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塞通注射液对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评分),并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治疗有效率、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血塞通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ml,缓慢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3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积(PCT)],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MPV、PDW显著下降,PLT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与对照组(74.29%)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中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吴菁  张静 《中国药房》2011,(11):1037-1038
目的:比较血塞通和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成本-效果。方法: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血塞通组和疏血通组,2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血塞通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疏血通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均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后,比较2组的成本-效果。结果: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成本-效果分析中,与疏血通组比较,血塞通组获得单位效果成本较低。结论: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出发,在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基础上,采用血塞通注射液,可获得较好疗效且医疗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冠心宁、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4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7~10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低分子肝素钙4000U皮下注射,每天1次;冠心宁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7~10d.2组通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的测定来评价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冠心宁、血塞通治疗脑梗死具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血塞通和疏血通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塞通和疏血通注射液在治疗脑梗死中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1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5例,予血塞通0.4g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1次/d,静脉滴注,14d为一疗程。B组46例予疏血通注射液6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1次/d,静脉滴注,疗程同上,其他辅助性治疗两组相同。结果 A组有效率为77.7%,B组有效率为82.6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B组血液流变学较A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疏血通和血塞通对脑梗死均有较好的疗效,而疏血通对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疏血通治疗组与血塞通对照组,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评价,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检测。结果疏血通与对照组均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血黏度及纤维蛋白原降低,且无出血倾向。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血黏度及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度,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和长春西汀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7例,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血纤维蛋白原、血液黏稠度、血小板计数、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纤维蛋白原、血液黏稠度、血小板计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液黏稠度、血小板计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和长春西汀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17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04例和对照组68例.分别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 ml,血塞通注射液6 ml每天静脉滴注,共治疗3周.结果 两组均能改善微循环,降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7%,对照组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降低血液流变学作用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微循环,疗效明显,对脑水肿有一定的改善.疏血通注射液的降血脂作用与血塞通注射液相似.  相似文献   

9.
卢军栋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3):2015-2016
目的 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治疗,对照组给予疏血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14 d后,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伤残程度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7.5%,高于对照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血塞通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1%和71.7%,2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血塞通治疗脑梗死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且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20氯化钠联合小剂量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2013年1~12月收治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者56例,给予羟乙基淀粉20氯化钠联合小剂量纤溶酶静脉滴注;对照组56例,静脉滴注阿魏酸钠;经治疗7 d、14 d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NDS)和临床疗效,比较2组用药前后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计数有无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NDS评分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计数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 P >0.05),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羟乙基淀粉20氯化钠联合小剂量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无出血及出血现象发生,使用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45例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45例用香丹注射液治疗,两周后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5.56%,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48.89%和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血沉和血沉方程K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血沉和血沉方程K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李阳春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1):3253-3254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藻酸双酯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两组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治疗组和血栓通对照组,丽组均结合头颅CT、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疗效.评定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4%,对照组为56.3%,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P<0.01),治疗组评分下降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藻酸双酯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较血栓通组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李娟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0):3096-3097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结果:2组疗效比较,血塞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丹参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0%,血塞通治疗组与丹参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作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不仅不良反应轻微,而且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心绞痛改善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优于对照组的83.3% (P <0.05);心电图改善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优于对照组的76.7%(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小板计数指标、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提高均不明显(均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谈会 《中国药房》2014,(8):720-722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按就诊日期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对照组患者给予香丹注射液30 ml或血栓通注射液3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两组患者均用药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77.70%),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而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汤志利  席君 《江西医药》2013,(8):704-705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包括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低密度脂蛋白(LDC-C)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用药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治疗组前后两组纤维蛋白原浓度、D-二聚体定量、低密度脂蛋白均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2周后对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S)、血液流变学进行比较;4周时比较两组13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4%(66/73),对照组为76.5%(39/5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FDS评分、Barthel指数、血小板黏附率、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够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改变患者血液流变学、增加脑供血有关。  相似文献   

19.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1次/d,静脉滴注;对照组4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1次/d静脉滴注。结果治疗15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改善也非常明显(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有明显降低血液黏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爱争 《海峡药学》2012,24(4):116-117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治疗组和复方丹参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治疗前后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血浆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时间作比较。结果治疗组在NDS减少、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血浆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时间的改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未发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