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交接单对手术患者围术期安全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针对外科病房至手术室、手术间至恢复室或病房以及恢复室至病房等手术患者转运过程的三个关键交接环节容易疏忽和遗漏的细节设计核查项目,形成手术患者交接单,比较应用交接单前后2012年和2013年围术期各交接环节的缺陷率、手术患者和手术科室医护人员对麻醉科/手术室的服务质量满意度。结果2013年临床应用交接单后,影像资料遗漏/遗失、手术部位安全标识不全、病情交接不清和交接前后病情变化责任不明等交接缺陷病例数显著下降,2013年手术患者和手术相关科室对麻醉科/手术室的服务质量满意度显著提升。结论应用手术患者交接单可以有效减少围术期交接环节差错的发生率,提升围术期安全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12月至2021年4月选取医院收治的72例脑血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升高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血压升高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56%和8.33%,均较对照组的33.33%和58.33%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管介入术治疗前后采用介入护士进行精准优质护理可减少患者术中出现高血压的情况,降低手术风险,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预后效果,助力患者实现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3.
周带红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959-3960
规范手术患者交接流程,规范术前、术后交接各个环节的内容和步骤,明确交接人员职责,使每项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记可查,严格监督实施手术交接过程质控,提高了手术患者交接的安全性和效率,保证手术质量安全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实施期间无手术交接不良事件发生,患者满意度从85.2%提高到96.8%。  相似文献   

4.
持续质量改进在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针对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质量改进.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改进目标,采取整改措施,并评价效果。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后,手术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由97%上升到100%,护士对手术前后护理质量意识明显提高,围手术期无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保证了手术的正常运作,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了病人的康复。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围手术期护理质量,降低了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进行脑血管介入术的患者16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8%,研究组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瑗珉 《药物与人》2014,(9):245-246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泊的78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9例。采用常规介入手术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介入手术期间护理模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术中和术后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研究对象,评价全面质量管理应用效果,总结围手术期患者管理及评价经验。方法:2015年逐步将全面质量评价纳入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管理,收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314例,组建专家组,经过三轮讨论,对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内容,进行权重评分,建立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每月进行护理质量反馈,指导改进工作。结果:第二、三、四季度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总分高于第一季度,下半年延迟出院、护理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合计例次率低于上半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患者评价需要依赖于科学的评价体系,量化评价指标,依据评分变化,可指导护理质量改进活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品管圈培训模式对手术交接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组建品管圈挖掘手术交接问题设置情境课程对护士手术交接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前后理论知识、工作失误发生率及工作效率.结果 培训后,护士手术交接理论考核各项目得分及总分均较培训前提高,护理失误发生率降低,患者术前进入手术室时间、手术等待时间、术后回病房时间均明显短于培训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培训模式对提升手术交接护理质量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患者应用围术期护理的效果,为提高临床治疗水平积累经验。方法 随机抽取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82例患者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围术期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41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围术期护理组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指标、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围术期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43%,低于常规护理组的1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4,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改善,且围术期护理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较前改善,且围术期护理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护理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7.56%,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2.92...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重点分析在普通外科护理管理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当中普通外科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运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比对两组患者SAS、SDS、GCQ评分、术后恢复指标情况、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以及风险事件出现率,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临床中的运用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GCQ评分、术后恢复指标情况以及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均好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出现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方法运用到普通外科的护理管理过程中,可以让患者的情绪更趋于稳定的状态,让患者保持更加舒服的状态,让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变快,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水平,减少风险事件出现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