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确定荷叶采收期对其炭品止血作用的影响与荷叶炭止血的活性部位。方法采集不同生长期的荷叶制成炭,并对荷叶炭按不同溶剂极性及不同化学成分类型提取,以小鼠的止血时间为筛选指标对各部位进行筛选。结果老荷叶制炭后止血能力增强。荷叶炭的正丁醇部位、粗总黄酮可明显缩短小鼠凝血时间。结论荷叶炭的止血作用与采收期有关。初步认为总黄酮部位为荷叶炭饮片止血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2.
刘建波  耿小平 《中国药师》2004,7(5):400-400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具止血,化瘀,通淋的功效.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炒炭程度对其止血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蒲黄炭的程度为棕褐色,作者在炮制过程中发现,蒲黄的炒炭程度很难掌握,操作中经常能造成"不及"或"太过"现象,所以,探讨蒲黄炒炭的最佳炮制温度和时间,对控制蒲黄炭的质量意义重大.为此,本文以鞣质含量和凝血时间作为指标,对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炮制的蒲黄炭进行了比较,为探讨蒲黄炒炭的最佳条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冷蒿止血作用活性部位。方法对冷蒿按不同提取方法、不同溶剂极性提取,以小鼠的止血时间为筛选指标对各部位进行筛选。结果冷蒿水煎煮法可极显著缩短小鼠出血和凝血时间;冷蒿的正丁醇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可以极显著缩短小鼠的出血和凝血时间。结论正丁醇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为冷蒿止血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4.
欧莉  程虎印  赵鹏 《中国药业》2010,19(14):19-20
目的为进一步推广荆芥炭的止血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归纳近年来关于荆芥炭对血液系统作用的研究成果。结果荆芥炭是常用的止血中药,具有悠久的入药历史和显著药效。荆芥炭的总黄酮部位是其止血作用的主要有效活性部位,荆芥炭乙醇提取物StE和M均为止血的活性成分。结论荆芥炭的止血效果显著,开发出荆芥炭止血方面的有效中药制剂,是今后值得努力的一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黄一峰  姚映芷 《安徽医药》2013,17(3):504-505
蒲黄药用分生品及制品,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蒲黄"生则能行,熟则能止"。随着研究的深入及临床应用的扩大,生蒲黄与蒲黄制品在止血、凉血及化瘀中均有应用,不囿于"生行熟止",而且现代蒲黄制品的制备方法不限于传统的炒、炭、炙,还包括提取物制剂、颗粒等。该文对中药蒲黄生品及制品的药理学活性及临床应用做一简要综述,为蒲黄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瑞香狼毒抗癫痫活性部位、活性部位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及总黄酮含量与抗癫痫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乙醇提取和不同溶剂萃取等手段,通过惊厥实验模型对瑞香狼毒各提取部位的活性筛选,确定其抗癫痫活性部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活性部位中总黄酮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初步确定乙醚提取部位与丙酮提取部位为其抗癫痫活性部位,乙醚提取部位表现出较强的抗癫痫活性和较高的死亡率,丙酮提取部位显示了更强的综合治疗效果;乙醚活性部位中总黄酮含量为8.51%,丙酮活性部位中总黄酮含量为5.07%。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活性部位中总黄酮含量,准确性高、重现性好、简便易行;初步推断其活性部位中总黄酮含量越高,其抗癫痫活性作用也可能越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罗布麻叶的抗抑郁活性部位,并探讨抗抑郁活性与总黄酮含量的关系。方法: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评价抗抑郁作用;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单胺类神经递质;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罗布麻叶乙醇提物对小鼠的不动时间没有显著的影响,而其他4个部位均可不同程度的降低小鼠的不动时间,其中正丁醇部位和水相部位的作用最强。罗布麻叶乙醇提取物显著降低了5-HT在纹状体中的浓度,而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相部位对NA、DA、5-HT在海马,纹状体中的浓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罗布麻叶醇提物没有抗抑郁活性,但其他四个部位具有抗抑郁活性,其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正丁醇和水溶性部位,且抗抑郁活性与总黄酮含量没有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蒲黄总黄酮对麻醉犬心肌耗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蒲黄总黄酮对麻醉犬心肌耗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麻醉犬冠脉流量、心肌耗氧量和心肌氧摄取率等指标的变化,研究蒲黄总黄酮对缺血心肌的作用。结果:灌胃给药30min到120min的各时间点,蒲黄总黄酮可明显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摄氧率和心肌耗氧量,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蒲黄总黄酮对缺血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确定广山楂炭的止血活性部位,初步探讨其止血作用的机制。方法: 以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分为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正丁醇、水部位高、低剂量组,云南白药组和空白组。采用断尾法、毛细管法和玻片法测定各组小鼠出血、凝血时间。以 SD 大鼠为研究对象,分为石油醚高、低剂量组,醋酸乙酯高、低剂量组,模型组,云南白药组和空白组。除空白组外,其余组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加冰浴法复制血瘀出血大鼠模型,测定各组凝血四项、血液流变学、红细胞参数及血小板参数,探讨其止血作用机制。结果: 仅有广山楂炭的石油醚部位与醋酸乙酯部位能缩短小鼠出血、凝血时间;与模型组比较,石油醚组、醋酸乙酯组均缩短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血小板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降低血小板压积与血小板平均分布、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值和血浆黏度,以及高、中、低各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值(P<0.05)。结论: 石油醚部位、醋酸乙酯部位为广山楂炭的止血有效部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两大途径发挥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10.
白及不同提取部位对小鼠止血活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白及的止血活性部位,为其止血活性成分的筛选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用70%乙醇(EtOH)对白及原药材进行渗漉提取,然后,依次用石油醚(Pet)、乙酸乙酯(EtOAc)、正丁醇(n-BuOH)对醇浸膏进行萃取,分别制得Pet部分、EtOAc部分、n-BuOH部分和H2O部分,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考察其活性部位。结果 n-BuOH部分和H2O部分具有止血作用,而EtOAc部分具有延长凝血、出血时间作用。结论白及中具有止血作用的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n-BuOH部分和H2O部分,而EtOAc部分具有活血作用。  相似文献   

11.
蒲黄近红外光谱法鉴别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蒲黄的近红外光谱快速鉴别方法。方法收集不同来源的蒲黄样品,采集其近红外光谱,用矢量归一加二阶导数法和因子化法建立鉴别模型。结果经验证,该方法能准确无误地鉴别蒲黄及掺伪品。结论近红外光谱法可快速、准确地鉴别蒲黄的真伪,可在药品检测车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蒲黄与草蒲黄之间的质量差异。方法从药材性状、显微鉴别、总灰分检查、醇浸出物测定和含量测定等方面,比较蒲黄与草蒲黄之间的质量差异。结果蒲黄与草蒲黄之间的质量差异较大。结论蒲黄的质量明显优于草蒲黄,商品蒲黄需要综合从多方面对其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蒲黄提取物对家兔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静脉注射蒲黄醇提取物观察由垂体后叶素引起家兔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以心室内压峰值 (peak) ,心室内压变化上升最大速率 (dp/dtmax) ,心力环面积 (ACFL)及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压 (EDP)为指标 ,分析各组分的保护作用。结果 :样品 1 0、2、3、1 1及 1 4可抑制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室内压峰值下降 ,而在 5min到 2min之间可使心舒张末压恢复正常。结论 :在分离的 1 4个组分中 ,有 5个组分明显对急性心肌缺血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蒲黄炭中鞣质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清 《海峡药学》2009,21(3):73-74
目的测定蒲黄炭中的鞣质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蒲黄炭中的鞣质的含量,在碱性的条件下加磷钼钨酸,于750nm测定吸光度,以没食子酸为标准计算样品中鞣质的含量。结果标准曲线为Y=130.4106X+0.1218,r=0.999049。结论该方法结果靠。可用于蒲黄炭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蒲黄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方法:通过对蒲黄药材及饮片的现行法定标准检验和探索性研究检验,综合评价其质量状况。结果:按现行法定标准检验蒲黄及其饮片134批次,不合格率为25.4%;通过探索性研究检验,发现染色、增重和掺假为影响本品质量的主要问题,且有用多种染色剂进行非法染色的情况。结论:蒲黄药材及饮片总体质量可通过法定检验和探索性研究检验予以监测,但其质量问题来源复杂,须从生产、流通、使用各个环节加强监督管理,综合进行质量控制以保障民众用药的安全与有效。  相似文献   

16.
蒲黄醇提取物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蒲黄提取物对家兔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静脉注射蒲黄醇提取物观察由垂体后叶素引起家兔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以心室内压峰值(peak)。心室内压变化上升最大速率(dp/dt max)。心力环面积(ACFL)及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压(EDP)为指标。分析各组分的保护作用。结果:样品10、2、3、11及14可抑制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室内压峰值下降。而在5min到2min之间可使心舒张末压恢复正常。结论:在分离的14个组分中,有5个组分明显对急性心肌缺血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中药蒲黄总灰分的快速、无损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PLSR)对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建模波段和因子数选择等进行比较,建立定量预测模型,并考察模型预测准确度。结果:以一阶导数结合多元散射校正法建立模型,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994,内部交叉验证均方根差(RMSECV)为0.293;交叉检验决定系数(RPD)为29.4,偏移小于0.013。结论:结果表明,总灰分为6.0%~27.3%的10批蒲黄样品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偏差均小于7.5%。该方法与常规总灰分测定方法比较快速、无损,预测结果准确、可靠,有望推广应用于中药蒲黄的快速检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蒲黄中对照品的研究方法。方法结合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Sephadex-LH20柱色谱方法对蒲黄中香蒲新苷(typhaneoside,1)、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isorhamnetin-3-O-neohes-peridoside,2)、柚皮素(naringenin,3)和异鼠李素(isorhamnetin,4)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TLC和HPLC进行纯度检查。结果制备得到的香蒲新苷、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柚皮素和异鼠李素的纯度分别为99.2%、99.7%、98.0%和96.2%。结论制备方法可作为蒲黄鉴别和含量测定用对照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中蒲黄薄层鉴别和检查项进行修订。方法:以香蒲新苷和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作对照,采用聚酰胺薄膜,以丙酮-水(1:2)为展开剂进行鉴别;杂质检查时将筛分法与显微镜检相结合;采用2005年版药典附录Ⅸ K方法,测定了总灰分与酸不溶性灰分。结果:采用改进后的薄层鉴别方法对蒲黄中的香蒲新苷和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进行鉴别,灵敏度高,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采用筛分法进行杂质检查时,用7号药筛,称样量为10.0g,筛分时间为2min;增订的总灰分限度为10.0%,酸不溶性灰分的限度为4.0%。结论:改进后的薄层鉴别方法简便,快速,灵敏;修订后的检查项较为合理,更有利于蒲黄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壳聚糖-黄酮复合膜的抑菌止血促愈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壳聚糖-黄酮复合膜的抑菌、止血、促愈合作用。方法:从中药蒲黄中提取黄酮,与壳聚糖混合后冷冻干燥制成复合膜。肉汤稀释法测定复合膜溶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通过测定体外血液凝固时间和在体肝脏止血时间,评价复合膜的止血效果。复制大鼠皮肤损伤模型,敷以复合膜治疗,观察伤口HE染色结果,测定肉芽组织蛋白质和羟脯氨酸含量,评价复合膜的促愈合作用。结果:所制复合膜对3种细菌的抑菌效果均较好,能明显缩短体外和在体的血液凝固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结论:壳聚糖-黄酮复合膜制备工艺简单,具有抑菌、止血和伤口促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