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与胰岛素泵控制禁食期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疗效、成本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期间需禁食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所用降糖方案不同分为胰岛素泵组及甘精胰岛素组,每组30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达标情况,达理想血糖所需时间、降糖费用、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2种方案均能使血糖下降,甘精胰岛素组与胰岛素泵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相当,但所用降糖费用甘精胰岛素组比胰岛素泵组低。2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对禁食期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疗效安全性与胰岛素泵组相似,但所需费用较使用胰岛素泵低廉、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长效重组甘精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联合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方法6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1:1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和诺和灵N组。观察血糖控制和低血糖事件发生频率,以及空腹血糖(FBG)达标时所用甘精胰岛素和诺和灵N的剂量。结果治疗后两组FBG及全天血糖谱均较基线水平明显下降,两组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甘精胰岛素组HbAlc达标率(29.63%)明显高于诺和灵N组(5.28%)。甘精胰岛素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灵N组。结论清晨口服长效降糖药联合睡前注射1次超长效甘精胰岛素可使更多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并能减少夜间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3.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每天注射1次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与每天注射2次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低血糖情况的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月34例采用饮食控制及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1∶1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和诺和灵30R对照组。观察血糖控制和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以及空腹血糖(FBG)达标时所用甘精胰岛素和诺和灵30R的剂量。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小时血糖(PBG)均较基线水平明显下降,两组下降幅度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甘精胰岛素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灵30R组(P<0.01),血糖达标时所用甘精胰岛素用量也明显少于诺和灵30R用量。结论:使用甘精胰岛素加口服药治疗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且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与中效优泌林对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过程中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或中效优泌林,均联合门冬胰岛素强化治疗,记录3组低血糖发生率、日血糖波动、血糖达标时间、日胰岛素用量及血糖水平(空腹、餐后2小时、10PM、2AM).结果 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低、日血糖波动小、达标时间短,地特胰岛素组日胰岛素用量较甘精胰岛素、中效优泌林组大(P<0.05或P<0.01).结论 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较中效优泌林更安全、有效,有利于血糖稳定,依从性高,地特胰岛素日胰岛素用量较甘精胰岛素和中效优泌林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后转为不同胰岛素多点皮下注射(MSII)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及达标后的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方法:64例HbA1C≥10.0%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CSII强化治疗后,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加短效胰岛素多点皮下注射组和中效胰岛素加短效胰岛素多点皮下注射组,每组各32人,以空腹血糖≤6.0mmol/L和餐后2h血糖≤8.0mmol/L为控制目标。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比较两组治疗达标时间及达标时的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胰岛素泵及不同的胰岛素多点注射治疗都可以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甘精胰岛素组较中效胰岛素组空腹血糖达标早,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CSII强化治疗后,联合餐前短效胰岛素的应用,甘精胰岛素较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6.
甘精胰岛素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90例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A组),NPH治疗组(B组)和甘精胰岛素治疗组(C组)。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血糖调整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各组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A组和C组治疗后血糖及相关指标均优于B组,但A组和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禁食水期间血糖控制满意,低血糖发生率低,具有安全、有效和方便、经济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左秀玲 《中国医疗前沿》2010,5(16):38-38,62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治疗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70例需择期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分别给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Glar组)、胰岛素泵持续胰岛素皮下注射(GSII组)两种方法控制血糖。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平均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Glar组控制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较CSII组为长。结论甘精胰岛素在糖尿病围手术期能迅速、有效、平稳控制血糖,且价格低廉,不失为目前围手术期控制血糖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程勇  熊秋香  郭向阳 《中外医疗》2009,28(16):96-97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瑞格列奈与每日注射2次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发生低血糖情况的比较。方法4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1∶1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和诺和灵30R对照组。观察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和低血糖事件发生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FBG及餐后2h血糖均较基线水平明显下降,2组下降幅度及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甘精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灵30R组。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良好地控制高血糖,且低血糖发显著减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每日1次长效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联合口服药与预混胰岛素每天2次注射的血糖控制与安全达标情况。方法:60例口服降糖药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加口服药(格列美脲)治疗组(A组,30例)和预混胰岛素治疗组(B组,30例)。观察血糖控制和安全达标率。结果:治疗后两组FBG、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两组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两组全天血糖谱均较基线水平明显下降,两组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组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B组,且A组胰岛素用量优于B组。结论:每日1次甘精胰岛素注射联合口服药的血糖控制及安全达标率明显优于预混胰岛素,且患者依从性好,更易于长期坚持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重组人胰岛素每日多次皮下注射(MDII)与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在1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并发白内障的1型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MDII组(n=20)和CSII组(n=20)。MDII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晚22:00时皮下注射联合重组人胰岛素三餐前15 min皮下注射。CSII组患者采用重组人胰岛素经胰岛素泵分别持续皮下输注基础量重组人胰岛素及三餐前15 min皮下注射重组人胰岛素。观察2组患者三餐前、三餐后2 h血糖、晚睡前22:00时血糖及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总剂用量、总费用(含胰岛素成本、耗材费用、测血糖费用)、不良事件(低血糖发生次数、针管堵塞次数)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血糖均得到有效控制(P<0.01),2组治疗前、后的三餐血糖、三餐后2 h血糖、晚睡前22:00时血糖、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及时间、低血糖发生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达标时堵管次数、总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MDII与CSII控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对血糖强化均有效,2组强化效果无明显不同,MDII总费用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可应用于1型糖尿病围术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的疗效。方法 96例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加门冬胰岛素组32例,胰岛素泵组(CSII)32例,精蛋白人胰岛素(NPH)加入胰岛素组32例。观察3组在治疗后血糖、血糖调整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切口愈合的差异。结果三餐前血糖、术后第1d血糖、血糖调整时间甘精胰岛素组和CSII组均与NPH组有统计学意义;三餐后血糖CSII组与NPH组有统计学意义;平均住院时间及降血糖费用3组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低血糖发生、切口愈合、胰岛素用量3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血糖达标明显优于NPH皮下注射,同时,其价格相对便宜,操作方便,又优于CSII。  相似文献   

12.
张勤  黄恋川  李伟  吴桐 《西部医学》2009,21(10):1659-1661
目的应用动态血糖系统(CGMS)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甘精胰岛素(来得时)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T2DM患者65例,分别接受甘精胰岛素和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治疗10周,治疗结束即时进行72hCGMS观察。结果10周时甘精胰岛素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显著低于NPH组[(7.2±0.7)%VS(7.8±0.9)%]。CGMS检查显示,甘精胰岛素组早餐后[(9.3±2.2)mmol/Lvs(10.3±2.7)mmol/L]中餐后[(8.3±2.0)mmol/LVS(9.1±1.8)mmol/L]和晚餐后2h[(8.1±2.1)mmol/LVS(8.9±2.3)mmol/L]降低更明显,血糖≥10mmol/L间百分比明显降低[(13.5±9.1)%VS(18.7±10.4)%],凌晨3点PG不过低[(5.1±0.7)mmol/LVS(4.O±0.9)mmol/L]。甘精胰岛素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1例次)显著少于NPH组(3例次),夜问血糖≤3.0mmo/L时间百分比亦明显减少[(1.83±1.25)%VS(5.08±1.23)%]。结论甘精胰岛素治疗更接近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更好地控制24小时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浙江省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低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治疗,实验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14 d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均优于治疗前,但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糖达标平均时间和血糖达标平均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和低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效果相当,从经济学角度,可优先考虑甘精胰岛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并比较使用不同剂量甘精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空腹胰岛素(fastinginsulin,FINS)、C-肽(C-peptide,C-P)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方法】T2DM患者80例,使用甘精胰岛素降糖治疗,血糖达标后继续治疗2个月,依据胰岛素使用剂量分为:低剂量组(LD)、中剂量组(MD)和高剂量组(HD),检测各组FINS、C-P、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及Hcy水平,比较并分析其差异。【结果】三组在年龄、HbA1c、FPG、病程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C-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INS水平存在差异:MD组高于LD组(P〈0.01),HD组高于MD组(P〈0.01)。三组间Hcy水平亦存在不同:MD组高于LD组(P〈0.05),HD组高于MD组(P〈0.05)。【结论】FINS及Hcy水平与胰岛素使用剂量呈正相关,合理联合用药,应用尽可能小剂量的胰岛素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标,能够延缓或减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黄俊华  陈继洲  万雨明 《西部医学》2010,22(12):2245-2247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在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80例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A组)39例,常规胰岛素治疗组(B组)41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血糖调整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A组能明显缩短调整期及治疗期的治疗时间(P〈0.01),胰岛素用量少于B组(P〈0.01),且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能迅速、有效、平稳地控制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不失为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控制血糖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郭玉峰 《医学综述》2009,15(12):1862-1864
地特胰岛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长效基础胰岛素类似物。与中效胰岛素及其他长效胰岛素相比,地特胰岛素具有吸收平稳、不出现峰值的特点。地特胰岛素低血糖事件、尤其是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最低,每日只需用药1次,即使与甘精胰岛素相比,也存在注射部位不良反应少,体质量增加少的优点,适用于1型及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础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7.
胃转流手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转流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接受胃空肠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前后口服糖耐量及空腹血糖、体重指数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结果术后1月患者的口服糖耐量,体重指数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术前有显著好转(P〈0.01),空腹胰岛素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不需药物控制,2例明显好转,血糖值〈1/2(术前血糖值-治愈标准值).结论胃转流手术能有效的治疗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8.
梁斌  黄斌 《四川医学》2011,32(8):1238-1240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方案与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11月~2010年7月收治于我院的6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A组(n=32)和预混胰岛素组B组(n=28),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血糖均明显下降,甘精胰岛素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意向性分析(ITT)人群共120例,研究组60例、对照组60例;符合方案集分析(PP)人群共108例,研究组55例、对照组53例.研究组给予甘精胰岛素和那格列奈治疗,对照组给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甘舒霖R)和低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甘舒霖N),疗程2个月.比较2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ITT人群分析,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 (P <0.05);PP人群分析,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8% (P <0.05).与治疗前基线值比较,2组治疗后的HbA1C、FBG和2hPG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HbA1C、FBG和2hP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7例(11.7%,7/60)和22例(36.7%,22/60)出现低血糖,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那格列奈和甘精胰岛素联合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能明显降低血糖,提高临床疗效,并且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多种应用方法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8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三短一长"组、"二短一长"组、"一中一长"和"一长"组,比较治疗后4组血糖达标时间、平均空腹血糖、血糖漂移、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三短一长"组在血糖达标时间、治疗后空腹血糖、日内血糖漂移、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水平下降方面均优于其他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时,"三短一长"组降糖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