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比较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肺炎衣原体(CP)肺炎和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10月12月30日在我院儿科收治的CP感染和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①两种疾病患儿主要见于≥5岁儿童,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升高。②肺炎衣原体肺炎的流行月份主要在6~10月,而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流行月份主要分布在8~12月。③两种疾病常见症状是发热、咳嗽、头痛。上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涕、喘鸣,以及胸腔积液在肺炎支原体肺炎中更为常见。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泻在肺炎衣原体肺炎中更为常见。④两种疾病患儿实验室检查均以血沉升高、CRP升高最常见。⑤两种疾病X线胸片表现均以间质性肺炎多见。结论目前,临床症状、体征及常规实验室检查不能明确区分CP或MP感染,但是年龄稍大、上消化道症状以及CRP、AST升高对CP感染的诊断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①退热治疗:阿司匹林0.5g,放入100ml温水中冲服,3~5h后可重复应用。②抗感染治疗:常用药物是红霉素,成人500mg口服,1次/6h,8岁以下儿童给予红霉素每日30~50mg/kg。③镇咳祛痰治疗:用痰热清进行静脉滴注,1次/d,每次使用剂量为10ml,持续治疗5d。结果75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经过治疗后,治愈56例,显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结论本文中,75例患者经过退热治疗、抗感染治疗、镇咳祛痰治疗后,总有效率92%,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9,(19):142-14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诱导痰中肺炎支原体核酸阳性的分布特性,为该病的早期快速准确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1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进行诊断的疑似MPP患儿480例,采集诱导痰,检测患者诱导痰中MP-DNA,检测IgM抗体。结果男性患儿MP-DNA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个年龄段患儿的MP-D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差异具体表现为4~7岁患儿MP-DNA阳性率最高,其次为0~3岁患儿和8~12岁患儿。不同月份患儿的MP-D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差异具体表现为7~9月份患儿MP-DNA阳性率最高,其次为10~12月份、1~3月份和4~6月份。MP-DNA与IP-IgM检测结果高度一致。结论肺炎支原体核酸的检测结果准确性较好,能够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肺炎支原体(MP)已经成为儿童呼吸道感染比较常见的感染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在儿童中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迄今MPP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除了MP引起组织的直接损害外,MP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MPP引起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易发生混合感染,引起肺外的并发症。MPP的治疗应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尤其是随着重症支原体肺炎及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病例的增多。  相似文献   

5.
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典型的肺炎链球菌肺炎诊断不困难,但随着肺炎链球菌耐药性的变化,使本病的起病方式、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均不典型,治疗方案也发生变化.本文对肺炎链球菌肺炎的诊治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14岁,学生.因发热伴咳嗽、咳痰5d于2010年11月22日入院.患者入院前5d因感冒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39.8℃,伴咳嗽、咳痰,咳黄白粘痰,偶有痰中带血丝,无寒战及胸痛.在门诊给予头孢曲松(罗氏芬)和利巴韦林(具体剂量不详)等静脉滴注治疗,症状无好转而入院.查体:体温(T):38.4℃,心率(P)110次/min,呼吸(R)22次/min,血压(BP)110/7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精神可.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口唇无发绀,咽部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腹无异常.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WBC)5.7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0.65;血红蛋白(Hb)164.00g/L;血小板计数(PLT)135×109/L.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28例肺炎支原体肺炎,大部分病例临床症状较轻,体征少。冷凝集试验效价40~640。红霉素及四环素族抗生素有效。影像表现多种多样,肺门区及中下部大片实变者21例,絮状及节段性实变者4例,间质性肺炎症伴有斑片状实变者3例,2例伴有胸腔积液。病灶吸收平均22.5d。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5例,均经过MP—IgM抗体检查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所有患儿均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多发生于儿童,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以及咳嗽,肺部体征与胸部x线检查结果明显不一致。肺外并发症可以累及全身的多个系统。经过治疗后,所有患儿均痊愈或好转出院,痊愈88例,占92.63%;好转7例,占7.37%。结论阿奇毒素序贯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刘继智 《重庆医药》1991,20(2):119-121
  相似文献   

10.
5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太原铁路中心医院(030013)吴萍支原体肺炎(MP)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是学龄儿童及青年常见的一种肺炎。本病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染,可引起小流行。我院从1996年1月—1997年4月共收治各种肺炎320例,其中支原体肺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总结分析115例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症状与体征、胸部X线表现、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结果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起病急、症状重,以发热、咳嗽、喘息为主要症状,肺部体征多,胸部X线表现以小斑点状阴影为主,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出现晚、滴度低;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有效。结论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程时间长,早期诊断困难,经合理治疗可治愈。  相似文献   

12.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帆  刘学慧  陈保华  王静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2):112-112,114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增多趋势,肺炎支原体成为儿小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不仅可引起呼吸系统炎症,也可引起多系统肺外并发症,病程长、病情重,已引起广泛关注,我们总结分析了近两年在我院儿科诊治的45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旨在探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MPP)是由于感染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肺外不适等症状,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多见。为了解儿童MPP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石家庄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3年间住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在8158份血清标本中,MP-IgM阳性血清标本1735份,阳性率21∞.27%;其中,女性患者阳性率为24.59%(829/3371),高于男性患者的18.93%(906/4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0~3岁组儿童检出阳性率为18.9%,>3~6岁组为33.8%,>6岁组为54.3%,MP感染率与年龄相关( P <0.01),且随年龄增大,感染率呈增高趋势。2011至2013年阳性率分别为14.4%,23.6%,36.2%,显示MP感染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各年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8.817, P <0.01)。2013年阳性率高于2012年,2012年MP阳性率高于2011年。2011春、夏、秋、冬季阳性率分别为:9.6%,24.4%,20.6%,16.3%,2012春、夏、秋、冬季阳性率分别为:11.2%,28.9%,22.7%,20.1%,2013春、夏、秋、冬季阳性率分别为:15.1%,39.3%,22.4%,20.4%,3年间各季节发病率逐年升高,夏季发病率均高于其他季节。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儿童,随年龄增大感染率呈增高趋势,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2011-2013年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夏季多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MP)患者,其临床特点表现以及相关检查的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8例,观察患儿在临床的症状表现,实验室的相关检查情况、患儿的胸片改变情况以及患儿的治疗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在临床表现的首诊症状为发热以及咳嗽等。并且还经常并发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腹泻的情况以及感觉烦躁等一系列症状。对患儿采用综合治疗+药物治疗(阿奇霉素)的方法完成治疗后,最终获得了确切的临床疗效。结论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其所患疾病具有小龄化的特点,并且患儿的患病率在逐渐上升。医院在对此种疾病进行控制的过程中还需要配合对患儿进行相关检查,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进行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的心肌损害。方法 回顾分析 14 8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 ,以合并有下述表现之一者为有心肌损害 ,①心肌酶尤其是CK -MB升高 ,②心电图严重心律失常或 /和ST -T变化。结果  14 8例肺炎支原体肺炎中 11例 ( 7 4 % )有心肌损害 ,全部病例均给予红霉素治疗 2~ 3周 ,并口服辅酶Q10 ,静滴Vitc、ATP、Co -A及二磷酸果糖等辅助治疗 ,均治愈。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可合并心肌损害 ,其中婴幼儿由于表达能力差 ,症状、体征不典型 ,容易漏诊 ,对可疑病例应及早做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 ,以及时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老年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02例老年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等情况.结果 老年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咽痛,体征无特异性,外周血白细胞多数不高,肺CT表现以磨玻璃影、斑片影、实变等多形态改变为主,红霉素治疗有效.结论 老年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无特异性,往往与原有基础疾病症状相混淆,易误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现状,提高对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2008年2月~2009年2月我院儿科病房确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的80例患儿,从其咽部获取标本,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筛选耐药株,对12例确诊为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0例标本中分离肺炎支原体阳性株14例,耐药株12例,耐药率占86%,发病率多为学龄儿童,6~14岁占84%。结论:临床应高度警惕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存在,避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患儿获得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效果。结果67例获得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中年长儿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为主而肺部体征少,血清MP-IgM早期阳性率低, X线表现多样,治疗以大环内酯类为主,治愈率达90%。结论儿童社区获得性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重,体征轻,易反复感染,早用阿奇霉素或红霉素治疗,可阻断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我院收治肺炎支原体88例,其中6个月至3岁29例,占34%,4岁~7岁17例,占19%,8岁~12岁42例,占48%.常见的临床表现除呼吸系统外合并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等多系统损害.部分患儿同时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合并症,且婴幼儿居多,使病情复杂化,严重化,故早期诊断、准确治疗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