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西边境地区7岁以下儿童对脊髓灰质炎的免疫水平。[方法]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从广西8个边境县区常住人口中抽取7岁以下儿童221名,采集血清标本,检测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结果]Ⅰ、Ⅱ、Ⅲ型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是97.28%、99.09%和97.74%;Ⅰ、Ⅱ、Ⅲ型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103.09、1︰103.73、1︰27.96。[结论]广西边境县区7岁以下儿童脊髓灰质炎免疫水平良好,对脊髓灰质炎形成了巩固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市城区儿童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于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用ELISA法对本市城区243名接种完18月龄百白破疫苗和麻疹疫苗1月后至2岁以内的儿童进行相关6种抗体的检测。[结果]抗体阳性率,脊灰93.83%、麻疹95.06%、百日咳97.94%、白喉96.29%、破伤风98.35%、乙肝68.72%;不同性别间6种抗体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良好,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盐城市盐都区健康儿童麻疹、乙脑、流脑、脊髓灰质炎IgG抗体水平,评价儿童预防接种效果,为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8~9月,在盐都区马沟镇对完成麻疹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基础免疫全程接种的2~13岁儿童2 017名,采集手指末梢全血,采用酶联免疫试验试剂盒检测麻疹、乙脑、流脑、脊髓灰质炎IgG抗体。[结果]检测2 017名儿童,脊髓灰质炎IgG抗体阳性率为76.15%,2岁最低(56.00%),7岁最高(97.28%);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78.73%,9岁最低(61.90%),4岁最高(97.45%);乙脑IgG抗体阳性率为88.55%,8岁最低(80.70%),10岁最高(94.03%);流脑IgG抗体阳性率为62.72%,6岁最低(29.34%),8岁最高(98.25%)。[结论]盐都区马沟镇2~13岁儿童麻疹、乙脑、流脑、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同德县健康儿童百日咳、破伤风、流行型脑膜炎(流脑)、风疹、麻疹、乙型肝炎(乙肝)、脊髓灰质炎(脊灰)免疫水平。[方法]Z008年6月,在同德县抽取部分1~14岁健康儿童进行血清7种疾病的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检测124人,百日咳抗体达保护率为81.45%,破伤风抗体达保护率为58.48%.流脑A群抗体阳性率为38.70%,流脑C群抗体阳性率为100.00%,麻疹抗体达保护率为78.24%,抗-HBs达保护率为87.50%,脊灰I型、Ⅱ型、Ⅲ型抗体达保护率均为100.00%,风疹抗体阳性率为45.97%。风疹抗体阳性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高(P〈0.01),其他抗体水平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儿童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德县1~14岁儿童对破伤风、乙肝、流脑(C群)、脊灰具有较高的保护水平,但对百13咳、麻疹、流脑(A群)、风疹的保护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辖区内某铁路地区7岁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IgG抗体水平,评价强化免疫效果,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基础资料。[方法]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强化免疫前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81.9%,加强免疫后为100%,抗体阳转率(4倍增长)为87.8%。[结论]7岁组儿童有必要加强麻疹疫苗接种一次,强化免疫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福田区2002年脊灰免疫水平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深圳市福田区人群脊髓灰质炎的免疫状况,于2002年进行了0~2月龄婴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免疫成功率监测,对6月~1岁,2~4岁,6~8岁,13~15岁,20~29岁,30岁~共6个年龄组人群抗体水平进行监测。OPV免疫成功率监测结果是:中和抗体阳性率I、Ⅱ、Ⅲ型分别为100.0%、98.2%、85.5%。人群脊灰抗体水平监测结果是:中和抗体阳性率I、Ⅱ、Ⅲ型分别为99.0%、98.3%、94,9%;GMI、Ⅱ、Ⅲ型分别为1:171.0、1:98.3、1:28.1。说明通过OPV的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深圳市福田区对脊灰已形成了牢固的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健康儿童脊髓灰质炎免疫水平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解江苏省健康儿童脊髓灰质炎(脊灰)的免疫状况,进行了0~2月龄婴儿口服脊灰疫苗(OPV)免疫成功率监测,6月龄~、1岁、2岁、3岁、4~9岁儿童脊灰抗体水平监测。1996、1997、1999年儿童OPV免疫成功率监测结果是Ⅰ型94.6%~98.2%,Ⅱ型98.2%~100.0%,Ⅲ型92.9%~100.0%。1995~1999年健康儿童脊灰抗体水平监测结果是中和抗体阳性率Ⅰ型为92.3%~100.0%,Ⅱ型94.2%~100.0%,Ⅲ型94.2%~100.0%;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Ⅰ、Ⅱ、Ⅲ型分别为1∶55.6~1∶359.2、1∶110.2~1∶188.0、1∶70.8~1∶108.4。说明通过OPV的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江苏省儿童对脊灰已形成了牢固的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8.
湛江市健康儿童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水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湛江市健康儿童脊髓灰质炎(脊炎)中和抗体水平,评价湛江市近年来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效果。方法 于2002年8月至2003年10月对雷州市、昊川市、徐闻县的健康儿童进行脊灰中和抗体水平调查,选择2~4、6~8、13~15岁3个年龄组儿童进行随机抽样,共抽取323名进行血清中和抗体检测。结果 3县(市)健康儿童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CMT)分别为99.38%、98.76%、98.45%,和1:87.36、1:81.56、1:45.30;Ⅰ、Ⅱ型脊灰中和抗体GMT以2~4岁组最高,6~8岁组次之,13~15岁组最低,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Ⅲ型中和抗体GMT各年龄组之闻差异则无显著性;雷州市脊灰各型中和抗体GMT明显高于徐闻县。结论 湛江市健康儿童有较高的脊灰免疫水平,并已形成有效的免疫保护屏障。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1~10岁健康儿童麻疹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福建省1~10岁儿童麻疹免疫状态。[方法]在全省随机抽取11个县,以1~10岁儿童为调查对象,分为10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随机抽取10人,用ELISA间接法检测1182份末梢血血清标本的麻疹特异性IgG抗体。[结果]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93.3%(87.2%~100%),高于1999年,滴度几何均数(GMT)为1:798。各年龄组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86.9%~97.5%,5岁组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86.9%,GMT为1:559,低于人群平均水平。[结论]福建省1~10岁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处在较高水平。建议将麻苗第2针次免疫提前到4岁以前,每年进行查漏补种,每隔5年强化免疫1次。  相似文献   

10.
徐善松 《职业与健康》2009,25(23):2582-2584
目的了解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实施脊髓灰质炎疫苗(OPM)常规及强化免疫后常住和流动人群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水平。评价免疫效果,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3个调查点的常住和流动人群中随机调查〈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1〉20岁7个年龄组各10~15人,共478人。采集血液样品,以细胞中和试验法检测中和抗体。结果常住人群中的脊髓灰质炎Ⅰ、Ⅱ、Ⅲ型病毒中和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7.55%、98.78%、93.87%。抗体几何平均滴度(CMT)分别为1:105.11、1:131.89、1:37.12;流动人群中的中和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6.58%、95.73%、92.04%。GMT分别为1:119.85,1:110.77、1:31.24。结论永州市零陵区通过OPV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后,已形成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有效的免疫屏障。但流动人群免疫水平低于常住人群,因此加强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将有助于提高脊髓灰质炎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福建省2000年春季两轮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炎)“查漏补种”活动效果进行评价,为今后“查漏补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有关精神和《福建省2000年春季消灭脊髓灰质炎“查漏补种”活动方案》进行。[结果]①第1接种0-4岁目标儿童149598名,占同年龄组儿童数6.8%,②9个市(地)86个县(区)抽查目标儿童6124名,免疫儿童数5874名(95.9%)。③常住人口目标儿童接种率为99.0%,外来人口且居住时间小于3个月的目标儿童接种率为91.2%,[结论]在流动人口中存在脊灰免疫空白人群,要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提高接种率,减少易感人群积累。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1~10岁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免疫水平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监测福建省1~10岁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免疫水平为今后制定免疫方案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全省部分县(市、区),每县随机抽取2个乡(镇),每乡(镇)将1~10岁儿童分成10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随机抽取5名儿童共1608名,调查乙脑疫苗免疫史,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乙脑抗体。[结果]乙脑抗体总阳性率为57.9%(929/1608),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33.01,不同年龄组乙脑HI抗体GMT和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有免疫史儿童的抗体阳性率(64.5%)高于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40.3%),不同县(市、区)儿童之间乙脑抗体阳性率(36.7%~83.5%)有差异。[结论]要继续抓好乙脑疫苗免疫接种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及时进行加强接种。进一步提高儿童乙脑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3.
梁家素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1432-1434
目的对北海市辖区连续17年34轮进行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效果评价。方法利用该市1991—2008年1月的3岁以下儿童OPV强化免疫以及人群脊灰中和抗体水平、脊灰发病监测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该市17年OPV的强化免疫合计接种率97.9%;零剂次儿童占3岁以下总儿童的3.9%;1-59岁健康人群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9.0%、99.5%、97.5%,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115.7、1:97.2、1:32.6。病毒学监测已连续15年无脊灰野病毒病例发生。结论该市辖区17年OPV的强化免疫效果显著,人群对脊灰已形成免疫屏障,维持了无脊灰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睢宁县正常人群麻疹免疫水平。[方法]2002年采用微量血常规法对2~4岁、6~8岁、13~15岁、25~49岁的756名正常人群检测麻疹血凝抑制抗体(HI)。[结果]检测756人,麻疹HI抗体阳性率为99.21%,几何平均滴度(GMT)为30.68。抗体阳性率4个年龄组为98.69%~99.54%;2~4岁组GMT较低,6~8岁、13~15岁较高。[结论]睢宁县正常人群中已经形成了可靠的麻疹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5.
王霞  韩英  季慧  宋子龙 《卫生软科学》2012,26(7):666-668
[目的]评价楚雄州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方法]2007年~2011年每年按楚雄州免疫规划儿童抗体监测方案随机.抽取每个县(市)1岁-15岁儿童血液分离血清,用ELISA法检测HBsAb“结果]2007年~2011年楚雄州HBsAb阳性率依次为:60.7%、60.3%、62.2%、65.4%、70.4%;各县市HBsAb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姚安、武定、元谋、禄丰、南华、双柏、楚雄、永仁、牟定、大姚,分别为83.5%、71.4%、69.4%、66.4%、63.9%、58.5%、58.4%、56.3%、44.4%。[结论]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楚雄州的HBsAb阳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近年对2002年以前出生儿童查漏补种工作成效显著,楚雄州各县(市)间乙肝疫苗基础免癌接种工作质量存在差异,应加强对乙肝疫苗基础免疫的接种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强化免疫活动对健康儿童脊髓灰质炎(脊灰)免疫水平的影响,于2000年在不同地区以0-、1-、2-、3-、4-9岁5个年龄组计296人进行脊灰抗体水平观察并与强化免疫前1986年的监测结果比较。结果表明:3型脊灰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9.32%、99.32%、98.31%。3型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257.80、1:164.45、1:76.46,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强化免疫前后抗体GMT有非常显著差异,说明通过开展脊灰疫苗(OPV)的常规免疫,特别是强化免疫工作,兴化市健康儿童对脊灰已形成了牢固的免疫屏障,但要重视特殊人群中儿童的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儿童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状况。[方法]用试剂条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结果]烟台市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达49.65%,随年龄的增长,表面抗体阳性率比例逐年下降;乙肝免疫成功率达57.89%。[结论]应适时开展有针对性地乙肝疫苗加强免疫,降低乙肝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对郑州市金水区内1~5岁的流动儿童及同龄常住儿童的脊髓灰质炎(脊灰)免疫状况及抗体水平,进行随机抽查并分别做了分析评价.流动儿童中达到>3次服苗的占80%,常住儿童占98%。采用脊灰中和抗体测定法测定流动儿童脊灰中和抗体,脊灰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98%、94%;3个型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Ⅰ型1:110,Ⅱ型1:202,Ⅲ型1:的常住儿脊灰中和抗体阳性率Ⅰ、Ⅱ、Ⅲ型均为100%,3个型抗体GMT分别为Ⅰ型1:298、Ⅱ型1:377、Ⅲ型1:229.结果提示两组儿童的抗体水平有差别。如何提高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率,是当今计划免疫工作所面临的一大难题.通过本次调查分析,为今后加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不同人群风疹免疫状况及国产风疹暖苗的免疫效应,为科学使用疫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深圳市盐田区部分孕妇、新生儿、〈1岁儿童的风疹病毒特异性抗体IgG水平及1岁左右无风疹免疫史的儿童;观察国产风疹疫苗免疫前后IgG水平。[结果]风疹病毒IgG抗体阳性率:孕妇为87.9%,新生儿86.2%,婴儿3月龄75.0%,6月龄56.0%;国产风疹疫苗免疫成功率为96.1%。[结论]婴儿出生6个月后IgG抗体即下降至56.0%,母体抗体水平维持时间较短,说明低龄儿童和青少年是风疹疫苗接种的主要对象。国产风疹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产生较好的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20.
1996年3月,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日照市部分地区的人群,进行了脊髓灰质炎抗体检测(由山东省卫生防疫站负责抗体测定工作)。检测结果表明,在三个型的抗体阳性率都在92%以上(Ⅰ、Ⅱ、Ⅲ型分别为96.22%、95.45%和92.83%)的同时,也发现有一个自然村4名3岁以内儿童脊髓灰质炎Ⅰ、Ⅱ、Ⅲ型抗体均为阴性。这一自然村位于日照市南部沿海,经济条件在全市属中上等水平。在该村抽查3岁以内儿童15人,脊髓灰质炎抗体阳性结果分别为Ⅰ型10/15、Ⅱ型11/15、Ⅲ型11/15。4名三个型全部阴性的儿童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