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君  任毅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7):2137-2141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ET方案(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4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ET方案治疗,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70 mg/m~2,连续3 d,4周后重复1次;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注射液75mg/m~2,1次/周,连用6周,停2周。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第1~10天静脉滴注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用氯化钠注射液200 mL稀释。8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分、肿瘤标志物和免疫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临床缓解率为38.3%,疾病控制率为72.3%,分别显著低于治疗组的57.4%、89.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PFS、OS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QOL-BREF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QOL-BREF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和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CD3~+、CD4~+和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CD8~+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免疫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ET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确切,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延长患者PFS和OS,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液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十堰市人民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第1~5天静脉滴注氟尿嘧啶注射液400mg/m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120mg/m2。每21天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周期。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58.0%、72.5%,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8.0%、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36.0%、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糖蛋白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30.0%、45.0%,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30.0%、5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柔比星联合氟尿嘧啶注射液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生活质量,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参多糖注射液联合表柔比星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临沂市肿瘤医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78例,根据治疗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每个疗程第1天给予90 mg/m2,1次/3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人参多糖注射液,4 m L/次,2次/d。两组均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ORR)和临床获益率(CBR)分别为35.90%和69.23%,均分别明显低于治疗组的58.97%和87.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糖抗原125(CA125)、糖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CD105(S-CD105)和转化生子因子-β1(TGF-β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上述肿瘤标志物和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多糖注射液联合表柔比星治疗乳腺癌可有效降低机体肿瘤标志物水平和改善机体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静脉缓慢滴注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0.8 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妇科千金胶囊,2粒/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下腹部坠胀、疼痛状缓解时间和腰骶部酸痛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升高,超敏反应C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细胞因子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参附注射液联合表柔比星和紫杉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4年5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在每个化疗周期的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60 mg/m2,1次/d,同时静脉滴注紫杉醇注射液120 mg/m2,1次/d,滴注时间大于3 h。治疗组在每个化疗周期的1~10 d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50 m L/次,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和紫杉醇注射液的用法用量同对照组。21 d为一个化疗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直径、癌细胞的叉头框蛋白A1(fork box protein A1,FOXA1)、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67%、6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肿瘤直径、FOXA1、BRCA1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67%、1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表柔比星和紫杉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效果较好,可显著降低患者肿瘤直径,还可降低FOXAl和BRCAl蛋白水平,且不良反应较低,在临床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薄芝糖肽注射液联合吡柔比星和多西他赛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1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50 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同时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注射液,75 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3周,连续治疗12周。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薄芝糖肽注射液,8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连续治疗1周,然后停药2周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4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肿瘤细胞凋亡指数、新生血管指标、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CBR)分别为46.00%、78.00%,均分别明显低于治疗组的68.63%、94.12%,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升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VEGFB均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卡氏评分(KPS)明显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00%,显著高于治疗组患者的13.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芝糖肽注射液联合吡柔比星和多西他赛治疗乳腺癌患者疗效显著,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与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注射用生长抑素联合多西他赛注射液和替吉奥胶囊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六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格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第1天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注射液75 mg/m2;口服替吉奥胶囊60 mg/m2,2次/d,于早饭后和晚饭后服用,连服21 d,之后停药14 d,作为1个周期,干预2个周期。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第1~5天微泵注射用生长抑素3 mg,持续6 h,2次/d,连续21 d,作为1个周期,干预2个周期。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以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69.77%、88.37%,两组近期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A199、CEA、CA724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A199、CA724水平降低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A、VEGF-C、VEGF-D水平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降低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肝损伤、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用生长抑素联合多西他赛注射液和替吉奥胶囊治疗进展期胃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明显降低肿瘤标志物、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姜瑞  杨生琴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11):3228-3231
目的探讨脑安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12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5 000 U/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脑安胶囊,2粒/次,2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26%、95.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降低,BI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全血高切黏度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安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凝血指标水平,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艾愈胶囊联合顺铂注射液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接收的100例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顺铂注射液80mg/m~2,1次/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艾愈胶囊,3粒/次,3次/d。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卡式功能状态(KPS)评分、生活质量(QDL)评分、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ORR)分别为56.00%、72.5%,疾病控制率(CBR)分别为78.00%、8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QDL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KPS评分、Q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蛋白199(CA199)、糖蛋白125(CA125)和糖蛋白153(CA153)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愈胶囊联合顺铂注射液治疗卵巢癌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参莲胶囊联合多西他赛注射液和卡铂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7年1月在启东市人民医院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62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注射液,75 mg/m2,滴注1 h,3周1个疗程,每个疗程第1天滴注,同时静脉滴注卡铂注射液,300~400 mg/m2,给药时间同多西他赛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参莲胶囊,3 g/次,3次/d。两组均经过12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血清学指标和QLQ-C30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客观反应率和临床获益率分别为25.81%和54.84%,均分别显著低于治疗组的51.61%和70.9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抗原199(CA-199)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CEA和CA-19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A4(S100A4)、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组这些血清学指标改善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QLQ-C30评分均显著升高意义(P0.05),且治疗组QLQ-C30各评分项目升高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参莲胶囊联合多西他赛注射液和卡铂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可有效降低机体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血管新生因子和细胞侵袭分子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葛酮通络胶囊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葛酮通络胶囊,0.5g/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m R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法(MoCA)评分、血清学指标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81.40%和97.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m RS评分显著降低,MoCA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 TRAIL)、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新喋呤(Npt)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血流量(Q_(mean))、平均血流速度(V_(mean))均显著升高,动态阻抗(DR)、脑血管特性阻抗(ZCV)和脑血管外周阻力(R)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酮通络胶囊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细胞因子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日常活动能力和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保胎灵胶囊联合醋酸阿托西班注射液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邯郸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3月—2021年12月100例晚期先兆流产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醋酸阿托西班注射液,首次静脉注射6.75 mg(时间>1 min,0.9 mL/6.75 mg),继以5 mL/37.5 mg(共20 mL)溶于180 mL葡萄糖中静滴(24 mL/h,持续3 h),3 h后以8 mL/h静滴,直至达到宫缩抑制效果。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保胎灵胶囊,3粒/次,3次/d,持续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血清性激素水平和母婴结局。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腰酸改善时间、腹痛改善时间和阴道出血停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雌二醇(E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性激素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足月分娩例数高于对照组,自然流产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脉血康胶囊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收治的1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照抽签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4支/次,溶于10%的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100 mL/h,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脉血康胶囊,3粒/次,3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的Rankin残障量表(MRS)评分、Barthel指数(BI)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7%、95.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显著降低,BI指数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M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B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红细胞压积(HCT)、全血黏度(WBV)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降低血液黏度,改善日常活动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消栓通络胶囊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与治疗组(48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 L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消栓通络胶囊,6粒/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NIHSS与ADL评分、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72%和91.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下降、ADL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IHSS与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均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脂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全血黏度、红细胞积压、血浆黏度比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栓通络胶囊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改善恢复期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降低血液黏度,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穿龙骨刺胶囊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骨质增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骨质增生患者177例,随机分成对照组(88例)和治疗组(89例)。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骨肽注射液,2 mL/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餐前口服穿龙骨刺胶囊,6粒/次,3次/d。所有患者均治疗28 d。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9.55%、96.6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麻木、疼痛、肿胀以及屈展困难等骨质增生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骨质增生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压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5.91%,显著高于治疗组患者的5.6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龙骨刺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骨质增生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与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诊的60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50 mg/次,1次/d,同时口服脑心通胶囊,3粒/次,3次/d。治疗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2次/d,同时口服脑心通胶囊,3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8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HSS)评分显著降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心源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补肾健骨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和碳酸钙D3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1月在郫县人民医院骨科接受医治的11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7例。所有患者均口服碳酸钙D3片,1片/次,1次/d。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 L中,1次/月,每次滴注不少于15 min。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补肾健骨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骨代谢指标以及骨密度(BMD)、骨钙素(BGP)、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及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46%、94.7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钙(S-Ca)、血磷(S-P)明显增高,碱性磷酸酶(ALP)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2-L4 BMD、股骨颈BMD、BGP、BMP-2均明显增加,VAS评分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02%、8.7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健骨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和碳酸钙D3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增加患者BMD,明显改善骨代谢,减少骨量流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钠胶囊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2月北京市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胞磷胆碱钠胶囊,0.2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灯盏细辛注射液,40 m L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 L中,1次/d。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1.90%、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NIHSS评分、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均显著降低,SOD、Barthel指数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钠胶囊治疗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生活能力,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老年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1粒/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加入到10%葡萄糖500 m L中,1次/d。两组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肝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94.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汁酸(TBA)、直接胆红素(DBIL)、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腹部症状、全身症状、乏力、活动、焦虑和情感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老年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