细胞介素-17A(IL-17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血清CCL-16、IL-17A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L-1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C)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血清DAO、D-LA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经痛泻宁颗粒联合奥替溴铵片治疗,疗效和症状改善效率明显提高,进一步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肠道屏障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固本益肠片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9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9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1.0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固本益肠片,1.28 g/次,3次/d。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 d,连续治疗8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积分、Baron内镜评分、病变活动指数。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4.23%、92.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肠镜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0.41%、94.8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腹泻积分、脓血便积分、腹痛积分、里急后重积分、Baron内镜评分、病变活动指数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本益肠片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病变活动指数,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甘珀酸钠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4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饭后口服甘珀酸钠片,第1周80 mg/次,3次/d,之后50 m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溃疡愈合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31%、96.0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复合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溃疡痛、烧心、反酸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珀酸钠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显著,能加快溃疡面愈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孙丽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8):1991-1994
目的探讨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海洋石油总医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组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口服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2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气滞胃痛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指数评分量表(IBS-QOL)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0.85%、95.7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腹痛积分、腹胀积分、腹泻积分和便秘积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症状积分比对照组降低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量表评分、HAMA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IBS-QOL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血管活性肽(VIP)、5-羟色胺(5-HT)、生长抑素(SS)水平均显著降低,神经肽Y(NPY)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机体胃肠激素和神经肽水平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