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癌根治及颈淋巴结清扫术中使用超声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甲状腺癌患者187例,超声刀组109例,用超声刀行甲状腺癌根治及颈淋巴结清扫术;电刀组78例,应用电刀行同样手术,均由同一手术组医生施行。分别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及手术并发症(出血、喉返神经麻痹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结果超声刀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小于电刀组(P<0.05);而两组的术后引流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喉返神经麻痹及术后出血病例。结论用超声刀行甲状腺癌根治及颈清扫术不仅有效安全,而且缩短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胸腔镜辅助下早期肺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总结2007年3月至2010年4月在胸腔镜辅助下完成的49例早期肺癌手术临床资料,分为术中使用超声刀组和单极电凝钩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超声刀组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较电凝钩组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超声刀组明显减少(P<0.05),术后并发症及淋巴结清扫数目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超声刀行胸腔镜辅助早期肺癌手术安全、可行,超声刀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渗出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胸腔镜外科非常重要的手术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外科完成的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132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超声刀组64例(超声刀甲状腺手术),传统组68例(传统甲状腺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超声刀组的手术时间(43.68±10.56 min)短于传统组(79.57±16.97 min),术中出血量(超声刀组:19.16±8.73 ml,传统组:48.83±15.04 ml)、术后24 h引流量(超声刀组:11.56±5.17 ml,传统组:34.29±6.89 ml)均较传统组少,超声刀组术后的住院时间(5.56±1.23 d)也短于传统组(8.96±1.67 d)(P0.05);而超声刀组(6.6±0.5 cm)和传统组的刀口长度(7.4±0.8 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刀组的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一过性饮水呛咳、一过性声音嘶哑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而超声刀组永久性甲状旁腺损伤、永久性声音嘶哑发生率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刀应用于开放性甲状腺手术,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等优点,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乳腔镜与传统手术方法在乳腺癌保乳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效果.方法:111例乳腺癌患者均施行保乳术,以应用乳腔镜和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为研究组(n=63)和对照组(n=48);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量、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手术并发症等.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手术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应用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较传统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超声刀与普通电刀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号奇偶随机性分为两组,每组42例,术中以电刀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者为电刀组,术中以超声刀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者为超声刀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超声刀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引流时间较电刀组减少,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较电刀组降低(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根治术中应用超声刀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安全、有效,能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接受胸腔镜手术的96例NSCLC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孔胸腔镜组(n=42)和三孔胸腔镜组(n=54)。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组数、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3 d胸管总引流量、胸管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单孔胸腔镜组术后3 d胸管总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第1、3、7天VAS评分均低于三孔胸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疼痛轻等优势,对于早期NSCLC患者尤为合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65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81)与观察组(n=84)。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胸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总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输血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以及淋巴结清扫组数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7%,明显低于对照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胸腔下肺癌根治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显著,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恢复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低位颈前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方法和术式优点。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确诊的48例甲状腺腺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超低位颈前小切口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种术式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切口美容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临床疗效、切口美容评分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超低位颈前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刀和氩气刀在肝脏肿瘤切除中的联合应用优势.方法 回顾性研究半年来70例肝脏肿瘤切除术中联合使用超声刀和氩气刀治疗与传统缝扎法之间的差异,总结超声刀和氩气刀联合应用于肝脏肿瘤切除中的优势.结果 使用超声刀和氩气刀治疗组无一例阻断肝门,手术时间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平均失血量、术后血浆引流量以及平均住院日使用超声刀和氩气刀治疗组少于传统方法治疗组(P<0.05).结论 超声刀和氩气刀在肝脏肿瘤切除中的联合应用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浆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4年7月至2008年7月,随机将我院行TME手术的中下段直肠癌患者62例分为两组,分别接受超声刀手术(33例)和电刀手术(2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术后随访生存时间,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组间生存差异.结果 超声刀手术组和电刀手术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52±23)min和(189±31)min(P〈0.05),术中失血量分别为(82±37)ml和(141±53)ml(P〈0.05),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10.2±1.9)d和(12.8±2.4)d(P〈0.05);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尿潴留、肠梗阻以及吻合口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8.7个月,肿瘤相关死亡11例,超声刀组和电刀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3.4%和57.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1).结论 与电刀相比,在开腹TME术中采用超声刀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术后住院天数的优势,在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生存率方面两者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